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國

考古中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許宏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1.總序:考古中國,喚迴我們的文化記憶丨許宏
何為考古?為何考古?
影響中國曆史的大遺址
大發現見證中國考古百年史
全球文明史視角下的古代中國
2.仰韶: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起點(1921)丨魏興濤
仰韶村的發掘:標誌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
西水坡M45:中華第一龍
豫晉陝交界:中華文明的初曙
雙槐樹:中華文明的胚胎
仰韶文化的傳播
3.殷墟:一片甲骨驚天下(1928)丨唐際根
殷墟與商王朝:都邑文明
殷墟與甲骨文:看不見的大曆史與小細節
殷墟與青銅器:神秘的青銅王國
殷墟是人類的世界文化遺産
4.三星堆:青銅時代的奇葩(1929)丨雷雨
“沉睡幾韆年,一醒驚天下”
三星堆遺址的新發現
古蜀文明與中華文明
5.阿房宮: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誌(1933)丨劉瑞
在文獻中尋找阿房宮
在考古中發現阿房宮
在選址中解密阿房宮
在名賦中重讀阿房宮
從阿房宮看秦漢都城
6.良渚:中華文明5000年的實證(1936)丨王寜遠
何謂良渚:基本概念與認知
何以良渚:江南模式與成因
匠人營國:都邑選址與規劃
城郭宛然:古城功能與設計
法無定法:考古技術與手段
7.石峁:中國文明的前夜(1958)丨孫周勇
30塊錢“搶救”迴的文物
石峁古城與“金字塔”皇城颱
石峁玉器“藏玉於牆”
黃帝都城抑或夏都?
8.二裏頭:3700年前的中國第一王都(1959)丨趙海濤
二裏頭是夏都嗎?
二裏頭之“最”
二裏頭文化的統治、影響與衰亡
9.秦始皇帝陵:韆古一帝的雄心壯誌(1962)丨蔣文孝
奮六世之餘烈:秦始皇帝和他的帝國
秦始皇陵:帝王之都的規劃之一
外藏係統:秦始皇帝的雄心壯誌
10.南越王墓:嶺南文化之光(1983)丨全洪
割據嶺南近百年的南越國
從未被盜掘的漢代王陵
南越國與海上絲綢之路
11.法門寺地宮:看得見的大唐盛世(1987)丨齊東方
信佛的皇帝
玻璃與對外文化交流
茶具與茶文化
法門寺地宮的其他發現
12.南海I號:南宋的海上文明使者(1987)丨李岩
南海I號發掘記
海上絲綢之路
揭秘始發港及目的地
海上航行的聚落
13.海昏侯墓:黃金遍地的廢帝劉賀墓(2011)丨楊軍
沉睡瞭2000多年的海昏侯墓
海昏侯與海昏侯國
海昏侯墓的驚世發現
14.後司嶴:解密中國青瓷的巔峰之作(2015)丨鄭建明
皇傢禦用秘色瓷
消失韆年的秘色瓷尋蹤
窯址考古揭開貢瓷之謎
15.清平堡:沙漠裏的明長城(2020)丨於春雷
什麼是長城?
清平堡遺址與明朝邊防
長城地帶與中國文明
附錄1:緻敬中國考古人
附錄2: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0—2020)
附錄3:中國重要考古遺址(新石器—清)
齣版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考古中國——15位考古學傢說上下五韆年》是一本以考古視角呈現5000年中華文明的通識讀本。精選15個代錶中華文明的大遺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號、長城等,涵蓋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窯址等眾多場景,涉及政治、宗教、軍事、科技、工業、農業、建築 、交通、水利等方麵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現。考古學傢們精彩講述親曆的考古故事、生動闡釋考古發現背後中華文明的大建設、大交流、大夢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識,零基礎也能看懂。全書根據考古發現時間編排,從1921年至2020年,緻敬中國考古百年、緻敬中國考古人。

用戶評價

評分

##考古是曆史發現的證據

評分

##讀過最好的中國考古入門類書籍瞭,15位考古學傢,14個遺址,許宏做瞭總序。14位老師寫作方法不一,有幾章字字珠璣,我覺得這本書是對中國考古這100年來很好地一個總結,尤其是對史前文明(包括仰韶和石峁)、三星堆、良渚、二裏頭和殷墟的概括。

評分

##圖片超多且精美。印象最深的是南越王墓的彩繪,超有現場感!石峁遺址很宏大,難以置信這是4000年前的大建設,秦始皇陵陪葬坑裏的盜墓賊遺骨也很令人震撼,總之無論圖片還是文字,都是非常棒的一本書!

評分

##陣容非常強大!!一次聚集那麼多考古大咖,寫得也通俗易懂,在考古百年之際齣版,值得收藏!

評分

##見證中國考古百年史。仰韶,殷墟,三星堆,阿房宮,良渚,石峁,二裏頭,南海1號,海昏侯墓……等等,瞭解古代中國,必讀考古中國。

評分

##沒有深入探討,隻做淺顯簡單介紹和羅列,更像是一個博物館文物展覽配套介紹文案的整理,或者慶祝某某百年成果展匯總。。。章節後的考古小知識,顯得整本書變成瞭兒童科普讀物一樣,不知道這本書到底麵嚮哪類讀者?定位非常混亂模糊。內容缺乏新意和深度,味如嚼蠟,不具備收藏意義,隨便翻翻還湊閤。

評分

##整書可讀性不強,秦以前的曆史還是更吸引人一些,所以剛開始讀印象還不錯,得新知,後麵的章節乏善可陳。要麵對什麼受眾,定位可能沒弄清,但是也難免,畢竟一章節由一組人來寫,難以協調。緒論很贊,由緒論吸引而來讀。

評分

##整書可讀性不強,秦以前的曆史還是更吸引人一些,所以剛開始讀印象還不錯,得新知,後麵的章節乏善可陳。要麵對什麼受眾,定位可能沒弄清,但是也難免,畢竟一章節由一組人來寫,難以協調。緒論很贊,由緒論吸引而來讀。

評分

不是那種很專業的書 可以讀一讀 當作科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