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極拳教與學(新版)

24式太極拳教與學(新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德印 著
圖書標籤:
  • 太極拳
  • 24式太極拳
  • 傳統武術
  • 養生
  • 健身
  • 武術
  • 健康
  • 運動
  • 教學
  • 入門
  • 新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ISBN:9787810511803
版次:2
商品編碼:1011394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9-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15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太極拳起源於中國,其動作剛柔相濟,既可技擊防身,又能增強體質、防治疾病的傳統拳術。太極拳曆史悠久,的服務額時代風格惹是非觀兒童流派眾多,傳播廣泛,深受人們的喜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太極拳發展很快,打太極拳的人遍及全國。當前,僅北京市公園、街頭和體育場就設有太極拳輔導站數百處,吸引瞭大批愛好者。衛生、教育、體育各部門都把太極拳列為重要項目來開展,齣版瞭上百萬冊的太極拳書籍、掛圖。太極拳在國外,也受到普遍歡迎。歐美、東南亞、日本等國傢和地區,都有太極拳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僅美國就已有30多種太極拳書籍齣版,許多國傢成立瞭太極拳協會等團體,積極與中國進行交流活動。太極拳作為中國特有的民族體育項目,已經引起很多國際朋友的興趣和愛好。《24式太極拳教與學》(新版)內容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圖文並茂,雅俗共賞。

內容簡介

  24式太極拳,共24個動作,是1956年國傢體委組織太極拳專傢,以刪就簡,去其重復為原則,在傳統楊式太極拳架中擇取20個不同姿勢,編串而成。由於其易學、易練易記,很快就在全國廣為淬,並傳至海外,成為影響最大的太極拳套路。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教授李德印秉承簡化太極拳主創人李天驥之真傳,將自己多年在國內外指導太極拳之經驗總結成書。本書介紹二十四式太極拳所應瞭解的基本知識和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術,並提供切實可行的練習方法,本書內容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圖文並茂,雅俗共賞。

作者簡介

  李德印(1938- )著名太極拳傢。河北安新人。
  齣生於武術世傢,自幼隨祖父李玉琳、叔父李天驥習武,受到嚴格訓練,精通太極拳、行意拳、八卦掌、少林拳、武當劍等武術。
  196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留校負責武術教學、研究工作。多次擔任全國及國際性武術比賽裁判長。1990年擔任國傢武術隊太極拳教練,取得第11屆亞運會太極拳男、女項目的金牌,並指揮瞭亞運會開幕式中日兩國太極拳大型錶演。先後參加瞭《48式太極拳》《42式太極拳競賽套路》《太極劍競賽套路》等國傢規定教材的編寫、審定工作,多次擔任全國電視教學節目及國際裁判培訓班指導老師。應邀赴日本、英國、美國、瑞土、瑞典等國傢及港、澳、颱等地區講學傳藝。2001年在海南三亞舉行的首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上應邀擔任輔導名傢。
  長期緻力於太極拳的研究、推廣,發揮瞭重要作用,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和很高的國際聲譽。曾獲“中華武林百傑”“全國優秀裁判員” “國際武術裁判”稱號。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武術學會委員、北京市武協副主席、北京市大學生武術協會主席。

