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工業廢水處理工程設計實例》共分為十二章,以工業廢水處理係統設計實踐為基礎,通過以案例的形式,為讀者呈現瞭包括化學工業廢水、醫藥工業廢水、機械電子工業廢水、皮革製品工業廢水及生物、食品工業廢水在內的6大工業廢水的處理技術及工程方案設計。其中工程方案設計包括汙水來源、水質水量、工藝流程、主要設備、工程造價、運行費用、平麵及高程布置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製漿造紙工業廢水
實例一 寜波市某公司1200m3/d造紙廢水迴用處理工程
實例二 湖南某造紙廠12000m3/d造紙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三 寜波某再生紙廠3000m3/d造紙廢水處理改造工程
第二章 化學工業廢水
實例一 寜波某集成電路元件公司120m3/d中水迴用工程
實例二 貴州某化工廠120m3/h廢水處理站設計
實例三 景洪市某天然橡膠加工廠50m3/h綜閤廢水迴用處理工程
實例四 桂林某光伏能源企業3000m3/d綜閤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五 河南某發製品生産企業2500m3/d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六 雲南某LED襯底基片生産企業1000m3/d生産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七 雲南某企業PVC次氯酸鈉廢水處理迴用工程
實例八 郴州某科技公司400m3/d玻璃生産廢水中水處理工程
實例九 長沙某環保科技公司80m3/d膜生産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十 寜波某化工有限公司1000m3/d生産廢水循環處理工程
實例十一 福建某化工有限公司4100m3/d閤成氨工業廢水處理迴用工程設計
實例十二 江西某科技公司350m3/d水晶玻璃製造生産廢水處理工程設計
實例十三 寜波某磁業有限公司10m3/h電鍍生産廢水迴用處理工程
實例十四 深圳某微電子企業20m3/h廢水迴收係統改造工程
實例十五 江西某電子材料公司3m3/h高氨氮廢水處理方案設計
實例十六 寜波某電子有限公司24m3/d晶片生産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十七 昆明某洗滌公司300m3/d廢水處理及迴用工程
實例十八 寜波某光伏電池企業500m3/d含氟廢水達標處理工程
實例十九 寜波某塑膠製品企業200m3/d廢水處理及中水迴用工程
實例二十 寜波某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150m3/d化工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二十一 寜波某文具企業240m3/d電泳漆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二十二 寜波某製冷設備有限公司6m3/d化工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二十三 寜波某靜電噴塑廠20m3/d廢水處理及中水迴用工程
實例二十四 寜波某電路闆生産企業150m3/d中水迴用處理工程
實例二十五 400m3/d製衣廢水處理工程工藝設計
實例二十六 雲南通海縣某科技有限公司800m3/d有機肥綜閤廢水治理工程
第三章 紡織染整工業廢水
實例一 寜波市某紡織企業3000m3/d印染廢水迴用處理工程
實例二 無锡某廢水處理企業16000m3/d印染廢水處理提標改造工程
實例三 寜波某毛絨製品企業200m3/d廢水處理及中水迴用工程
實例四 大連某傢用飾品公司100m3/h印染廢水處理及中水迴用處理工程
實例五 某漂印廠4000m3/d印染廢水預處理係統工藝設計
第四章 鋼鐵工業廢水
實例一 昆明某鋼鐵集團80m3/h生産廢水迴用處理工程
實例二 雲南昭通某洗煤場1000m3/d洗煤廢水處理及精煤迴收技術方案
實例三 越南下龍某焦化廠45m3/h焦化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四 7200m3/d焦化廢水處理工程方案設計
實例五 50m3/h焦化廢水處理站設計方案
第五章 養殖、屠宰及肉類加工廢水
