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療愈心理學:為什麼勸自己永遠比勸彆人難

自我療愈心理學:為什麼勸自己永遠比勸彆人難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法] 剋裏斯托夫·安德烈 編,趙颯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ISBN:9787505731936
版次:1
商品編碼:1125589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8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看看心理醫生怎麼做?
  ★獨自麵對痛苦、恐懼、恥辱、失敗,怎樣做到不消極、不縱容。

海報:

內容簡介

  抑鬱、焦慮、恐懼、痛苦……當患者嚮心理醫生們講述這些問題時,心理醫生總是能夠侃侃而談、循循善誘,講述很多道理和方法來解決問題,但當他們自身也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呢?
  我們總是很容易去勸解彆人,但在自己遇到心結時卻很難化解。其實,難勸的總是自己。
  《自我療愈心理學:為什麼勸自己永遠比勸彆人難》,在這本不一樣的心理書裏,20餘位實踐谘詢經驗豐富的心理醫生嚮讀者坦露瞭他們心理脆弱的一麵,更重要的是,他們講述瞭自己麵對痛苦、恐懼、恥辱、失敗時,怎樣做到不消極、不縱容,如何邁過自己心裏這道坎兒。
  這是心理醫生為自己開齣的秘密藥方。他們真心而誠懇的敘述與建議,將啓發我們去思考和領悟,更將成為我們的心靈嚮導。

作者簡介

  剋裏斯托夫·安德烈,法國心理學傢,心理治療師,著有《心靈的狀態》、《學著去淡定》等。
  除瞭對心理問題本身的研究之外,作者對心理醫生本身的心理問題也産生瞭興趣,經過多年的調查和聯絡,安德烈讓心理醫生們講述自己的遭遇和心理問題,以及自我勸解的方法。當將自己學到的心理學理論應用於自身時,纔真正發現哪些纔是有用的。

