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教育》於一九四二年初版,匯集錢穆先生抗戰時期發錶的有關文化與教育等問題的二十篇文章。一九七五年,錢穆先生將此書通體重讀,稍作文字修正。編輯《全集》時,增入內容相近之文若乾篇,形成共四十二篇的版本,本書即以此為底本。上捲二十篇主要闡述中國傳統文化及東西文化比較、青年與人生觀等內容;下捲二十二篇從教育製度與教育之師道等方麵加以論述。寫作時間跨度較大,讀者藉此可窺先生在不同時期中對教育問題之看法。
《文化與教育》於一九四二年初版,匯集錢穆先生抗戰時期發錶的有關文化與教育等問題的二十篇文章。一九七五年,錢穆先生將此書通體重讀,稍作文字修正。編輯《全集》時,增入內容相近之文若乾篇,形成共四十二篇的版本,本書即以此為底本。上捲二十篇主要闡述中國傳統文化及東西文化比較、青年與人生觀等內容;下捲二十二篇從教育製度與教育之師道等方麵加以論述。寫作時間跨度較大,讀者藉此可窺先生在不同時期中對教育問題之看法。
錢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賓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學、中學教員。1930年,他由顧頡剛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學執教,從此躋身學術界。曆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锡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與唐君毅、張丕介等創建新亞書院,任院長。1967年10月,錢穆先生移居颱北,被選為中研院院士,颱北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颱北逝世。
錢穆先生博通經史文學,擅長考據,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畢生著書七十餘種,另有大量學術論文,共約一韆八百萬字。他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曆史的通論方麵,多有創獲,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清代與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錢穆先生在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序
上捲
一 中國文化與中國青年
二 中國文化與中國軍人
三 建國三路綫
四 東西政治精神之基本歧異
五 東西文化學社緣起
六 東西人生觀之對照
七 戰後新世界
八 世界文化之明日與新中國
九 新時代與新學術
一○ 中國民主精神
一一 齊魯學報創刊號發刊詞
一二 中國固有哲學與革命哲學
一三 中西文化接觸之迴顧與前瞻
一四 中國思想界的齣路
一五 從兩個世界說到兩種文化
一六 如何建立人文科學
一七 新原纔
一八 病與艾
一九 過渡與開創
二○ 現狀與趨勢
下捲
一 改革大學製度議
二 理想的大學
三 北大四十五周年紀念辭
四 理想的大學教育
五 一所理想的中文大學
六 改革中等教育議
七 從整個國傢教育之革新來談中等教育
八 革命教育與國史教育
九 中等學校國文教授之討論
一○ 編纂中等學校國文科公用教本之意見
一一 復興文化運動與中小學國語國文之教材問題 / 277
一二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之師道
一三 中國之師道
一四 教師節感言
一五 中國傳統文化中之師道
一六 中國之師道
一七 當前的香港教育問題
一八 香港專上教育瞻望
一九 香港金文泰中學一九五六年畢業典禮講辭
二○ 香港某英文中學畢業典禮講辭
二一 五華學院人文研究班文史學科三年修業綱領
二二 中國儒學研究計劃大綱
跋
大抵中國主孝,歐西主愛,印度主慈。故中國之教在青年,歐西在壯年,印度在老年。我姑锡以嘉名,則中國乃“青年性”的文化,歐西為“壯年性”的文化,而印度則“老年性”的文化。又贈之美謚,則中國為“孝的文化”,歐西為“愛的文化”,而印度為“慈的文化”。中國之孝弟,西洋之戀愛,印度之慈悲,各得仁之一麵。見其獨,可以會於通,固未有捨人心之仁而可以摶大群而演永化者。
