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前言
第一章 主持人口語訓練
第一節 主持人口語修辭
一、語音修辭訓練
二、達意修辭訓練
三、適切性修辭訓練
第二節 節目主持環節語
一、基礎演說訓練
二、開場語訓練
三、銜接語訓練
四、問詢語訓練
五、點評語訓練
六、交流語訓練
七、評述語訓練
八、終結語訓練
第三節 現場言語生成
一、基礎語流訓練
二、迴映訓練
三、即興訓練
第四節 現場言語智慧
一、語智開發
二、論辯訓練
三、應對訓練
四、趣說訓練
第二章 形體與體態語訓練
第一節 形體訓練
一、地麵訓練
二、把杆訓練
三、中間訓練
第二節 體態語訓練
一、目光語訓練
二、錶情語訓練
三、手勢語訓練
四、坐站走姿訓練
第三節 體態語的運用
一、不同演播空間體態語運用
二、不同節目語境體態語運用
三、不同主持形式體態語運用
第三章 主持人形象設計
第一節 主持人化妝訓練
一、常規性化妝
二、矯正性化妝
三、光照下化妝
第二節 主持人服裝選配
一、服裝語言識彆
二、體形與服裝造型
三、款式與風格體現
四、服裝色彩搭配
五、不同節目服裝造型
第四章 主持人錶演訓練
第五章 主持人調控能力培養
第六章 節目文案寫作訓練
後記
(1)魯迅喝酸酒
1925年的一天,有個神經有些錯亂的叫楊樹達的青年學生,跑到魯迅傢裏鬍鬧,說魯迅拿瞭蘇聯的“盧布”。魯迅敏感地認為這是敵人派來的走卒。憤慨之餘,當晚寫下《記楊樹達的襲來》送《語絲》雜誌發錶。但不久魯迅得知實情,內心很不安,登門嚮楊樹達賠禮道歉,又鄭重其事地寫瞭《關於楊君襲來的辨證》一文。送《語絲》雜誌發錶時,他承擔瞭刊載此文所需紙張和印刷等全部費用。有人說不必如此,魯迅說:“由我自己釀齣的酸酒,當然應當由我自己將它喝乾。”
(2)名人失戀
1841年,20歲的恩格斯在不來梅商行當練習生時,同一位姑娘的戀愛失敗瞭。恩格斯很悲傷,於是他翻越阿爾卑斯山去意大利旅行,嚮美麗的大自然“傾訴愛情的痛苦”,“在大自然壯麗景色中得以怡然開脫,熔化在溫暖的生活之中”(給友人信)。1844年,恩格斯又與一位姑娘戀愛瞭,可幾個月後他又一次失戀瞭。於是恩格斯用寫《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來衝淡失戀的痛苦。像恩格斯這樣,在失戀的痛苦中站起來的人是很多的。柴可夫斯基失戀後寫成名麯《悲愴》,舒伯特失戀後完成瞭《未來交響樂》,羅曼·羅蘭失戀後創作瞭《約翰·剋利斯朵夫》,還有歌德失戀後寫成傳世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等……
(3)這是“多管閑事”嗎?
據《新民晚報》報道:11月14日傍晚5時許,公交lO1路新風車駕駛員杜明生駕駛一輛公共汽車從吳淞駛嚮北站。途中,人們看到一輛外地汽車油箱起火,那位駕駛員急得束手無策。小杜看見後立即停車,拿起車廂裏的滅火機,冒著嗆人的濃煙和油箱隨時會爆炸的危險,奮不顧身地撲滅瞭烈火。外地司機拉住小杜的手感激不已。但遺憾的是,當小杜迴到車上時,車廂裏隔車觀火的部分乘客竟指責他多管閑事,自討苦吃,並怪他耽誤瞭他們迴傢的時間。
(4)一個曾被人譏諷的諾貝爾奬金獲得者
英國的謝靈頓是榮獲諾貝爾奬金的著名科學傢。他齣生在倫敦的貧民窟裏,是個被人收養的孤兒。少年時代他沾染瞭許多壞習氣,人們說他“不是好種”,成不瞭材。他對於彆人的侮辱、謾罵習以為常。有一段時間,謝靈頓對一個擠奶女工産生瞭愛慕之情。他嚮她求愛,那女工說:“我寜願跳到泰晤士河淹死,也不會嫁給你!”這一“悶棍”把謝靈頓從迷睏中打醒瞭。他一改惡習,發憤攻讀,決心徹底改變人們對他的看法。後來他終於在研究中樞神經學方麵作齣重大貢獻,擔任瞭倫敦大學、牛津大學的教授。
訓練提示:
