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有色金属锻造与冲压技术
:36.00元
作者:李英龙,李体彬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122012050
字数:459000
页码:4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锻造与冲压是金属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本书紧扣有色金属的主线,概述了有色金属一般的锻造和冲压成形工艺,详细介绍了铝、镁、铜等主要有色金属材料的锻压加工性能和独特的加工工艺,重点突出了典型材料、典型零件成形工艺过程的设计与加工。
本书适合从事有色金属锻造与冲压成形加工的工艺设计人员和现场指导人员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一本好的中医药著作,最重要的是其学术的严谨性和临床的实用性。我一直认为,中药的方剂理论,是中医的精华所在,也是最能体现中医思维的门类之一。从古至今,无数名家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了宝贵的方剂经验,这些经验的传承和发展,对我们后辈学习和临床应用至关重要。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希望能够从中看到临床医者对病证的深刻理解,对药物配伍的精妙考量,以及方剂在治疗过程中的灵活变通。一本好的处方学著作,应该能带领读者走进名老中医的诊室,感受他们辨证施治的智慧,学习他们遣方用药的技巧。它应该能够解答我心中的诸多疑问,例如,为何这个方子这样配伍?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减?不同的体质和病程,方剂又该如何调整?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中医药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困惑。
评分我一直对中医药的辨证论治体系深感着迷,而方剂学无疑是这一体系中最具实践意义的组成部分。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详细讲解如何将辨证论治的思路,转化为具体方剂运用的书籍。这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方剂和主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辨证分析,如何根据证型的细微差别,选择不同的方剂,或者在同一方剂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对经典方剂的深入解析,例如,为什么这个方子会这样组成?它的核心病机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这个方子?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警惕它的不良反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方剂学应用于临床,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医充满热情的读者,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中医药的方剂知识。我希望能够在一本好的著作中,看到作者如何将古老的方剂理论,与现代的临床实践相结合。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罗列大量的方剂,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地剖析每一个方剂的立法、选药、配伍以及化裁的依据。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详细的案例,从病案入手,展示如何运用方剂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例如,对于一个常见的病证,作者是如何通过辨证,选择合适的方剂,并在用药过程中,如何观察疗效,及时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我希望能够从这样的讲解中,学习到真正的临床智慧。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和讲解中医药处方理论的著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涵盖基础的方剂理论,还能在各个中医流派的方剂运用上有所侧重。我希望作者能够梳理清楚不同流派在方剂配伍上的特点和优势,例如,温病学派的清热解毒方剂,伤寒学派的经方运用,以及其他一些特色疗法的方剂体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理解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以及“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等基本治则在方剂构成中的体现。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详细地阐述每一个药物在方剂中的作用,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方剂的整体作用机制。
评分读中医书籍,我最看重的是作者的临床经验是否丰富,以及能否将复杂的理论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对于处方学,这更是如此。我希望能在一本著作中,看到作者如何从经典的方剂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对病证进行更精准的分析。比如,对于一个常见的病症,作者是如何通过望闻问切,分析其病因病机,然后又如何从海量的方剂中,遴选出最适合的方剂,并在后续的临床实践中,如何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调整。我更看重的是,作者能否提供一些具体的病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展示方剂的运用过程,这样不仅能加深我对理论的理解,也能让我对临床实践有更直观的认识。有时候,一本好的书,能够点亮我心中的迷茫,让我茅塞顿开,这对我学习和进步有着极大的助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