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第4版)

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齐普斯,[美] 贾莱夫 著,郭继鸿,李学斌 译
图书标签:
  • 心脏电生理
  • 心律失常
  • 临床电生理
  • 心电图
  • 心脏疾病
  • 电生理学
  • 心脏起搏
  • 射频消融
  • 细胞电生理
  • 诊断治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ISBN:9787810719940
版次:1
商品编码:10114444
包装:平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0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02
字数:23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对于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基础和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家以及心内科医生来说,全新改版的《心脏电生理学:从细胞到临床》第四版仍是学习和洞悉心脏电生理学及新进展的可靠宝库。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精英撰写了本书各章精湛丰富的内容。本书就像副标题“从细胞到临床”暗示的两方面内容。本版坚守往版确定的作为本领域完备参考书的传统。前51章为心脏电生理学基础研究的内容,后69章是心律失常临床方面的内容。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世界一流专家的新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新的章包括:如HCN的分子和结构基础,张力激活和内流放大通道。收缩一兴奋反馈新章介绍了心脏机械活动调节电学功能的方式。神经再生和心律失常章介绍了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再生所导致的神经重构进而引起心肌组织的电重构,并形成室速或室颤的触发因子。关于心房颤动的两章介绍了肺静脉中局灶电活动引发的房颤发作,以及左房后部及肺静脉区域的局灶折返引起的急性房颤的持续和向右房的扩布。有关室颤一章讨论了强的内流放大钾通道与室颤可能有关的转子稳定中的作用。有关心律失常的基因敲除和转基因动物模型的新章,回顾了建立鼠模型和研究电学功能的方法并分析了目前与心脏电生理学有关的遗传模型。另一方面,在药物遗传学与心律失常的章中讨论了基因组中多个DNA变异对药物反应的调节模式。临床相关新章包括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和短联律间期室速以及植人式Holter的临床应用等。此外,介绍了新的标测技术并详细介绍了新非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房颤导管消融的新研究成果和房颤发生中肺静脉的作用。
总之,读者将了解心脏电活动的分子和细胞基础,心律失常的机制,如何检测猝死的高危患者,如何评价患者病情,如何使用电学、手术或药物治疗。显然,本书的独特性在书的副标题中已经得到体现,读者在本书可获得心脏电生理学基础和临床方面的各种知识。这是《心脏电生理学:从细胞到临床》一书
重要的特点。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仍在持续不断地快速发展,因此,不久的将来,读者将会发现本版书中许多概念是错误的。但我们相信本书对心脏电生理学感兴趣的人来说未来数年间仍是有用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郭继鸿,男,1949年生,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副主任、心脏电生理室主任,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网首席顾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常委、秘书长,中国心功能学会常委,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常委,《临床心电学杂志》主编,心血管诊疗技术杂志主编等职务。
李学斌,男,1964年9月生,1988年承德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自1994年至今一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要从事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尤其在射频消融和心脏起搏方面作了大量的临床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各种类型室上性心动过速、不良性窦速、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等射频消融根治术数千例,其中仅儿童病例多达数百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及ICD达上千例,并指导全国上百家医院开展了心脏病介入治疗,完成了许多疑难病例的射频消融和起搏器植入。

目录

第一部分 离子通道功能的结构与分子基础
第1章 钠通道
第2章 钙通道
第3章 电压调节性钾通道
第4章 细胞内信号系统与心脏离子通道的调节
第5章 膜泵和离子交换
第6章 肌浆网离子通道
第7章 HCN通道:从基因到功能
第8章 心脏缝隙连接蛋白43的分子组成和调节

第二部分 心脏离子通道的生物物理学
第9章 正常和异常钠通道的生物物理学
第10章 心脏门控延迟整流钾通道
第11章 机械电转换
第12章 起搏通道和正常的自律性
第13章 内向整流钾通道的生物物理学特性
第14章 同源和异源缝隙连接通道

第三部分 心脏离子通道的分子问作用和药理学
第15章 心脏钠通道药理学
第16章 心脏L型和T型钙电流的药理学
第17章 KCNOI/KCNEI分子信号复合物:通道微结构与人体疾病
第18章 药物诱发的通道病
第19章 缝隙连接通道药理学靶点的前景

第四部分 离子通道与细胞电生理学
第20章 哺乳动物心肌钾通道的异源性表达
第21章 心脏缝隙连接的分布和调节
第22章 窦房结活动的细胞机制
第23章 房室结的兴奋性及其传导机制
第24章 细胞问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
第25章 心脏组织结构决定冲动传导的速度和安全性
第26章 致心律失常的基础:恢复、复极和交替
第27章 机械电转换/反馈:普遍性及病理生理学意义

