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不容忘記: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圖錄(漢)

曆史不容忘記: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圖錄(漢)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七三一問題國際研究中心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戰爭
  • 反法西斯戰爭
  • 二戰
  • 日本侵略
  • 731部隊
  • 罪證
  • 圖錄
  • 曆史研究
  • 紀念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五洲傳播齣版社
ISBN:9787508530840
版次:1
商品編碼:11779214
包裝:平裝
開本: 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5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的編者是有關731細菌部隊罪證陳列和研究的專門機構。所以,本書的許多內容直接來源於該機構的一手資料,為本書史料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提供瞭重要保證。此外,書中對美國為瞭獲取日軍細菌部隊實驗數據和情報,以不追究其戰犯罪責作為交換條件,使大批日軍細菌戰戰犯逃脫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這一史實的揭露,也豐富瞭該書的史學內涵,讓讀者對所謂美國參與盟軍作戰的角色多瞭一重認識,在當前國際政治背景下尤有特定現實意義。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以圖片、圖錶的形式全麵揭露731部隊的戰時犯罪、戰爭責任和戰後影響啓示人們認知、銘記和思考汲取曆史教訓尊重人權與自由、倡導文明與和平。書中大量引用原侵華日軍成員的供述、供詞,中國受害者、見證人及其親屬的控訴,中外專傢學者的研究成果,曆史文獻、檔案、日軍實物,結閤有關對日訴訟的圖片及文字資料,比較係統地將人類曆史上較大規模、滅絕人性的731細菌部隊的犯罪行為展示齣來,脈絡清楚,論證紮實,可以說是一本較有特點的日軍侵華罪行“專門史”。

作者簡介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始建於1982年,於1985年8月15日在原731部隊本部大樓的東側正式對外開放,原館陳列照片120餘幅,陳列文物200餘件。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七三一問題國際研究中心——2001年,哈爾濱市社科院成立瞭侵華日軍細菌戰史研究所(七三一研究所,該所整理文獻檔案資料465捲,整理七三一部隊原隊員證言、調查取證影音資料DVD光盤220部300小時。

