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世紀學術史上極有影響的著作之一,是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者們不可不讀的基本文獻。它引發瞭一場認識論的大變革,成為科學哲學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嶺。其影響不僅在於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等相關領域,而且延伸到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文學史、藝術史、政治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甚至在社會公眾領域也産生瞭深刻的影響。書中的關鍵概念如“範式轉換”等如今已成為世界性的重要詞匯。
本書自1962年麵世以來就引起強烈反響,掀起瞭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熱潮,至今不衰。本版是芝加哥大學齣版社為慶祝該書問世五十周年而作,新增加拿大哲學傢伊恩·哈金(Ian?Hacking)教授所寫的導讀。青年翻譯傢張蔔天教授精心翻譯瞭新的中譯本。
##一本小卻引發思考的書籍。在本書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當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結閤在一起之時,會迸發齣怎樣奇妙的火花?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去觀察自然科學,我們會發現那些復雜的或者是難以理解的事物都可以轉變成為一個本質的,統一的內容來展現齣在。在這之中,我們可以發現,自然科學本身的獨特魅力。除此之外,關於本書的內容,還是應該多次的閱讀(有一說一,本書中的有些內容真的是有些晦澀難懂)之後,纔會對作者所錶述的,作者想要展現的內容。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每一顆星星,都有其獨特的力量,它們都散發著自己的光芒,正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
評分有的部分很像在看分析哲學,如果以後我有機會做知識社會學的研究的話,希望達到可謂分析的水平。
評分##作者的目光銳利,譯者的語言流暢。盡管“(範式)這個詞失去控製”,但學術圈的成員還是需要具備辨認範式的能力。這種能力,或許同算法、遠讀一樣,成為新時代的“義理·考據·辭章”。庫恩說“範式”有整體的和具體的兩類,瑪格麗特·瑪斯特曼列舉瞭二十一種,我還是覺得範式即視角及視野。當然,相較於“範式”定義的論證,倒是“發明新範式的人幾乎總是要麼年輕,要麼剛入行不久”式的判斷,更應該討論或修訂
評分##經典重譯,采用2012年新底本,收入英文導讀。庫恩的核心觀點已經非常熟悉,但他對此書的科學史定位令人意外,他對範式一次的解釋和澄清,似乎也與俗見通說不同。
評分##1.庫恩革命性(盡管該詞可能已經被濫用)的對科學革命的思考在當今仍有參考意義。 2.本版書前麵Ian Hacking的序基本概括瞭本書的主要內容,且更好讀。 3.其他有意思的案例和1969後記中的內容值得作為筆記記錄下來,另作留存。
評分##P129 “更換工具是一種奢侈,隻有迫不得已纔會這麼做”。 2022.11.3 感謝nange贈書。 另此書後記十分解決問題。此真前後呼應也~
評分##“將那種立場稱為相對主義,這種誘惑雖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我看來,這種描述是錯誤的。反過來說,假如這種立場就是相對主義,我看不齣在解釋科學的本質和發展方麵,相對主義者損失瞭什麼。”
評分##翻譯棒棒噠
評分##翻譯棒棒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