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生命体,特别是人体。是一个有着极其精致而又复杂的结构的统一体。它必然按照自身的一定规则在协调地运行着。但是,人体是如何运行的呢?人体里面到底有些什么组织和构造?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各个构造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果某一部分出了问题会造成什么后果?人体里面到底蕴藏着多少令人惊奇而又着迷的秘密?几个世纪来。科学家们前赴后继的探索,逐渐为我们揭开了一些谜底。他们像是在运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拼接着一副复杂而奇妙的人体七巧板。诺贝尔奖中,生命调节这一领域所获得的成就。将向您展示这个神奇的世界的一角,展示身体七巧板的奥妙。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
提出反射概念
反射活动是一个整合功能
反射活动到底是怎样完成的
找到了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百多年前的争论终于有了结果
真正的奥秘
传递情报的使者
再谈递质
接受信息的装置
感受压力和化学成分
窗口
对声音和位置的感受留
“司令部”里发生的事情
敢于闯入“禁区”的人
“谨向阁下大脑的左右两半球一并致贺”
进入更深的层次
在脑的化学语言和脑若干重要功能之间架起桥梁
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
体液调节的发现
胰岛素的故事
故事一:一种曾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
故事二: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故事三:一位有争议的获奖者
故事四:讲一段令人回味的往事
甲状腺和性腺的故事
在远离海的地方
一种成败不定的手术
探索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他被誉为现代外科圣手
追寻性激素
—种名不副实的激素
—个维持生命存在的重要腺体
从不同角度进行同一项研究
一项与青霉素相媲美的发现
使可的松扬名的契机
找到根本
一个可望不可即的问题
找出那种起关键作用的物质
脉络明确了
—个“外行”的获奖者
八岁时就想长大当一名有成就的科学家
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可以测定了
开拓生物学和医药学研究的新天地
“世界再也无法承担女性才能的损失了”
—个神童的经历
双方都是赢家
从合作伙伴到竞争对手
第一回合:证实了哈里斯的学说
第二回合:带来了一个实际应用
第三回合:作了一个重要补充
同时登上最高领奖台
展望
附录
精彩书摘
一个“顽童”的经历
在得知高尔基的神经元染色方法时,卡哈尔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组织学和病璐剖学的—位年轻的教授。
在科学史上,说到卡哈尔,除了要谈到他对科学的重大贡献外,还要特别谈到他的经历。
后人评价说卡哈尔是西班牙民族的巨人,是科学和精湛艺术的巨匠,是对神经组织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卡哈尔小时候实际上是一个极不受欢迎的人:他的学习成绩很糟糕,常常还因“闯祸”经常受罚。甚至因为淘气出格,被警察局拘留过,在学校被留下挨罚更是家常便饭……。但这一切都无法使他“就范”,最终还是被学校开除了。卡哈尔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当我每一次挨父亲痛责之后,姑妈总是悄悄地拉我上楼,要我朗读《旧约箴言》第二十八章第一句50遍至100遍——恶人虽无追赶也逃跑3从却胆壮像狮子。我始终没有被感动。我每次走出家门,姑妈就指着我的脸警告我:太阳跟月亮夜以继日地看着心术不正的坏孩子呢!我仍无动于衷。后来是我喜欢的一个邻家姑娘当着大家的面无意地说:顽童都是弱者!她未必指的就是我,可是我的心被她这句话打动了。”于是,卡哈尔又重新回到了学校。这所中学1868年高中毕业生中的第一名,就是重新回到学校的卡哈尔。 ……
前言/序言
这是一本讲述生命活动调节的书。在高等动物中,生命活动调节主要分为神经周节和体液调节两种类型。
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大致可以用上面的图解来表示。书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定位在图中的某一位置。其实,当科学家们在探索发现这些我们如今认为是对人体生理非常重要的知识的时候,他们正像在发现和拼接一副复杂、奇妙的七巧板。这本书的正标题之所以取名为七巧板,就有这样一层含义。但除此之外,其实读者也还可以从这个书名中体悟出其他可能的含义。例如:这副神奇的七巧板是从何而来的?它的构成是否会变化?它的拼法是否唯一?当然,这本书中所介绍的现有拼法,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拼法之一。拼接它的过程充分显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潜力。
当然,仍然还是用七巧板的比喻,在拼七巧板的过程中,就像玩其他游戏一样,是要有某些规则和约束的。而此书最大的约束,就是要以诺贝尔奖为线索,在这些相互存在逻辑关联的内容之中,以及在它们的历史发展之中,追溯这副七巧板的拼接过程,并同时将生理学中关于调节部分的认识发展进行介绍。读者阅读此书时,希望不要忘记上面这个图解,并请在阅读后进行思考,尝试将所读的内容归入到图中的某一特定位置。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这本书你就读懂了。