前言/序言




曆史不容忘記: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圖錄》(漢) 【書籍概述】 本書係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而推齣的重要文獻匯編,旨在以無可辯駁的史實和珍貴影像資料,揭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關東軍犯下的滔天罪行,尤其是其臭名昭著的化學及生物戰部隊——第七三一部隊(簡稱“七三一部隊”)所犯下的反人類罪行。全書以詳實的文字敘述為骨架,輔以大量首次公開或深度整理的罪證圖片、文件影印件及幸存者口述史料,構建起一個立體、沉重而深刻的曆史見證。 本書的宗旨,在於“曆史不容忘記”。它不僅是對受害者及其傢屬的莊嚴告慰,更是對後世的深刻警示:和平來之不易,必須以史為鑒,警惕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幽靈再次抬頭。全書嚴格遵循學術研究的嚴謹性,所有引用的史料均經過多方交叉驗證,力求還原曆史的真實麵貌。 【主要內容結構】 本書內容結構嚴謹,層層遞進,分為“淵源與崛起”、“罪惡的溫床——七三一部隊運作實錄”、“罪行的具體呈現”、“審判與清算”、“曆史的銘記與警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淵源與崛起——法西斯瘟疫的蔓延 本部分追溯瞭日本軍國主義的早期擴張史,重點分析瞭七三一部隊設立的時代背景和理論基礎。它不僅是孤立的軍事單位,更是日本帝國在東亞推行“生物戰”戰略的核心樞紐。內容涵蓋瞭: 1. 國傢戰略定位: 解析日本陸軍高層對“非常態戰爭”的迷戀,以及將其視為“關東軍核心力量”的決策過程。 2. 早期試驗與基礎建設: 介紹七三一部隊從秘密組建到大規模建設平房、實驗設施(如“馬廄”、“上流水池”等代號設施)的全過程,揭示其隱蔽性與組織規模。 3. 人員構成與組織架構: 詳細描繪瞭以石井四郎為核心的指揮體係,以及由醫學專傢、生物學傢、化學傢等組成的龐大研究團隊的構成,揭示其“披著科學外衣的屠夫”的本質。 第二部分:罪惡的溫床——七三一部隊運作實錄 這是全書的核心部分,聚焦於七三一部隊的日常運作及其背後的非人道研究鏈條。通過大量解密檔案,展現瞭其“生産性”的罪惡實踐。 1. 活體解剖的倫理淪喪: 詳述瞭對“馬路大”(日語中對實驗對象的衊稱,包含中國人、蘇聯人、朝鮮人及少數同盟國戰俘)進行的係統性活體解剖。內容細緻地描述瞭對器官摘取、病理學研究、凍傷試驗、細菌感染等過程的記錄,並配以相關設施的圖示。 2. 病原體的研發與儲備: 詳細介紹七三一部隊研製和培養的鼠疫杆菌、霍亂弧菌、傷寒杆菌、炭疽芽孢等緻命病原體的種類、濃度、穩定性和儲存方式。書中首次展示瞭部分當年製毒工廠的內部布局圖。 3. 毒氣與化學武器的試驗: 記錄瞭該部隊在細菌戰之外,同時進行的化學武器(如芥子氣、路易氏劑)在活體上的試驗情況,以及對實驗對象進行藥物毒性測試的駭人記錄。 4. “細菌戰”的實戰應用證據: 係統梳理瞭七三一部隊及其所屬部隊(如“百號作戰”)在黑龍江、內濛古、乃至中國內地多地實施的鼠疫、霍亂等細菌戰的戰術部署、投擲方式(如使用特製炸彈、播撒汙物)及造成的具體傷亡數據。 第三部分:罪行的具體呈現——受害者與幸存者的證言 本部分著重於曆史的微觀視角,將冰冷的數字還原為鮮活的生命悲劇。 1. 幸存者口述史(中國、蘇聯): 選錄瞭數位幸存者關於被捕、關押、遭受摺磨直至逃生的親身經曆。這些第一手的敘述,充滿瞭對黑暗歲月的痛苦迴憶,極具震撼力。 2. 設施復原與現場勘查: 刊載瞭戰後盟軍和蘇聯紅軍在接收原七三一部隊遺址時拍攝的大量照片,包括毒氣室殘骸、焚屍爐遺跡、以及遺棄的實驗器具等。這些照片直接印證瞭文字描述的真實性。 3. 日本內部檔案的揭露: 引用瞭部分戰後被捕的七三一部隊成員在軍事法庭上的供詞摘要,以及日本政府在特定時期為掩蓋罪行而采取的措施記錄。 第四部分:審判與清算——曆史的裁決 本部分關注戰後國際社會對七三一部隊罪行的追責過程。 1. 伯力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詳細介紹蘇聯主導的對主要戰犯的審判過程,包括證據的呈遞、辯方的狡辯與最終的定罪。書中收錄瞭法庭部分關鍵證據的照片。 2. 中美“秘密交易”的背景分析: 客觀、審慎地分析瞭美國為獲取生物戰研究資料而與部分七三一部隊高層進行的“秘密交易”事件,探討瞭這一事件對後續曆史敘事和國際正義實踐帶來的復雜影響。 3. 罪證的保存與流失: 梳理瞭七三一部隊原始檔案在戰後輾轉流失、銷毀及最終被保存於不同國傢的復雜過程。 第五部分:曆史的銘記與警示——不讓悲劇重演 本書的總結部分,著眼於當代意義和未來責任。 1. 紀念館的建立與意義: 介紹中國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的建設曆程及其作為國傢級曆史教育基地的作用。 2. 和平宣言與反思: 探討銘記曆史對當代國際關係、和平主義教育的深遠影響,強調對軍國主義、種族主義的零容忍態度。 3. 學術界的研究展望: 簡要總結瞭當前國際上對七三一部隊研究的學術前沿和仍待挖掘的史料方嚮。 【本書特點】 史料權威性高: 匯集瞭中、俄、日三方近數十年的研究成果,特彆是引入瞭大量解密檔案,力求還原事件的“第一現場”。 圖文並茂的震撼力: 超過數百幅高清曆史圖片,包括設施內部照片、人員閤影、作戰地圖及證物照片,極大地增強瞭曆史的直觀感受。 反思的深度: 不僅記錄瞭罪行,更深入探討瞭科學倫理的失範、國傢機器的異化,以及“忘記曆史等於重復曆史”的沉重教訓。 本書是軍事史學、國際法、醫學史和近代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學生以及所有關注世界和平與人類良知的重要參考讀物。它提醒我們,人類文明的進步,正是在對過去的深刻反思和對暴行的永恒銘記中實現的。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二戰史的研究愛好者,這本書提供的某些側麵信息對我來說是全新的視角。它沒有將焦點過多地放在宏大的戰場敘事上,而是深入挖掘瞭戰爭機器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係統性的、反人類的運作機製。我發現一些關於物資調配和實驗流程的記錄,這些細節揭示瞭其運作的精密和冷酷,遠遠超齣瞭以往對“暴行”這個概念的想象。它強迫讀者去思考,如此龐大的組織是如何在高度保密和係統化的流程下持續運作的,這種對“機製”層麵的剖析,比單純譴責個彆罪行更具有警示意義。這提醒我們,曆史的教訓不僅在於記住“誰做瞭什麼”,更在於理解“係統是如何允許這些事情發生的”。

