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库·佛教书系·秀甲天下:峨眉山

华夏文库·佛教书系·秀甲天下:峨眉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佘志超 著
图书标签:
  • 佛教
  • 峨眉山
  • 华夏文库
  • 文化
  • 历史
  • 宗教
  • 中国佛教
  • 名山
  • 旅游
  • 四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4657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8514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华夏文库 , 佛教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6
字数: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双峰缥缈,犹如画眉,峨眉山是与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并称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传说中的普贤菩萨道场。进入峨眉山,山林葱茏馥郁,寺庙或隐于绿树丛中,或立于悬崖峭壁之上。

内页插图

目录

一 峨眉天下秀
1 高凌五岳的地理环境
2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峨眉山多变的气候
3 神奇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二 悠悠白云苍狗
1 峨眉山何时成为普贤菩萨的道场
2 由道趋佛——眉山宗教文化的变迁
3 禅宗在峨眉山的传承
4 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奇幻的峨眉武术

三 禅林日高僧懒起
1 长寿的宝掌和尚的峨眉缘
2 振锡峨眉的慧持和尚
3 明果大师“镇压妖孽
4 淡然大师武功盖世
5 继业三藏大师求法西域
6 别峰宝印禅师参话头

四 青山响梵呗——峨眉山著名寺庙
1 半天开佛阁,平地见人家——报国寺
2 云卷千峰万壑开——伏虎寺
3 且任客心洗流水——清音阁
……
五 妙境洗人心——峨眉山自然景观
六 璀璨的佛教文物
七 精美艺术长廊

