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辅以旁注:采用了书口旁注的形式,将奏稿的正文提要,奏稿中的警句格言摘抄作为旁注,以助阅读
*内容精心筛选,这些重要的奏稿既是珍贵的史料,又是曾国藩军事思想的主要体现
*收录曾国藩所有的重要奏稿,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曾国藩的仕途轨迹。
*内文排版古典雅致,简约清晰,增强阅读舒适感
《曾国藩全集 奏稿(套装共3册)》分为三卷,其内容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的“遵义大礼疏”起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的“楚岸盐引淮川分界行销折”止,将其一生的奏折进行重新筛选编撰,将所有重要奏稿收录在内。
据现有可见的奏折,其中绝大部分和镇压太平军有关。从奏稿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曾国藩是如何由一个无足轻重的在籍侍郎,逐步成为清军主将,并进而平定太平天国的。除此之外,奏折叙述*多的便是剿捻和自强运动的各项建议。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名臣,湘军的创立者,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双峰县),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翻开《曾国藩全集·奏稿》,仿佛瞬间穿越回那个风起云涌的晚清,耳边回响着金戈铁马的嘶吼,眼前浮现出百年前的政治风云。这套书并非那种轻松的消遣读物,它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分量,也凝聚着曾国藩这位封建王朝末期重臣的政治智慧与操守。刚拿到手,就被其厚重感所吸引,书页泛着淡淡的古韵,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 细细品读,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曾国藩那份近乎苛刻的自省精神。他能够在奏疏中毫不掩饰地剖析自己的过失,即便那些过失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甚至是他取得胜利后的“尾巴”。这种坦诚,在如今的时代听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他不是在邀功,更不是在博取同情,而是一种近乎残酷的自我审视,将每一次的得失都看作是修身齐家的镜子。他反复强调“战胜而喜, the only thing one should fear is the complacency that comes with victory.” 这种如履薄冰的心态,或许正是他能够带领湘军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力挽狂澜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奏稿,不是冷冰冰的官场报告,而是充满着他对国家、对百姓、对自己道德的深刻反思。
评分《曾国藩全集·奏稿》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那份近乎“笨拙”的勤勉。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他需要依靠大量的书信、报告来了解前线的战况和国内的政情。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怠慢,反而将每一次的奏疏都当作一项极其严肃的任务来完成。 他会在奏疏中详细描述战况,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势,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甚至对如何安抚百姓、如何处理俘虏都做出了周密的安排。这种事无巨细的处理方式,不禁让我思考,我们现在的工作是否过于依赖“捷径”和“效率”而忽略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曾国藩的奏疏,字字句句都透露着他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以及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他不是在敷衍塞责,而是在用生命去践行自己的职责。读他的奏疏,就像在欣赏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匠心。
评分不得不说,《曾国藩全集·奏稿》是一部让人越读越“焦虑”的书,当然,这种焦虑并非贬义,而是源于对自身差距的深刻认知。曾国藩在奏疏中对于军事部署、人才选拔、甚至具体到粮草辎重的安排,都显得细致入微,条理清晰。尤其是他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分析,以及在奏疏中所展现的冷静判断和长远谋略,无不透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然而,真正让我感到“焦虑”的是,他对待“小事”的态度。那些在今天看来可能被忽略的细节,比如士兵的军纪、后勤的保障、甚至是官员的品行,曾国藩都极其重视,并在奏疏中反复提及。他对待权谋的谨慎,对待功名的淡泊,对待人生的克制,都让人望尘莫及。读他的奏疏,仿佛是在照一面镜子,看到了自己许多粗心大意、好大喜功的陋习。他的一言一行,都透着一股“严谨”的劲儿,让我在钦佩之余,也开始审视自己工作的态度是否足够认真,是否对细节有所疏忽。这种“焦虑”恰恰是一种进步的动力,它迫使我去反思,去学习,去追求更高的标准。
评分曾国藩的奏疏,绝不仅仅是历史文献,更是一本关于“做人”的教科书。他作为一个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大臣,在奏疏中所展现出的对“德”的重视,远胜于对“术”的追求。 每一次的军事行动,每一次的官场运作,他都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义,是否符合为臣的本分。他不像某些官员那样,只顾着如何邀功请赏,而是将“以德治军”、“以德治民”作为自己执政的首要原则。他常常在奏疏中提到“功业不足恃,唯德可以久远”。这句话,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在这个充满功利主义的社会里,曾国藩的“重德”思想,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回归正途。读他的奏疏,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是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正直、有原则、有担当的人。
评分这套《曾国藩全集·奏稿》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契机。曾国藩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他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粉饰太平,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记录下那个时代真实的景象。 从他的奏疏中,我看到了那个时代官场的复杂与艰难,看到了无数的挑战与抉择。他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神祇,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只不过他选择了用一种更加严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对待战事的审慎,对待人才的渴求,对待民生的关切,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奏疏,就像一部宏大的历史画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也让我对“担当”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完这套书,我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在精神上获得了一次洗礼。
评分质量不错。。。。。。。
评分胶的粘合度不好。恐怕不牢固。没其他问题
评分质量不错。。。。。。。
评分胶的粘合度不好。恐怕不牢固。没其他问题
评分胶的粘合度不好。恐怕不牢固。没其他问题
评分胶的粘合度不好。恐怕不牢固。没其他问题
评分胶的粘合度不好。恐怕不牢固。没其他问题
评分京东快递确实快,书总体比较满意,但印涮字体少数有深浅不一的现象
评分质量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