實例一 雲南某集團企業下屬養殖場800m3/d養殖廢水處理及中水迴用工程
實例二 雲南某食品加工企業200m3/d屠宰廢水迴用工程
實例三 雲南某肉類加工廠3000m3/d廢水處理站改造工程
實例四 山西某食品公司30m3/d牛肉加工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五 500m3/d屠宰廢水處理工程設計方案
實例六 肉類深加工企業130m3/d屠宰廢水處理站改造工程
實例七 300m3/d傢禽類深度加工廢水處理工程設計方案
第六章 食品加工工業廢水
實例一 廣西某製糖企業8400m3/d循環冷卻水處理工程
實例二 南寜某糖業有限公司6000m3/d製糖廢水處理工程
實例三 昆明某薯片加工企業600m3/d廢水迴用處理工程
……
第七章 飲料酒及酒精製造業廢水
第八章 製藥工業廢水
第九章 機械加工工業廢水
第十章 有色金屬工業廢水
第十一章 石油工業廢水
第十二章 製革廢水
前言/序言
工業廢水是造成環境汙染,特彆是水體汙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控製和消減工業廢水汙染是改善我國水環境質量的重要內容和保障。工業行業種類繁多,廢水性質迥異,處理難度大。隨著國務院《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的發布,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和監管力度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其政策的實施也將強力推動工業廢水汙染的全麵治理。為此,曆經兩年,一部集各方智慧、三易其稿,專為工業廢水處理工程設計實務量身打造的專業書籍正式麵世。
全書共分為十二章,以工業廢水處理係統設計實踐為基礎,通過以案例的形式,為讀者呈現瞭包括化學工業廢水、醫藥工業廢水、機械電子工業廢水、皮革製品工業廢水及生物、食品工業廢水在內的6大工業廢水的處理技術及工程方案設計。其中工程方案設計包括汙水來源、水質水量、工藝流程、主要設備、工程造價、運行費用、平麵及高程布置等。主要作者從事水處理工作30餘年,設計的工程項目類型多,處理的故障多,所精選的91個工業廢水處理方案實例均由作者親自設計或參與指導設計,不僅覆蓋麵廣,而且得到瞭實際實施並運行效果良好,突齣瞭其創新性、實用性、成熟性和代錶性。同時,書中還匯集瞭常用的工業廢水處理係統、設備結構設計概算等專業數據、圖錶和專業設計規程、規範條文等資料,是有關水處理設計方麵的實用書籍。本書適用於從事水處理工作方麵的專業人員及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師生閱讀參考,也可作為水處理設備經營人員的參考資料。
由於本書編寫涉及專業麵廣,時間跨度大,一些技術尚處於探索階段,部分數據及圖片無法考究,淺陋之處還請同行和師長們指正。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先進材料科學與應用的圖書簡介,內容將聚焦於新材料的開發、性能錶徵及其在尖端技術領域的集成應用,旨在為材料工程師、科研人員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深入的理論指導和前沿的技術視野。 --- 先進材料科學與應用:從基礎到前沿集成 圖書簡介 《先進材料科學與應用:從基礎到前沿集成》是一部係統性、前瞻性的專著,深入剖析瞭當代材料科學領域最激動人心的發展方嚮和核心技術挑戰。本書超越瞭傳統材料學的範疇,重點聚焦於如何設計、閤成和功能化那些能夠在極端環境下工作、具備多功能集成特性的新型物質體係。全書結構嚴謹,內容涵蓋瞭從微觀結構控製到宏觀性能優化的完整鏈條,尤其強調瞭材料工程在信息技術、能源轉型和生物醫學工程中的戰略地位。 第一部分:功能性材料的理論基礎與閤成前沿 本部分奠定瞭理解先進材料所需的基礎理論框架,並詳細介紹瞭當前最受關注的幾類功能材料的閤成方法學。 第一章:晶體結構與電子態調控 本章深入探討瞭固體材料的晶體缺陷理論、電子能帶結構與材料宏觀電學、光學性質之間的內在聯係。重點解析瞭如何通過摻雜工程、相變控製以及界麵工程來精確調控材料的電子結構,以實現特定的功能(如高遷移率、窄帶隙或高效光吸收)。內容涉及拓撲絕緣體和二維材料的能帶拓撲概念,為理解新型電子器件的物理基礎做好鋪墊。 第二章:納米結構材料的自組裝與規模化製備 納米材料的獨特性能源於其高比錶麵積和量子尺寸效應。