精彩书摘

  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峨眉山的植物极为丰富,据有关方面统计,峨眉山拥有植物50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3200多种,相当于欧洲植物品种总数之和,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这里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因此称为世界植物资源的宝库也不为过。
  近年来,为了保护峨眉山的植物资源和生存环境,峨眉山管理部门又将峨眉山分为六个植物保护区,即高山杜鹃花保护区;珙桐、水青树、连香树保护区;冷杉及独叶草、延龄草保护区;桢楠保护区;桫椤保护区和大坪植物景观保护区。
  高山杜鹃花保护区,位于雷洞坪一带,海拔2300~2600米,面积约70公顷。区内基本上属于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像杜鹃花有12个名贵品种,均为中国特产。每年4至6月,山上的杜鹃花竞相开放,红的、粉的、黄的、白的,还有紫颜色的,形成一片色彩绚丽的杜鹃花海洋。还有兰科植物有126种、49属,春有春兰,夏有蕙兰,秋有建兰,冬有墨兰,四季兰香,香溢四野。此外尚有佛兰、峨眉红门兰、佛手兰、蝉兰等名贵品种。
  峨眉山最珍贵的植物,当属珙桐、水青树、连香树,这三种树的保护区,位于九老洞一带,海拔1700~1800米,面积约30公顷。珙桐、水青树、连香树均为第三纪古热带的孑遗种,有活化石之称,是珍稀物种,被列为国家首批保护植物。
  与此相类的还有桫椤保护区,位于伏虎寺一带,面积约20公顷。桫椤系地球上最早的陆生植物之一,和恐龙同时代,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几乎在地球上灭绝,被称为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的演变,对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对保证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具有极重要的保护及科学研究价值,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峨眉山的许多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如生长在灌木丛中的竹节三七、玉竹、双叶细辛、千金藤、黄连,还有罂粟科的山香,是镇痛药。千佛顶的冷杉林里生长有著名的川贝母,形如百合,花色淡黄有紫斑纹,地下有鳞茎如百合,为润肺化痰药。还有生在向阳的岩石上的石蕊,是清热解渴药,也可当茶喝。兰科植物手参为多年生草本,其块茎形如手爪,是治疗病后身体虚弱的名药。此外,还有柳兰、山韭菜、三颗针和山雪莲花等。
  峨眉山的经济作物也非常丰富,盛产茶叶、食用菌、优质稻和食用竹笋,并形成了以茶叶、蔬菜、中药材、畜牧为主的四大农业产业优势,建成了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和省级茶叶、蔬菜、食用菌、优质稻、食用竹笋无公害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草席生产基地和茶叶集散基地。
  在如此独特的植被环境影响下,峨眉山的野生动物也非常多,有2300多个品种。其中,珍稀特产和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有157种,国家首批列级保护的动物有29种。
  ……
五岳归来不看山,峨眉踏遍知谁难。 秀甲天下:峨眉山 巍巍峨峨,灵秀钟聚,峨眉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其崇峻的身姿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便吸引着无数香客、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的目光。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地理上的高山,更是一座精神的殿堂,一处信仰的圣地。本书《秀甲天下:峨眉山》将带领您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探寻这座山峰的壮丽风光,体味其悠久的历史,感受其独特的佛教文化,理解它为何能“秀甲天下”,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不朽传奇。 一、 地理奇观,造化钟神秀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横亘于峨眉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洪雅县境内,最高峰金顶海拔3099米。它不像黄山般奇松怪石,也不像华山般险峻壁立,峨眉山的美,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充满生命力的秀美。 山峦叠翠,云海浩渺: 峨眉山的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呈现出明显的垂直景观带。低山地带绿树成荫,四季常青;中山地带竹林婆娑,云雾缭绕;高山地带则林海莽莽,积雪皑皑。尤其是金顶,素有“云海奇观”之称,当天空晴朗,云雾涌动,金顶便如海上仙山,在翻腾的云浪中若隐若现,气势磅礴,令人心生敬畏。日出、晚霞、佛光,更是金顶独有的壮丽景象,每一次观赏,都是一次涤荡心灵的洗礼。 山泉溪流,清澈灵动: 穿行于峨眉山的密林深处,耳边不绝的是潺潺的流水声。山间发育出无数清澈的溪流和瀑布,水质甘冽,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这些山泉汇聚成江河,滋养着周边大地,也为徒步登山的旅人提供了天然的甘露。 珍稀物种,生命绿洲: 峨眉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四川峨眉山﹂的故乡,此外,还有金丝猴、羚牛、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山林间,各种不知名的野花野草竞相开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二、 佛教圣地,千年禅音绕 峨眉山之所以“秀甲天下”,更在于其深厚的佛教文化积淀。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峨眉山便被视为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香火鼎盛,历经千年,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普贤菩萨的道场: 普贤菩萨,以其“德行”和“广大行愿”闻名于世,是佛教中象征“理”的菩萨。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拜,祈求菩萨的加持与指引。金顶的普贤菩萨铜像,巍峨耸立,庄严慈祥,已成为峨眉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无数朝圣者心中的精神寄托。 历史悠久的寺庙群: 峨眉山上的寺庙,数量众多,分布密集,每一座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诉说着一个故事。 报国寺: 位于峨眉山麓,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也是山的“门户”。寺内古木参天,钟声悠扬,是游客进入峨眉山最先接触到的佛教文化体验地。 万年寺: 坐落于海拔1000余米处,历史悠久,相传为晋代慧持禅师所建。寺内珍藏着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无梁殿”和“弥勒佛铜像”。这座殿宇结构精巧,不设梁柱,历经千年依然巍峨挺立,展现了古代建筑的智慧。 仙峰寺: 坐落在险峻的山腰,环境清幽,远离尘嚣,是修行者绝佳的清修之地。 洪椿坪: 以其古老的洪椿古树闻名,树龄已达数百年,粗壮的树干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金顶: 位于海拔3077米的舍身崖,是峨眉山的最高峰,也是佛教活动最集中的区域。金顶的寺庙建筑群,如金殿、银殿、铜殿、万佛顶等,金碧辉煌,与周围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壮丽的佛教圣境。在金顶,您可以感受到最浓郁的佛教氛围,体验最神圣的朝拜之旅。 丰富多彩的佛教仪轨与文化: 峨眉山不仅是建筑的宝库,更是佛教仪轨、经文、戒律的传承之地。每逢佛教节日,寺庙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如浴佛节、盂兰盆节等,吸引四方信众前来参加。僧侣们诵经、打坐、讲法,将佛法的智慧传递给世人。同时,峨眉山也孕育了独特的佛教艺术,如壁画、雕塑、书法等,它们与寺庙建筑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峨眉山独特的文化景观。 三、 文人雅士,诗画传千古 自古以来,峨眉山便以其绝美的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创作的灵感源泉。无数诗篇、画卷、游记,都描绘着峨眉山的秀丽与传奇。 诗词中的峨眉山: 从唐代杜甫的“黄云城,白草根。天寒红日落,万里白龙吟。”(《兵车行》中描绘的边塞景象,后世常用来比拟峨眉山高远的气势)到宋代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虽非直接写峨眉山,但其描绘的高远、超脱的意境,与峨眉山金顶的感受相契合),再到近代郭沫若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着峨眉山的壮美、灵动与神秘。这些诗篇,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我们了解峨眉山的窗口。 画卷中的峨眉山: 历代画家也纷纷以峨眉山为题材进行创作。山水画中,或描绘其云雾缭绕的峰峦,或展现其溪流瀑布的婉转,或捕捉其寺庙金顶的宏伟。这些画作,将峨眉山具象化,让远方的观者也能领略其风采。 游记与传说: 许多文人墨客在游览峨眉山后,留下了大量的游记,记录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些游记,如同生动的导览,引导着后人去发现峨眉山更多的美。同时,峨眉山也孕育了丰富的民间传说,如白娘子的传说,为这座山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四、 现代视角,文化与生态的交融 如今,峨眉山不仅是重要的佛教圣地和旅游目的地,更是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典范。 世界遗产的价值: 峨眉山—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充分肯定了其在自然景观和文化价值上的卓越地位。这既是对峨眉山宝贵资源的保护,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生态旅游的典范: 峨眉山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山上的索道、步道等设施,既方便了游客的游览,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文化交流的平台: 峨眉山作为重要的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和学者。这里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 结语: 《秀甲天下:峨眉山》这本书,并非仅仅是记录峨眉山的风光,它更是一次深入的文化探寻。我们将从历史的维度,挖掘峨眉山作为佛教圣地的深远影响;从地理的维度,展现其鬼斧神工的自然之美;从人文的维度,呈现那些与峨眉山相关的诗词歌赋、传说故事。希望通过这本书,您能更深刻地理解峨眉山“秀甲天下”的真正含义,它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山川景致,更在于其内在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蕴。它是一座山,一座承载着信仰、寄托着希望、孕育着智慧的巍峨存在。来峨眉山,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与历史对话,与心灵交流。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让我震撼的是,这本书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关怀。它不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传递一种精神价值。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历史的敬畏,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读完之后,你会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充盈了,仿佛对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我们所继承的文明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同。它成功地将学术的深度与人文的温度完美结合,让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精神上的滋养。这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

