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環境史研究

江南環境史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王建革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477057
版次:1
商品編碼:11909284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06
字數:6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江南環境史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吳江的陸淤與吳淞江流域的水旱變化、嘉湖生境的形成、水生植物的生態與景觀變化、生境認知與生態文明,等。

作者簡介

  王建革,男,1964年生,山東省招遠縣辛莊人。1985年畢業於山東省萊陽農學院農學係,獲本科學位;1988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農遺室農業史專業,獲農學碩士學位;1995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農業史專業,獲農學博士學位;1996年進入復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8年留校工作直到現在。
  主要的研究方嚮為農業史、生態環境史、曆史地理。王建革白1992年以來開始研究中國的生態環境史,幾乎是國內*早的以史學方法研究生態環境史的學者。就內濛古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三角洲平原的生態史研究齣版學術專著3部:《農牧生態與傳統濛古社會》(山東人民齣版社,2006年)、《傳統社會末期華北的生態與社會》(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水鄉生態與江南社會(9-20世紀)》(北京大學齣版社,2013年)。這3部專著分彆對內濛古、華北和江南學術界産生瞭積極的學術影響。同時,發錶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發錶在《中國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國農史》等刊物上的部分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

目錄

緒言
一、人與環境關係的層次
二、三江
三、太湖的形成與發展
四、三江與江南
第一編 吳江的陸淤與吳淞江流域的水旱變化
第一章 吳江水文變化
第一節 運河對東部河網的影響
一、長堤與落淤
二、圍田擴張
三、元代的淤塞與水脈
第二節 元明時期河網的形成過程
一、齣水口的北移
二、河網狀態
三、圩田水利的整閤
第二章 湖田與水環境
第一節 明代太湖口的齣水環境與漊港圩田
一、齣水口變遷與湖田形成
二、湖麵、河港與湖田
三、岸製
第二節 清代東太湖的湖田與水文生態
一、湖流與植被
二、吳江河港的水流網絡
三、東太湖的縮小
第三章 旱澇敏感與乾田化趨勢(12-17世紀)
第一節 宋元時期吳淞江地區的旱澇
一、豐水時期的水利與澇情
二、淤積的影響
三、昊江陸淤與水災加強
第二節 明代吳淞江中下遊的旱情敏感
一、長期積纍與明初水文變化
二、明中葉的旱情
三、種植與賦稅變化
四、小結:水旱趨勢的影響

第二編 嘉湖生境的形成
第四章 嘉湖地區的水文生態
第一節 元明時期的河網、圩田與市鎮
一、四麵運河的形成
二、東部高地平原
三、低地水環境與圩田
四、水網與市鎮走廊
第二節 杭嘉湖地區的旱澇敏感
一、嘉湖平原區
二、山水之間的旱災
三、明代的旱情增長
……
第三編 水生植物的生態與景觀變化
第四編 生境認知與生態文明

精彩書摘

  《江南環境史研究》:
  人類活動對河流、沼澤、降雨等水環境的改變非常關鍵。在前工業化時代,江南水環境的變化速度較為緩慢。太湖是隨著太湖東部地區農業程度的加強而匯水成湖,在先秦和秦漢時期,成湖的時間耗時韆年甚至更長。從宋時的吳江長橋引發吳江陸淤,東太湖成陸,這一水環境大變的時間長達韆年。鑒湖從形成到消失,也長達韆年。吳淞江中部從漫流沼澤狀態到束堤是一種水環境的變化,其中有塘浦圩田係統的形成和湖田的形成,吳淞江中下遊河道齣水主乾改道黃浦江,諸多過程的時間差不多也有1000年。單從圩田形態上看,從東漢太湖形成期到唐末塘浦圩田形成,這一階段的時間為韆年;宋初塘浦圩田係統的崩潰到清末小圩與涇浜體係的持續,這一時期長達韆年。總之,在傳統農業開發的壓力下,水環境所決定的農田與河道的變化、地形的變化,顯著變化的時間往往長達韆年。圩田的變化最終導緻瞭地錶與微地貌的變化,太湖東部地區的碟形窪地地貌就是太湖與三江以及河網地帶在農業開墾下長期發展形成的。從早期的沼澤地到後期的塘浦圩田,再到後期的小圩以及小塘浦的分割和碟形窪地的形成,都是逐步形成的。
  生態環境的核心層是最接近人居空間的那一部分鄉村和農田。自六朝以後,鄉村與農田開始有較大的改變。隨著一波又一波的移民進入江南,水利和稻作加強,城市興起,農田雜草和作物種類減少,水稻品種在增多。唐代有紅蓮稻,明清時期的品種更多。早期有野桑,後期推廣瞭田間種植的矮桑。江南人的心靈與思想也受這種自然環境的影響,環境不但使人産生瞭空間感、時間感,還産生瞭四時循環的感覺和認識。水生植物和魚類的生態處於次核心層。從東漢到六朝,江南有大量的水生植物,蘆葦與菰草旺盛,葑田大量産生。唐宋時期,水生植物中的荷花種群增加。明清時期,野外荷花變少,菱變多。鬆江鱸魚在漢代被發掘齣來,唐宋時大興,明代中後期消失。華亭鶴早期長期存在,人口增加後,華亭不再有名鶴。唐宋時鳥類眾多,蘇鬆等地應是鳥類遷飛的重要中轉地,隨著蘇鬆等地的開發,鳥類減少,崇明島的形成使鳥類遷飛的中轉地得以東移。山水湖泊及其植被處於更為外層的位置。六朝時期,人口較少,隻有江南豪族占據一些非常優美的山水景觀。唐代,江南開發,環境優美,士人置業增多,人們開始全麵地占有山水,大規模的園林開始興起。明清時期,大規模的園林在人口與城市增長的壓力下基本消失,小規模的園林興起。文人對環境的感應能力也主要源於這三個層次。環境改變對人的審美的影響,參差多態,程度不同。一般的農民階層受物質、食物層麵的影響;上層社會受各種認知的影響。優美風光的消失影響瞭士人的審美,影響瞭詩畫風格和上層社會的雅緻。有意思的是,我們在同一塊土地上生活,卻無法擁有古人對江南風景的詩情畫意。在自然環境中,越是優美的景觀,越容易失去;在人文領域內,越是優秀的部分,越難以長期持續。
  ……

前言/序言


江南環境史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江南環境史研究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江南環境史研究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江南環境史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評分

不錯

評分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好評

評分

不錯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江南環境史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