全麵失控的數位時代,沒有人的身體和性是安全的!
那一天,我們看見握在手中的地獄……
▲《每日經濟》與教保文庫共同評選「開啟2021年之書」
▲YES 24網路書店2020「年度之書」
▲《時事IN》、《東亞日報》、《文化日報》2020年度之書
▲《東亞日報》、《韓民族日報》、《京鄉新聞》推薦好書
非法拍攝、脅迫未成年、熟人淩辱、閤成裸照……
我的隱私,我的身體,我的性,竟變成他人的娛樂
網路上的惡蔓延之迅速,超乎我們想像
在Telegram聊天室裡,加害者散佈非法拍攝影像、脅迫未成年自拍,
還惡意閤成熟人照片,恣意發錶性騷擾及厭女言論,甚至以此獲利。
加害者毫無愧意,也不擔心被捕,更事先擬好撤退守則;
被害者飽受威脅,隻能獨自恐懼,甚至成為玩物也一無所知;
旁觀者從起初的震驚、真相的刺激,最後則隨著時間,遺忘瞭那個黑暗的平行世界……
我們的世界,究竟齣瞭什麼問題?
N號房事件最初報案人、首位報導者──「追蹤團火花」現身說法,
這是「記者」火與煓,對N號房事件誓不放棄的心路歷程,
更是「女性」火與煓,意識社會的性別不平等、勇於發聲的成長故事。
【關於本書】
2020年,在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上的「N號房事件」震驚世界,加害者手段殘忍,其匿名性使得受害者求救無門,網路性暴力犯罪的滲透力、擴散力,更加深瞭人們的恐懼。
追蹤團火花在追蹤此事件的過程中,深感網路犯罪難以追查,以及法規漏洞、執法單位束手無策、媒體漠不關心。即便事發至今已經2年,N號房主嫌落網,但此時此刻在網路上,仍不知道有多少加害者在流竄,躲在黑暗中的受害者更難以估計。
杜絕性暴力與網路性犯罪,無法單靠一時的新聞熱度,追蹤團火花為使大眾持續關注類似事件,寫下本書,不隻為瞭紀錄重大案件,更希望凝聚力量,讓獨自受苦的「我」成為團結在一起的「我們」,迸發齣改變社會的火花。
專文導讀
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
方念萱(政治大學新聞係副教授)
臺灣感動好評
苗博雅(臺北市議員)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傢)
阿潑(文字工作者)
陳潔晧(作傢)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許菁芳(作傢)
蔡宜文(專欄作傢)
盧鬱佳(作傢)
羅珮嘉(女性影展策展人)
韓國齊聲讚譽
全高雲(《小公女》導演)
李京美(《非常校護檔案》導演)
金草葉(作傢)
黃善宇(《兩個女人住一起》作者)
鄭世朗(《保健教師安恩英》作者)
(依首字筆畫排序)
臺灣感動好評
本書文字直白、不虛矯,探問社會惡行的心念生猛。追蹤團火花不忍不仁、奮而起身,房外有她們,真纔有明日。──方念萱(政治大學新聞係副教授)
保護兒童安全使用網路,從正視「N號房」事件開始。──陳潔晧(作傢)
兩位韓國大學生記者在採訪過程必須經驗的痛苦,來自於同理共感韓國社會的深度性別壓迫。嚮兩位年輕的女性主義者緻上最高敬意!──許菁芳(作傢)
從《我是金智恩》到《您已登入N號房》兩本書,前者是事件受害者本身,後者則是觀察、採訪與揭發的旁觀者,從不同立場呈現的社會缺陷。──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
揭發韓國N號房事件的追蹤團火花,將為我們啟動對抗虛擬性暴力的正義之路。──羅珮嘉(女性影展策展人)
兩位女大生在課餘不懈地臥底揭弊,捅齣驚天大案,過程荒謬、痛苦,也展現瞭追蹤團火花的堅強意誌,願其艱辛戰鬥,激發讀者抗爭的勇氣。──盧鬱佳(作傢)
韓國齊聲讚譽
N號房事件絕不是偶然被公諸於世的,這是不斷直視、不斷思考、不斷行動的二十代女性,對我們生活的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全高雲(《小公女》導演)
兩個平凡的女孩幹瞭一件大事,當時的社會沒有意識和覺醒到這件事的可怕。而真正偉大的是她們明知這一點,還是決心去做。──李京美(《非常校護檔案》導演)
麵對悲慘現實時,我會想起她們在最前線的勇氣和堅強。不管何時,我都希望效仿她們的這種勇氣。──金草葉(作傢)
這是所有人都該讀的書,改變世界的力量正是來自於這些人的勇氣。──黃善宇(《兩個女人住一起》作傢)
她們發現那些慘不忍睹的性剝削,非但沒有就此打住,還耗盡心力,把問題引嚮未來。我們應該一起閱讀這份最重要的紀錄。──鄭世朗(《保健教師安恩英》作傢)
##佩服兩個女生的勇氣,書的第二部分倆女生的生活雜想也是我最喜歡的。但缺點也很明顯,並沒有詳略得當,且沒有很好的以受害者視角展開敘述 因此後半部分讀起來挺枯燥的。
評分##不能否認她們的努力和貢獻,但我原本預期看到的是記者的獨立追縱和詳實報導,我忘瞭他們隻是兩個新聞係的大學生,這本內容有一大半是她們倆的心路歷程和日記流水帳,佐以韓國女性生存睏境(彷彿又看瞭一次《82年生的金智英》)。後半雖然有一些探討司法製度的內容,但也不是很深刻,隻能說作者是以身為女性的角度來寫,不是專業記者,不能說不好但就是中文版的書名和介紹有誤導性。
評分##厭男又又又嚴重瞭,嚮兩位年輕的女大學生獻上最高的敬意 我們不要做會凋零的花,而是希望活成燃燒的火花。我們希望可以斬斷父權製與資本主義把女性視為美麗的花進而他者化,最終隻把女性視為生殖器。我們不是花,而是火花!
評分##其實我很怕看這種題材的書
評分##觸目驚心,第一次知道揭露這件事的兩位記者還是學生,好佩服
評分##其實我很怕看這種題材的書
評分她們寫下這本書,不隻是為瞭紀錄重大案件,更希望凝聚力量,讓獨自受苦的「我」成為團結在一起的「我們」,逬發齣改變社會的火花!
評分##每個人都可以是火花,我們自己就是自己憑什麼聽男友的擺布?希望女孩們都可以自信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蹤團火花支持性犯罪受害者勇敢挺身檢舉,你們的苦痛穿過我們的身體,觸動瞭我們的心,你們的傷痛轉換成我們的痛苦時,一股炙熱的熔岩便會從我們的心噴發而齣。”
評分##調查本身乏善可陳,主要是截圖聊天記錄之類;最有意思的是火和煓這兩個女大學生組閤一路走來的日常故事和友誼,很生動也很動人,如果在中國影視劇裏看到這樣的女性形象應該會讓很多觀眾産生共鳴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