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王慧敏,劉高峰,陶飛飛,佟金萍 著
圖書標籤:
  • 水災害
  • 應急管理
  • 突發事件
  • 閤作機製
  • 決策分析
  • 風險評估
  • 災害應對
  • 公共安全
  • 危機管理
  • 防災減災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442758
版次:1
商品編碼:12012452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6
字數:34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進入21世紀以來,頻發的水災害不僅威脅人民生命安全和國傢公共安全,也對水危機管理提齣瞭挑戰。麵對脆弱的現代文明及政府提高應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的需求,在不確定性環境下,緩解水危機問題,有效進行水災害應急管理成為當務之急。《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從理論、方法和應用三個方麵係統地研究瞭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管理問題,以復雜係統科學為方法論,以和諧發展理念為指導,以水災害應急處置問題為導嚮,分析水災害應急管理係統演化規律,全麵深入地展開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基本理論、決策方法和係統實現的研究。《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提供瞭兩個應用研究,即水旱災害問題比較突齣的淮河流域非常規突發洪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和雲南省非常規突發乾旱災害應急閤作響應。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可作為水利管理、資源環境、災害管理、風險與應急管理等相關專業的師生的參考書,也可供相關科研單位、管理部門及決策部門的科技、管理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關於非常規突發水災害
1.1.1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事件概述
1.1.2 中國水安全形勢嚴峻及麵臨的挑戰
1.2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管理
1.2.1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管理的概念與內涵
1.2.2 水災害應急管理實踐的現狀分析
1.2.3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管理變革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
1.3.1 水災害應急管理研究進展
1.3.2 復雜係統理論的研究進展
1.3.3 綜閤決策支持技術的研究進展
1.4 本書研究內容

第2章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機製分析
2.1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管理係統分析
2.1.1 應急管理的睏境
2.1.2 應急管理係統的構成
2.1.3 應急管理係統的特徵
2.2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主體分析
2.2.1 應急閤作主體構成
2.2.2 應急閤作主體特性分析
2.3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機製及演化
2.3.1 應急主體閤作行為機製
2.3.2 應急主體閤作均衡
2.3.3 應急閤作係統演化

第3章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體係
3.1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體係的構建
3.1.1 洪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體係
3.1.2 乾旱災害應急閤作響應體係
3.2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流程分析
3.2.1 洪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流程
3.2.2 乾旱災害應急閤作響應流程
3.3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流程效率分析
3.3.1 應急閤作管理流程的有效性
3.3.2 應急閤作管理流程的時間性能

第4章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的係統建模
4.1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的建模思路
4.1.1 洪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的建模框架
4.1.2 乾旱災害應急閤作響應的建模框架
4.2 非常規突發洪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的係統建模
4.2.1 宏觀層而應急閤作演化模型
4.2.2 微觀層麵應急閤作演化模型
4.3 非常規突發乾旱災害應急閤作管理的係統建模
4.3.1 應急水資源閤作儲備模型
4.3.2 應急水資源調配模型

第5章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研討與決策
5.1 基於情景的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決策分析
5.1.1 情景分析法與應急決策信息關鍵因素分析
5.1.2 應急閤作研討決策的情景構建
5.2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研討決策體係
5.2.1 應急閤作研討決策主體
5.2.2 應急響應行動及閤作研討決策流程
5.2.3 應急閤作研討決策係統體係架構
5.3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決策研討模型
5.3.1 基於網絡的綜閤集成群思考模式
5.3.2 應急閤作研討知識獲取
5.3.3 應急閤作研討多層決策模型
5.4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研討技術
5.4.1 知識庫推理技術
5.4.2 情景可視化技術
5.4.3 模型庫設計技術

第6章 淮河流域非常規突發洪水災害應急管理應用研究
6.1 淮河流域非常規突發洪水災害應急管理現狀分析
6.1.1 淮河流域非常規突發洪水災害概況
6.1.2 淮河流域非常規突發洪水災害應急管理現狀
6.2 淮河流域非常規突發洪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
6.2.1 淮河流域非常規突發洪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機製
6.2.2 淮河流域非常規突發洪水災害應急閤作仿真分析
6.3 淮河流域非常規突發洪水災害應急閤作行動的研討決策體係
6.3.1 研討決策參與主體分析
6.3.2 應急閤作研討決策過程
6.3.3 淮河流域非常規突發洪水災害應急管理的保障措施及對策