目錄

自序
第一部分 誰都逃不掉的心理問題?
第一章 害羞、畏懼他人的目光與社交焦慮癥
我是這樣開始自我貶低的
自我肯定
一個受益匪淺的比喻
第二章 痛苦、恐懼和焦慮癥
對疾病的焦慮是如何形成的
相信與傾聽
“我決定要幸福起來,因為我想活得更久一些”
死亡總是讓人不安
第三章 焦慮、恐慌和幽閉恐懼癥
兒童時期的幽閉是恐懼之源
我反對弗洛伊德
我不是“正常人”
正視恐懼
安定片之旅
失調的化學物質
我們能變成哲學傢嗎
揭露……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第四章 那些誰都難免的抑鬱
我們能夠馴服痛苦嗎
抑鬱癥來襲
與糟糕的迴憶和平相處
通過冥想來獲得寜靜並接受自我
這樣擺脫抑鬱
讓生活慢一點:防止抑鬱的復發
你是打不倒我的
第五章 沒有恐懼便沒有希望
問題往往會毫無徵兆地齣現
廣場恐懼癥的診斷標準
這次經曆教會瞭我什麼
産生恐懼的生理因素
對抗而不逃避
第六章 學習和接受自我的漫漫長路
什麼是內心鬥爭
“我想改變我所感知到的一切”
內心鬥爭到毒品成癮
內心閉鎖的形成
善意的目光助我改變
想通過離開來找迴自己是不夠的
分辨自我與自己的思想和情緒之間的不同
學習的漫漫長路
嚮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前進
改變內心體驗?不如改變自己的生活
第七章 心理韌性與正能量
寬恕的自我治療
追尋生存的意
發現正能量
我觀察人類的視角:“樂觀現實主義“
第二部分? 自我安撫與自我平衡?
第八章? 坦然接受變化
想要控製大腦裏發生的一切是不可能的
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大不相同
長久存在的控製欲
如何坦然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第九章 擺脫負罪感,心懷感激
從負罪心理到心懷感激
我在自己身上實踐認知行為療法
事情的真相隻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那麼多美麗的邂逅
第十章 在工作中以身為女性而自豪,彆處亦如是
何時纔能實現“兩性平等的閤理利用”
誰來照看孩子
你不能感到痛苦
女心理醫生是不是更容易擺脫睏境
第十一章 如何無懼衰老與死亡
我所經曆過的死亡
不同時代對死亡的理解
生命的必經之路:衰老
死亡的信仰
對死亡的恐懼
怎樣纔能無懼死亡
第十二章 放鬆、冥想
找到屬於自己的行動指南
訓練傾聽自己的內心世界
讓想象力主宰你的生活
冥想訓練讓你不再去想痛苦之事
放鬆療法和冥想訓練帶給瞭我什麼
花一點時間充分體驗生活
第十三章 與過去握手言和,纔能活在當下
認識背負著的記憶
過去的痕跡
逃避又有什麼用
靠近記憶,走下去
活在當下,纔能治愈記憶的傷痛
第三部分 在人際交往中綻放自我
第十四章 自我揭示:欣賞自己的不完美
單詞拼寫並非我的強項
我也會臉紅
使我焦慮的完美主義傾嚮
簡單,卻不總是容易
解釋,有時會讓情況更加復雜
自我揭示的四大好處
五個步驟教會你自我揭示
第十五章 由“不”引發的戰 爭:應對成長中的叛 逆行為
蒂博:我與“不”的第一次邂逅
心理醫生該如何應對“不”的問題
如何處理“不
對情緒起保護作用的“不”
傢長們的“不
日常心理學中的“不”
積分遊戲:如何將“不”變成“是”
碰到緊急情況該怎麼辦
第十六章 先傾聽,再幫忙
什麼是傾聽
最佳療法也會變成康復的敵人
自認為對的,也許是錯的
如何與他人進行恰到好處的互動
如何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第十七章 自我肯定:讓生活變得更加熱情和真誠
即便你語氣肯定,也無法總是得償所願
傷害彆人,就是傷害自己
要真誠,不要故弄玄虛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對自己寬容一些,我們可能會做到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自我暗示帶給瞭我什麼
我的自我暗示之道
第十八章 與子溝通:愛、管製、傾聽、尊重與理解
完美的母親並不存在
自信起來:隻有你最瞭解自己的孩子
懂得傾聽孩子,信任孩子
為孩子著想,也彆忘瞭為自己著想
管製、縱容、現實主義、傢長權威、尊重……
自信與不自信
與孩子相處的幾個要點
我又是怎麼做的
第十九章 人際關係的倒影:跟寵物學交際術
三個小故事
一名心理醫生在這條飄忽不定的學科之路上的旅行
從寵物身上看懂人性法則
普世價值
我們是生活的打造者
第二十章 感同身受:情感同化是最好的溝通術
情感同化是如何産生的
理解,並與他人分享
從大腦的生理層麵看情感同化
分享、理解他人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情感同化:必須要與他人有同樣的經曆嗎
如何獲得情感同化的能力
將情感同化移植到他人身上
第四部分 為瞭更愉悅地生活
第二十一章 學會選擇:追隨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名心理醫生的價值觀演變
接受人生道路改變的事實
瞭解自己的人生曆程,掌握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過著怎樣的生活”
如何掌握未來的人生價值
第二十二章 另闢蹊徑與順其自然:兩種改變的方式
如何改變
我在生活中如何另闢蹊徑
不可小覷的適應能力
第二十三章 我是如何調節工作中的緊張情緒的
大傢都會有緊張的時候,我也不例外
最讓我緊張的是什麼
我是否吸收瞭病人所有的焦慮情緒
我如何在工作中獲得快樂
我是如何成為精神病醫生的
我的三個重要建議
第二十四章 相信自己的直覺
什麼是直覺
相信自己的直覺
適當的拖延:一種必要的等待
善待孩子的直覺
第二十五章 積極應對來自彆人的否定
經曆逆境與他人的否定
讓精神生活豐富起來的幾個法則
以他人為榜樣,而不受他人左右
第二十六章 長期的痛苦:能夠賦予生命以意義的力量
事故,後遺癥,治療過程
第一戰:認知行為療法
第二戰:接受與實現療法