由是言之,中、印、歐三方文化之各異其趣,乃天地自然之機局,而非一二人之私智所得而操縱。然使割截人生青年、壯年、老年為三期而許我擇其一,則我必願為青年。使橫裂中國、印度、歐洲之三界而許我選其一,則我必樂居中國焉。何者?青年可以望壯,壯者可以望老;而慈者不再壯,壯者不再青。孝其父母,豈有不愛其配偶、慈其倫類?今曰離棄父母而嚮汝妻,又曰齣傢絕俗而歸汝真,捨此以趨彼,故歐土不重孝,佛徒不言愛。是中國得其全,而印、歐得其偏。中國如新春,前望皆生成也;歐土如盛夏,前望則肅殺矣!印度如深鞦,前望則凝寂矣!故中國居其久,而印、歐居其暫。
故中國民族之創建其國傢,有一特性,即“對內曰團結,對外曰和平”。然中國民族之對外和平,亦非不能有擴展。中國民族最先立國,乃在黃河中流之兩岸;寖假而展擴及於長江,又寖假而展擴及於遼河與珠江;又寖假而展擴及於黑龍江與瀾滄江。中國民族之和平伸展,駸駸乎有自文化國傢漸趨而達於“文化世界”之境之勢,治國平天下,此固中國民族自古已有之理想抱負。
……
序
昔李塨嘗言:“萊陽瀋迅上封事,曰:‘中國嚼筆吮豪之一日,即外夷秣馬厲兵之一日。卒之盜賊蜂起,大命遂傾。天乃以二帝三王相傳之天下,授之塞外。’吾每讀其語,未嘗不為之慚且痛。”郭嵩燾亦雲:“自宋以來,盡人能文章,善議論。無論為君子小人,與其有知無知,皆能用其一隅之見,校論短長,攻剖是非。末流之世,恨無知道之君子,正其議而息其辨。覆轍相尋,終以不悟。”穆髫齡受書,於晚明知愛亭林;於晚清知愛湘鄉。修學緻用,竊仰慕焉。而深味夫李、郭二氏之言,未嘗敢輕援筆論當世事。國難以來,逃死後方,遂稍稍破此戒。譬如候蟲之鳴,感於氣變,不能自已。而人亦多嬲以言者。積三四年,薄有篇帙,茲匯其有關文化問題者為上捲,其討論學術趨嚮者附之。關於教育問題者為下捲,其牽及政風治術者附之。都凡二十篇,聊存一時之意見。而李、郭之言,固常自往來於餘之胸中也。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六月十八日錢穆識於思親彊學之室
第一段評價: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令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古樸的氣韻,仿佛能讓人感受到紙張中蘊含的深厚學養。內頁的排版清晰適度,字體選擇也十分考究,閱讀起來既不覺擁擠,也不會因為過於疏朗而讓人分散注意力。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之處的處理,比如書脊的設計,既堅固耐用,又便於平攤閱讀。這樣的用心,對於一個熱愛實體書的讀者來說,簡直是一種享受。拿到手裏,就有一種莊重感,讓人肅然起敬,仿佛麵對一位智者,隨時準備接受教誨。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裏麵的具體篇章,但僅憑這份對載體的尊重,就已經足夠為它點贊瞭。一個好的閱讀體驗,從書籍的“形”開始,這本書無疑在這方麵做到瞭極緻,讓人忍不住想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那些文字背後的深邃意境。
評分第三段評價: 說實話,我通常對過於“宏大敘事”的著作會保持警惕,總擔心會流於空泛。然而,這本書在保持其理論高度的同時,卻展現齣瞭驚人的“落地性”。它並非隻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層麵,而是緊密地結閤瞭實際的社會現象和教育實踐進行闡發。我試著翻閱瞭其中幾篇探討特定曆史時期文化精神的章節,發現作者的分析邏輯嚴密,論證過程步步為營,很少有那種為瞭支撐論點而進行的牽強附會。更難能可貴的是,這種深度分析之下,仍然保持著一種溫和而堅定的批判精神,既不盲目崇古,也不全盤否定,而是展現齣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於想深入瞭解某一文化現象的來龍去脈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可靠且富有洞察力的框架。
評分第四段評價: 這套書的齣版團隊真是下瞭大功夫。從簡體中文的翻譯質量來看,可以說是達到瞭極高的水準。很多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文言詞匯或特定曆史背景下的概念,都被處理得非常到位,既保留瞭原著的學術精確性,又確保瞭當代讀者能夠順暢地理解其精髓。我特意對比瞭幾個我比較熟悉的古典文獻引用部分,發現譯者在處理那些復雜的句式結構時,展現齣瞭極高的專業素養和文字駕馭能力。閱讀過程中,幾乎沒有遇到讓人停頓、需要反復琢磨纔能明白的“硬譯”或拗口的句子,這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流暢度和沉浸感。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本優秀譯著的價值,有時甚至超越瞭原著本身的影響力,因為它成為瞭連接智慧的有效媒介,而這套書無疑就是這樣一種媒介。
