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13
每个人的中国(1964-1965)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每个人的中国(1964-1965)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这本书轻松好读,写的是一位法国女记者在中国的旅行见闻,基本上包括了最重要的中国城市,很有情趣,可以一口气读完,也可以读一段放下。作者来的那个时代,正值文革岁月,好多事儿现在读来可算是有点怀旧的味道了;另外,自《江城》以来,这种老外的视角看中国、看30多年前的中国的角度,还是留露出一种异样情调来,我们习以为常的——至今习以为常的,在老外写来,却是那么有趣。在我看来,这就是这本法国畅销书的最大两个特点。
评分评分 评分
在你眼前呈现出一幅六十年代中国真实画卷。好多事儿现在读来可算是有点怀旧的味道了,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看40多年前的中国的角度,留露出一种异样情调来,我们习以为常的事,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却是那么有趣。这就是这本法国畅销书的最大特点。书中还收录了很多当年珍贵的照片,看到这些照片,那种富有年代感的中国仿佛就在眼前出现。
评分50年前曾亲身经历中法建交过程的文慕贝深情地说,“大约50年前,戴高乐将军和毛泽东主席达成协议,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法国在其它国家之前承认中国,令中国重返世界舞台,这是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时任法国总统相信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但当时很多人都对中国的未来表示怀疑,甚至反对这个历史性的进步。50年来,法中两国在互相尊重两国人民、两国社会、两国历史,以及截然不同的两国文明的基础上保持深入对话。这在互相尊重并承认多样化的基础上,使得世界逐步走向了21世纪应该理应的多极化和平衡化。”
评分质量很好!
评分1965年,卡特琳·文慕贝把自己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和采访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一部纪实性作品《每个人的中国(1964-1965)》。《每个人的中国(1964-1965)》法文版在法国推出后迅即成为畅销书,各大报刊纷纷介绍和连载,是当时法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主要作品之一,在向西方介绍新中国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从另一个角度描绘出了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面貌,尤其是中国的面貌。在叙述的过程中,卡特琳表达出了对中国的向往和深厚感情。
评分卡特琳·文慕贝(Catherine van Moppès),1944年生于法国巴黎,曾于1964年获准来华自由行,成为首批采访新中国的西方女记者之一。在中国期间曾见证法国驻华使馆在北京的开馆仪式。1965年,她与法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汉学家马克·孟毅在北京认识并结婚。他们都是著名的中国通,曾夹在工农群众的队伍里,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们是法国大使和中国官方联系的桥梁,接触过许多中共高层和各界名人,多次见过周恩来、陈毅等人。她的作品还包括纪实性的《美国的坏家伙》,小说《爱米莉爪哇1904》。
评分因此,世界各国——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国家或计划经济国家,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根据可持续性的原则加以确定。解释可以不一,但必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上的共同认识出发。
每个人的中国(1964-1965)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