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衣板型设计(连衣裙篇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成衣板型设计(连衣裙篇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东 编
图书标签:
  • 服装设计
  • 连衣裙
  • 板型设计
  • 服装教材
  • 纺织服装
  • 高等教育
  • 十二五规划
  • 服装工艺
  • 设计教学
  • 服装专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新华书店青岛专营店
出版社: 东华大学
ISBN:9787566901507
商品编码:10395042295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3-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成衣板型设计(连衣裙篇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出版社: 东华大学 出版时间:2013-06-01
作者:李彤|主编:徐东 开本:16开 印刷时间: 2013-06-01
定价: 36 页数:176 印次:1
ISBN号:9787566901507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1

编辑推荐语

《成衣板型设计·连衣裙篇》由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李彤老师编著。书中系统介绍了服装企业成衣板型设计部门及其工作流程,介绍了连衣裙的廓型及成衣规格:连衣裙板型设计方法;工业样板制作及排料技术。针对服装企业成衣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任务要求,结合连衣裙板型设计实例,详述了企业依据来样、订单或设计效果图、产品图片制作连衣裙工业样板的操作方法与步骤。通过讲述连衣裙样衣试制的技术要领,详解了连衣裙缝制工艺流程。*后,还为读者提供了时尚经典的连衣裙板型设计范例,增加了板型应用方面的知识。 全书图文并茂,文字简练,范例经典,既有理论分析,又有操作实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技术性和前瞻性,可为从事成衣设计与生产的技术人员与服装专业教学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内容提要

李彤编著的《成衣板型设计·连衣裙篇》中系统 介绍了服装企业成衣板型设计部门及其工作流程,介 绍了连衣裙的廓型及成衣规格、连衣裙板型设计方法 、工业样板制 作及排料技术。《成衣板型设计·连衣裙篇》针对服 装企业成衣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任务要求,结 合连衣裙板型设计实例,详述了企业依据来样、订单 或设计效果图、 产品图片制作连衣裙工业样板的操作方法与步骤。通 过讲述连衣 裙样衣试制的技术要领,详解了连衣裙缝制工艺流程 ,*后,还为读 者提供了时尚经典的连衣裙板型设计范例,增加了板 型应用方面的 知识。
    

目录

**章 成衣企业板型设计部门——板房/001
**节 板房在服装生产中的作用/001
第二节 板房岗位及职责/003
第三节 板房的工作流程/005
第四节 板师的职业素质要求/008
第二章 连衣裙板型概述/010
**节 连衣裙分类/010
第二节 连衣裙成衣规格/013
第三章 连衣裙板型设计方法概述/037
**节 比例法/037
第二节 原型法/042
第三节 成衣板型结构分析/053
第四章 连衣裙板型设计/066
**节 按效果图或成衣照片制版/066
第二节 按订单制版/070
第三节 按样衣制版/077
第四节 按订单和样衣制版/082
第五章 连衣裙工业样板与排料/088
**节 工业样板概述/089
第二节 连衣裙工业样板的制作/089
第三节 连衣裙工业系列样板/107
第四节 排料/122
第六章 连衣裙样衣制作工艺/134
**节 连衣裙制作的技术要求/134
第二节 连衣裙缝制工艺/138
第七章 样板与样衣管理/146
**节 样板与样衣保存,146
第二节 样板与样衣领用/148
第八章 流行连衣裙板型设计范例/150
范例一 V字领连肩袖连衣裙/150
范例二 高腰小礼服裙/155
范例三 小翻领公主线连衣裙/158
范例四 荷叶领披肩连衣裙/161
范例五 圆领披肩袖连衣裙/163
范例六 荷叶披肩领连衣裙/166
附录1 女装原型/170
附录2 中国女性人体参考尺寸/171
附录3 常用服装制图符号/172
附录4 常用服装工艺符号/173
附录5 服装常见部位简称/174
附录6 服装部位中英文对照名称/175
参考文献/176