第五部分 心脏兴奋的模型
第28章 心脏电活动的离子机制:理论探索
第29章 心肌中电激动的二维传导
第30章 数学模型中电激动的三维传导
第31章 心脏除颤模型

第六部分 心脏电活动的中枢调节
第32章 β和α肾上腺素受体调节心脏节律的分子和细胞基础
第33章 神经的新生与心律失常
第34章 胆碱能性心房颤动
第七部分 非线性动力学、螺旋波和心脏节律
第八部分 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
第九部分 分子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
第十部分 临床心律失常:机制、表现和处理
第十二部分 诊断与评价
第十三部分 临床综合征:认识、临床过程和处理
第十四部分 心律失常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前言/序言


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第4版) 深入探究心脏跳动的奥秘,连接基础科学与临床实践的桥梁 《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第4版)》是一部权威且全面的著作,致力于揭示心脏电活动产生的机制、传导的路径以及其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引发病理状态中的关键作用。本书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心脏电生理学的核心概念,并将其与广泛的临床应用紧密联系,为心脏病学、电生理学研究以及相关临床实践领域的研究者、医生和学生提供了一份不可或缺的参考。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宏大的视角和精细的切入点。 它不仅仅是罗列各种电生理现象和疾病,更是从最基础的细胞层面出发,逐步构建起对整个心脏电生理系统的深刻理解。从离子通道的精巧结构与功能,到动作电位的形成与传播,再到窦房结和房室结等特殊传导系统的调控机制,本书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这种由微观至宏观的梳理方式,使得读者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心脏会以特定的方式跳动,以及“为什么”电生理紊乱会导致各种心脏疾病。 在细胞与分子层面,本书详细介绍了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关键细胞类型,如心肌细胞、起搏细胞等,并深入探讨了它们在电活动中的独特贡献。 读者将了解到各种离子通道(如钠通道、钾通道、钙通道)在膜电位变化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这些离子跨膜转运的精细调控机制。本书会逐一解析不同心肌细胞(心房肌、心室肌、浦肯野纤维)的动作电位特征,解释其形态差异如何适应各自在心脏兴奋和传导过程中的功能需求。此外,书中还会涉及一些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如儿茶酚胺和胆碱能系统对心脏电活动的调节作用,以及这些调节如何影响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对于研究者而言,对这些基础机制的深入理解是开发新型治疗策略的前提。 当我们将目光从细胞放大到组织和器官层面,《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第4版)》便开始描绘心脏电信号如何在整个心肌网络中精确地传播。 本书将详细讲解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作为天然起搏点的作用,房室结的延迟功能如何保证心房和心室的有效收缩顺序,以及希氏束、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络如何高效地将兴奋传导至心室的各个角落。对这些结构的深入了解,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为何心脏电活动的顺序如此重要,以及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本书会通过生动的图示和详实的描述,带领读者穿越心脏的传导路径,感受每一拍心跳的精确编码。 《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第4版)》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强大的临床转化能力。 它不仅仅是一本基础科学的教科书,更是指导临床实践的宝贵工具。书中将大量篇幅用于讲解各种心脏电生理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类型和诊断。无论是常见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还是更为复杂的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乃至心脏骤停,本书都会从电生理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帮助读者理解这些疾病的根源。 诊断方面,本书将详细介绍心电图(ECG)在心脏电生理评估中的核心地位。 读者将学习如何解读不同导联的心电图波形,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的典型心电图表现,并掌握根据心电图特征进行初步诊断的技巧。除了传统的ECG,本书还会涵盖动态心电图(Holter)、事件记录器、食道心房调搏(Esophageal Pacing)等多种无创或微创的诊断技术,以及心腔内电生理检查(Intra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Study, EPS)等侵入性检查的原理和应用。对于每一种诊断方法,本书都会详细介绍其技术细节、适应症、禁忌症以及结果的解读,力求让读者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工具。 在治疗策略方面,本书将电生理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临床干预措施。 无论是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还是器械治疗,如心脏起搏器(Pacemaker)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工作原理、适应症和植入技术,本书都会进行详尽的阐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将重点介绍导管消融(Catheter Ablation)技术,这是目前治疗许多复杂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读者将了解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适应症、手术路径、消融技术以及术后管理,从而深刻理解电生理学如何直接改变患者的治疗结局。 《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第4版)》还将关注一些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新兴技术。 例如,心脏电子成像技术、三维标测系统在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中的应用,以及基因疗法在心脏电生理疾病治疗中的潜力。本书会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确保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知识。 总而言之,《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第4版)》是一本集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临床实用性于一体的经典著作。 它不仅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清晰的心脏电生理知识体系,更将深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完美融合,为所有关注心脏跳动奥秘的人们提供了一扇通往深度理解与高效实践的门户。无论是资深的心脏病专家,还是初入临床的研究者,都能从中汲取宝贵的养分,在心脏电生理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前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位有着一定临床经验的心脏科医生来说,更像是对现有知识体系的一次系统梳理和更新。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复杂心律失常机制的深入探讨,比如房颤、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是如何在细胞水平和组织水平上形成的,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最新的研究进展,例如关于不同信号通路(如钙/钙调素依赖性激酶II, CaMKII)在心律失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或者最新的药物靶点研究。同时,我对书中关于电生理消融技术的最新进展也充满期待。消融导管的设计、能量传递方式(如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的选择,以及如何优化消融策略以提高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这些都是我工作中非常关注的方面。书中是否能提供针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消融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详细指导,以及术中导航技术(如三维标测系统)的应用和解读,将是衡量其临床实用性的重要标准。我还会仔细考察书中对相关指南和共识的引用,以确保其内容与最新的临床实践保持一致,并为我的日常诊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非心脏电生理领域的临床医生,例如急诊科或全科医生,偶然看到这本书,我更多的是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实用的、能够指导我应对常见急症的心脏电生理知识。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易于理解的关于常见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简单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在急诊情况下如何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干预。例如,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伴随的心律失常,书中能否提供简明的处理流程和用药建议?对于某些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速,书中能否强调其识别特征和紧急处理方法?我不期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成为电生理专家,但如果它能帮助我在遇到心律失常相关的急症时,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避免延误诊治,那就是极大的价值。书中是否包含一些可视化的图谱或者流程图,能够帮助我快速回忆和应用相关知识,这一点对我来说很重要。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心脏电生理领域的初学者,我对于《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第4版)》这本书的期待值非常高。我了解到这本书涵盖了从最基础的细胞离子通道功能,到复杂的电生理学机制,再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各个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构建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让我理解心律失常的根本原因。例如,书中关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的详细阐述,以及不同心肌细胞类型(如心房肌、心室肌、浦肯野纤维)之间动作电位特征的差异,都将是我学习的重点。我尤其关注书中对钠、钾、钙等离子通道在动作电位形成中作用的解释,以及这些通道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的心律失常类型。此外,我对书中关于心电图(ECG)解读的章节也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如何从ECG波形中识别出各种心律失常的特征,例如P波、QRS波群、T波的形态和时限变化,以及PR间期、QT间期的测量和意义。这本书能否帮助我建立起从微观的离子通道活动到宏观的心电图表现的联系,将是我评估其价值的关键。我希望能看到书中提供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病例诊断中,提升我的临床思维能力。

