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纯的艺术赏析,着色、临摹,到成为设计和创作时的参考元素,舞蹈表演的美姿来源,再到历史考究、灵性启迪......600例令人屏息赞叹的敦煌手姿,荟萃成具有收藏价值的经典之作!
《敦煌手姿 敦煌高昌古格手姿白描600例》系作者二十余来收录的敦煌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各式手姿,以及高昌、龟兹、古格王朝壁画中的代表手姿,对敦煌壁画手姿的演变历史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可供读者学习参考之用。
本书收录敦煌各个时期,以及高昌、龟兹、古格等古代王国壁画具有特色的手姿600例。不仅能藉以欣赏艺术与宗教结合的很高的表现,更可从朝代更迭中,窥见美学演变的脉络。
杨东苗,1969年11月出生于古城西安的一个敦煌艺术之家,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后向父辈们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其间受到敦煌壁画艺术的熏陶,立下付出毕生精力复原敦煌壁画,让很多的人目睹华夏文明精粹的大志。先后进修于西安美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院,理论提升、画艺精进。1992年至今,耗资百万,复原临摹敦煌壁画300余幅。先后在西安、北京、佛山、顺德、成都、杭州、上海、南通、台北等地举办过大型敦煌壁画复原展,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曾为香港菩提学会的西方寺九层宝塔设计了全部藻井图案和部分壁画。2012年至2015年,历时3年在西安丝绸之路起点大唐西市复原敦煌莫高窟初唐220窟和盛唐45窟。2015年设计创作了陕西扶风孔雀寺华严殿400平方米通屏巨幅壁画《华严经变》。2016年为西安光耀文化传播中心创作绘制了仿唐藻井,并为陕西礼泉设计制作10米高的吉祥四面佛像。2002年至今,共出版《再现敦煌——大型敦煌壁画复原精品集》《敦煌飞天》《敦煌壁画线描图集》《敦煌历代精品边饰·圆光合集》《敦煌历代精品藻井100图》《敦煌舞蹈精品线描》等专著10余种。
从实际应用和教学辅助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其极强的可操作性和系统的渐进性上。它无疑是一本优秀的工具书,但其编排结构又超越了传统工具书的刻板印象。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图例,而是将复杂的组合分解为最基础的单元,比如先单独展示拇指、食指的各种姿态,然后逐步过渡到五指协同完成一个复杂手印的完整过程。这种“积木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难度。更重要的是,它在关键节点处设置的“疑难解析”板块,用简洁的文字直指学习者在临摹时最容易犯的错误点,比如手腕的支撑角度、手指间的松紧度等,提供了非常直接的修正建议。对于从业余爱好者到专业研究人员的不同层级读者,这本书都能提供恰到好处的指导和参照,使得临摹不再是盲目的模仿,而是一条清晰可见、步步为营的精进之路,让人感到收获颇丰且信心大增。
评分图例的质量和精确度,可以说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那些白描线条的精妙之处,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它们不是那种粗糙的、为了描摹而描摹的线条,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骨感”。每一根指节的转折、指甲与指尖的微妙接触,都被精准地捕捉了下来,几乎能让人感受到画中人物皮肤的张力和肌肉的松弛。尤其是一些手持法器或作礼拜状的复杂手势,线条的粗细变化极其微妙,浓淡的层次感体现了高超的造型能力。我特意拿手头其他一些古代绘画资料来对比,发现这本书的白描在形体结构上的把握更为严谨和准确,似乎更侧重于解剖学意义上的支撑,而不是单纯的艺术修饰。这种对结构准确性的极致追求,使得即便是零基础的初学者,也能通过模仿这些线条,建立起对人体结构中细微部分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初步认知,这对于学习传统白描技法的人来说,是无价的财富。
评分内容排布的逻辑性,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没有采用简单的年代或主题的线性划分,而是采用了更具研究价值的“空间与意象关联法”。比如,它会把早期石窟中人物手势的演变,与同期中亚丝路沿线遗址中相似的造像进行并置对比,这种跨地域、跨时代的对照,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手势语汇复杂性的理解。我注意到其中有一组对比,专门剖析了佛教“说法印”在不同时期敦煌壁画中的微小变异,从手指弯曲的角度到虎口之间的距离,都做了极为细致的标注和量化分析,这绝非一般速成的临摹范本所能达到的深度。再者,书中对于不同手姿在叙事中的功能区分也做得极为清晰——哪些是表达情绪的,哪些是指示方位的,哪些是象征特定法门的。这种体系化的梳理,让原本可能显得零散的图像元素,被组织成了一套严谨的视觉语法系统,对于想深入理解壁画背后故事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古朴而又不失精致的质感。封面选用的材质,摸上去有一种粗粝的砂纸感,但同时又带着丝绸般的光泽,色彩上偏向于敦煌壁画中常见的赭石和石青调和出的那种沉稳的土色,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内页的纸张挑选得也相当考究,不是那种光洁的现代印刷纸,而是略微泛黄的、带有手工纸纹理的铜版纸,使得那些线条的呈现更加具有“拓片”的风味。这种对实体媒介的重视,让阅读体验从翻开书本的那一刻起,就变成了一种仪式感很强的探索过程。而且,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书脊处能看到精细的线装痕迹,即使是平摊阅读,书页也保持得很好,看得出作者或出版方在物料选择上的用心良苦,这对于研究性的图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我尤其欣赏的是在扉页和版权页的设计上所花的心思,那些细微的纹饰仿佛是从莫高窟的飞天裙带上裁剪下来的几何图案,体现了对传统美学的尊重与继承,让人在进入主体内容前,就已经被深深地代入了那个遥远而辉煌的时代背景之中。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绘画技巧,不如说是一场深度的文化对话。它不仅仅是“教你画什么”,更是在阐释“为什么这么画”。通过对不同手姿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挖掘,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佛教造像符号。比如,书中对某些手印在不同宗教流派之间含义的细微区分,以及它如何随着时代更迭、地域交流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异,提供了大量启发性的解读。这种解读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图例对比来展现的,图文互证,说服力极强。它引导读者跳出“形似”的表层追求,转而关注“神似”的文化精髓。读完后,我对那些静态的佛像和菩萨像,仿佛拥有了更深层的同理心,能感知到创作者在构思每一个指尖姿态时,所投注进去的宗教虔诚和哲学思考。这使得临摹行为本身,也升华成了一种对古代工匠精神的致敬。
评分…………………………good
评分12开的书装进16开适合的纸箱里,冒险且省事。
评分买来给妈妈的 她很喜欢 物流服务很好
评分很不错!很快!很方便!
评分同样的书,开本比台版《美学的极致》要打,好似外封也比台版的高大上,整个设计个人感觉和书里的内容违和感差。里面图片放大的比例不够精准,导致没看台版那么精美,线条不怎么流畅估计是为了排满而排版。当然价格也差了不止一半。看看可以,如真喜欢建议买台版的。
评分手的艺术,无比完美!好书!
评分手的艺术,无比完美!好书!
评分书是不错,籍此,准备好好下点功夫在画手这个缺项上。产品包装实在不行!收到时外箱第一是根本没包严实,第二,还已经破损,想问问负责分发的责任人,若是你自己买的书,你可舍得这么包装了事?一颗星给产品,一颗给快递小哥,三颗扣的是产品包装!
评分书是不错,籍此,准备好好下点功夫在画手这个缺项上。产品包装实在不行!收到时外箱第一是根本没包严实,第二,还已经破损,想问问负责分发的责任人,若是你自己买的书,你可舍得这么包装了事?一颗星给产品,一颗给快递小哥,三颗扣的是产品包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