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导论

量子力学导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必才 著,侯建国,程福臻 编
图书标签:
  • 量子力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
  • 量子力学导论
  • 大学教材
  • 高等教育
  • 物理
  • 科学
  • 教材
  • 量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203694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7115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叉学科基础物理教程 , ,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1
字数:30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量子力学导论》是针对非物理专业和对理论物理要求不高的物理专业的大学生学习量子力学所编写的教材。全书包含了初等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理论架构:微观粒子的波函数、波动方程、算符、表象、角动量和电子自旋、近似算法(包括对微扰论、变分法和密度泛函理论的简介),同时介绍了初等量子理论在化学、凝聚态物理、核材料、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学科中的应用。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致读者
路线图
例题目录

第1章 概率波与薛定谔方程
1.1 概率波与薛定谔方程
1.1.1 波粒二象性的简要回顾
1.1.2 对概率波的评述
1.1.3 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描述
1.1.4 薛定谔方程
1.1.5 薛定谔方程的推论——概率守恒
1.1.6 定态薛定谔方程
1.2 量子限域
1.2.1 一维定态的若干性质
1.2.2 一维无限深势阱
1.2.3 拓展阅读:纳米科技中的量子限域效应和量子剪裁
1.3 量子隧穿
1.3.1 一维方势垒
1.3.2 拓展阅读:扫描隧道显微镜
1.4 线性谐振子
1.4.1 势能函数
1.4.2 定态解
1.5 氢原子
1.5.1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解
1.5.2 氢原子的能谱
1.5.3 电子在空间上的概率分布
1.5.4 化学键的直观图像
1.5.5 磁矩
本章小结

第2章 力学量与算符
2.1 数学基础
2.1.1 复矢量的基本运算规则
2.1.2 希尔伯特空间简介
2.1.3 狄拉克符号
2.2 算符
2.2.1 算符的基本功能
2.2.2 算符的本征方程
2.2.3 算符的基本运算规则
2.2.4 算符的分类
2.3 几种常见的算符及其本征值和本征态
2.3.1 位置算符
2.3.2 动量算符
2.3.3 角动量算符
2.3.4 动能算符
2.3.5 哈密顿算符
2.4 平均值假设
2.4.1 力学量的平均值
2.4.2 守恒量
2.4.3 量子态的测量
2.5 不确定性关系
2.5.1 不确定性关系式的严格证明
2.5.2 共同本征态
2.5.3 力学量完全集
本章小结

第3章 量子态与力学量的表象
第4章 角动量与自旋
第5章 多粒子体系与全同性原理
第6章 微扰论和变分法
习题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附录A 平面波的归一化
附录B 动量表象中的坐标算符的数学形式
附录C j2的本征值为j(j +1)h2的证明
附录D J1是任意值、j2=丢时的C-G系数公式的推导
附录E 二级近似下的能量
附录F 含时微扰体系在一级近似下的波函数展开系数的推导
附录G 附录F中式(5)的证明
名词索引

前言/序言


《探索宇宙的微观奥秘:一部非凡的物理学之旅》 这本书并非《量子力学导论》,而是将我们引向一个更为宏大、更为基础的探索之旅。它并非聚焦于某个特定学科的原理,而是追溯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源头,揭示我们之所以能够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逻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演变和科学突破。 我们将从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世界本源的猜想开始,他们关于“原子”的朴素设想,虽然在当时缺乏实验支撑,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埋下了思想的火种。我们会回顾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体系,理解它如何主导了欧洲思想界近两千年,又为何最终被新的发现所颠覆。 接着,我们将步入科学革命的黎明。牛顿的力学定律,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观世界运作的精确图景。我们将在书中体会万有引力如何将天体的运行和地面的物体联系起来,理解能量、动量等概念如何被量化并成为分析物理系统的核心工具。伽利略的实验精神,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以及惠更斯的光学理论,都将在这个时代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然而,宏观世界的规律并非宇宙的全部。随着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触及更微小的尺度,并发现了一个全然不同的奇妙领域。本书不会深入探讨这个领域的特定理论,而是会勾勒出这一发现的宏观历史脉络。我们会了解到,一些在宏观世界看似理所当然的直觉,在那里完全失效。能量的连续性,物体的确定性位置和速度,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本书将侧重于描述这些挑战如何促使物理学家们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孕育出全新的概念框架。它会讲述一系列重大的实验发现,这些发现如同侦探留下的线索,指向了物质世界隐藏的更深层本质。我们会探讨电磁学的诞生,法拉第的实验,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出现,它们如何统一了电和磁,并预言了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为我们理解宇宙中的能量传递提供了关键的钥匙。 进一步地,我们将看到物质结构的探索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从道尔顿的原子理论,到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再到约翰·汤姆孙的“葡萄干布丁”模型,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各种巧妙的实验,试图揭开原子内部的秘密。这些实验的细节和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洞见,将为我们理解物质为何会呈现出如此多样的形态打下基础。 本书的另一条重要线索,是人类对能量形式的理解的演进。从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第二定律(熵增)的提出,我们认识到能量不仅可以转化,而且存在不可逆的方向性。这些定律不仅解释了能量的宏观行为,也为理解更小的尺度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框架。我们会看到,能量的量子化概念,虽然并非本书的直接主题,却是人类对能量理解发生颠覆性转变的萌芽,它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物理时代的到来。 我们将通过回顾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们的思想碰撞和不懈努力,来理解科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质疑、实验、推翻和重塑。从经典力学的辉煌,到对原子结构的初步认识,再到电磁学的统一,本书将展现人类理性如何一步步拨开迷雾,窥见宇宙的深邃。 这本书的目的,是让读者认识到,我们今日所理解的物理世界,是建立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思想积累和实验验证之上的。它鼓励我们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科学的发展历程,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的诞生都伴随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精密的科学探究。它将激发你对未知的好奇心,对自然奥秘的敬畏感,并让你深刻体会到,科学的每一次飞跃,都是一次对人类认知边界的拓展。 这不是一本提供具体公式和演算技巧的书籍,而是一次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真理的思想漫游。它将带你领略人类智慧的光辉,感受科学精神的魅力,并为你打开一扇门,让你看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奇妙和深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优点远不止于概念的清晰讲解,它在引入一些复杂的数学工具时,也做得相当出色。例如,在讲解狄拉克符号和算符时,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阐述其由来和物理意义,而不是简单地给出定义。他会类比经典力学中的矢量和算符,帮助读者建立起直观的认识。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探索量子力学的数学框架,而不是望而却步。