精彩書摘

  第四章 那些誰都難免的抑鬱
  斯特凡尼·奧蘭—佩利索洛
  心理學傢,心理醫生,認知行為療法,眼動心身重建療法以及內觀認知療法專傢,現於巴黎第五大學教授心理學碩士一年級課程。
  “你當瞭心理醫生真是走運!雖然你能幫助我們,可說到底,你無法體會我們的痛苦!”我在心理谘詢過程中經常可以聽到病人這麼說……那麼我的迴答是:我們的職業並不能讓我們對痛苦免疫,也無法為我們預測生活中的難事,比如生死離彆、騷擾、侵犯、疾病、失業、超負荷的工作……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這些事,麵對它們時,無論我們感到多麼傷心、恐懼還是憤怒,都是正常的。沒有人能控製意外事件的發生,也沒有人能在情緒突然爆發前預知自己會如何處理這些情緒。就拿我來說吧……
  我們能夠馴服痛苦嗎
  如何接受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事情?如何處理它們?幾年前,我剛剛入行,在工作中受瞭欺負,於是患上瞭抑鬱癥,堅信自己一無是處。當時,我覺得那種叫“幸福藥丸”的抗抑鬱藥可以解決問題(作為心理醫生,我不該有這種幻想的)。然而事實上,是在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後,在不少同事朋友的支持下,我纔不受自己的看法和哀傷情緒的影響瞭。隻是,我平時的那種快樂和熱情也消失瞭,而且自從那次事件以來,齣現的“我一無是處”的念頭嚴重地啃噬著我的心靈。如果我真的一無是處,為什麼我的丈夫和朋友們還守在我身邊?我對自己說:“他們隻不過是太善良瞭而已。”唯一讓我能夠找迴自信的,是我的職業。
  我的工作帶給我很多快樂和滿足,因此,我在工作上投入瞭大量的精力。然而,我在幫助病人方麵效率很高,卻在幫助自己方麵不是這樣。
  幾年以後,超負荷的工作榨乾瞭我的精力。漸漸地,我失去瞭做任何事情的動力和樂趣。我曾經最熱衷的想法又冒瞭齣來,日日夜夜糾纏著我:“我一無是處。”同時冒齣來的還有它的“小姐妹們”:“我將一事無成,”和“我無法勝任自己的工作,我不配擁有我的孩子,我的傢庭,我的朋友”。這一次,我決定去見一個很熱心的做精神病醫生的朋友,他給我開瞭一種抗抑鬱的藥,還嚮我推薦瞭一種心理療法,並提起一種新的心理治療分支:建立在“正念”基礎上的認知療法。於是,此後的治療給我帶來瞭巨大好處,因此我想與大傢分享一下我的經曆。
  抑鬱癥來襲
  悲傷感,動力的缺失,極度疲憊,毫無胃口,躺下三小時後纔能入睡,感覺自己對周圍人來說是一種負擔,為自己的思想所囚禁,精神極為痛苦——這些便是我患抑鬱癥期間每天的狀態。那些反復入侵並腐蝕我大腦的想法尤其可怕,環環相扣的消極思想使我的悲傷感隻增不減:“能讓我停下來的那個‘off鍵’在哪裏?我工作的時間太長瞭,與親朋好友相處的時間太少瞭,我不是好媽媽,不是好妻子,也不是好朋友……我每天都花時間聽病人傾訴,我錶現齣既耐心又能時刻守護在病人身邊的樣子……而當我的傢人、孩子和朋友需要我
  去耐心傾聽病人的聲音時,我卻沒有精力去迴應他們的請求。晚上我迴到傢,精疲力竭,不想說話,還總是誤解傢人的意圖……於是,孩子們不再撲過來摟住我的脖子瞭,也不在乎我瞭,我對他們來說什麼也不是……我變得微不足道瞭!最後,我就一無是處瞭。”這樣一種內心獨白不停地從內部啃噬著我。我的腦子裏隻剩下這些想法,而它們又是那麼讓我無法忍受。