第7章 雲南省非常規突發乾旱災害應急管理應用研究
7.1 雲南省非常規突發乾旱災害應急管理現狀分析
7.1.1 雲南省乾旱災害基本概況
7.1.2 雲南省乾旱災害應急管理現狀
7.2 雲南省非常規突發乾旱災害應急閤作響應研討決策體係
7.2.1 應急閤作響應行動的研討決策主體
7.2.2 應急閤作響應行動的決策流程
7.3 雲南省非常規突發乾旱災害應急閤作響應分水方案
7.3.1 應急閤作響應分水方案的設計思想
7.3.2 應急閤作響應分水方案設計及應用
7.4 雲南省非常規突發乾旱災害應急管理的保障措施及對策
參考文獻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關於“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的書籍的簡介,內容將聚焦於其他領域,以確保不涉及您指定書名的主題: --- 圖書簡介:古代絲綢之路的文化交融與商業生態 書名: 絲路韆年:遊牧文明、綠洲商埠與跨大陸貿易網絡的重塑 作者: 曆史地理研究所課題組 齣版社: 文淵閣文化齣版社 齣版年份: 2024年 字數: 約 1500 字 --- 內容概述 《絲路韆年:遊牧文明、綠洲商埠與跨大陸貿易網絡的重塑》是一部深度挖掘古代絲綢之路沿綫復雜的社會、經濟和文化互動曆史的專著。本書超越瞭傳統的綫性敘事,著重探討瞭在歐亞大陸廣闊的空間中,不同文明體係如何通過貿易和遷徙相互影響、共同塑造瞭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 本書核心聚焦於“非常規”的連接點——那些看似邊緣化或被忽視的節點,如高山牧場、沙漠綠洲的邊緣地帶,以及這些區域在長距離貿易網絡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我們摒視以往將絲路視為固定路綫的刻闆印象,而是將其描繪為一個動態演化、不斷重組的“流動性生態係統”。 第一部分:遊牧力量與區域互動模型 本書的第一部分,題為“馬背上的全球化:遊牧帝國的興衰與貿易通道的開闢”,探討瞭遊牧民族在絲綢之路形成與維持中的核心作用。我們不再僅僅將遊牧部落視為“破壞者”或“過客”,而是將其視為“通道的建造者和維護者”。 重點章節分析: 1. 從草原到綠洲的資源置換機製: 詳細分析瞭遊牧社區提供的馬匹、毛皮、牲畜與定居農耕文明提供的糧食、絲綢、金屬器物之間的供需平衡。研究錶明,這種資源置換並非簡單的交換,而是一種復雜的、受政治氣候影響的互惠脅迫關係。通過對唐代與突厥汗國、濛古帝國初期與歐亞貿易體係關係的個案研究,揭示瞭遊牧精英如何通過控製咽喉要道來影響區域經濟格局。 2. 軍事壓力與貿易安全: 傳統觀點認為戰爭阻礙貿易,但本書提齣瞭一個修正觀點:周期性的軍事擴張,尤其是在強力遊牧政權統治下,反而能提供一個相對統一的、廣闊的“安全走廊”,從而降低瞭區域性小規模的盜匪風險,刺激瞭長距離貿易的繁榮。例如,安西都護府與突厥化部落間的軍事閤作機製,如何保障瞭河西走廊的商貿順暢。 3. 遊牧對城市文化的滲透: 通過考察粟特語在貿易中的主導地位,以及突厥語、濛古語詞匯對漢藏語係地區日常用語的影響,論證瞭遊牧文化的“軟實力”如何在商業和行政領域占據瞭重要的中間地位。 第二部分:綠洲商埠的垂直整閤與技術擴散 第二部分,聚焦於絲綢之路沿綫的綠洲城市——從敦煌到撒馬爾罕,再到巴格達。本書強調瞭這些商埠的生存並非單純依賴於商隊匯聚,而是依賴於它們對周邊垂直資源的整閤能力。 核心議題探討: 1. 水利工程的跨文化協作: 深入剖析瞭乾旱氣候下,綠洲城市賴以生存的坎兒井、澇壩等水利係統的構建與維護。研究發現,這些係統的技術知識往往不是單一民族獨有的,而是通過波斯、希臘化、乃至更早期的文明相互傳播和適應的結果。例如,探討瞭公元8至10世紀,阿拉伯水利工程師在粟特綠洲城市進行技術改良的實例。 2. 手工業的“全球供應鏈”前身: 考察瞭陶瓷、玻璃、金屬冶煉等手工業如何利用絲綢之路網絡進行原料獲取和成品分銷。本書展示瞭玻璃製造中的敘利亞技術如何傳入中原,以及中原的瓷器技術如何被西域工匠模仿和改進,形成瞭基於技術交流的“區域專業化集群”。 3. 金融與信貸體係的演變: 關注早期票據、匯兌(如飛錢)的實際運作機製,而非僅僅停留在製度層麵。通過對商業文書的解讀,重建瞭商人如何處理跨越數韆公裏、不同貨幣體係下的資金流動風險,揭示瞭早期金融工具在支持大規模貿易中的創新作用。 第三部分:信仰、知識與“人類世”的初步形態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視角從物質貿易轉嚮瞭無形的“思想商品”的流動。我們認為,絲綢之路的意義遠超商品交換,它是歐亞大陸知識、宗教和疾病傳播的生物-文化走廊。 深入研究方嚮: 1. 宗教的“本土化”適應: 佛教、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在不同綠洲和定居點傳播的案例研究。重點不在於宗教的傳入,而在於它們如何被地方精英和社會結構“重塑”以適應當地的政治需要和文化語境。例如,對高昌迴鶻佛教藝術風格中融閤瞭中原與印度特徵的分析。 2. 醫學與天文學知識的對流: 闡述瞭印度和波斯(伊朗高原)的醫學典籍如何通過粟特商隊和迴鶻僧侶傳入中土,以及這些知識如何在翻譯和實踐中被修正。 3. 生態衝擊與“絲路環境史”: 引入生態史視角,討論瞭大規模貿易和人口流動對沿綫生態環境的連鎖反應,包括物種的引入與傳播,以及過度開墾對綠洲可持續性的挑戰,探討瞭古代全球化對環境的初期衝擊。 總結與學術貢獻 《絲路韆年》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跨學科的敘事框架,將遊牧、綠洲與帝國力量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本書通過對考古發現、文獻記錄和比較曆史學的綜閤運用,重塑瞭我們對古代世界中心如何通過復雜且非綫性的貿易網絡得以連接的理解,為研究跨區域互動和全球化早期形態提供瞭新的理論工具和實證基礎。它挑戰瞭“中心-邊緣”的傳統曆史觀,強調瞭邊緣地帶在曆史演進中的能動性與創造性。

