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林學概論/國傢林業局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從林業的曆史、現狀與發展趨勢入手,以適應當前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的要求,主要介紹林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主要技術體係,係統介紹森林及其分布、主要森林植物、森林的功能、森林培育、森林健康、森林經營利用、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等方麵的基礎知識與主要技術。
《林學概論/國傢林業局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適用於高等職業院校非林業技術專業的學生,也可供從事林業及相近專業管理技術人員短期培訓班選用,還可作為林區基層生産單位技術管理人員以及非林學專業廣大學生和讀者的自學和參考用書。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單元1課程導入
1.1 森林、林業與林學
1.2 環境問題與森林可持續經營
1.3 林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單元2森林及其分布
2.1 森林結構特徵
2.2 森林分布
單元3主要森林植物
3.1 植物形態識彆基礎
3.2 植物分類基礎
3.3 福建常見森林植物
單元4森林的功能
4.1 森林的功能效益
4.2 我國生態環境現狀及存在問題
4.3 林業工程建設
單元5森林培育
5.1 林木良種繁育
5.2 苗木培育
5.3 森林營造
5.4 森林經營
單元6森林健康
6.1 森林健康概述
6.2 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種類
單元7森林經營利用
7.1 森林采伐利用
7.2 林下經濟開發
7.3 林副産品利用
7.4 木材加工利用
單元8森林資源經營管理
8.1 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概述
8.2 森林分類與區劃
8.3 森林資源調查
8.4 森林經營方案
8.5 森林資源實務管理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林學概論是高等職業院校非林業技術專業的一門學科拓展通識課程。本教材從林業的曆史、現狀與發展趨勢入手,以適應當前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的要求,主要介紹林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主要技術體係,係統介紹森林及其分布、主要森林植物、森林的功能、森林培育、森林健康、森林經營利用、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等方麵的基礎知識與主要技術。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瞭解林學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主要技術,幫助高等職業院校的非林科專業的學生瞭解林學相關知識,養成熱愛自然、熱愛森林和熱愛環境的良好生態意識,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也培養學生從事相關涉林職業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
教材從認識森林、培育森林、經營森林、保護森林、利用森林和管理森林為主綫,結閤福建省林業生態建設的區域特點,以增加林業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林業生産管理的技術體係為目的,結閤當前現代林業技術發展的趨勢,編寫瞭8個單元,其內容主要包括課程導入、森林及其分布、主要森林植物、森林的功能、森林培育、森林健康、森林經營利用、森林資源經營管理,較全麵地反映瞭當前林業生産、森林生態保護、森林開發利用、資源經營管理的現狀與科技進步,完整涵蓋瞭林學專業的基礎知識。
本教材由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集體閤作編寫,由鄭鬱善、廖建國擔任主編,具體分工如下:鄭鬱善編寫第1單元;周俊新編寫第2單元;何國生編寫第3單元;傅成傑編寫第4單元;餘燕華編寫第5單元;葉世森編寫第6單元;林琴琴編寫第7單元;廖建國編寫第8單元;全書由鄭鬱善、廖建國負責統稿、定稿工作;本教材承濛福建農林大學陳平留教授審閱,並提齣中肯的修改意見與建議,特此衷心緻謝!
本教材適用於高等職業院校非林業技術專業的學生,也可供從事林業及相近專業管理技術人員短期培訓班選用,還可作為林區基層生産單位技術管理人員以及非林學專業廣大學生和讀者的自學和參考用書。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加之科學視野和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林學概論:國傢林業局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內容概要 《林學概論》是一部旨在係統介紹林業科學基礎知識和核心概念的教材,麵嚮國傢林業局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的要求而編寫。本書不僅為林業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瞭紮實的理論基礎,更注重將前沿的林業科技進展與實際應用相結閤,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林業人纔。全書涵蓋瞭林學研究的諸多重要領域,從森林的生態學基礎到森林經營管理,再到林業的社會經濟影響,力求為讀者勾勒齣完整的林業知識體係。 第一部分:森林的生態基礎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森林作為一種復雜的生態係統所遵循的基本規律。首先,我們將從森林生態係統的組成要素入手,詳細解析生物群落(包括樹木、灌木、草本植物、微生物以及各類動物)與非生物環境(如光照、溫度、水分、土壤、大氣等)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將闡述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在森林生態係統中的關鍵作用,例如光閤作用如何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能,以及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環如何維持森林的生機。 緊接著,我們將聚焦於森林的結構與功能。森林的垂直結構(從林冠層到林下層)和水平結構(鑲嵌斑塊、廊道等)如何影響物種多樣性和生態過程。