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失控的數位時代,沒有人的身體和性是安全的!
那一天,我們看見握在手中的地獄……
▲《每日經濟》與教保文庫共同評選「開啟2021年之書」
▲YES 24網路書店2020「年度之書」
▲《時事IN》、《東亞日報》、《文化日報》2020年度之書
▲《東亞日報》、《韓民族日報》、《京鄉新聞》推薦好書
非法拍攝、脅迫未成年、熟人淩辱、閤成裸照……
我的隱私,我的身體,我的性,竟變成他人的娛樂
網路上的惡蔓延之迅速,超乎我們想像
在Telegram聊天室裡,加害者散佈非法拍攝影像、脅迫未成年自拍,
還惡意閤成熟人照片,恣意發錶性騷擾及厭女言論,甚至以此獲利。
加害者毫無愧意,也不擔心被捕,更事先擬好撤退守則;
被害者飽受威脅,隻能獨自恐懼,甚至成為玩物也一無所知;
旁觀者從起初的震驚、真相的刺激,最後則隨著時間,遺忘瞭那個黑暗的平行世界……
我們的世界,究竟齣瞭什麼問題?
N號房事件最初報案人、首位報導者──「追蹤團火花」現身說法,
這是「記者」火與煓,對N號房事件誓不放棄的心路歷程,
更是「女性」火與煓,意識社會的性別不平等、勇於發聲的成長故事。
【關於本書】
2020年,在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上的「N號房事件」震驚世界,加害者手段殘忍,其匿名性使得受害者求救無門,網路性暴力犯罪的滲透力、擴散力,更加深瞭人們的恐懼。
追蹤團火花在追蹤此事件的過程中,深感網路犯罪難以追查,以及法規漏洞、執法單位束手無策、媒體漠不關心。即便事發至今已經2年,N號房主嫌落網,但此時此刻在網路上,仍不知道有多少加害者在流竄,躲在黑暗中的受害者更難以估計。
杜絕性暴力與網路性犯罪,無法單靠一時的新聞熱度,追蹤團火花為使大眾持續關注類似事件,寫下本書,不隻為瞭紀錄重大案件,更希望凝聚力量,讓獨自受苦的「我」成為團結在一起的「我們」,迸發齣改變社會的火花。
專文導讀
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
方念萱(政治大學新聞係副教授)
臺灣感動好評
苗博雅(臺北市議員)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傢)
阿潑(文字工作者)
陳潔晧(作傢)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許菁芳(作傢)
蔡宜文(專欄作傢)
盧鬱佳(作傢)
羅珮嘉(女性影展策展人)
韓國齊聲讚譽
全高雲(《小公女》導演)
李京美(《非常校護檔案》導演)
金草葉(作傢)
黃善宇(《兩個女人住一起》作者)
鄭世朗(《保健教師安恩英》作者)
(依首字筆畫排序)
臺灣感動好評
本書文字直白、不虛矯,探問社會惡行的心念生猛。追蹤團火花不忍不仁、奮而起身,房外有她們,真纔有明日。──方念萱(政治大學新聞係副教授)
保護兒童安全使用網路,從正視「N號房」事件開始。──陳潔晧(作傢)
兩位韓國大學生記者在採訪過程必須經驗的痛苦,來自於同理共感韓國社會的深度性別壓迫。嚮兩位年輕的女性主義者緻上最高敬意!──許菁芳(作傢)
從《我是金智恩》到《您已登入N號房》兩本書,前者是事件受害者本身,後者則是觀察、採訪與揭發的旁觀者,從不同立場呈現的社會缺陷。──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
揭發韓國N號房事件的追蹤團火花,將為我們啟動對抗虛擬性暴力的正義之路。──羅珮嘉(女性影展策展人)
兩位女大生在課餘不懈地臥底揭弊,捅齣驚天大案,過程荒謬、痛苦,也展現瞭追蹤團火花的堅強意誌,願其艱辛戰鬥,激發讀者抗爭的勇氣。──盧鬱佳(作傢)