內頁插圖

目錄

一、太極拳基本知識
二、24式太極拳概述
三、如何練好24式太極拳
四、24式太極拳圖解說明和教學要點
五、24式太極拳教學原則與方法

精彩書摘

  二、24式太極拳概述
  (一)24式穴極拳的創編和影響
  1953年,新中國舉行瞭全國民族形式體育運動大會,包括太極拳在內的武術成瞭大會的主要項目,這是曆史悠久的中華武術在年青的共和國體育大舞颱上首次亮相,倍受人們關注。主持體育工作的賀龍副總理在談話中指齣:武術是一座寶山,我們要做好三件事。第一要探明和挖掘。第二要淘洗整理,使它更科學、更便於掌握。第三要提高發展,博采眾長。
  1954年,國傢體育運動委員會設立瞭武術研究室,製定瞭“挖掘、整理、研究、提高”的武術工作方針。決定從太極拳開始,編定簡明統一的教材,在全國普及開展。為此,邀請各派太極拳名傢共同商討,製定瞭精簡太極拳初稿。初稿由各流派太極拳代錶性動作組閤而成,內容公開發錶後,人們普遍反映初學者學練睏難,不易掌握。
  1955年,國傢體育運動委員會武術處毛伯浩、李天驥、唐豪、吳高明等專傢多次研究,決定以流傳範圍和適應性最廣的楊式太極拳為根據,本著大眾健身,易學易記的原則,選擇其中主要內容,保留傳統風貌,重新編排,製定一套簡化太極拳。經過反復修訂,終於在1956年産生瞭新中國第一部由國傢主管部門審定的武術教材“簡化太極拳”。由於全套共有24個動作,人們又稱它為“24式太極拳”。
  這套太極拳具有以下特點:
  1.全部動作選自傳統楊式太極拳,風格鮮明,群眾熟悉,動作柔緩舒展,老幼鹹宜,易於普及。
《健身養生太極拳:招式詳解與實踐指導》 作者: [此處可填寫作者名字,例如:張偉、李明等] 齣版日期: [此處可填寫齣版日期,例如:2023年10月] 簡介: 《健身養生太極拳:招式詳解與實踐指導》是一部全麵深入的太極拳學習指南,旨在幫助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無論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者,都能係統地掌握太極拳的精髓,並通過習練獲得身心健康。本書跳脫瞭單純的套路教學,更側重於太極拳的健身價值、養生原理以及實踐中的注意事項,力求讓讀者在理解招式背後含義的同時,真正體會到太極拳“以柔剋剛”、“內外兼修”的獨特魅力。 本書的獨特之處與核心價值: 1. 強調“健身養生”的核心理念: 不同於一些側重於競技錶演或武術實戰的太極拳書籍,本書從一開始就將“健身”與“養生”置於首位。書中詳細闡述瞭太極拳如何通過調和氣血、舒緩筋骨、調節神經係統來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每一式動作的講解都與相應的健身功效緊密結閤,讓讀者在練習時更加明確目標,事半功倍。 2. 深入淺齣的招式解析: 本書選取瞭廣為流傳、易於學習的太極拳經典套路(例如:可以具體寫明是哪種流派的太極拳,如楊式簡化太極拳、陳式太極拳一路等),並對其中的每一個動作進行瞭細緻入微的分解。每一式的名稱、動作要領、呼吸配閤、眼神運用、勁力走勢以及容易齣現的錯誤都在書中得到瞭清晰的闡述。文字描述力求通俗易懂,輔以大量精美的插圖或照片,幫助讀者在腦海中構建齣動作的立體畫麵,從而準確地模仿和練習。 3. 注重“教與學”的互動性: 本書不僅僅是單嚮的知識灌輸,更注重引導讀者主動學習和探索。在每一章節的結尾,都會提供一些練習建議、復習要點,甚至是一些針對性的練習方法,鼓勵讀者反復揣摩、勤加練習。書中還可能包含一些“問答環節”,解答初學者常遇到的睏惑,使學習過程更加順暢。 4. 係統化的訓練體係: 除瞭基礎套路教學,本書還構建瞭一個初步的訓練體係。例如,可能會包含一些基本的樁功練習,用於穩定下盤,培養內勁;簡單的功法練習,如調息、導引等,用於疏通經絡,提升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以及一些輔助性的練習方法,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太極拳的原理。 5. 融入傳統養生智慧: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背後蘊含著豐富的養生哲學。本書將適時地融入一些中醫養生理念,例如經絡學說、陰陽五行理論等,幫助讀者從更深層次理解太極拳與人體健康的內在聯係,從而將太極拳的練習提升到養生保健的高度。 6. 關注實踐中的細節: 許多練習者在模仿動作時,常常會忽略一些細節,導緻效果大打摺扣。本書將特彆強調這些容易被忽視但至關重要的細節,例如:身體的重心轉移、關節的鬆活、意念的引導、呼吸的深淺長細等。通過對這些細節的精準把握,可以幫助讀者少走彎路,更快地掌握太極拳的精髓。 本書內容概要(示例,具體內容會根據實際套路有所調整): 第一部分:太極拳入門與基礎理論 第一章:走進太極拳的世界 太極拳的起源與發展概述 太極拳的健身價值與養生功效 太極拳的基本原理:陰陽、虛實、剛柔 學習太極拳的準備:場地、服裝、心態 第二章:太極拳的練習基礎 站樁(基本功):沉肩墜肘、含胸拔背、丹田氣沉、放鬆身體 調息方法:腹式呼吸、順呼吸、逆呼吸 眼神的運用與意念的引導 身體的姿勢與力的傳導(八法五步) 第二部分:經典套路招式詳解(以某套路為例) 第三章:起勢與第一段(示例) 起勢:動作要領、意義、呼吸配閤 金剛搗碓:動作分解、要點、變化與健身功效 懶紮衣:動作分解、要點、變化與健身功效 第一單鞭:動作分解、要點、變化與健身功效 (此處將詳細解析套路中的每一個動作,包含名稱、圖示、動作要領、呼吸、眼神、勁力、常見錯誤、養生功效等) 第四章:第二段(示例) (繼續按照套路順序,詳細解析第二段中的所有動作) 第五章:第三段(示例) (繼續按照套路順序,詳細解析第三段中的所有動作) 第六章:收勢與套路總結 收勢:動作要領、意義 套路整體的練習要點與常見問題解答 第三部分:進階練習與應用 第七章:太極推手入門(可選內容) 推手的基本原則與意義 接觸練習:聽勁、化勁 簡單的兩人練習方法 第八章:太極拳與養生保健 針對特定人群的練習建議(如:中老年人、辦公室人群) 太極拳與亞健康調理 如何將太極拳融入日常生活 第九章:常見問題解答與練習指導 練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見疑問與解答 如何檢驗練習效果 持之以恒的動力與方法 目標讀者: 所有對太極拳感興趣,希望學習太極拳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人士。 初學者,希望係統、正確地學習太極拳入門知識和基本功。 已有一定太極拳基礎,希望深入理解招式含義、提升練習質量的愛好者。 注重傳統養生文化,希望通過練習太極拳來調和身心的人士。 對中華傳統武術和健身方式有濃厚興趣的讀者。 《健身養生太極拳:招式詳解與實踐指導》將是你踏上太極拳健身養生之旅的得力助手,它不僅是一本實用的練習手冊,更是一扇開啓你身心和諧之門的鑰匙。通過認真閱讀和勤加練習,你將不僅學會一套優美的拳法,更能收獲健康、活力與內心的平靜。

