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常用诗书画三绝称誉艺术修养造诣全面的才学之士,也把用诗歌、书法、绘画三种文艺形式表达同一主题的做法称为诗书画三绝。我国向来被誉为诗的国度,而唐诗、宋词、元曲更是诗词曲的高峰。为唐诗宋词元曲配以当代知名书画家依诗而作的绘画、书法精品,将可以展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国诗画艺术的绝妙美学境界,本套书系就是一套诗歌与书画完美结合的读本。
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国内一批著名的书画家积极参与。这里面既有久已成名的老一代书画家,也有正值盛年的中生代书画家,还有初露峥嵘的年轻书画家,在他们的认真创作下,一大批精美的书画作品横空出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的书画家已经仙逝,他们留下的作品显得弥足珍贵。
关于词的起源,学术界说法很多。叶嘉莹女士在《灵溪词说·论词的起源》中说:“所谓‘词’之为义,原不过指唐代一种合乐歌唱的歌词。”“是自隋代以来伴随着这种新兴的音乐(指唐代集南北汉胡多种音乐之大成的音乐)之演变而兴起的、为配合此种音乐之曲调而填写的歌词。”中唐以后,众多文人开始用这种新体歌词进行创作,“词”逐渐形成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入宋以后,词的写作兴旺起来,词的意境、形式、技巧都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最终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形式,赢得了与诗相当的文学地位。本书遴选宋词中的经典名作,点评、注解,并约请当代书画名家配以传达诗情画义的书法、绘画作品,三者一体,实现了极好的融汇。
点绛唇·感兴(雨恨云愁)
江南春(波渺渺)
相思令(吴山青)
苏幕遮·怀旧(碧云天)
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
雨霖铃(寒蝉凄切)
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海潮(东南形胜)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菩萨蛮(藕丝衫剪猩红窄)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
踏莎行(小径红稀)
山亭柳·赠歌者(家住西秦)
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
踏莎行(候馆梅残)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桂枝香(登临送目)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沁园春(孤馆灯青)
……
这次购入的《名家书画·宋词》,怎么说呢,它让我对“宋词”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提到宋词,我脑海里闪过的只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词句,总觉得它们是独立的文学瑰宝。但这本书,它巧妙地将宋词置于当时的书画背景下,让我看到了词作诞生的土壤,感受到了词人所处的时代氛围。书中的画作,风格迥异,有写实的工笔,也有写意的水墨,但无一不透露出那个时代的风骨和雅韵。我尤其对那些描绘山水景色的画作印象深刻,它们与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豪迈,形成了有趣的呼应。我甚至能够想象,词人们在看到这些画作时的心情,或者在创作词作时,脑海中是否也浮现过类似的画面。这种跨界融合,让原本有些抽象的词句变得鲜活起来,也让那些静态的画作拥有了动态的生命力。它不仅仅是一本鉴赏类的书籍,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一种文化上的熏陶。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这次有幸接触到《名家书画·宋词》,简直是意外的惊喜。这本书的内容,我只能用“震撼”来形容。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名家书画与宋词堆砌在一起,而是展现了一种高度的艺术融合。那些精美的画作,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充满了灵动和意境。而那些流传千古的宋词,被巧妙地题写在画作之上,或是作为画作的注解,又或是画作的灵感来源,这种结合的方式,让两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升华。我尤其喜欢那些写意的水墨画,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万千气象,与那些意蕴深厚的宋词相得益彰。我仿佛能听到画中传来悠扬的丝竹声,又仿佛能看到词人笔下流淌出无尽的情感。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宋词的魅力,不再是孤立的文字,而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它不仅让我欣赏到了艺术的美,更让我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这本《名家书画·宋词》真是让我惊喜连连,翻开扉页的那一刻,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雅的宋代。书中的书画作品,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一种精神的寄托。每一幅画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画家的心境,描绘着时代的风貌。当这些精美的画卷与流传千古的宋词相遇,那是一种怎样的奇妙碰撞?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笔下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顾恺之笔下的仕女图中,她的愁绪与画中人眉宇间的忧郁交织,又化作了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在山水画的壮阔中回荡。我尤其喜欢其中收录的几幅扇面画,小巧精致,却意境深远,上面题写的几句宋词,更是点睛之笔,让画面有了灵魂,让文字有了色彩。有时候,我会捧着一幅画,反复品读上面的题跋,揣摩字里行间的深意,仿佛能与那位古今的书画大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不是专业的书画鉴赏家,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体会到了书画与诗词结合的独特韵味。它让我明白,艺术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共鸣。那种静谧的沉浸感,是现代社会里难得的奢侈。
评分从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沉思。那些名家的书画作品,笔墨之间都充满了力量与韵味,每一笔都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斟酌,每一处留白都饱含深意。当这些画面与宋词相结合时,便迸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之美。我喜欢在安静的午后,泡上一壶清茶,翻开这本书,让自己的思绪随着画面的展开而飘荡,让自己的情感随着词句的吟诵而起伏。书中的某些画作,所描绘的意境与我内心深处的某些感受不谋而合,仿佛是画家为我量身定做的。而那些宋词,更是将我带入了一个个不同的情境,让我体会到了词人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我尤其被书中一张描绘寒梅的画作所吸引,画中的梅花傲然挺立,暗香浮动,与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诗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艺术品,更是一扇心灵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古人的精神世界,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
评分这本《名家书画·宋词》,实在是一份难得的文化瑰宝。我一直对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宋词更是我心中永远的经典。这本书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我眼前一亮。那些名家的书画作品,笔墨精湛,意境悠远,无论是我喜欢的写意山水,还是细腻的人物画,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当这些画面遇上那些脍炙人口的宋词,便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变得更加鲜活,更加动人。我特别喜欢书中收录的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的画作,水墨淋漓,意境深邃,上面题写的几句温庭筠的词,更是将那种朦胧的诗意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跨界融合,让我对宋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书画艺术有了更广阔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供人欣赏的书籍,更是一份能够滋养心灵,提升品味的文化盛宴。我常常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放慢呼吸,沉浸在其中,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评分静心品读。。难得一见的好书。还是熟悉的宋词,却给你截然不同的享受
评分中央的支持与关心
评分形式大余内容,很一般的书。
评分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
评分名家书画宋词印制精美,物流给力
评分很给力很不错的商品值得购买
评分很好,质量很好,选取的画与字都很好,值得入手
评分京东的图书,很精美,应该正版,还会再购买。
评分静心品读。。难得一见的好书。还是熟悉的宋词,却给你截然不同的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