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人與地球的明天”科普書係·狂野地球:威力驚人的地質災害》由中國科協繁榮科普創作資助計劃資助,北京科普創作齣版專項資金資助。
內容簡介
地球上的生命終將結束,這是人類不得不麵對的一個現實我們不斷麵臨各種各樣的威脅,從全球變暖、大海嘯、超級火山爆發和下次冰期的到來……哪些迫在眉睫?哪些屬於遙遠的未來?這套書將為你一一解讀這些地球深藏的奧秘。
作者簡介
魏海泉,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火山學與火山災害研究。研究內容主要涉及長白山天池火山、騰衝火山、龍崗火山及五大連池火山等。先後在Litho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岩石學報、地質學報等雜誌作為第一作者發錶論文22篇,共32萬字
鄧誌輝,齣生於廣東省五華縣,1992年獲得博士學位,現在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工作,任地震中長期預測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地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地震學會地震預測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震局優秀人纔“百人計劃”第一層次人選
廖海軍,高級工程師,北京市地質研究所勘查評估中心主任。1996年畢業於西安地質學院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2009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獲工程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嚮為突發性地質災害勘查、評估、設計等災害防治工作。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其實你不必凝視太空,來尋找令人震驚的危險,你馬上就會知道,地球本身就是個危險的地方。
——著名科普暢銷書作傢 比爾·布萊森
事實證明,2012年,世界不會走到盡頭,但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人類對於地球將更加瞭解和關注,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希望的象徵。
——墨西哥(瑪雅文明核心區)旅遊局
盡管不可思議,我們對太陽內部的物質分布的認識,遠比對地球內部的認識要多。
——著名物理學傢諾貝爾奬得主 理查德·費曼
目錄
火山篇
五花八門的火山
噴火的巨獸
火山的級彆是如何衡量的
活火山與死火山
韆奇百怪的噴發
布裏尼乾瞭什麼
火神的傢
貝蕾太太的美麗傳說
火山的功過是非
什麼是火山災害
曆史上最恐怖的火山災害
最緻命的火山災害
突發的火山泥石流
可怕的火山滑坡體災害
“溫和”的熔岩流災害
不知不覺的火山氣體災害
瞭不得的布裏尼噴發柱災害
冰島火山灰災害怎麼這麼強烈
火山灰災害還有哪些
火山鼕天
火山海嘯和湖震
火山學傢如何看火山
如何用地震波監測火山
火山為什麼會變形
火山氣體監測如何做
火山物理參數監測方法
中國的活火山檔案
長白山天池火山——休眠的活火山
五大連池火山——風景如畫
雲南騰衝火山——世界著名的火山群
鏡泊湖火山——休閑好去處
龍崗火山群——我國第二大火山群
阿爾山火山——美麗的聖山
雷瓊海口火山群——火山地質公園
卡爾達西火山群——我國最新噴發的火山群
颱灣也有活火山
人與火山和平共處
地震篇
在顫抖的大地上
地震實錄與傳說
地震傢族的成員
地震晃動的過程
房屋倒塌的天災人禍
……
地質災害篇
精彩書摘
雷瓊海口火山群——火山地質公園
雷瓊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是4A級景區,地質遺跡主體為40座火山構成的第四紀火山群。火山類型齊全多樣,幾乎涵蓋瞭玄武質火山噴發的各類火山。火山地質景觀極為豐富,彆具特色的熔岩流如繩索狀、扭麯狀、珊瑚狀,令人嘆為觀止。神秘的熔岩隧道有30多條,最長的超過2韆米。管道狀、隧道狀、層狀以及分岔復閤狀隧道內部形態與景觀豐富、奇妙,為國內外罕見。
更為罕見的是在馬鞍嶺火山群區,尚保存有一片麵積約300公頃的熱帶原生林,生長有百年以上的古榕樹群和原始珍稀植物,以及黃獠、野豬、山雞、蟒蛇和各種鳥類等國傢級保護動物,形成完整的熱帶生態動植物群落,加之遍地的野花異草,使火山群煥發齣一種枯木逢春的勃勃生機。
馬鞍嶺一雷虎嶺火山是瓊北火山區噴發年代最新的火山(距今約1萬年),火山區內密集的火山猶如大地上打開的一扇窗口,成為人們探索地球奧秘的超深鑽,更如同鑲嵌在大地上的一顆顆深色珍珠,無私地貢獻給人美的享受。卡爾達西火山群——我國最新噴發的火山群
卡爾達西火山群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於田縣南部山間盆地,最後一次火山噴發發生於1951年5月27日,這是中國時間最近的一次火山噴發。
卡爾達西火山群,又叫阿什庫勒火山群,北距於田縣城130韆米,位於科裏雅河上遊阿什庫勒盆地,由14座大小不同的火山錐組成。每個火山錐可有2~3個火山口,火山多次噴發溢齣的岩漿嚮四周漫流,在周圍沙地上遍布成錐。成塊的黑色熔岩,猶如靜止的黑色波濤,崎嶇蜿蜒達200平方韆米。
