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震 ,辽宁沈阳人,1973年生。围棋裁判,业余7段。多年来一直从事围棋的普及与推广工作,先后就职于京西围棋会馆、金伯乐棋类培训中心等围棋培训机构。在多年的围棋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参与了《阶梯围棋教室》、《阶梯围棋星级题库》以及《围棋死活辞典》等大型围棋工具书编写与翻译工作。
这本书的作者对于“官子”阶段的重视程度,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很多围棋书籍往往在死活和中盘缠斗结束后就草草收场,但这本书却用相当大的篇幅,系统地梳理了收官的技巧和价值判断。特别是对“先手官子”和“后手官子”的价值换算,作者给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量化标准。这对于那些在中盘势均力敌的对局中,常常因为官子失误而功亏一篑的棋手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以前总觉得官子是“锦上添花”,看完这本书后才明白,在顶尖对局中,官子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书中的很多小官子变化图,看起来简单,但如果不仔细研究,很容易在实战中漏算一两目,最终导致惜败。这种对全局的平衡视角,是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评分全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看得出来编辑在细节上也是精益求精。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讲解一些高级定式时,总能穿插一些实战中的趣闻或者历史上的著名对局作为佐证,这极大地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我记得有一段讲到“曲四”的活棋问题,作者不仅给出了标准的解法,还引用了某次世界大赛上职业棋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比了优劣,这种对比分析让人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本题库,更像是一本高级棋理的讲义。偶尔遇到卡壳的地方,翻到后面的“深入探讨”部分,总能找到令人茅塞顿开的解释。这本书在逻辑递进上处理得非常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棋力就已经被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这本围棋书的开篇部分,特别是关于基础手筋和定式变化介绍得非常扎实。作者显然是下了不少功夫,将那些看似繁琐的棋谱讲解得清晰明了。我特别欣赏它在布局阶段的策略分析,不仅仅是告诉你“该怎么走”,更是深入剖析了每一步背后的意图和对中局的影响。对于像我这样希望从初级水平向中级稳步迈进的棋手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至关重要。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复杂变化,而是先建立起坚实的理论基础。书中的插图清晰,棋盘的标记也非常到位,即使是初次接触这些复杂概念,也能很快抓住重点。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的棋盘视野开阔了不少,对一些常见的攻防转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关于“打吃”和“提”的连环运用,书中给出的几个经典范例,直到现在我还在脑海中反复推演。
评分这本书的附录部分也做得极其出色,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它并没有止步于传授招法,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围棋哲学的更高层面。比如,它探讨了不同棋风对死活题的适应性,以及在不同棋盘大小(如13路与19路)下,死活问题核心原理的异同。这让我意识到,死活不仅仅是局部战斗的胜负,它也与整体的“气势”和“厚薄”紧密相连。阅读过程中,我经常停下来,回顾前面章节的知识点,发现它们是如何在更复杂的场景中得到印证和升华的。这种多维度的知识整合,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的题集范畴,更像是一部精炼的高级围棋理论手册。它强迫你思考,而不是仅仅记住,这对任何有志于精进棋艺的人来说,都是一次极佳的洗礼。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难度曲线设置得相当陡峭,但正是这种挑战性让我欲罢不能。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入门书籍那样温和,而是直接将你投入到高强度的战斗中去。当我第一次翻到涉及“大龙活棋”和“复杂劫争”的章节时,确实感到了一丝压力。但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细致的“自检”系统。每道题的后面,都有一个详细的步骤分解,告诉你每一步的要点,甚至解释了为什么不选择另一条看似合理的路线。我发现自己开始不再依赖本能的直觉走棋,而是有意识地去思考每一步的价值和效率。这种系统化的训练,对于提升实战中的抗压能力和精确计算能力,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我最近下的几盘棋,感觉在关键时刻的提子效率明显提高了,这绝对是这本书的功劳。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一本1200 希望做了有用
评分能够提高围棋技能的训练书,我现在看初级,有些题目很难,也不是有单一的结果,但是答案都是最好的结果,还要自己摆谱演练,才能理解的更深刻。
评分京东6.18活动大收获加油京东
评分是正版帮朋友家孩子拍的他家孩子学围棋
评分还没看,书质量不错。
评分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
评分第二次购买了有效
评分刚买好又便宜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