本章詳細介紹瞭從零維(量子點、納米顆粒)、一維(納米綫、碳納米管)、二維(石墨烯、過渡金屬硫化物)到復雜三維多孔結構材料的精準閤成技術。特彆關注瞭溶液法、氣相沉積(CVD/ALD)以及模闆輔助自組裝在實現材料形貌與尺寸均勻性控製中的關鍵作用。探討瞭如何剋服納米材料在宏觀尺度上實現穩定、低成本、高通量的規模化生産的技術瓶頸。 第三章:新型高熵閤金與金屬間化閤物 針對極端環境應用(如航空航天、核能),本部分著重介紹瞭高熵閤金(HEA)的設計理念、微觀結構演變規律及其優異的機械性能和抗輻照能力。深入分析瞭復雜多主元體係中相的形成規則和穩定性判據。此外,也探討瞭具有高硬度、高熔點的金屬間化閤物(如NiAl、TiAl基閤金)的強化機製、增材製造過程中的缺陷控製技術。 第二部分:關鍵領域的集成應用與性能提升 本部分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聚焦於先進材料在能源轉換、信息存儲和生物工程等三大前沿領域的具體應用案例與挑戰。 第四章:能源存儲與轉換材料的突破 本章是全書的重點之一,係統闡述瞭下一代儲能器件所需的核心材料。 電池技術: 深入分析瞭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的容量衰減機製、固態電解質的界麵阻抗問題,以及鈉離子、鎂離子等後鋰體係的材料挑戰。 催化與燃料電池: 重點討論瞭單原子催化劑(SACs)的設計原理、活性位點工程,以及用於電解水和二氧化碳還原的高效非貴金屬催化劑的開發。 光伏材料: 詳細解析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結構穩定性、缺陷鈍化策略,並對比瞭其與傳統矽基電池的性能優勢與局限性。 第五章:信息存儲與先進光電子材料 本章聚焦於支撐信息時代發展的關鍵功能材料。 磁性與自鏇電子學: 探討瞭室溫磁性材料的設計、磁隧道結的隧道磁阻效應,以及如何利用自鏇軌道矩(SOT)實現低功耗磁隨機存取存儲器(MRAM)的寫入操作。 鐵電與壓電材料: 分析瞭柔性電子器件中所需的非鉛基鐵電材料,以及通過應變工程調控其介電響應的方法。 先進光通信: 深入研究瞭用於光波導和調製器的高摺射率、低損耗聚閤物及無機材料,以及量子點和半導體激光器中的載流子動力學。 第六章:生物相容性與智能響應材料 本部分關注材料與生命係統的交叉前沿。 生物醫用材料: 討論瞭用於組織工程支架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優異生物惰性的鈦閤金和氧化鋯陶瓷,以及用於藥物緩釋的pH/溫度響應性水凝膠。特彆關注瞭用於活體成像的近紅外發射量子點和探針的設計。 智能響應與自修復: 介紹瞭一類能夠感知外界刺激(如光、電、熱、應力)並作齣可逆響應的材料係統,例如形狀記憶聚閤物和具有動態共價鍵網絡的自修復復閤材料,為開發可靠的智能結構和可穿戴設備提供瞭材料基礎。 第三部分:材料的錶徵、建模與未來展望 第七章:先進錶徵技術:從結構到性能的關聯 材料的成功開發依賴於精確的錶徵手段。本章係統迴顧瞭用於先進材料研究的核心技術: 微觀結構分析: 聚焦於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在原子尺度成像中的應用,電子能量損失譜(EELS)和能量分散X射綫譜(EDS)在元素化學態分析中的新進展。 錶麵與界麵分析: 詳細介紹瞭X射綫光電子能譜(XPS)、二次離子質譜(SIMS)在探測試劑化和界麵層電荷轉移方麵的能力。 動態性能測試: 探討瞭原位(in-situ)/非原位(operando)測試技術,如原位拉伸電鏡、原位電化學測試,用於實時捕獲材料在工作狀態下的微觀變化。 第八章:計算材料學與材料基因組計劃 本章麵嚮材料設計自動化。係統介紹瞭密度泛函理論(DFT)在預測材料電子結構和穩定性的基礎應用,以及濛特卡洛模擬和分子動力學(MD)在模擬材料擴散、界麵摩擦和高分子構象變化中的作用。最後,本書展望瞭材料基因組計劃(MGI)如何通過高通量計算、自動化實驗平颱和機器學習算法,加速新材料的發現和優化進程,引領下一代材料工程的革命。 總結: 《先進材料科學與應用:從基礎到前沿集成》匯集瞭材料化學、物理學和工程學的最新成果,是一本為緻力於解決21世紀技術難題的專業人士量身打造的參考書。它不僅提供瞭深厚的理論支撐,更重要的是,展示瞭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尖端功能材料。全書內容豐富、邏輯清晰,是構建未來技術藍圖不可或缺的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