主持人的述評應力求“述”中顯“評”,做到“示之以形”,達到“曉之以理”的目的,這樣的敘述雖沒有抽象的議論,但有一根“理”的紅綫貫穿,並注入感情,以顯示自己的傾嚮。
八、終結語訓練
終結語是主持人在節目即將結束時說的話。
(一)終結語的重要性
從接受心理學的角度說,人們欣賞節目都希望有頭有尾,不能有頭無尾,所以人們將“終結語”看做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程式。作為一種文化承傳,甚至終結語的選詞用語也比較固定。比如,宋代演藝活動的主持人(當時稱做“竹竿子”)在演齣活動結束時,一定要即席賦詩一首,然後以“歌舞既闌,相將好去”之類的套話作結。
但現在的節目已經不隻是文藝演齣瞭。常言道:“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一個節目播齣,內容豐富而分散,觀眾的理解接受有的可能還停留於感性的層麵上,有的可能還需要幫助消化,這時主持人的終結語就是為實現節目的意圖,為滿足受眾的接受期待而必須設置的瞭。
優生優育節目終結語
在“優生優育”節目中,播齣瞭幸福的戀愛傢庭生活和殘疾孩子生活的紀錄片片斷後,主持人張悅作瞭如下的小結:
“看瞭剛纔的節目,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恩恩愛愛、溫情脈脈的一對對情侶,而是這些殘疾的孩子。盡管我們的編導用心良苦,盡量不給大傢以視覺上的刺激,讓那些令人心痛的畫麵一閃而過,但是它還是深深地刺痛瞭我的心。記得當初我孕育生命的時候,內心深處有個最隱秘的想法:祈禱上蒼一定讓我生一個健康的孩子。我同幾個過來人談到這個想法時,大傢不約而同地說,哎呀,咱們的擔心怎麼那麼一樣啊!是啊,生小孩比不得買東西,東西買得不理想,比如一件衣服不閤意,我們可以狠狠心不要瞭,但孩子那可是自己的骨肉啊。有的朋友看到自己的殘疾孩子實在可憐,所以給他加倍的嗬護,其實,這些悲劇,隻要我們掌握一些醫學科學知識,早一點加以注意力,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說,隻要想當父母,那麼就一定要從準備結婚的那一刻起,有意識地注意優生這個問題。”
點評:
主持人張悅的小結語,並非可有可無,它為體現節目主旨而說,但是沒有任何說教灌輸的痕跡。她用平實的語言從自己切身感受的角度作結。這篇由主持人自己撰寫的終結語,句句都是肺腑之言,豐富並拓展瞭節目的意義。它不僅是對整個節目內容的歸納,也是對內容的深化。
(二)終結語的語用策略
1.概括。在運用議論終結節目時,可以對節目內容作齣簡要的歸納,用提綱挈領的話錶述。
2.確定。對毋庸置疑的或已經取得共識的結論性認識,可以語氣肯定,用精確簡潔的語言說得清楚明白。
3.強調。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不作麵麵俱到的總結,而是抓住關鍵之處,通過深化議論和“點睛”之語,給予強調。
4.升華。通過議論的拓展,設疑引思,給人以啓迪;或通過抒情性的錶述,使思想感情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麵。
訓練設計
1.賞析下列終結語,說說它們的語用功能和語用策略。
(1)上海電視颱《共度好時光·百年風流》的終結語:
曹可凡:這一期《共度好時光》節目已近尾聲,在和朋友們說再見的時候,我們也將同1995年說一聲再見瞭!
袁鳴:流光飛轉,時間帶領我們不斷嚮前!迴顧往日,我們有那麼多的懷念,因為記憶裏,有那麼多真摯的笑臉!
曹可凡:時光荏苒,歡樂伴隨我們走嚮新的一年。我們《共度好時光》節目在過去的一年裏和觀眾相見相識,同樂同歡,就讓這一年中我們共同擁有的美好時光,留在我們生命的記憶裏,一起走嚮1996年,明天會更加燦爛!
袁鳴:讓真情和歡樂伴我們一路同行,直到永遠!
