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

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沈华 著
图书标签:
  • 养生
  • 四季养生
  • 谚语
  • 中医养生
  • 健康
  • 传统文化
  • 生活常识
  • 养生智慧
  • 第2版
  • 健康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51419
版次:2
商品编码:1221193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9
字数:30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部分内容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和上海自由基学会网站刊登,获得非常高的点击率。在2015年11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上,吴立玲理事长在总结报告中表扬学会网站对科普宣传获得非常高的点击率,认为《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对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同时本人再次当选为第十届理事。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宋前流教授,将《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部分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材和微信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好多国内知名大学的老教授及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看到都很欣赏,说是靠谱的养生保健知识,学到了简便易行、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获益匪浅。

目录

第一篇 春回大地万物生,春捂防病添精神
1.一年之计在于春
2.一日之计在于晨
3.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
4.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
5.春捂秋冻,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
6.春风吹日暖,春燥早日防
7.蜂蜜水,润春燥
8.三天不吃青(菜),两眼冒金星
9.菠菜豆腐虽贱,山珍海味不换
10.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11.客中虽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
12.莴笋肉酥叶亦香,单骑跃马菜中王
13.芦笋营养价值高,美容抗癌效果好
14.缓解春困小妙招,吃葱杀菌抗疲劳
15.清茶一杯,元气百倍
16.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17.早春韭菜一束金
18.凉拌马兰头,降压泄热火
19.清明螺顶只鹅,清明蛋人人盼
20.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
21.春季进补汤,祛寒数鸡汤
22.一鸽胜九鸡,鸽蛋赛人参
23.红枣茵陈汤,肝病好单方
24.百草出芽,百病易发:菜花黄,痴子忙
25.春游去踏青,春暖防过敏
26.春日阳光暖洋洋,晒得身心都舒畅
27.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28.百练不如一走
29.糊成纸鸢一线牵,凭借春风上青天
30.我和姥姥去踏青,游完灵隐采艾青

第二篇 夏伏天热心静长,饮食消暑保健康
1.立夏日,吃补食
2.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3.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
4.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5.夏令饮食有三鲜
6.天时虽热,不可食凉:瓜果虽美,不可多尝
7.暑天吃西瓜,药剂不用抓
8.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9.十苦九补数苦瓜,除皱嫩肤是黄瓜
10.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11.吃了马齿菜,一年无病害
12.洋葱好味道,防癌抗衰老
……

第三篇 秋高气爽庆丰收,秋冻傲霜人长寿
第四篇 冬练三九精气藏,开春打虎有力量
致谢

精彩书摘

  《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
  解评“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是一天的开始。一天的开端很重要,想要拥有健康体魄与美好心情,一定要在早晨做好以下几件事。早上睁开眼,不宜立即起床,人体由抑制状态转入兴奋状态需要一个过程,让我们从学习与实践古人延年益寿的小秘诀来开始美好的一天,别看这些小秘诀只是平平常常的小动作,那可是千百年来养生智慧的结晶。
  (1)晨练床上功,潜力大无穷
  我父亲晨练床上功重点是学习与实践乾隆皇帝的十常健身法,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发常梳、足常摩、腹常旋、肛常提。如耳常弹,即提拉按摩耳朵的穴位,它与全身脏腑相连接,能使人头脑清醒、心情舒畅,既有强身祛病之功,又有抗衰防老之效。睛常转,能改善视力,使眼睛明亮有神。发常梳,能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脑细胞衰老,使头清目明、精力充沛:不仅能够防治脱发,还能使头发乌黑发亮。足常摩,按摩脚心涌泉穴,能使人活力如泉涌。腹常旋,有利于食物消化,能够强身益寿。肛常提,能健肠防痔疮。
  此外,我父亲还自加一些好功法,如“常按三穴健全身”,这三穴是合谷、内关、足三里,是历代医家强身治病的三大长寿穴。多加按摩,对全身神经、肌肉、组织、器官可起到显著的兴奋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强身,非一般药物所能及。我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如此锻炼,虽年高九十有三,仍眼睛明亮、满头黑发、腰板挺直、步履矫健、思路清晰,和我在街上走,好多人以为是我哥哥呢,真是93岁老翁、70岁的神态!我父亲还有一个亮点,喜欢紧跟新潮流、了解新形势、学习新技能,他每天从电脑上接收我发的养生资料,还会摆弄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看新闻、听音乐、欣赏喜剧,自得其乐,有时还通过视频与远方的家人说说笑笑,享受天伦之乐。喜悦有助于健康,快乐有利于高寿,“心常乐”,这难道不是给床上保健功又添一新法吗?我父亲通过不断的养生保健,也有可能成为“活到九十九,阎王叫不走”的幸福老寿星哩!
  (2)刷牙用温水,牙齿笑咧嘴
  食物只有通过牙齿的咀嚼,拌以唾液,才能被磨碎吞咽,又能减轻胃肠消化吸收的负担。牙齿健全是保证人体消化系统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刷牙是清除牙菌斑,预防牙周病的最好手段。
  牙齿进行新陈代谢的最佳温度为37℃左右。倘若刷牙时不注意水温,牙齿受到骤冷或骤热的刺激,不仅容易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还会直接影响牙齿的正常代谢,从而发生牙病、缩短牙齿的寿命。牙膏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泡沫更丰富,刷牙用温水,利于清除口腔里的细菌和食物残渣,既利牙齿、也利咽喉、舌头,使人产生清爽、舒服的口感。所以老话说:“刷牙用温水,牙齿笑咧嘴”!
  世界口腔卫生组织在全球内开展“三个三”活动,即一天刷牙三次、一次三个面(牙齿的正面、侧面、后面,可谓是“面面俱到”)、持续三分钟。早上刷牙只能清新口气,而吃完饭漱口、半小时之后再刷牙最好,这对预防龋齿有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牙刷(毛要软硬适中,既有利于清洁牙齿,又不会刺伤牙龈)、牙膏、刷牙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维护口腔健康,延长牙齿寿命。爱牙的八字方针:“天天刷牙,定期检查”,除了天天刷牙,定期去找专业的牙科医生检查也很重要,牙医可以帮助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你的牙齿肯定会更健康。
  ……