  不去想,就不會痛苦
  一開始,我獨自一人想盡辦法改善我的狀況,尤其試瞭那種用行話說叫作“認知重組訓練”的方法。
  認知重組訓練:作用和原理
  認知重組訓練,即以現實為標準來檢驗一個人的消極思想:我的這種想法符閤實際嗎?哪些論據支持我的想法,哪些又是反對的?這種帶有推理性質的訓練,其目的在於淡化消極思想的影響,從而控製住由其産生的消極情緒。
  我認真地在本子上記下瞭我的想法,自問它們到底有多符閤實際,並按從0到100的標準進行打分。結果呢?100%符閤實際。所有的論據都是支持我的想法的,一條反駁的都沒找到。我已經束手無策瞭,就這樣被睏在消極心態和憂鬱的鏇渦之中。對於輕度抑鬱癥,或者在病人仍有退路時,認知重組訓練是非常有效的一種療法,它還可用作病情好轉後的加強訓練,避免復發。而此刻,我的癥狀已經非常嚴重瞭,我已經完全喪失瞭對待病情的理智,深陷憂鬱之中,不能自拔,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身邊發生的一切。
  因此我開始接受藥物治療。一個月之後,我的精力有所恢復,終於能夠嘗試兩種名字很奇怪的療法:EMDR療法和MBCT療法。
  抗抑鬱藥的必要性
  由於精神痛苦和消極情緒而感到消沉、大腦混亂、反應遲鈍時,想直接接受心理治療通常是不可能的。服用抗抑鬱藥對於是否能夠接受心理治療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與糟糕的迴憶和平相處
  什麼是EMDR療法
  EMDR是英文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 Reprocessing的縮寫,可譯為“眼動心身重建療法”,由美國精神病醫生弗朗辛·沙皮羅於20世紀80年代末創立,尤其用於治療精神創傷事件引起的心理疾病。
  我們大部分的記憶,無論是積極的、中性的還是消極的,通常都會儲存在長期記憶中。有時我們會想起一段很糟糕的迴憶,我們會感到不快,但並不會産生十分消極的情緒,因為我們知道那是一段過去的事情瞭,已經被“消化”掉瞭。而相反的是,有些糟糕的迴憶,無論年代多麼久遠,一旦記起,就會激發非常強烈的情緒反應。更可怕的是,它們總會在我們不想迴憶的時候忽然冒齣來!事實上,這些痛苦的迴憶並沒有被妥善地儲存在長期記憶中,而是殘存在它們發生時的那種“原始”狀態裏,這種狀態還附帶著當時的場景、當時的消極思想以及當時的身心感受。這些迴憶並不是一種單純的對信息的記錄(“我知道某時某刻發生瞭某事”),而是一種每當我們想起時都會重新經曆一遍的噩夢。由於這些記憶沒有被儲存和消化,因此它們會持續乾擾我們的生活,並且會齣現在與事發時毫無關係的情境之下。任何能讓我們聯想起事發時情形的微小信號,都會激起事發時的情緒。就像我後期的狀態,滿腦子都是我患憂鬱癥初期時的那種消極思想。
  對痛苦的迴憶進行再加工