精湛工艺,灵动剪裁:现代时装制版与结构解析 一本深入探索时装制版艺术与技术,聚焦于服装结构逻辑与廓形塑造的权威指南。 本书旨在为服装设计与制版领域的专业人士、高等院校师生以及致力于提升服装工艺水平的实践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极具实操价值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我们摒弃对单一品类(如连衣裙)的局限性探讨,转而致力于构建一个涵盖现代服装结构精髓的通用知识框架。 本书内容涵盖了时装制版学的核心原理,从二维平面图纸到三维立体形态的转化机制,深入剖析了不同面料特性对面版结构的影响,并详细阐述了构建复杂、立体廓形所需的关键技术点。全书以“结构解构、逻辑构建、工艺实现”为三大主线,确保读者不仅学会“如何画板”,更能理解“为何如此设计”。 --- 第一部分:制版学基础与人体工程学重构 (Foundation and Ergonomic Reconstruction) 本部分奠定了现代服装制版的技术基石,强调制版不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对人体结构与服装功能之间关系的科学处理。 1. 服装结构的基础理论与测量体系革新: 系统梳理了传统制版基准线(如BP点、腰线、臀围线)的精确定义及其在不同体型中的动态变化。重点探讨了现代服装测量学如何融合人体扫描数据与生物力学参数,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合身度”(Fit)设计。内容包括: 基础省道(Dart)的本质与功能解析: 深入分析省道如何通过转移、分散和消除来控制面料的张力、曲度和立体感。探究省道在实现肩部、胸部、背部塑形中的关键作用,并区别不同省道在平面与立体剪裁中的功能侧重。 号型标准的演变与适应性: 比较亚洲、欧美等主要地区号型标准的差异性,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对基础样板进行有效的尺寸延伸与微调,确保商业化生产的兼容性。 2. 人体工程学与立体剪裁的融合: 本书将立体裁剪的思维模式融入平面制版,强调平面制版是立体造型的二维映射。 立体感知的平面转化: 详细演示如何通过“分割线”、“借位”和“推移法”将三维结构(如胸部隆起、肩部倾斜)转化为平面上的曲线和省道布局。 活动量(Ease)的科学计算: 区别真差量(Wearing Ease)、设计差量(Design Ease)与活动差量(Movement Ease)。提供不同服装类型(如紧身、修身、宽松)下,活动量在身体关键部位(如腋下、肘部、膝盖)的精确计算模型与应用案例。 --- 第二部分:核心结构单元的逻辑解构与设计 (Deconstruction of Core Structural Elements) 此部分聚焦于服装中最为关键和复杂的结构单元——袖窿、领口和分割线——的制版逻辑与工艺实现。 3. 袖部结构的精微控制: 袖子是衡量制版水平的重要指标。本书将袖子的制版提升到结构力学的高度进行分析。 袖山(Sleeve Cap)的立体构造: 深入分析袖山弧度如何决定袖子的盈余度与垂坠感。通过对比“高山袖”、“低山袖”与“插肩袖”的制版差异,阐释不同袖山处理技术对肩部造型的决定性影响。 袖窿与袖身配合的平衡术: 详细讲解袖窿的深度、前后片的弧度以及袖山与袖窿圆顺对接的技术要点,避免出现“挂肩”、“空后笼”等常见问题。并提供复杂袖型(如羊腿袖、灯笼袖、泡泡袖)的结构分解与重构步骤。 4. 领缘、驳头与开襟系统的复杂性: 领部是服装的“面部表情”,其结构复杂性要求极高的精确度。 驳头(Lapel)的结构解析: 剖析驳头、驳领、领座(Undercollar/Underpressing)三者的层次关系。重点讲解如何通过“驳头贴边率”和“领座吃势”来确保驳领在穿着时自然翻折,并解决“翻领不平”的技术难题。 开襟与门襟的稳定处理: 针对西装、风衣等结构性服装,详细介绍双层、三层门襟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何通过内衬和粘合衬的运用来赋予门襟足够的挺括度与稳定性。 5. 分割线与省道的复杂转移技术: 超越基础省道的应用,进入高级时装中的结构设计。 结构性分割线的应用: 详细介绍如育克分割(Yoke)、公主线(Princess Seam)等结构分割线在重塑人体曲线中的作用。展示如何将胸省、腰省平稳地转移至分割线上,以达到既保持合身度又增强设计美感的目的。 褶裥(Gathers/Pleats)的结构化处理: 区分“造型褶”与“松量褶”。讲解如何通过结构变化(如将褶量均匀分配至分割线)来控制褶量的释放方向和最终体积,而非简单地堆积面料。 --- 第三部分:面料特性与工艺实现 (Fabric Properties and Implementation) 制版与面料的匹配是决定成衣质量的最终环节。本部分强调对材料的深刻理解。 6. 面料的物理特性与制版调整: 不同的面料(如硬挺的粗花呢、柔软的真丝、弹性的针织面料)对制版的要求截然不同。 弹性与悬垂性的补偿: 针对针织面料,提供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平面制版中如何通过“收缩率”和“缩小量”来补偿面料的拉伸性。针对垂坠性面料,讲解如何利用面料的“重力感”来设计线条的走向。 面料厚度与接缝处理: 探讨厚重面料(如羊毛大衣)在领角、省尖、滚边等部位的“减量化”技术,以避免过度臃肿,确保线条的清晰锐利。 7. 样板的数字化管理与三维模拟对接: 本书最后引入现代制版技术的前沿视角。 版型参数化思维: 引导读者将制版流程参数化,以便于在CAD系统中进行高效的修改与迭代。 从2D到3D的反馈回路: 探讨平面样板数据如何通过3D软件进行虚拟试穿与反馈,以及如何根据3D模拟结果,反向优化2D样板上的省道走向、弧度修正和尺寸修正,实现设计意图的完美落地。 总结: 本书提供的是一套解决问题的工具箱,而非仅仅是某一类服装的固定图例。它训练读者用系统的结构思维去面对任何新型服装的挑战,无论是廓形复杂的时装、对合身度要求极高的定制装,还是对材料敏感的轻薄织物,都能通过所学原理,实现精确、高效的板型设计与工艺转化。它面向的是未来时装领域对结构理解深度有更高要求的专业人才。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服装打版师,我一直觉得板型设计是服装生产的灵魂所在。市面上关于板型设计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触及到精髓、又兼顾实操性的却不多。《成衣板型设计(连衣裙篇)》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本难得的佳作。它在讲解连衣裙板型时,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画线”层面,而是深入到了“为什么这么画”的层面。书中对各种常见连衣裙款式的结构特点、分割线的处理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板型设计实现不同的廓形和垂坠感,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二次分割”、“公主线”等经典板型处理方法的详细解析,以及如何在基础板型上进行创新和变化。对于我这样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不仅能巩固和深化我已有的知识,还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帮助我不断突破自己的技术瓶颈。它对于提高服装的合体度和穿着舒适度,以及实现更具设计感的服装,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