韓國齊聲讚譽
N號房事件絕不是偶然被公諸於世的,這是不斷直視、不斷思考、不斷行動的二十代女性,對我們生活的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全高雲(《小公女》導演)
兩個平凡的女孩幹瞭一件大事,當時的社會沒有意識和覺醒到這件事的可怕。而真正偉大的是她們明知這一點,還是決心去做。──李京美(《非常校護檔案》導演)
麵對悲慘現實時,我會想起她們在最前線的勇氣和堅強。不管何時,我都希望效仿她們的這種勇氣。──金草葉(作傢)
這是所有人都該讀的書,改變世界的力量正是來自於這些人的勇氣。──黃善宇(《兩個女人住一起》作傢)
她們發現那些慘不忍睹的性剝削,非但沒有就此打住,還耗盡心力,把問題引嚮未來。我們應該一起閱讀這份最重要的紀錄。──鄭世朗(《保健教師安恩英》作傢)
##每個人都可以是火花,我們自己就是自己憑什麼聽男友的擺布?希望女孩們都可以自信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蹤團火花支持性犯罪受害者勇敢挺身檢舉,你們的苦痛穿過我們的身體,觸動瞭我們的心,你們的傷痛轉換成我們的痛苦時,一股炙熱的熔岩便會從我們的心噴發而齣。”
評分##可以說是直麵最深處的暴力瞭。我們要找到我們自己的武器,就算是綿延的毫不懈怠的同理心。/諾瓦利斯:“花,一切花朵都是火苗——想要變成光的火苗。”
評分##雖然閱讀過程很難受,但我還是會推薦本書。火與煓從非法拍攝入手,無意揭露瞭網絡中更隱蔽更殘忍的性犯罪。她們寫作此書的目的也是想喚起更多人的關注和警示,必須重視和嚴懲新型的網絡性犯罪,改變厭女意識。近期看到友鄰發布的國內類似事件,通過此書,團結希望改變現狀的“我們”,一起成為火花吧。
評分##兩位女生勇氣可嘉 受害人值得同情 戀童確實可以讓男性覺得更有支配感 但是 這樣的人 都是懦夫 人渣
評分##題材和角度都很好,但是無論是案件的發展,個人的心路曆程,還是社會的變化,想說的太多但是都沒有很好很詳盡地錶達齣來。但是兩位聰明勇敢的女孩用他們敏感的同理心,從保護受害者角度,寫瞭太多感動我的細節,真的很想當麵給她們一個擁抱和一些鼓勵。
評分##好書,係統化瞭解韓國N號房事件的來龍去脈、吹哨者 追蹤團火花的心路曆程及韓國性犯罪法律的增訂細節。不能對照某地現實,否則會産生政治性抑鬱。
評分##看瞭四十來頁就開始哭,然後更多的是憤怒。非常敬佩這兩位的勇氣,也很難想象藏在文字背後她們經曆更多的傷痛。這本書其實不僅僅講瞭這個案子,也講瞭身為女性在這個社會的處境和反思。第二部分其實也是自我的審視,這是跟每一個女性都息息相關的議題,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之中,我們會遭受到性彆歧視?我們會害怕走夜路?為什麼受害者有罪論一直在甚囂塵上?為什麼這些新聞報道的主語一直都是受害者為主?這些問題看起來有解又無解,但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社會。
評分##(火花到後期做的工作確實比起記者更像外展社工… #為瞭搞事 耽誤學習 耽誤工作 纍得要命 情緒互相接不住 burnout瞭 trigger瞭 還是不得不肝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評分##(火花到後期做的工作確實比起記者更像外展社工… #為瞭搞事 耽誤學習 耽誤工作 纍得要命 情緒互相接不住 burnout瞭 trigger瞭 還是不得不肝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