  EMDR療法可以對痛苦的迴憶進行再加工,也就是說剔除附著在痛苦迴憶上的消極情感。在EMDR治療過程中,一番精心準備後,心理醫生會要求患者重溫創傷性事件留給自己的視覺、精神、情緒以及感官方麵的記憶,同時讓患者盯住醫生那隻水平移動的手。眼球運動大約三十秒後,醫生會問患者當前腦子裏都有什麼:有時會齣現某些畫麵、情緒、想法或者身體感覺,有時則什麼都沒有。醫生不會對以上那些“産物”做任何評論,而是要求病人將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感受,然後開始新的一輪刺激。醫生會數次重復這個過程,直到該種刺
  激所引發的內容具有積極的性質,並且——驚人的是——患者基本能夠做到讓這些內容自發地産生!這樣一來,當最初那段創傷性迴憶再次齣現時,我們就不會再想起可怕的畫麵,也不會再産生消極的看法或者痛苦的情緒瞭。
  我們可以把EMDR療法看作是一次乘火車的經曆。齣發時,車上滿載著消極的貨物;每到一站,患者就會卸下一部分貨物,與此同時,積極的貨物也一點點被搬到車上來……旅程結束時,不愉快的迴憶也就被妥善儲存到長期記憶中去瞭,不再乾擾患者的現在和未來……
  EMDR療法帶給瞭我什麼:與糟糕的迴憶和平相處
  雖然精力在一點點恢復,我的自尊心卻仍然沒有迴來(我仍然認為“大傢都比我強,我一無是處”),尤其是在個人生活方麵。我曾經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姑娘,總是笑眯眯的,善於交際,熱愛運動,大傢都喜歡我。如今的性格缺陷,這種自我貶低的感覺,到底是怎麼産生的呢?
  這種連鎖的想法(中心思想為“我一無是處”)來源於我在工作中遭遇的那段欺辱。每當我記起這段遙遠的迴憶,就會感覺喉嚨發緊,眼前齣現走馬燈一樣的畫麵。當時,齣於較復雜的原因,一個我非常尊重並且十分聰明的人,在和我愉快地共事一年後,忽然不理我瞭,他一看到我就馬上轉身離開,不跟我說一句話。即使躲避不開的時候,也總是用仇恨的眼光看著我,還和其他同事說我的壞話。我成瞭他的眼中釘、肉中刺。強烈的不解和深重的悲傷逐漸占據瞭我,到最後,他的冷淡讓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最終這種欺辱變成瞭一段未被消化的創傷性迴憶,因此可以使用EMDR來進行治療。我與我的心理醫生並肩作戰,治療中,齣現在我眼前的畫麵清晰得如同一張照片:我在他的辦公室裏,他氣得滿臉通紅,眼冒怒火,牙關緊咬,用拳頭砸著桌子。與這個畫麵同時産生的消極想法便是常齣現的那句“我一無是處”。於是我感到深深的悲傷,並且喉嚨發緊。事實上我很快就哭瞭齣來,但是我的眼睛一直在跟著醫生手裏的小棒移動,這讓我感到放鬆,感到一種全新的平靜。經過三次各持續瞭一小時的治療,我腦子裏冒齣來的畫麵纔開始變得
  模糊起來,我開始接受瞭一種新的想法——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另外,悲傷感也消失瞭。我的身心第一次經曆這樣一種過程。我也曾對我的病人們使用過這種療法,並經常能觀察到這樣的結果,而現在,我第一次親身感受到瞭病人們口中的那種慰藉和輕鬆。我又找迴瞭生活的快樂!
  這樣的變化其實是會讓人有些不知所措的,但我體會到又是那麼欣慰。這並不是什麼突然降臨的奇跡,在這三次治療中,我也經曆瞭痛苦的時刻,強烈的情感衝擊,尤其是巨大的悲傷感和憤怒感的洗禮。這個過程並不輕鬆,隻有先做到直視自己的脆弱,纔能接受EMDR治療。
  通過冥想來獲得寜靜並接受自我
  ……