评分

在我看来,《量子力学导论》最令人称道的一点,在于它对量子力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的探讨。书中穿插了许多关于量子力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案例,比如激光、半导体、核磁共振成像,甚至还涉及到了量子计算的初步概念。这些内容不仅让我看到了量子力学的实际价值,也激发了我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遐想,让我觉得学习量子力学不仅仅是为了理解理论,更是为了把握未来的脉搏。

评分

这本书在物理直觉和数学严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作者并没有因为追求数学的严谨而牺牲物理的直观性,反之亦然。当引入一些抽象的量子概念时,他总会用一些贴近生活的类比,帮助读者建立初步的理解,然后再逐步引入数学描述。这种“由表及里”的学习路径,让我在感到轻松的同时,也对量子世界的奇妙运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量子纠缠的讨论。作者用一种非常诗意却又严谨的方式,描绘了两个粒子之间那种“心有灵犀”的神秘联系,即使相隔万里,也能瞬间影响对方的状态。他通过一系列思想实验,比如EPR佯谬,引导读者去审视这种“非局域性”的奇特性质,并探讨了它对我们理解现实世界观的深刻挑战。这种从哲学思辨到物理验证的推进方式,让我对量子纠缠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评分

在我过去的学习经历中,很多物理学书籍在讲解完基本概念后,就会直接跳到复杂的数学推导,让人感到无所适从。然而,《量子力学导论》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在引入每一个新的概念或公式时,都会有详细的铺垫和解释,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其物理意义和推导过程。例如,在讲解微扰理论时,他会先从一阶微扰开始,逐步过渡到高阶,并清晰地说明每一步的物理含义。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思维的“量子跃迁”。作者在讲解波粒二象性时,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将电子比作在多个位置同时存在的“幽灵”,又如将光的传播描绘成一条条概率的“河流”。这些比喻虽然简单,却精准地捕捉了量子世界那种反直觉的本质。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介绍量子叠加态时,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数学表达式,而是先从薛定谔的猫这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出发,引导读者去思考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之间那个难以逾越的界限,以及观察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极具吸引力,深邃的蓝色背景仿佛宇宙的浩瀚,上面印着模糊但又充满力量的粒子轨迹和波函数示意图,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量子力学那种神秘而迷人的特质。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我被作者严谨而又不失生动的叙述风格深深吸引。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枯燥的数学公式,而是从量子力学的历史起源入手,娓娓道来,讲述了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一系列颠覆经典物理学的实验发现,让我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探索的艰辛与辉煌。

评分

对于一个对量子力学充满好奇但又担心数学门槛过高的读者来说,《量子力学导论》简直是一股清流。作者在讲解一些核心概念,比如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时,并没有回避数学工具,而是巧妙地将数学融入到概念的解释中,让公式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描述物理现实的有力语言。他会详细地解释每一个符号的含义,每一个推导的逻辑,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必要的数学工具,并且能理解它们在物理意义上的重要性。

评分

这本书的结尾部分,作者对量子力学的前沿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量子信息、量子场论等。这些内容虽然涉及更深奥的理论,但作者仍然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了介绍,让我对量子力学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他简要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以及量子通信的安全性优势,让我看到了量子力学在未来科技领域将扮演的重要角色。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对量子力学的信心倍增。书中对一些经典量子力学问题,如原子能级的量子化、量子隧穿效应等,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作者在讲解原子能级量子化时,巧妙地将玻尔模型与薛定谔方程联系起来,展示了量子力学是如何成功解释原子光谱的,这让我对微观世界的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很不错的产品!

评分

太深奥了,。。。

评分

太深奥了,。。。

评分

不错不错,看看长点见识!!!!!!!!!!

评分

这印刷有点豪华和浪费呀

评分

这印刷有点豪华和浪费呀

评分

太深奥了,。。。

评分

赶上618买了很多书,别的时候买不合适。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话就是我们每人的事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