評分

我尤其欣賞這本書在史料呈現上的那種近乎偏執的嚴謹性,它沒有過多花哨的修辭或主觀的臆測,而是將大量的原始記錄和物證直接擺在瞭讀者麵前。這種“讓證據說話”的處理方式,極大地增強瞭曆史事件的可信度和衝擊力。比如某些現場勘查記錄的文字描述,那種冷靜剋製的筆觸下,卻蘊含著令人發指的細節,讀起來讓人不寒而栗,卻又不得不正視那段黑暗的曆史。相比起那些文學性的曆史解讀,這種直接的、未經美化的材料堆砌,反而更能直擊人心。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初次介入調查的偵探,通過這些殘缺不全卻又鐵證如山的片段,試圖拼湊齣一個完整的真相,這種參與感和發現感是閱讀其他曆史讀物時難以獲得的。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編排體現瞭很高的專業水準,它似乎遵循瞭一種嚴密的邏輯鏈條來組織這些沉重的材料。開篇往往是宏觀背景的鋪陳,隨後逐步聚焦到具體的行動、人員和地點,層層遞進,構建齣一個清晰的事件發展圖譜。這種組織方式避免瞭讀者在麵對海量信息時産生的迷失感。而且,不同類型的資料——比如口述證詞、技術分析報告、甚至是繳獲的物資清單——被巧妙地穿插安排,使得敘事節奏張弛有度。它沒有讓單一的、枯燥的文獻長時間占據主導,而是在關鍵節點穿插視覺證據,以保持讀者的專注力。可以說,編輯者在梳理和布局這些復雜史料時,展現瞭遠超一般曆史編輯的功力。

評分

這次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漫長而艱巨的“見證”過程,而非輕鬆的消遣。這本書的重量感不僅體現在物理上,更在於它要求讀者付齣巨大的情感和精神代價去消化其中的內容。它帶來的震撼是持續性的,讀完之後,那種曆史的陰影並不會輕易散去,而是會留在腦海中很長一段時間,促使人不斷反思和平的脆弱性。與其說這是一本“讀完”的書,不如說它是一份需要“長期銘記”的資料集。它成功地將曆史的殘酷性,通過最直接、最不加過濾的方式傳遞給瞭每一位翻開它的讀者,迫使我們直麵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的扭麯與黑暗。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種略帶滄桑感的封麵材質,仿佛輕輕一觸就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考究,影印的資料圖片清晰度很高,即使是泛黃的老照片,細節也得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這對於研究者和普通讀者來說都是一種尊重。特彆是那些官方文件和檔案的復刻,排版雖然是那個時代的風格,但經過現代技術的處理,閱讀起來並不費力。整體來看,這本書的物理形態本身就是一種敘事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內容的載體,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文物,讓人在翻閱時就能沉浸到那個特定的曆史時空之中。書本的開本適中,方便攜帶和在圖書館裏查閱,裝訂也十分牢固,足以應對反復的翻閱和研究。由此可見,齣版方在製作過程中確實投入瞭極大的心血,力求在視覺和觸覺上都為讀者提供一種莊嚴肅穆的閱讀體驗。

評分

...........................

評分

尚可。。。。。。。。。。

評分

...........................

評分

書的質量不錯,很喜歡。

評分

評分

尚可。。。。。。。。。。

評分

書的質量不錯,很喜歡。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