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牛奶可乐经济学
定价:49.90元
作者:(美)罗伯特 弗兰克(Robert H.Frank)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0292505
字数:191000
页码:230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牛奶可乐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我们在现实中司空见惯而又未注意到的现象,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人们对经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通俗经济学开山之作。荣膺第四届“国这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经济学家梁小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倾情推荐。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推荐
 《牛奶可乐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我们在现实中司空见惯而又未注意到的现象,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人们对经济学的理解。比如,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乐的瓶子是圆的;为什么酒吧中不值钱的水要收费而花生米却免费;为什么女模特的收入高于男模特。
 虽说很多人以为经济学不可思议、难以理解,可它的基本原理简单又实际。根据具体事例理解这些原理,谁都能毫不费力地掌握它。本书收录的100多个事例是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在自己的经济学概论课上布置的书面作业,他要求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人们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并将之写成普通人一看就懂的500字短文。仔细阅读本书,将教会您用经济学家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
 如果你正在犹豫是否去商场的折扣卖场,如果你正在为买博物馆套票举棋不定,如果你正在为租婚纱还是买婚纱犯愁,如果你正在考虑换一份清闲的工作……那么这本书中千奇百怪的例子,加上妙趣横生的分析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目录
推荐序 经济学解释生活
经济学家 梁小民
前 言 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
引言解开人类日常行为之谜
第1章 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第2章 供求关系实践/
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
第3章 职场的奥秘/
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
第4章 折扣中的经济学/
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
第5章 军备竞赛与公地悲剧/
为什么许多超市24小时营业?
第6章 所有权之谜/
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鸡却没有繁衍之忧?
第7章 市场信号揭密/
为什么几乎全新的二手车比真正的新车便宜得多?
第8章 现实中的博物经济学/
为什么DVD格式各地区不同,而CD格式却到处都一样?
第9章 当心理学碰上经济学/
为什么在单行道上,谦让有时反而会导致效率降低?
第10章 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市场/
为什么通常外表富有吸引力的人也更为聪明?
第11章 起源二题/
读完《牛奶可乐经济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好玩”。这本书让我彻底摆脱了对经济学“枯燥”、“复杂”的刻板印象。作者 Robert H. Frank 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能够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比如为什么会选择某一种品牌的牛奶,或者为什么市场上会有如此多的可乐口味,变得充满经济学智慧。他擅长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发现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书中关于“价格歧视”的讨论,我印象特别深刻。作者通过生活中各种产品的定价策略,解释了商家是如何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来制定不同价格的。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购物时,是不是也常常被商家的一些策略所影响。而且,作者的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绝不是那些脱离实际的抽象理论。他能够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将复杂的经济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身边的事物,不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观察,而是开始去探究它们背后的逻辑和规律,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思维能力的提升。
评分我最近非常着迷于这本书,《牛奶可乐经济学》。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像我之前读过的一些经济学书籍那样,充斥着大量的图表和公式。作者 Robert H. Frank 用一种非常轻松、幽默的方式,把那些本来可能枯燥无味的经济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他擅长从生活中最细微的观察入手,比如为什么我们喝的牛奶和可乐会有不同的包装,它们的价格为何差异如此之大,又或者在超市里,为什么有些商品总是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在作者的笔下,都变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经济学故事。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的解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接收到的信息是不完整的,或者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信息,这就会导致很多有趣的现象发生。作者通过各种生动的小例子,比如二手车交易,或者保险市场,把这个概念解释得非常清楚。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洞察力似乎提高了,开始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很多社会现象和商业行为。它让我觉得,经济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经济学原来可以如此有趣和贴近生活。我之前总觉得经济学是属于学究和金融巨头的领域,离我这样的普通人太远了。但《牛奶可乐经济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 Robert H. Frank 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他不是在枯燥地讲授理论,而是在用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把经济学原理巧妙地编织进去。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选择”的探讨。很多时候,我们做选择,只是凭着直觉或者习惯,但这本书会带你深入思考,每一个选择背后,到底失去了什么?比如说,你选择了一杯咖啡,那么你就放弃了买一杯茶,或者把这笔钱存起来的可能性。这个“机会成本”的概念,在书中被讲得淋漓尽致,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每一个消费行为和生活决策。而且,作者的例子也非常接地气,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同一品牌的牛奶,在不同地方卖的价格不一样?或者为什么一些公司会投入巨资打广告,即使我们觉得广告内容很无聊?这些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有趣的经济学解释。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都变得不一样了,多了几分批判性思维,也多了几分对事物背后逻辑的探究。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才读完,感觉确实和市面上很多经济学普及读物不太一样。它没有那些枯燥的公式推导,也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模型,而是非常巧妙地将经济学的原理融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从牛奶、可乐这些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商品出发,去解释那些看似复杂的东西。比如,书中关于“机会成本”的解释,简直是直击人心。我以前总觉得机会成本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了就忘了,但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选择——是买这个牌子的牛奶还是那个牌子的,甚至是选择买牛奶还是买可乐——就生动地展示了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意味着放弃了什么。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原来我们一直在进行着经济学意义上的选择,只是我们不自知。而且,书中引用的案例非常贴近生活,不是什么宏观经济数据或者企业战略,而是我们身边就能看到的现象,比如为什么超市里总是把牛奶和面包放在一起,或者为什么可乐比水贵。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作者的笔下,都变成了一个个引人深思的经济学故事。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好像被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看待问题不再是简单的好坏对错,而是多了几分对“为什么”的探究,也多了几分对“选择”背后代价的理解。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经济学”这三个字听起来就有点让人望而却步。但读着读着,我发现它真的能让我眼前一亮。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似乎有一个神奇的能力,能把最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原理,用最生活化的语言和最引人入胜的故事给讲明白。这本书更像是一场思维的游戏,你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去拆解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现象。比如,他会探讨为什么有些人愿意花大价钱买有机牛奶,而有些人却只选择最普通的?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甚至是我们对“价值”的认知偏差?书中对于“信号”和“信息”的讨论,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很多时候,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其实是经过“包装”的,就像商品上的标签,它告诉你很多信息,但同时也隐藏了一些关键的东西。作者用生动的例子,比如超市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它们价格的差异,来阐释了这些复杂的经济学概念。读完之后,我开始更加留意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也会去思考这些信息背后可能存在的“信号”,以及它们对我的决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本书确实让我觉得,经济学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