评分

作为一名在心脏电生理领域深耕多年的研究者,我对于《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第4版)》的期望,更多地聚焦于其在前沿研究和基础机制上的深度和广度。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心律失常分子基础的最新发现,例如在基因层面,哪些基因的突变与特定类型的心律失常相关,以及这些突变如何影响离子通道的功能和细胞电生理特性。我也对书中关于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和重塑的机制感兴趣,了解在病理状态下,例如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时,传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如何发生改变的。此外,关于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在心脏电生理领域的应用,例如用于心律失常的预测、诊断或治疗方案的优化,我也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相关的讨论和案例。我还会关注书中对于新型治疗方法的介绍,比如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它们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潜力和局限性。一本优秀的基础研究参考书,应该能够提供清晰的图表和详细的实验数据,以支持其论点,并能够激发我进一步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评分

这本书在我眼中,更像是一个宝库,我希望能从中挖掘出关于心脏电生理学中那些“为什么”的答案。我一直对心肌细胞的钙瞬变(calcium transient)及其与动作电位相互作用的机制感到好奇。书中能否深入解释钙内流、钙释放以及钙泵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精确地调控心肌收缩?我同样对心脏的自律性产生机制很感兴趣,特别是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起搏细胞是如何产生和维持自动节律的。我对书中关于各种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的解释抱有很大的期望,不仅仅是知道“是什么”,更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例如,当出现早搏时,是由于哪个环节的异常兴奋?当出现传导阻滞时,是传导系统哪个部位出现了问题?书中能否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清晰的动画(如果可能的话)来帮助我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我对书中对于电生理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进展也很感兴趣,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心律失常的。这本书能否提供一种启发性的视角,让我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心脏的电生理世界。

评分

心脏电生理,从基础到临床,非常经典。

评分

京东还是不错的,喜欢支持哦

评分

心脏电生理,从基础到临床,非常经典。

评分

京东还是不错的,喜欢支持哦

评分

心脏电生理,从基础到临床,非常经典。

评分

心脏电生理,从基础到临床,非常经典。

评分

京东还是不错的,喜欢支持哦

评分

心脏电生理,从基础到临床,非常经典。

评分

心脏电生理,从基础到临床,非常经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