同時,我們將探討森林在調節區域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釋氧等方麵的關鍵生態服務功能,並分析這些功能對人類社會和生物圈的深遠意義。 此外,本部分還將介紹森林群落的演替理論。從裸地的先驅群落到穩定的頂級群落,森林群落的動態變化過程及其驅動因素將被詳細闡釋。我們將分析不同類型的演替(初級演替、次級演替),以及乾擾(如火災、病蟲害、風倒等)在森林演替中的作用。理解森林演替對於進行長期的森林生態係統管理和恢復至關重要。 第二部分:森林的生長與發育 本部分將從微觀和宏觀層麵,剖析森林個體(樹木)的生長發育規律及其在群體中的錶現。我們將首先介紹樹木的解剖學和生理學基礎。從細胞結構到組織分化,再到根、莖、葉、花、果等器官的功能,我們將詳細講解樹木如何吸收養分、進行光閤作用、蒸騰作用以及呼吸作用,這些生理過程是樹木生長發育的物質和能量基礎。 隨後,我們將深入探討樹木的年生長周期。影響樹木生長的主要環境因子(光照、溫度、水分、養分、CO2濃度)將得到詳細分析,並闡述這些因子如何通過調控樹木的生理活動來影響其生長速度和形態。我們將介紹年生長錐的形成機製,以及年輪如何記錄樹木的生長曆史和環境變化。 本部分還將討論森林的種群動態。我們將分析影響樹木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包括繁殖(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傳播、萌發、幼苗生長、競爭、死亡等各個環節。我們將介紹種群增長模型,以及影響種群數量波動和結構變化的內在和外在因素。 第三部分:森林資源調查與監測 本部分聚焦於林業生産實踐中至關重要的森林資源調查與監測技術。我們將從森林資源調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入手。首先,介紹調查的目的、內容和精度要求,並重點講解樣地(固定樣地、樣綫、樣方)的布設原則和方法。 在測量技術方麵,我們將詳述如何測量樹木的各項指標,包括但不限於:胸徑、樹高、枝下高、冠幅、材積、生物量等。我們將介紹各種測量工具和儀器的使用方法,例如測高儀、測徑儀、坡度儀、羅盤儀等。 此外,本部分還將引入現代化的森林資源調查技術。我們將詳細介紹遙感技術(如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在森林資源調查中的應用,包括如何利用不同波段的遙感影像提取森林覆蓋信息、森林類型、樹種組成等。同時,我們將介紹地理信息係統(GIS)如何與遙感技術結閤,實現森林資源的空間分析和管理。 森林動態監測是持續瞭解森林健康狀況、資源變化趨勢的關鍵。我們將講解森林監測的目的、內容和方法,包括長期固定樣地的監測、森林健康監測(病蟲害、環境汙染等)、以及森林火災監測等。瞭解這些技術對於科學評估森林資源狀況,製定閤理的森林經營方案至關重要。 第四部分:森林經營管理 本部分是林學理論聯係實際的關鍵環節,旨在培養讀者運用科學方法管理森林資源的能力。我們將從森林經營的基本原則和目標齣發,闡述如何通過閤理的經營活動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我們將介紹森林經營計劃的編製。這包括對現有森林資源的評估、經營目標的設定(如生産木材、保護生態、提供景觀等)、以及經營措施的規劃。我們將詳細講解不同經營目標下,如何製定相應的經營策略。 在森林經營的具體措施方麵,我們將深入探討: 采伐管理: 介紹不同采伐方式(如皆伐、擇伐、漸伐、疏伐)的適用條件、技術要點以及對森林生態係統的影響。我們將強調可持續采伐的理念,如何在保證木材供應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森林生態環境的損害。 更新造林: 講解如何選擇適宜的造林樹種、整地方式、栽植技術以及幼林撫育。我們將關注人工造林與天然更新相結閤的模式,以及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長質量。 撫育管理: 介紹不同生長階段森林的撫育方法,如疏伐、間伐、修枝等,旨在促進目標樹種的生長,改善森林結構,提高森林質量。 病蟲害防治: 探討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監測方法以及綜閤防治技術。我們將關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檢疫措施在病蟲害管理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建立健全的預警和應急體係。 森林保護: 介紹森林防火、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麵的知識。我們將強調森林在生態係統服務功能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管理來維護森林的生態健康。 第五部分:林業的生物技術與可持續發展 本部分將關注現代林業發展的前沿科技和宏觀發展戰略。我們將首先介紹林業生物技術的應用,包括: 育種技術: 講解傳統育種方法以及分子育種、基因工程在選育優良樹種方麵的最新進展,例如抗病蟲害、速生豐産、適應環境變化等性狀的改良。 組培技術: 介紹林木組織培養在快速繁殖優良種苗、脫毒育種、種質資源保存等方麵的應用。 森林病蟲害診斷與防治: 結閤分子生物學技術,介紹如何更精準地診斷病原體,以及開發更高效、環保的防治方法。 接著,我們將探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包括: 林業政策與法規: 介紹國傢關於林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以及國際上關於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準則和標準。 森林認證體係: 講解FSC、PEFC等森林認證的意義和作用,以及如何通過認證推動可持續林業實踐。 林業經濟與貿易: 分析林産品的市場需求、貿易動態,以及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林業與社會: 探討林業在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生態扶貧、鄉村振興等方麵的作用,以及林業與社區發展的關係。 全球氣候變化與林業: 分析氣候變化對森林生態係統的影響,以及林業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中的作用,例如碳匯林、森林經營的固碳潛力等。 結論 《林學概論》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係統、深入的林業知識框架。通過對森林生態基礎、生長發育、資源調查、經營管理以及生物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讀者將能夠深刻理解林業的科學內涵和實踐價值,為未來從事林業相關的學習、研究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我國林業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