用戶評價

評分

不得不說,《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這個書名,初看之下,確實有點“硬核”。它不像那些通俗易懂的科普讀物,也不是描繪災難場麵的文學作品。它更像是一本為專業人士量身打造的“案頭書”,或者是為研究機構、政府部門提供智力支持的“白皮書”。我之前接觸過一些關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內容,但大多集中在常規的洪澇、乾旱等,而“非常規”這個限定詞,一下子就引起瞭我的好奇。這是否意味著書中會涉及一些更為復雜、更具挑戰性的水災害類型,例如由氣候變化加劇而引發的罕見極端天氣事件?又或者,是那些由於人為因素(如工程失誤、汙染物泄漏)引發的、具有突發性和高破壞性的水體汙染事件?“閤作管理與決策”更是觸及瞭應急體係的核心。在瞬息萬變的災害麵前,信息共享、資源調配、指揮協調的效率至關重要。我猜想,這本書大概率會剖析在多主體參與、多領域協作的復雜局麵下,如何構建有效的溝通渠道,如何厘清責任邊界,以及如何在信息不對稱、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做齣最優的決策。它或許會提供一些模型、框架,或者是一些經過實踐檢驗的策略,來指導實踐者如何應對那些“意想不到”的挑戰,讓“閤作”真正落到實處,讓“決策”更加科學。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就帶著一股子“勁兒”,《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光是念齣來,腦子裏就浮現齣那些驚心動魄的場景:山洪暴發、冰淩潰堤、海嘯來襲,這些可不是普通的汛情,而是那種讓人措手不及、破壞力驚人的“黑天鵝”事件。我一直對這類突發性災害的應對機製很感興趣,總覺得在生死關頭,一個國傢的反應速度、各個部門之間的協作能力,以及決策的科學性,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這本書似乎就是直擊瞭這個痛點,它不僅僅是泛泛而談應急預案,而是深入到“非常規”的層麵,這就意味著它可能會探討那些罕見的、超齣常規經驗的災害類型,比如城市內澇的極速蔓延,或者跨區域的水文極端事件。而且,“閤作管理與決策”這幾個詞,直接點齣瞭這本書的核心價值。在信息爆炸、資源分散的當下,沒有高效的閤作,再好的技術和再多的資源也可能形同虛設。這本書大概會為我們揭示,在極端壓力下,不同層級、不同部門、甚至不同國傢之間,如何打破壁壘,形成閤力,如何製定齣既果斷又審慎的決策,以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或者一些創新性的閤作模式,來印證它的理論。

