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林学概论/国家林业局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从林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入手,以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主要介绍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技术体系,系统介绍森林及其分布、主要森林植物、森林的功能、森林培育、森林健康、森林经营利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主要技术。
《林学概论/国家林业局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非林业技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供从事林业及相近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短期培训班选用,还可作为林区基层生产单位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非林学专业广大学生和读者的自学和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单元1课程导入
1.1 森林、林业与林学
1.2 环境问题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1.3 林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单元2森林及其分布
2.1 森林结构特征
2.2 森林分布
单元3主要森林植物
3.1 植物形态识别基础
3.2 植物分类基础
3.3 福建常见森林植物
单元4森林的功能
4.1 森林的功能效益
4.2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4.3 林业工程建设
单元5森林培育
5.1 林木良种繁育
5.2 苗木培育
5.3 森林营造
5.4 森林经营
单元6森林健康
6.1 森林健康概述
6.2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单元7森林经营利用
7.1 森林采伐利用
7.2 林下经济开发
7.3 林副产品利用
7.4 木材加工利用
单元8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8.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述
8.2 森林分类与区划
8.3 森林资源调查
8.4 森林经营方案
8.5 森林资源实务管理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林学概论是高等职业院校非林业技术专业的一门学科拓展通识课程。本教材从林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入手,以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主要介绍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技术体系,系统介绍森林及其分布、主要森林植物、森林的功能、森林培育、森林健康、森林经营利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主要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了解林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主要技术,帮助高等职业院校的非林科专业的学生了解林学相关知识,养成热爱自然、热爱森林和热爱环境的良好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也培养学生从事相关涉林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
教材从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利用森林和管理森林为主线,结合福建省林业生态建设的区域特点,以增加林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林业生产管理的技术体系为目的,结合当前现代林业技术发展的趋势,编写了8个单元,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导入、森林及其分布、主要森林植物、森林的功能、森林培育、森林健康、森林经营利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林业生产、森林生态保护、森林开发利用、资源经营管理的现状与科技进步,完整涵盖了林学专业的基础知识。
本教材由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集体合作编写,由郑郁善、廖建国担任主编,具体分工如下:郑郁善编写第1单元;周俊新编写第2单元;何国生编写第3单元;傅成杰编写第4单元;余燕华编写第5单元;叶世森编写第6单元;林琴琴编写第7单元;廖建国编写第8单元;全书由郑郁善、廖建国负责统稿、定稿工作;本教材承蒙福建农林大学陈平留教授审阅,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与建议,特此衷心致谢!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非林业技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供从事林业及相近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短期培训班选用,还可作为林区基层生产单位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非林学专业广大学生和读者的自学和参考用书。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科学视野和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林学概论:国家林业局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容概要 《林学概论》是一部旨在系统介绍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的教材,面向国家林业局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的要求而编写。本书不仅为林业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注重将前沿的林业科技进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林业人才。全书涵盖了林学研究的诸多重要领域,从森林的生态学基础到森林经营管理,再到林业的社会经济影响,力求为读者勾勒出完整的林业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森林的生态基础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森林作为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所遵循的基本规律。首先,我们将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入手,详细解析生物群落(包括树木、灌木、草本植物、微生物以及各类动物)与非生物环境(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大气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将阐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例如光合作用如何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以及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如何维持森林的生机。 紧接着,我们将聚焦于森林的结构与功能。森林的垂直结构(从林冠层到林下层)和水平结构(镶嵌斑块、廊道等)如何影响物种多样性和生态过程。同时,我们将探讨森林在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等方面的关键生态服务功能,并分析这些功能对人类社会和生物圈的深远意义。 此外,本部分还将介绍森林群落的演替理论。从裸地的先驱群落到稳定的顶级群落,森林群落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因素将被详细阐释。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演替(初级演替、次级演替),以及干扰(如火灾、病虫害、风倒等)在森林演替中的作用。理解森林演替对于进行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森林的生长与发育 本部分将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剖析森林个体(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在群体中的表现。我们将首先介绍树木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从细胞结构到组织分化,再到根、茎、叶、花、果等器官的功能,我们将详细讲解树木如何吸收养分、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以及呼吸作用,这些生理过程是树木生长发育的物质和能量基础。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树木的年生长周期。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水分、养分、CO2浓度)将得到详细分析,并阐述这些因子如何通过调控树木的生理活动来影响其生长速度和形态。我们将介绍年生长锥的形成机制,以及年轮如何记录树木的生长历史和环境变化。 本部分还将讨论森林的种群动态。我们将分析影响树木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繁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传播、萌发、幼苗生长、竞争、死亡等各个环节。我们将介绍种群增长模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波动和结构变化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第三部分: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 本部分聚焦于林业生产实践中至关重要的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我们将从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入手。首先,介绍调查的目的、内容和精度要求,并重点讲解样地(固定样地、样线、样方)的布设原则和方法。 在测量技术方面,我们将详述如何测量树木的各项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材积、生物量等。我们将介绍各种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例如测高仪、测径仪、坡度仪、罗盘仪等。 此外,本部分还将引入现代化的森林资源调查技术。我们将详细介绍遥感技术(如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包括如何利用不同波段的遥感影像提取森林覆盖信息、森林类型、树种组成等。同时,我们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如何与遥感技术结合,实现森林资源的空间分析和管理。 森林动态监测是持续了解森林健康状况、资源变化趋势的关键。我们将讲解森林监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包括长期固定样地的监测、森林健康监测(病虫害、环境污染等)、以及森林火灾监测等。了解这些技术对于科学评估森林资源状况,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至关重要。 第四部分:森林经营管理 本部分是林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旨在培养读者运用科学方法管理森林资源的能力。我们将从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出发,阐述如何通过合理的经营活动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将介绍森林经营计划的编制。这包括对现有森林资源的评估、经营目标的设定(如生产木材、保护生态、提供景观等)、以及经营措施的规划。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经营目标下,如何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在森林经营的具体措施方面,我们将深入探讨: 采伐管理: 介绍不同采伐方式(如皆伐、择伐、渐伐、疏伐)的适用条件、技术要点以及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将强调可持续采伐的理念,如何在保证木材供应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损害。 更新造林: 讲解如何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整地方式、栽植技术以及幼林抚育。我们将关注人工造林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模式,以及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质量。 抚育管理: 介绍不同生长阶段森林的抚育方法,如疏伐、间伐、修枝等,旨在促进目标树种的生长,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 病虫害防治: 探讨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监测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技术。我们将关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检疫措施在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建立健全的预警和应急体系。 森林保护: 介绍森林防火、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将强调森林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来维护森林的生态健康。 第五部分:林业的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本部分将关注现代林业发展的前沿科技和宏观发展战略。我们将首先介绍林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包括: 育种技术: 讲解传统育种方法以及分子育种、基因工程在选育优良树种方面的最新进展,例如抗病虫害、速生丰产、适应环境变化等性状的改良。 组培技术: 介绍林木组织培养在快速繁殖优良种苗、脱毒育种、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的应用。 森林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介绍如何更精准地诊断病原体,以及开发更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 接着,我们将探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包括: 林业政策与法规: 介绍国家关于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上关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准则和标准。 森林认证体系: 讲解FSC、PEFC等森林认证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认证推动可持续林业实践。 林业经济与贸易: 分析林产品的市场需求、贸易动态,以及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林业与社会: 探讨林业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生态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以及林业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全球气候变化与林业: 分析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林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例如碳汇林、森林经营的固碳潜力等。 结论 《林学概论》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林业知识框架。通过对森林生态基础、生长发育、资源调查、经营管理以及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林业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价值,为未来从事林业相关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