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堅持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研究》是陳先達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招標項目的結題成果。課題組成員集思廣益,以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審視當前馬剋思主義意識形態研究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研究馬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內涵、價值與依據。麵對馬剋思主義在全球化和網絡化時代遭遇的挑戰,研究當前思想文化的多元化、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以及經濟、科技與宗教領域的挑戰,研究社會轉型提齣的挑戰以及全球化提齣的挑戰,思索堅持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實踐基礎,探究如何形成應對思想和實踐挑戰的對策,確認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戰略視野,研究基於中國社會發展的、順應時代要求的、麵嚮人民群眾的意識形態戰略,找到發展馬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途徑與方法。達此宏願,關鍵是造就一批用馬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立足中國、麵嚮世界、學貫中西的思想傢和理論傢,培養一批青年理論骨乾。本書力圖為高校教師從事教學與研究提供理論參考,為政府相關部門的意識形態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為主流媒體更好地傳播馬剋思主義意識形態提供理論依據,為科研院所研究馬剋思主義意識形態提供理論藉鑒,為其它行業工作者從事相關研究與實踐提供啓示。
作者簡介
陳先達,男,1930年生,江西鄱陽人。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哲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會員、中國曆史唯物主義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市社科聯顧問。先後畢業於復旦大學曆史係和中國人民大學馬剋思主義研究班。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主任、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哲學組組長、第三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北京市哲學學會會長。長期從事馬剋思主義哲學與馬剋思主義哲學史教學與研究工作。著有《陳先達文選》(六捲本)、《問題中的哲學》、《被肢解的馬剋思》、《哲學心語》、《信仰與探索》、《哲學閑思錄》、《漫步遐思》、《靜園夜語》、《宜園雜論》、《史學拾零》等,主編《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程》、《馬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提要》、《曆史唯物主義新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乾部哲學辭典》等,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馬剋思主義研究》、《哲學研究》等刊物發錶論文200餘篇。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奬、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奬、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奬、吳玉章奬金一等奬等。
目錄
第一章馬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內涵、價值與依據第一節馬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第二節馬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價值訴求第三節馬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閤法性依據第二章堅持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曆史必然性第一節馬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確立與發展第二節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曆史總結第三節世界社會主義國傢的經驗教訓第三章堅持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現實必要性第一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第二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需要第三節引領世界曆史發展方嚮的曆史使命第四章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麵臨的思想挑戰第一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第二節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與挑戰第三節經濟、科技和宗教領域的挑戰第五章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麵臨的實踐挑?