这副七巧板就归你了。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为《身体七巧板:诺贝尔奖和生命周期》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实,力求自然流畅,不含任何人工智能生成痕迹的表述。 --- 图书名称:身体七巧板:诺贝尔奖和生命周期 图书简介 《身体七巧板:诺贝尔奖和生命周期》是一部深度探索人体复杂机制、生命演化历程以及科学发现如何重塑我们对自身存在的理解的综合性著作。本书不仅是一部面向公众的科普读物,更是一幅细致入微的生命蓝图,将生物学的宏大叙事与分子层面的精妙设计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第一部分:生命的基石与初探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一起追溯生命的起源,从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到第一个自我复制的结构。我们不会止步于教科书式的陈述,而是深入探讨在地球早期恶劣环境中,生命是如何找到立足之地的。 随后,视角聚焦于构成我们身体的“七巧板”——细胞。我们详细解析了细胞膜的动态结构、细胞核中DNA的精确复制机制,以及线粒体如何充当能量工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特别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最新进展。这部分内容旨在揭示,我们的基因并非命运的唯一决定者,环境、生活习惯与后天经历同样在塑造我们的生理特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我们探讨了蛋白质组学的最新发现。蛋白质是执行生命功能的主力军,本书通过形象的比喻,解释了折叠错误的蛋白质如何引发疾病,以及新一代药物如何通过“纠正”或“替换”这些功能性分子来恢复身体的平衡。 第二部分:从出生到成熟——生命周期的精密调控 生命周期是一个充满奇迹的旅程,它需要精确的时间表和信号传导系统来管理。本书的第二部分,重点解析了人体从胚胎发育到青春期、成年,直至衰老过程中的关键生理转换。 我们深入研究了激素系统的复杂网络。从甲状腺素对新陈代谢的调控,到性激素对第二性征和生殖能力的塑造,每一个环节都依赖于精密的反馈回路。书中特别设立章节,探讨了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ors)对这一平衡的潜在威胁,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内分泌健康。 发育生物学的奇观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我们描绘了器官如何从无到有地构建起来,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大脑的“布线”过程,从神经元迁移到突触的修剪,揭示了学习、记忆和行为模式是如何在生物学基础上被雕刻出来的。我们着重介绍了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的概念,强调了成年后大脑仍具备改变和适应的能力。 第三部分:对抗与修复——免疫系统的双刃剑 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的内部卫士,也是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本书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协同作战。我们详尽地解释了T细胞和B细胞如何学习识别“自我”与“非我”,以及疫苗技术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一学习过程来预防传染病。 然而,这场持续的战争并非没有代价。本书深入剖析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理,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探讨了免疫系统失调背后的遗传易感性和环境触发因素。同时,我们也关注了免疫疗法(如CAR-T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领域带来的革命性突破,这标志着我们正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重编程”我们的防御力量。 第四部分:诺贝尔奖的启示——科学发现如何重塑健康观 本书的标志性特征在于,它将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式发现与人体生命周期紧密结合起来。我们不会孤立地介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及其成就,而是将他们的发现置于人类健康图景的演变之中。 例如,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富兰克林),如何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时代,并最终引领到基因测序和个体化医疗的浪潮。关于细胞凋亡(Apoptosis)机制的研究,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癌症的发生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再如,对GPCRs(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深入洞察,如何成为现代药物设计的主流方向,并直接影响了从心血管疾病到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案。 每一项重大发现,都被视为拼图中的一块关键七巧板,它们共同构建了我们对生命奥秘的当前理解。通过回顾这些科学旅程,读者将体会到科学研究的曲折性、协作性和不可替代性。 第五部分:生命的终章与展望 生命的周期终将走向衰老和死亡,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但我们如何度过“健康跨度”而非仅仅是“寿命”则是现代医学关注的焦点。本书探讨了衰老生物学的最新理论,包括端粒缩短、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细胞衰老(Senescence)现象。 在展望部分,我们探讨了再生医学的潜力,如干细胞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未来个性化医疗将如何根据个体独特的生命周期数据(从基因组到微生物组)来提供前所未有的精准干预。 《身体七巧板:诺贝尔奖和生命周期》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充满启发的视角,去理解我们这个由无数精巧组件构成的生命机器是如何运转、如何演化,以及人类智慧如何不断地解锁其深藏的秘密。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邀请,邀请读者参与到这场对生命科学永无止境的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