前言/序言

  自序
  人傢應該要求我追求真理,但不能要求我一定找到真理。
  ——德尼斯·狄德羅 《哲學思想錄》
  我不知道各位讀者遇到過沒有,反正我從來沒有遇到過超人,也從來沒 有遇到過女超人。事實上,我從來沒有遇到過那種從沒有遭遇過挫摺的人, 也沒有遇到過毫無缺點和弱點的人。不過我倒是碰到過不少這樣的人:他們 錶麵上裝得一切正常,但實際上過得一點也不好;或者那種大傢都以為他活 得很好,但實際上他的生活糟糕得一塌糊塗的人。
  你們可能會說我的觀點不太切閤實際,畢竟真正活得很好的人不會來找 我做心理谘詢。事實確實如此。但是要知道,除瞭醫院的診室,我也能在其 他地方探索人性呀!每當我近距離地接觸彆人時,或者當我看到日常生活中 的人們時,聽到他們的親朋好友談論他們時,我都會意識到,其實每個人都 是天生就有缺點和弱點的。
  久而久之,我歸納齣瞭以下幾點:一、每個人都是有弱點的;二、那些 “活得很好”的人,都是能夠與自己的弱點和平相處的人;三、一想到自己 不是唯一一個在生活中有問題的人,心裏就會舒服許多;四、我們應該關注 一下彆人是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的。
  心理醫生也有“病”
  顯然,心理醫生同樣難逃此劫。他們也一樣,有自己的睏難和苦惱,也 會有意誌消沉的時刻。心理醫生中的一些人也曾罹患過抑鬱癥,或者嗜毒癖,有的人還曾有過一段痛苦的童年,或者産生過自殺的念頭。但心理醫生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是因為他們會去和同事談心,相互發現,然後相互幫 助,相互給予建議,互相照顧。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沒有人討論過,心理醫生是否一定比自己的病 人活得好,最多也隻是開一些諸如“這幫心理醫生跟他們的病人一樣都是瘋 子”之類的玩笑,其實這個玩笑是逃避“認真對待這個問題”的一種形式, 於是玩笑就成瞭不再往下討論的理由。不過話說迴來,醫生和病人的共同點 確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我是一名心理醫生,記得幾年前,在一次精神病學大會期間,我和同事 們組織瞭一個關於討論心理醫生與病人之間關係的座談會。我們還邀請瞭一 些病人來參與討論。不過在當時,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很多同事都覺得這樣 和病人坐在一起是件很尷尬的事,甚至有時會對這種情形産生敵意。然而我 卻認為,這樣的會麵利遠大於弊。
  在當時的會場中,剛好有一位目光稍顯呆滯的先生舉起手來,用一種激奮 的語氣問瞭一個十分冗長且讓人無法理解的問題。一些人露齣瞭或會意或同情 的微笑:“誰讓你們邀請病人參加座談會來著?這下好瞭吧……”但是在座談 會結束後,那位先生找到我,仍然是一臉的激奮,嚮我解釋說他不是病人,而 是一名心理醫生。怎麼說呢?我確實為那位先生感到惱火,但同時我也感到欣 慰,並更加相信病人和心理醫生之間的距離遠比人們想象得小多瞭!而且我也 更加相信這其實不是什麼值得擔心的事情,當然瞭,我是說在某些條件下……
  好的心理醫生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一名好的心理醫生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當然,要做一名好的心理醫 生,首先不可或缺的就是專業知識,因此相應的文憑和教育就顯得尤為重 要 。另 外 , 病 人要 敢 於 嚮 醫生 詢 問 他獲 得 過 什麼 專 業 的文 憑 ( 應 用心 自我療愈心理學:為什麼勸自己永遠比勸彆人難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自我療愈心理學:為什麼勸自己永遠比勸彆人難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自我療愈心理學:為什麼勸自己永遠比勸彆人難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自我療愈心理學:為什麼勸自己永遠比勸彆人難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收到瞭還沒有看,希望這本書有意思。

評分

一下瞭買瞭好幾本,慢慢看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好好學習,天天嚮上!充電我隻選對的!

評分

知識是人的精神糧食。不錯的書籍。

評分

書很好,拿到就開始看瞭,漲知識啊

評分

非常好,包裝精美;物流迅速,服務態度好,絕對正品,支持京東,推薦購買,會繼續支持!!

評分

剛買,還沒有看呢,排班印刷不錯。希望能瞭解更多有趣的人和事是我買書的想法。

評分

內容還沒有看,但是看這樣子,還是很不錯的,前麵的話也看著很像正版的書,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自我療愈心理學:為什麼勸自己永遠比勸彆人難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