評分第二段評價: 最近沉迷於閱讀一些關於古代哲學和曆史變遷的著作,總覺得少瞭那麼一種連接古今的橋梁。讀完這套書的導讀部分(雖然我還沒深入核心內容),我立刻感受到瞭一種強烈的時代感和曆史穿透力。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他似乎總能將宏大的曆史脈絡,以一種非常細膩和生活化的筆觸勾勒齣來,讓你感覺曆史人物並非高高在上,而是有血有肉、鮮活的存在。我特彆喜歡那種穿插在論述中的旁徵博引,那種信手拈來的典故和引文,無形中提升瞭整本書的厚度。這絕不是那種枯燥的教科書式論述,更像是一場與一位博學多識的長者進行的深度對話,充滿瞭智慧的火花。這種交流感,是很多現代學術著作所欠缺的,它讓人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獲得瞭精神上的滋養。
評分第五段評價: 我在尋找能拓寬我思考邊界的書籍,希望找到能挑戰我既有認知的作品。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滿足於僅僅描述“是什麼”,更著力於探討“為什麼會如此”以及“未來可能走嚮何方”。我注意到其中對傳統思想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重塑自身角色的探討,非常具有前瞻性。這種將曆史經驗與未來趨勢相結閤的論述方式,讓人感到一種責任感和緊迫性。它不是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拋齣深刻的問題,引導讀者自己去構建知識體係。這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自身文化身份的睏惑與潛力。那種深沉的關懷和對民族未來的殷切期盼,透過文字彌漫齣來,讓人讀後久久不能平靜,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後續將如何展開他的精妙論證。
評分好,很好,很便宜,物流又很快,支持京東我太喜歡瞭哈哈好,很好,很便宜,物流又很快,支持京東我太喜歡瞭哈哈好,很好,很便宜,物流又很快,支持京東我太喜歡瞭哈哈好,很好,很便宜,物流又很快,支持京東我太喜歡瞭哈哈好,很好,很便宜,物流又很快,支持京東我太喜歡瞭哈哈好,很好,很便宜,物流又很快,支持京東我太喜歡瞭哈哈好,很好,很便宜,物流又很快,支持京東我太喜歡瞭哈哈好,很好,很便宜,物流又很快,支持京東我太喜歡瞭哈哈
評分很喜歡他們的治學態度。薄薄一冊,貫穿我國曆史,分析深刻。
評分係統地分析和研究“曆年考研英語真題”、揭示文章行文脈絡和命題規律是世紀高教編輯部自2002年成立以來曆年工作的重心。《曆年考研英語真題解析及復習思路》一書是編輯部多年深入鑽研的結晶——自齣版15年來,已成為考研英語必備復習用書。“考研英語復習處,抬頭盡是黃寶書”已成為考研復習教室的一道綺麗的風景。隨著真題研究的不斷深入、真題數量的不斷纍加、考生需求的不斷變化,編輯部發現有必要對《曆年考研英語真題解析及復習思路》一書分冊齣版
評分此用戶未及時評價,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多次京東購書,體驗很好。價格也有貨,點贊?。
評分九州齣版社很奇怪,錢穆先生有些書齣的定價很高,有的很親民。印刷不錯
評分京東的老會員瞭……無論是在北方農村的老傢,還是在城市的傢,抑或是在旅途中駐足的某個驛站或某個片刻……無論是單身時,還是結婚後,乃至現在為人父母……無論是日用百貨還是衣食住行……一直是京東,從未失望
評分書已收到!物流給力!上午下單下午就到!包裝印刷排版字體都很好!可以好好瞭解一下理學瞭!
評分與賓四先生的<國史大綱>一起購買。天涯一個牛帖裏幾個牛人多次提及。讀過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曆史>,正在讀柏楊先生的<中國人史綱>,對照讀,一並學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