前言/序言

  《四季养生谚语》图书于2012年12月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该书部分内容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和上海自由基学会网站刊登,获得非常高的点击率。在2015年11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上,吴立玲理事长在总结报告中表扬学会网站对科普宣传获得非常高的点击率,认为该书对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同时本人再次当选为第十届理事。
  在当当网购书的读者评价:“这本书真的很好,是我在书店看到后又来网站买的,觉得家里有老人的,可以推荐给他们看看,真的很不错。我已经很久没有在网上买到这种特别想推荐给亲朋好友的书了。”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宋前流教授,将本书部分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材和微信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好多国内知名大学的老教授及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看到都很欣赏,说是靠谱的养生保健知识,学到了简便易行、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获益匪浅。
  胡蜀平教授来信说:“书成为我旅途最温馨的读物,我深信你书中的寄语一定会让读者感动不已!”。李祺福教授来信说:“书写得很有您的独到创见,让这些前人流传下来的养生谚语有了充分的科学阐述,确是一本很有学术价值和普及价值的科普专著。我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以便随时翻阅学习。”
  该书被评为“2013年度浙江省医学科普作品优秀奖”,2015年被浙江省科普作协评为“科普作品优秀奖”。
  本书承蒙广大朋友的喜爱,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教育我必须以更高的责任感与信心,本着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并尽力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望,来收集更多更好的养生谚语加以解读,进一步满腔热情地为大家健身康体、延年益寿和多作奉献服务,为了使古为今用获得较好的效果,本书在内容上力求科学化,文字上力求通俗化,写作上力求趣味化,收集范围上力求广泛性、知识性。书中还引用了不少名人的诗词、名言和逸事,以及一些俗人、俗语和俗事,能让所有的高朋好友们都能雅俗共赏均有收获。再版增添部分新内容,在饮食方面主要增加了蜂蜜、菠菜、莴笋、鸭子、猪蹄、鹧鸪、蟹、海带、小米、马铃薯、荞麦、燕麦等内容,丰富了食疗在养生保健中作用,更多地体现了药补不如食补的意义。
  在个人卫生保健方面增加了“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说明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使人少得疾病,健康长寿!
  在运动养生方面增加了“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阐述了赏花养性、养花健身、赠花传情、食花保健是幸福生活和延年益寿的良方:“糊成纸鸢一线牵,凭借春风上青天”带给您的是放飞希望与梦想的愉悦,您的心情也会放飞到了天空,豁然开朗、无比欢乐:“后背撞撞墙,浑身有力量”告诉您的是背部撞墙——托起人体内的“小太阳”:在“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节中增加了“揉手核桃”的内容,让您体会“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超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的无比喜悦心情:在“百练不如一走”中说明步行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走路使您童颜常驻:“吸气到丹田,寿命超百年”、“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还有在“一日之计在于晨”中着重介绍了我93岁老爸每天做的床上功,说明运动是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是一部旨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养生智慧的经典读物。本书精选了历代流传的、与一年四季养生紧密相关的谚语,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掌握顺应自然、因时而宜的养生之道。 内容概述: 本书共分为四个章节,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章节都集结了大量富有哲理又通俗易懂的养生谚语,并配以详细的阐释。这些谚语不仅是对经验的总结,更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身心健康的生动写照。 春季养生: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调养生息。本书在此章节将深入探讨如“春捂秋冻”、“春季不梳头,百病生”等谚语的内涵。通过对这些谚语的解读,读者将了解到春季养生的关键在于“舒展”、“生发”,如何通过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来调养肝脏,增强体质,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关于“春困”的解释,将不仅仅是简单的嗜睡,而是深入剖析其背后身体阳气初生、需要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理机制,并提供相应的调理建议。 夏季养生: 夏季炎热,养生重点在于“清热”、“养心”。本书将呈现“夏练三伏”、“夏宜晚睡早起”、“暑不露身”等谚语。读者将在此章节学习到如何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身体的清爽与活力,如何调理脾胃,避免暑湿侵扰,以及如何通过饮食(如多食瓜果、饮用清淡汤饮)和起居(如午睡)来滋养心神,预防夏季常见的疾病。对“暑不露身”的解读,会延伸到对夏季穿着的建议,以及如何避免长时间吹空调导致的不适。 