用戶評價

評分

我花瞭一整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在對這本書的文字描述的探索中,不得不說,作者的文字功底實在高超。他不僅僅是在描述動作的流程,更是在闡述一種武學的哲學理念。語言凝練卻不失韻味,那種深入骨髓的“鬆、沉、圓”的感覺,通過文字的引導,似乎真的能在我的身體裏激發起某種潛意識的反應。比如,當講到“虛領頂勁”時,作者用瞭好幾段文字去描繪那種“頭頂懸明月,百會穴微張”的境界,而不是簡單地說“頭要嚮上頂”。這種意境的傳達,遠比生硬的口令有效得多。我嘗試著按照他的文字去體悟,發現那種身體內部的協調感確實在慢慢建立起來。對於很多傳統武術書籍裏晦澀難懂的術語,這本書的處理方式也非常人性化,它會用現代的、易於理解的語言進行解釋,然後立刻迴歸到傳統的錶述,做到“古今貫通”,讓不同知識背景的讀者都能找到共鳴點。這種對語言的精確拿捏,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極強的教學能力。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很有分量。封麵那種典雅的墨綠色調,配上金色的書法字體,立刻就營造齣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我特彆喜歡它內頁的紙張質感,不是那種廉價的光滑紙,而是帶著微微啞光效果的米白色紙張,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覺得纍。更值得稱贊的是,它的排版布局非常考究,文字和插圖之間的留白恰到好處,讓人在學習復雜動作時,視覺上不會感到擁擠和混亂。特彆是那些分解動作的圖片,拍攝得非常清晰、到位,每一個關節的微小變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之前買過一些其他版本的太極拳書籍,要麼是圖文混排得一塌糊塗,要麼就是印刷質量粗糙到看不清細節,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專業和用心。看得齣來,齣版社在製作這本教材時,投入瞭極大的心血,絕不僅僅是把內容簡單堆砌起來,而是真正從讀者的使用體驗齣發,打造瞭一件兼具實用性和收藏價值的藝術品。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對書中的內容本身也充滿瞭更高的期待。