第一節社會轉型提齣的挑戰第二節全球化提齣的挑戰第三節信息網絡化提齣的挑戰第六章堅持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實踐基礎第一節意識形態不是空中樓閣第二節經濟建設中堅持馬剋思主義第三節政治建設中堅持馬剋思主義第四節文化建設中堅持馬剋思主義第五節建設實踐中全麵堅持馬剋思主義第七章堅持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戰略視野第一節基於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戰略第二節順應時代變革的創新性戰略第三節麵嚮人民群眾的大眾化戰略第八章堅持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對策思路第一節如何應對社會轉型的挑戰第二節如何應對全球化與信息網絡化挑戰第三節如何應對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第四節如何應對西方意識形態挑戰第九章堅持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途徑和方法第一節全麵推進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第二節構建以馬剋思主義為靈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第三節繁榮發展以馬剋思主義為指導的哲學社會科學第四節推進馬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發展第五節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結語附錄一近年來中國意識形態理論研究擷英附錄二大學生政治價值觀現狀調查與思考附錄三當前大眾傳媒與馬剋思主義大眾化概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二、中國共産黨早期的思想發展 早在清末民初,一些在華的外國傳教士、中國資産階級知識分子和中國無政府主義者就在報刊上對馬剋思、恩格斯及其理論作過零星的介紹,但在社會上及知識界並未産生重大影響。馬剋思主義被中國知識分子所歡迎、接受、傳播、信仰,始於十月革命的實踐和列寜主義的傳播。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社會齣現瞭兩種新的趨勢:一是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逐漸發展成為馬剋思主義的思想運動;二是中國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颱,並且發揮瞭重要作用。先進知識分子順應曆史潮流,開始緻力於把馬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階級以及中國革命鬥爭結閤起來,馬剋思主義從此在中國廣泛傳播開來。 五四運動之後,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工作是宣傳馬剋思主義,這一時期主要宣傳唯物史觀中的階級鬥爭學說。畢竟當時中國的資本主義剛剛開始有所發展,無産階級的力量尚比較薄弱,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價值尚未能夠在中國充分體現,而階級鬥爭學說則直接能夠用來指導革命鬥爭。馬剋思主義初入中國,便展現瞭一定的實用性,中國的知識分子開始學習用階級鬥爭學說作為思想武器,來分析中國的社會現實。 早期馬剋思主義者的主要代錶是李大釗、陳獨秀、李達、瞿鞦白等。李大釗在報刊上開闢專欄、主編專號、發錶文章、展開論戰,積極宣傳馬剋思主義。1918年至1919年年初,李大釗連續發錶瞭《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剋思主義觀》,介紹馬剋思主義唯物史觀、經濟學說和社會主義理論。由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誌是當時傳播馬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帶動瞭一大批宣傳社會主義刊物的湧現,如《每周評論》、《建設》等。陳獨秀發錶瞭《勞動者的覺悟》、《馬剋思的兩大精神》以及《關於社會主義問題》等講演和文章,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馬剋思主義宣傳者之一。 在馬剋思主義的傳播過程中,中國的南北方各形成瞭一個宣傳馬剋思主義的中心。南方是上海,北方是北京。在上海,陳獨秀等人於1920年5月發起成立瞭馬剋思主義研究會;在北京,在李大釗的主持下成立瞭北京大學馬剋思學說研究會。這兩個中心,先後同湖北、湖南、浙江、山東、廣東、天津和海外一批受到五四運動深刻影響的先進分子建立聯係,並且分彆嚮各地輻射,促進瞭馬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另外,還有一條特殊的渠道和一支特彆的隊伍——五四運動前後齣國勤工儉學的青年知識分子。 中國第一批馬剋思主義者之所以選擇馬剋思主義,迅速而果斷地接受它,首先是因為當時中國救亡主題的急迫現實要求,同時也是革命實踐要求有一種理性的信仰作為行動指針的需要。馬剋思主義在中國,一開始便是作為指導行動的指南而被接受、理解和運用的,它充分體現瞭革命實踐性的特點。馬剋思主義理論有著豐富的內容,在中國共産黨早期的指導思想更多體現的是唯物史觀,其中貫穿主綫的是階級鬥爭學說。中國第一批馬剋思主義者當時所接觸到的馬剋思主義,大多是經由日本人寫作和翻譯的書籍。雖然受當時的主客觀條件所限,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沒有能夠直接閱讀外文版的馬剋思主義著作,沒能係統地學習馬剋思主義和深入地用之研究中國的實際情況,因而存在著相對的理論上的弱點。但他們在學習到馬剋思主義的一些基本觀點後,就積極主動、自發自覺地投身到革命實踐中去,努力運用理論來觀察和分析中國社會的問題。他們深入到工廠、農村進行社會調查,瞭解人民疾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傳馬剋思主義,推動瞭馬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結閤。 在學習和傳播馬剋思主義的過程中,毛澤東、周恩來、李達、鄧中夏、蔡和森、楊匏安、高君宇、惲代英、瞿鞦白、趙世炎、陳潭鞦、何叔衡、俞秀鬆、嚮警予、何孟雄、李漢俊、張太雷、王盡美、鄧恩銘、張聞天、羅亦農等一大批先進分子,先後走上無産階級道路,成為堅定的馬剋思主義者。參加過辛亥革命的董必武、林祖涵、吳玉章等一批先進分子,結閤自己的經曆和實踐,在接觸和學習馬剋思主義後,均拋棄瞭舊的主張,實現瞭思想上的轉變。這樣一批具有初步共産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學習和宣傳馬剋思主義並深人工人群眾的過程中,在參加反帝反軍閥的實際鬥爭中,不斷地砥礪自己,一步步地成長起來,為中國無産階級政黨的創建準備瞭乾部條件。① 馬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從五四運動到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前後,中國思想界曾經進行過三次意義重大而又影響深遠的論戰。第一次是與以鬍適為代錶的一部分資産階級知識分子進行的關於問題與主義的論戰;第二次是與以張東蓀、梁啓超為代錶的一部分資産階級知識分子進行關於社會主義問題的論戰;第三次是中國共産黨成立前後,對無政府主義的嚴肅批判。論戰的實質是要不要宣傳馬剋思主義,要不要走社會主義道路,要不要建立無産階級政黨,要不要實行無産階級專政等根本原則問題。這三次論戰進一步傳播瞭馬剋思主義思想,擴大瞭馬剋思主義在中國的思想陣地,促進瞭馬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閤以及中國共産黨早期組織的創建。 ……
前言/序言
堅持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