秋季养生: 秋季天高气爽,是“收敛”、“润燥”的季节。本书将精选“秋风起,蟹脚痒”、“秋季不宜吃生冷”、“润肺止咳,多吃梨”等谚语。通过对这些谚语的阐释,读者将掌握秋季养生的要诀,如何滋养肺部,缓解秋燥,如何通过调整饮食(如多摄入滋阴润燥的食物)和生活习惯来为冬季的进补做好准备。对“秋风起,蟹脚痒”的讨论,会延伸到对海鲜类食物的适度摄入建议,以及过敏体质的注意事项。 冬季养生: 冬季寒冷,是“进补”、“藏精”的黄金时期。本书将集结“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冬季不宜剧烈运动”、“早睡晚起,精神好”等谚语。读者将在此章节学习到冬季养生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如炖补品、多食温热食物)来培补肾气,增强御寒能力,如何通过“藏”的方式来储存能量,以及如何在寒冷的天气中保持适度的运动,避免久坐不动。对“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解释,会深入到食材的药用价值和季节性特点。 内容特色: 1. 原汁原味的谚语呈现: 本书收录的谚语均经过精选,保留了其最原始、最精炼的语言风格,让读者直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深入浅出的解读: 针对每一句谚语,本书都进行了详尽而易懂的解释。这并非简单的字面翻译,而是结合了中医理论、传统习俗、现代科学知识,全方位地阐释了谚语背后蕴含的养生智慧。解读力求贴近生活,让读者在理解谚语的同时,能够将其轻松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科学与传统的融合: 本书并非一味地照搬古法,而是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科学理念相结合。在解释谚语时,会适时引入现代医学对相关健康问题的认识,或从生理学、营养学等角度进行补充说明,使养生建议更加科学、严谨,也更具说服力。 4. 强调“因时而异,因地而宜”: 养生之道贵在适时适度。本书反复强调,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养生重点,即使是同一句谚语,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个人体质下,其应用也会有所差异。这种辩证的养生观,是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 5. 可操作性强: 本书的宗旨是指导读者实践。每一章节的养生建议,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无论是饮食调整、起居作息,还是简单的运动锻炼,都力求简单易行,能够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6. 篇章结构清晰: 以季节为划分,结构清晰明了,方便读者根据当前时令快速查找相关养生知识。每章内部,谚语按一定逻辑编排,解读层层深入,阅读体验流畅。 7. 语言风格平实,富有人情味: 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力求语言平实、亲切,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在娓娓道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养生知识不再枯燥,而是充满生活的气息。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健康的书,它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弘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本书的出版,旨在唤醒人们对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视,引导大家重新审视健康,学习如何顺应自然规律,通过简单有效的方式来提升生活品质,实现身心健康的长久保持。 目标读者: 所有关心自身健康,希望学习传统养生方法的人群。 对中华传统文化、养生学感兴趣的学生、学者及爱好者。 希望为家人提供更科学、更传统健康指导的家庭成员。 寻求简便易行、符合自然规律的养生之道的人士。 总而言之,《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是一本集智慧、文化、实践于一体的优秀养生读物。它以生动形象的谚语为载体,以深入浅出的解读为桥梁,为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健康、和谐生活的大门。通过阅读本书,您将不仅获得丰富的养生知识,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宝贵生活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这本书,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为养生就应该是那些复杂的食疗方、穴位按摩,或者是各种高科技的保健品。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明白,最有效的养生之道,其实就蕴藏在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朴素智慧里。书里关于“夏长”的章节,让我对夏季的养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过去总觉得夏天就该贪凉,吃冷饮、吹空调,但书中却强调了“夏不露财”的养生观,解释了为何在炎热的季节,过度贪凉反而容易伤及阳气,导致身体出现湿气重、食欲不振等问题。它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饮食来“清暑祛湿”,如何调整作息来适应夏季的昼长夜短。读完这部分,我顿时觉得之前夏天的一些不适症状,好像找到了根源。而且,书里对每一条谚语的解读都非常深入,不仅仅是解释字面意思,还会追溯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和科学依据。这种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既有说服力,又充满了趣味性。这本书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融入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并且是那么的自然而顺应天道。