从内容组织和结构安排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章节之间的过渡衔接得天衣无缝,绝不是生硬的拼凑,而是基于一种内在的、内在的逻辑脉络层层递进。作者似乎很懂得读者的心理,知道何时该放慢脚步深入剖析,何时又该适当提速以保持阅读的节奏感。特别是那些被归纳和总结的部分,做得极其到位,犹如在迷宫中为读者点亮了一盏盏指路明灯,让人即便在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时,也能清晰地把握住主干脉络。这种对整体架构的把控能力,非一般作者所能及。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变化多端,时而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让人读起来毫不费力,仿佛与作者进行着一场深入的灵魂对话;时而又陡然转为那种古籍特有的那种凝练与深邃,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中的韵味。这种文风的切换处理得非常巧妙,恰到好处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与可读性的需求。我特别喜欢它在阐述一些复杂概念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耐心和细致,没有半点含糊不清的地方,每一个论点都有据可查,逻辑链条环环相扣,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信息,更学会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种叙述的张力,使得整部作品读起来充满了生命力,绝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可以比拟的。

评分

深入阅读后,我发现作者在资料的搜集和考据方面下了惊人的功夫,可以说是做到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书中引用的史料和旁证之多,令人咋舌,仿佛作者是一位跋涉了无数古籍的学者,将那些散落的珍珠一一串联起来,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致的知识体系。这种扎实的学理基础,给予了这本书极强的说服力。不像有些作品,只是泛泛而谈,这本书则是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提供了详实的支撑,让人读起来心里踏实,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作者对所研究领域最深沉的尊重。

评分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精美了,光是看到封面,就让人忍不住想细细品味里面的内容。那种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气质,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个庄严肃穆的世界。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很舒服,印刷的清晰度也堪称一流,每一个汉字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一般,清晰锐利。尤其是那些配图,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考究,简直达到了艺术品的级别,让人不禁感叹,一本好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我可以想象,当年编纂此书的匠人们,是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敬意,才得以呈现出如此令人赞叹的成品。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对美的朝圣,让人心生敬畏。

评分

龙门石窟的简要介绍,大体上有覆盖到!

评分

峨眉的另一面方物。。

评分

龙门石窟的简要介绍,大体上有覆盖到!

评分

龙门石窟的简要介绍,大体上有覆盖到!

评分

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

评分

龙门石窟的简要介绍,大体上有覆盖到!

评分

宝宝很喜欢,物流速度很快

评分

不错的书,需要了解111111

评分

峨眉的另一面方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