(2)中央電視颱2001年1月31日《焦點訪談》報道安徽滁州市一些貧睏村吃喝風盛行,主持人的終結語是:
“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孩子升學,等等,所有的這些都可以成為大吃大喝的理由,這種現象在咱們農村哪,的確還具有相當的普遍性。
……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齣乎意料地具有一種沉靜的力量,它不像某些教程那樣充滿亢奮的口號,反而像一位智者在低語。它最寶貴的價值在於,它將“臨場反應”這件事解構成瞭可以學習的技能,而不是玄學。書中對於“傾聽的藝術”的闡述,是我讀過的所有相關書籍中最深刻的。它指齣,好的主持人首先是一個好的傾聽者,而這種傾聽,是帶有目的性、預判性和反饋性的。它細緻地分析瞭在訪談中,主持人如何通過眼神和微小的點頭,潛移默化地引導嘉賓錶達,同時又讓嘉賓感覺完全是自己的意願。這種對人際互動微妙平衡的把握,讓我深刻認識到,主持的本質是一種高階的“人際影響力工程”。閱讀體驗非常順滑,每次放下書本,都感覺自己的思維模式被重新構建瞭一次。
評分這本關於主持技巧的教程,從我初次翻閱時的期待,到深入閱讀後的震撼,可以說是完全顛覆瞭我對“如何成為一名優秀主持人”的傳統認知。它並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空洞理論,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手把手地帶著你走進聚光燈下的世界。書中對氣息控製的講解細緻入微,甚至能讓人在文字中感受到那種胸腔的共振和聲音的穿透力。我尤其欣賞它對“舞颱心理學”的剖析,如何應對突發狀況、如何與現場觀眾建立情感連接,這些內容遠超齣瞭我們通常理解的“口纔訓練”。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心血,將那些需要多年積纍纔能領悟的“主持人直覺”係統化、結構化地呈現齣來,使得即便是新手也能迅速建立起一套紮實的底層邏輯。那些關於不同類型節目(訪談、晚會、新聞播報)的流程拆解,詳盡到連燈光和機位的配閤都考慮到瞭,這無疑是為追求專業的讀者提供瞭極高的參考價值。
評分當我拿起這本書時,我本來期待的是一本標準的“技巧手冊”,能告訴我如何剋服緊張,如何清晰發音。然而,它提供的遠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拒絕將主持視為一種錶演,而是強調其背後的“人文關懷”和“信息傳遞的責任”。它花瞭大量篇幅探討如何挖掘嘉賓的真實故事,如何將冰冷的新聞事件轉化為有溫度的敘事,這種對主持內涵的深度挖掘,讓我這位老聽眾都為之動容。書中對於“同理心”在主持工作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引導”的陷阱,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警示。我發現自己開始重新審視那些優秀的電視節目,不再僅僅關注主持人的華麗辭藻,而是去體會他們如何用聲音和眼神構建起溝通的橋梁。這本書更像是一本關於“有效溝通的藝術”的哲學著作,隻是它的載體恰好是主持這項工作。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對技術細節非常挑剔的人,市麵上很多教程在講解“肢體語言”時總是不夠精確,要麼過於誇張,要麼過於保守。但這本書在這一塊的錶現簡直是齣乎意料地平衡和實用。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要微笑”、“要站直”,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站姿對氣場的影響,以及眼神在不同鏡頭焦距下如何捕捉觀眾的注意力。書中甚至配有大量的圖解和“錯誤示範對比”,這種直觀的呈現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最讓我驚喜的是,它有一章節專門討論瞭“聲音的色彩學”,如何通過語速、音調的細微變化來烘托氣氛,比如如何用低沉的“木質音”來錶達嚴肅,又如何用輕快的“金屬音”來推動節奏。這套精細的分析體係,讓我在練習時仿佛有瞭一套可以量化的標準去自我校準,效果立竿見影。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為瞭提升自己的商務匯報能力,因為在很多場閤,主持人技巧和高效的演示能力是高度重疊的。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沒有陷入純粹的娛樂性主持的窠臼,而是將“控場能力”置於核心地位。它提供瞭一套極具操作性的“危機預案模型”,詳細列舉瞭音頻故障、嘉賓冷場、時間超限等多種常見“災難場景”,並給齣瞭即時反應的腳本框架。這對於我這種需要麵對高壓環境的職場人士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錶演”無懈可擊,而是如何在失控邊緣迅速奪迴主導權,這種強調“恢復力”而非“完美性”的理念,非常符閤現實工作的需求。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任何需要“掌控全局”的任務都多瞭一份從容不迫的底氣。
評分第一, 讀書讓人獲得知識。這是最淺顯的作用。
評分發貨速度很快,非常滿意是正品
評分見仁見智,大傢的評論都有其各自的齣發點。我也來評論幾句。
評分我不怕死,一點也不怕,我怕的是再也見不到你。
評分這本書的紙張質量很好,沒有異味,不粗糙。一看就是正版,也是新書,塑封的。送貨員的速度很快,態度也非常好,還幫忙送上樓,一句怨言都沒有。非常感動!
評分再次,送貨員的速度很快,態度也非常好,還幫忙送上樓,一句怨言都沒有。非常感動!
評分就像柴靜會遭遇瓶頸一樣,這樣的我們終會有一天,赫然醒悟,世界不是我以為的那樣,也許我本來應該是怎生模樣。很多道理,你耳熟能詳,但痛徹肺腑的理解終於還是要親身經驗。
評分瞬間淚崩
評分非典結束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