卡爾達西火山群之所以聞名,主要是1951年5月27日,阿什庫勒盆地的火山突然噴發,石破天驚的一聲巨響,宣告中國大陸上最新的一次火山爆發,因而引起瞭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這裏便成瞭中國最年輕的火山群,從而聞名世界。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附近地區修建進藏公路,所有的官兵都親眼目睹瞭這次火山爆發的實況。他們施工正酣,突然隨著巨大的爆炸聲,滾滾煙柱從天而起,大大小小的石頭衝上雲霄,煙霧彌漫,遮天蓋日,數日不散。據《新疆日報》1951年7月5日報道:“在於田縣蘇巴什以南,昆侖大阪西溝一帶,5月27日上午9時50分發生火山爆發。第一次爆發時隻見一個山頭上發齣轟隆巨響,接著煙灰像一條大圓柱似的自山頂冒齣。接著又連續爆發瞭3次,每次隻隔幾分鍾,未發齣巨響,隻有煙灰上冒。以後幾天又看到火山冒煙……”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關於火山噴發的報道。
……
好的,為您呈上一份關於“人與地球的明天”科普書係的簡介,重點介紹該書係中其他書籍的主題和內容,而不涉及“狂野地球:威力驚人的地質災害”這一冊: --- “人與地球的明天”科普書係:探索我們共同的未來 人類文明的進程與地球的演化緊密交織,我們對腳下這顆星球的理解,決定瞭我們能否構建一個可持續、繁榮的明天。本套“人與地球的明天”科普書係,旨在搭建一座連接現代科學發現與公眾認知之間的橋梁,深入探討構成我們生存環境的宏大係統,以及人類活動如何塑造——也正在被塑造——地球的未來麵貌。本係列叢書匯集瞭地球科學、生態學、氣候學、生物學及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帶領讀者全麵審視我們賴以生存的傢園,並思考人類文明的長遠發展路徑。 本係列並非僅僅停留在對自然現象的描述,而是著眼於“人”與“地球”之間復雜、動態的相互作用。我們邀請頂尖的科學傢和資深的科普作傢,以清晰易懂的語言,解構那些看似深奧的自然機製,揭示隱藏在日常感知之下的行星運作規律。 書係核心主題聚焦: 本套書係涵蓋瞭多個宏大且相互關聯的主題,每一冊都聚焦於地球係統的一個關鍵維度,共同描繪齣人類未來圖景所需的知識全景。 一、 水的循環與生命的動力:透視水圈的奧秘 本部分的書籍深入探討瞭地球上水的分布、運動及其對生命至關重要的意義。內容將細緻剖析全球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從蒸發、凝結到降水和徑流。我們將追溯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形成曆史,闡述冰川和地下水在調節氣候和支持生態係統中的隱秘作用。更重要的是,該部分關注水資源的可持續性問題,分析人類活動(如農業灌溉、工業用水和城市化)對區域水文平衡造成的壓力,並探討淡水資源的保護策略,以及不同地區麵臨的水資源衝突與閤作潛力。讀者將瞭解到水分子如何在微生物、植物、動物乃至人類的生理係統中扮演核心角色,以及未來氣候變化將如何重塑全球的供水格局。 二、 大氣層的呼吸與氣候的變遷:理解我們頭頂的保護罩 大氣層不僅是生命的保護傘,更是驅動全球氣候係統的核心引擎。本部分書籍將詳細介紹大氣成分的演化曆史,以及太陽輻射、溫室氣體與氣流運動如何共同塑造瞭我們所經曆的天氣和氣候模式。深入解析瞭地球氣候係統內部的反饋機製,例如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雲層的增減效應等。重點將放在現代氣候學的前沿研究上,闡釋氣候模型是如何構建的,以及基於當前觀測數據,科學傢們對未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全球溫度、海平麵和極端天氣頻率的預測。同時,該部分也將平衡地探討人類社會對能源結構和土地利用的決策,如何直接影響大氣化學,進而決定地球的長期氣候走嚮。 三、 生物圈的脈動與生態係統的韌性:探究地球的生命網絡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復雜、最富創造性的係統。本部分將帶領讀者穿越從深海熱泉到熱帶雨林的各種極端生境,考察地球上生命多樣性的驚人廣度。重點討論生態係統如何通過物種間的相互依賴(如捕食、共生、競爭)來維持自身的穩定性和生産力。內容將深入分析當前全球生物多樣性麵臨的挑戰——棲息地喪失、物種入侵和過度開發——以及這些變化對人類福祉(如糧食安全、藥物來源和生態係統服務)的深遠影響。我們還將探討生態修復的科學方法,以及如何理解和保護那些對地球健康至關重要的關鍵物種和生態係統網絡。 四、 地球的深層動力與資源稟賦:地殼下的秘密世界 雖然不涉及劇烈的地錶事件,但本部分將聚焦於地球內部緩慢但持續的能量釋放與物質循環,這些過程構成瞭我們現代社會賴以發展的物質基礎。內容將解釋闆塊構造理論的最新進展,闡述大陸漂移、山脈形成和火山活動背後的驅動力——地幔對流。同時,深入探討礦産資源、化石能源和地熱能的形成機製與全球分布規律。讀者將瞭解這些地球深層過程如何塑造瞭地球錶麵的地貌,以及人類對這些有限資源的開采與轉化,將對地錶環境産生怎樣的長期影響。該部分將平衡地審視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和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五、 人類世的烙印與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從認知到行動 作為書係的總結與展望,本部分旨在綜閤前述各章節的科學認知,直麵人類活動在地球係統上留下的清晰印記——“人類世”的挑戰。內容將探討人類的全球化、技術進步與人口增長如何共同作用,超越瞭自然承載力的界限。重點分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多學科路徑,包括:發展更高效、清潔的能源技術;構建適應氣候變化的城市和基礎設施;推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土地管理模式;以及建立更具韌性的全球治理體係。本部分強調科學知識必須轉化為明智的政策和社會選擇,以確保地球的健康和人類的福祉能夠代代相傳。 本套“人與地球的明天”科普書係,是一次對人類未來負責任的科學對話。它要求我們不僅要理解地球的宏偉過去,更要精確把握當下的變化,並以科學的視角,共同規劃一個負責任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