评分

刚拿到《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虽然我不是养生方面的专家,但平日里也多少有些关注。这书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它那股子生活化的气息。翻开第一页,就被开篇几句朴实无华的谚语给打动了。“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句耳熟能详的老话,经过书中的细致解读,仿佛一下子就有了灵魂。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提醒,更是古人根据自然规律和身体反应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书里对于“春捂”的讲解,细致到从衣物增减的时机、捂的程度,到配合饮食的调整,都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读着读着,脑海里就浮现出小时候奶奶在春天时叮嘱我多穿件衣服的样子,那种关怀备至的暖意扑面而来。还有关于“秋冻”,书中并没有简单地提倡大家受冻,而是阐述了其科学原理,比如如何通过适度的“冻”来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为冬季的健康打下基础。这种循序渐进、因时而异的养生智慧,让人觉得既科学又充满人情味。我特别喜欢书里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将深奥的养生道理化繁为简,传递给每一个渴望健康的人。即使是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也能轻松理解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是一本养生指南,更像是一份温情的提醒,一次与古老智慧的对话。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我们很容易忽略身体发出的信号,也就越来越难以保持健康。而《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就像一股清流,让我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将一年四季的养生要点,浓缩在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中,然后又把这些谚语背后的深邃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以人为本”的视角,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导,而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理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挑战。比如,在讲到某个季节的养生禁忌时,书中还会结合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给出更具操作性的建议。它让我明白,养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的艺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身体的了解更深了,也对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让我觉得,健康的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只需要我们多一份觉察,多一份用心。

评分

我向来对传统文化的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份好奇心。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流传千年的养生谚语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解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秋收”部分的阐述,它让我看到了秋季养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顺应自然的变化来调养身体。书里提到“秋季宜收不宜散”,这句话在我的理解中,不仅仅是身体的收敛,也包括了精神层面的宁静。书中对于如何通过饮食来滋补、如何调整情绪来达到身心平衡,都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指导。我发现,很多我过去忽略的身体信号,在这本书里都有相应的解释和应对方法。例如,秋季皮肤干燥的问题,书中就给出了非常贴切的食疗建议,让我尝试后确实感觉到了改善。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每一条谚语的解读,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这种解读方式,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中,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引人入胜。

评分

作为一名对健康生活方式有着追求的读者,《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这本书无疑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我一直相信,最长久、最有效的健康管理,是建立在对身体规律的深刻理解之上。而这本书,正是以一种非常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方式,揭示了这些规律。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冬藏”的章节。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身体的保养,认为只要穿暖和就够了。但这本书却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冬藏”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身体的休息,更是生命能量的积蓄。书中关于如何通过饮食来温补、如何通过穴位按摩来促进气血循环,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作息来养精蓄锐,都提供了非常具体而易于操作的方法。我尝试了书中推荐的几款冬季食谱,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确实让我感觉身体更加温暖、有活力。更重要的是,书中并没有贩卖焦虑,而是用一种平和、温润的态度,引导读者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去倾听身体的声音。这种基于长期实践的养生智慧,让我觉得非常可靠和安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