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民主化是世界曆史進入近代以來最主要的潮流之一,也是中國自19世紀中葉以來仁人誌士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以往史學界對中國追求民主的探索,多集中在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運動,對於民國時期的民主運動著墨不多。作者馮兆基認為,中國民主運動最強勁的勢頭齣現在1929-1949年間,這一時期中,中國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和政治活動傢,高舉起人權和憲政的大旗,以和平的非暴力手段,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的一黨專製。本書考察瞭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民主思想形成的內因和外因,對這一時期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追求民主的曆史作瞭引人入勝的描述,為以後對這一時期中國民主運動的研究奠定瞭一個良好的堅實的基礎。
##“即使中國存在一個尋求公共利益的自由主義政黨,他們也無法和國共抗衡,因為他們完全是不同的政治動動物。”
評分##無甚新意。
評分##很有啓發性,但也有繼續做的空間。
評分##將國共變成配角的南京國民政府史。主要梳理1929-1949年的人權和民主運動。 修正瞭李澤厚“救亡壓倒啓濛”的論斷。麵對建立民主憲政,不同學者和政客有不同的設想,對西方概念都有深入且獨到的理解。這些接受中西不同教育的學者,用不同的方式理解民主與啓濛,反而會有雞同鴨講之嫌。 文獻梳理相當全麵,列舉眾多第三方代錶的觀點,無論是自成一傢還是偏嚮國共,作者都放在時代背景下串聯成綫。他們的呼籲也得到瞭兩黨的聯係,他們也可能認同黨派。但麵對成王敗寇的局麵,所有爭取民主憲政的呼聲最終顯得蒼白無力。 啓濛也是救亡的方式,但啓濛是西式現代化的代錶,麵對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戰爭當前,民主也能發揮建國的功效,隻是中國的文化慣性太過強大,國民黨將其列為谘詢機構和工具。再聯想共産黨建立新中國以後…唉。
評分##按需。
評分##將國共變成配角的南京國民政府史。主要梳理1929-1949年的人權和民主運動。 修正瞭李澤厚“救亡壓倒啓濛”的論斷。麵對建立民主憲政,不同學者和政客有不同的設想,對西方概念都有深入且獨到的理解。這些接受中西不同教育的學者,用不同的方式理解民主與啓濛,反而會有雞同鴨講之嫌。 文獻梳理相當全麵,列舉眾多第三方代錶的觀點,無論是自成一傢還是偏嚮國共,作者都放在時代背景下串聯成綫。他們的呼籲也得到瞭兩黨的聯係,他們也可能認同黨派。但麵對成王敗寇的局麵,所有爭取民主憲政的呼聲最終顯得蒼白無力。 啓濛也是救亡的方式,但啓濛是西式現代化的代錶,麵對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戰爭當前,民主也能發揮建國的功效,隻是中國的文化慣性太過強大,國民黨將其列為谘詢機構和工具。再聯想共産黨建立新中國以後…唉。
評分##裡麵把青年黨黨魁「曾琦」翻譯成「曾琪」,還有一些第三勢力的名字也都翻錯瞭...,編輯該打屁股。
評分##裡麵把青年黨黨魁「曾琦」翻譯成「曾琪」,還有一些第三勢力的名字也都翻錯瞭...,編輯該打屁股。
評分中國民主運動的最強勁勢頭齣現在1929-1949年,而在抗戰勝利後,中國曾經有希望通過和平的非暴力手段,建成民主的憲政國傢,然而勢單力薄的憲政和自由主義傳統卻在成王敗寇的中國政治文化傳統麵前敗下陣來,讓人扼腕嘆息。對那段時期曆史研究的扛鼎之作,推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