《成衣板型设计(连衣裙篇)》这本书在我的案头已经放了很久,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体会。我本身是做服装定制的,虽然有一些实践经验,但在板型设计方面总觉得不够系统和深入。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块的短板。它在讲解基础连衣裙板型时,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尺寸计算和绘制方法,还深入剖析了不同体型、不同风格的连衣裙板型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设计需求进行精准的调整。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合体性”的讲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尺寸堆砌,更是对人体曲线和服装廓形的深刻理解。书中的案例非常丰富,涵盖了从经典到现代的多种连衣裙款式,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板型变化如何影响最终的服装效果。我尝试将书中的一些设计理念应用到我的定制工作中,例如在处理肩部和袖窿时,通过调整板型来获得更好的穿着舒适度和美观度,客户的反馈也比以前更好了。这本书对于需要系统提升板型设计能力的从业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专业性上做得相当扎实。我是一名服装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板型设计一直是我的难点和痛点。之前上课老师讲的很多内容,总觉得有些抽象,落地到实际操作上就抓不住要领。这本《成衣板型设计(连衣裙篇)》就给我了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它不仅讲解了基础连衣裙的净样和制板,还包含了大量的工艺分析和结构设计原理。比如,书中对省道的作用、分割线的意义、褶裥的计算方法等都有非常细致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涉及到了不同面料对板型设计的影响,这一点在很多基础教材中是很少提及的。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绘制板型,更重要的是理解了板型设计背后的结构力学和人体工程学原理。这对于我今后在毕业设计或者实际工作中进行更复杂的服装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学习价值非常高,尤其适合我们这类在校学生进行专业深造。

评分

拿到《成衣板型设计(连衣裙篇)》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回归本源的严谨。作为一名对服装历史和理论颇感兴趣的爱好者,我常常在研究经典服装时,对那些完美契合人体又充满艺术感的廓形感到好奇。这本书虽然是针对板型设计,但它所展现出来的,正是构成这些经典服装“灵魂”的关键。它不只是关于怎么画图,更是关于如何理解人体、如何通过线条和结构来表达美学。书中对基础连衣裙板型的讲解,就像是解锁服装设计语言的“字母表”,它教会你最基本、最核心的构成方式。我特别喜欢书中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板型变化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这让我不再是机械地学习,而是能通过具象化的对比,更直观地理解板型设计的美妙之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板型设计背后隐藏的逻辑和秩序,也让我对服装的工艺美学有了更深的敬畏。它让我觉得,每一件精美的连衣裙,都是从严谨而富有创意的板型开始的。

评分

拿到这本《成衣板型设计(连衣裙篇)》,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服装设计初学者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对板型设计一直感觉摸不着头脑,看那些理论书枯燥乏味,也找不到太直观的实践指导。但这本书不一样,它从最基础的连衣裙板型入手,循序渐进,让我觉得一点点地在解锁服装设计的秘密。书中的图例清晰明了,每一个步骤都配有详细的图示,仿佛老师就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款式连衣裙板型变化的讲解,比如A字裙、H型裙、X型裙的板型如何调整,以及如何根据廓形变化来调整省道和分割线。它不仅仅是教我复制,更重要的是教会我理解背后的原理,让我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效果会是什么样。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方法画了几款简单的连衣裙板型,竟然真的能画出相对规整的形状,这给了我巨大的信心。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非常耐心的启蒙老师,让我不再害怕板型设计,而是开始享受其中的乐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