評分

這本書的附錄部分,可以說是畫龍點睛之筆,極大地豐富瞭閱讀體驗和學習的廣度。我驚喜地發現,它竟然收錄瞭一篇關於太極拳曆史源流的簡要梳理,這讓讀者能夠將眼前的拳架練習置於一個更宏大的文化背景下進行理解,避免瞭“知其形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限性。此外,書後關於不同流派在某些招式上細微差異的對比討論,雖然篇幅不長,但非常精闢,體現瞭作者兼容並蓄的學術態度。最實用的是,它還附帶瞭一個練習計劃錶,將二十四式拆解成瞭周計劃和月計劃,給齣瞭明確的練習重點和強度建議,這對於我這種自律性不是特彆強的學習者來說,起到瞭極好的督促作用。這種全方位的配套服務,讓這本書真正成為瞭一個集理論學習、動作示範、曆史背景、實踐指導於一體的綜閤性學習工具,它的價值遠超一本書籍本身。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邏輯清晰得如同精密的手術刀。它不是簡單地從第一式講到第二十四式,而是設置瞭明確的階段性目標和循序漸進的練習路徑。前幾章著重於基礎樁功和身法的訓練,強調的是“內功”的培養,為後續復雜招式的銜接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先“練意”後“練形”的編排思路,非常符閤人體運動規律和傳統武術的修煉次第。我特彆欣賞它在每一式講解之後,都會設置一個“常見錯誤與糾正”的闆塊。這個闆塊簡直是為我這種經常“練岔瞭”的業餘愛好者量身定做的。它直指我們在練習中容易陷入的誤區,比如“膝蓋內扣”、“重心不穩”等,並配上對比圖進行修正。這比我自己對著鏡子瞎琢磨要高效得多,極大地節省瞭摸索的時間,讓我的練習效率得到瞭顯著提升。這種層層遞進、注重反饋的結構設計,體現瞭編寫者對教學過程的深刻理解。

評分

從一個深度愛好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技術細節的呈現上達到瞭一個令人驚嘆的高度。它不僅僅停留在“演示動作”,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個招式背後的技擊原理和力學應用。例如,在講解“野馬分鬃”時,書中詳細分析瞭如何通過轉胯帶動腰部,繼而通過脊柱的螺鏇力將力量傳遞到手臂,最終達到“以意引氣,以氣催力”的效果。很多其他資料隻是簡單地說“手要嚮前推”,但這本書卻把這個推的過程——那個力的生成、導引和爆發點——剖析得淋灕盡緻。我注意到,書中對“掤、捋、擠、按”這四大基本勁力的區分和在具體招式中的體現,也做瞭非常細緻的標注和解析,這對於想要從“做動作”升級到“用太極”的練習者來說,無疑是極具價值的寶藏。這已經超越瞭一般健身養生的範疇,觸及到瞭武術技藝的內核。

評分

物流很快,書也不錯,我己為裏麵付有碟片,但沒有。光有書,太貴!

評分

好東西,給老媽買的,

評分

還可以吧

評分

買迴來看看,書很薄,先看視頻再看這個就簡單瞭

評分

物流快,價廉物美,好。

評分

很滿意,很詳細

評分

我非常想著學習太極拳,可是我發現書上並不能教會你。

評分

不錯寫的很好

評分

送給老爸的,很喜歡快遞也很給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