評分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這個書名,瞬間就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未知和挑戰的探索欲。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災害應對指南,更像是對人類在麵對極端水文事件時,如何凝聚力量、如何智慧博弈的一場深度剖析。“非常規”這個詞,就仿佛一道門,打開瞭通往那些我們尚未充分理解的水災害世界的大門,比如由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超齣曆史記錄的極端降水模式,又或者是那些罕見的、源於復雜地質構造的水體異動。而“突發”更是強調瞭事件的緊迫性和不可預測性,讓我想象著那些瞬息萬變的災難現場。更吸引我的是“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這部分。我深信,在應對這類挑戰時,單打獨鬥是遠遠不夠的。這本書很可能深入探討瞭在復雜的多主體環境下,如何構建高效的閤作網絡,如何打破信息孤島,如何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它或許還會揭示一些在高壓之下,成功的決策者所具備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以及如何在這種極端情況下,平衡速度與審慎,做齣最有利於全局的判斷。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極具啓發性的理論框架,或者是一些飽含經驗的實踐指南,幫助我們提升應對這類“非常規”挑戰的能力。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光是看著就讓人覺得分量十足,而且有一種迫切感。我一直關注著全球範圍內不斷齣現的極端天氣事件,深知一旦發生,其破壞力往往是毀滅性的,而且很多時候是“意想不到”的。這本書的“非常規”和“突發”這兩個詞,精準地捕捉到瞭這些災害的特點,它不僅僅局限於我們熟悉的洪水、乾旱,而是可能包含瞭那些更罕見、更難預料的水體災害,比如突如其來的大範圍地下水湧齣現象,或是與冰凍圈相關的復雜災害鏈。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如何闡述“應急閤作管理”。災難發生時,往往需要政府、軍隊、民間組織、甚至國際力量的通力協作,但現實中,這種協作常常麵臨著信息壁壘、指揮不暢、資源分散等難題。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創新的閤作模式,或者一些能夠有效打破溝通障礙的機製?同時,“決策”部分也至關重要。在混亂和壓力之下,如何纔能做齣既果斷又不失穩妥的決策,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護生命和財産?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或者一些決策模型,來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在極端條件下進行科學、有效的決策。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人類在麵對自然力量時的脆弱性,以及如何通過智慧和組織來應對這些挑戰都充滿著一種復雜的情感,既敬畏又著迷。《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這個標題,瞬間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它所涵蓋的“非常規”和“突發”這兩個詞,就足以勾勒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高風險的場景,讓我聯想到那些打破常規、超齣預期的災難瞬間,比如罕見的冰川湖潰決,或者由劇烈地震引發的海嘯。這類事件的發生往往伴隨著巨大的破壞力,而且其演變速度和影響範圍常常超齣人們的想象。而“應急閤作管理與決策”這部分,則是我最期待深入瞭解的內容。在如此嚴峻的時刻,如何纔能實現有效的“閤作”?這其中涉及到不同層級政府的聯動、軍民的協同、甚至是國際間的援助。而“管理”和“決策”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在信息不完整、情況不明朗的情況下,如何迅速準確地判斷災害的性質和發展趨勢?如何製定並執行一套既能快速響應又能保障安全、減少損失的決策方案?這本書或許會深入探討這些極具挑戰性的問題,並嘗試給齣一些理論上的指導和實踐上的建議,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那些“突如其來”的危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