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舊五代史(全6冊)(二十四史繁體竪排) | 作者 | 薛居正 |
| 定價 | 238.00元 | 齣版社 | 中華書局 |
| ISBN | 9787101003215 | 齣版日期 | 1976-05-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1.762Kg |
| 內容簡介 | |
| 《舊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稱《梁唐晉漢周書》,後人為區彆於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便習稱《舊五代史》。這是由宋太祖詔令編纂的官修史書。薛居正(公元912——981年)監修,盧多遜、扈濛、張澹、李、劉兼、李穆、李九齡等同修。經始於宋太祖開寶六年(公元973年)四月,至次年閏十月甲子日完竣呈上,前後隻用瞭一年半左右時間。成書如此迅速,主要在於宋太祖十分重視,組織的撰修班子規格高、陣容強;同時也因為去古未遠,可資參考的史料相當齊備。五代各朝均有實錄,範質又在此基礎上整理齣實錄簡編——《建隆五代通錄》,從而為修史提供瞭極大便利。 在我國曆史上,唐朝和宋朝之間曾有過封建社會中後一次的大規模分裂割據時期。從公元907年硃溫代唐稱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間,中原地區相繼齣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過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南平、北漢等十個小國,周邊地區還有契丹、吐蕃、渤海、黨項、南詔、於闐、東丹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習慣上稱之為「五代十國」。《舊五代史》記載的就是這段曆史。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捲一 梁書 捲二 梁書二 捲三 梁書三 捲四 梁書四 捲五 梁書五 捲六 梁書六 捲七 梁書七 捲八 梁書八 捲九 梁書九 捲十 梁書十 捲十一 梁書十 捲十二 梁書十二 捲十三 梁書十三 捲十四 梁書十四 捲十五 梁書十五 捲十六 梁書十六 捲十七 梁書十七 捲十八 梁書十八 捲十九 梁書十九 捲二十 梁書二十 021.捲二十一(梁書)·列傳十一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購買這套《舊五代史》,最吸引我的還是它所代錶的文化傳承。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能靜下心來讀一本古籍,本身就是一種修行。這套書的繁體竪排,不僅是對傳統閱讀方式的緻敬,更是一種對曆史文獻原貌的尊重。閱讀的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與古人對話的體驗,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聲,觸摸到歲月的痕跡。對於曆史愛好者和傳統文化研究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件珍貴的藏品。
評分說實話,以前對五代十國那段曆史瞭解不多,總覺得它是個混亂、短暫的時期。但當我翻開這套《舊五代史》,那種沉浸感是前所未有的。通過這些古老的文字,我看到瞭那些在曆史洪流中起起伏伏的帝王將相,感受到瞭他們的野心、掙紮與無奈。作者筆下的敘述,雖然是史書的體例,卻充滿瞭戲劇張力,讓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進去。每一位人物的命運,每一次王朝的更迭,都如同電影畫麵般在我腦海中展開。
評分這次終於入手瞭這套《舊五代史》,一直想找一套裝幀精美、字體清晰的版本,在網上做瞭不少功課,最終選定瞭這個湖北新華書店的版本。拿到手的時候,沉甸甸的書本就讓人感覺很有分量。打開包裝,撲麵而來的是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它的字體是繁體竪排,這正是我一直想要的,讀起來特彆有味道,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紙張的質感也非常棒,厚實而不易透墨,印刷清晰,字跡銳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
評分這套《舊五代史》的裝幀設計也著實令人稱道。每本書的封麵都采用瞭古色古香的風格,素雅大方,沒有過多的花哨裝飾,卻自有一種沉靜的力量。書脊上的燙金字體清晰可見,方便在書架上查找。打開書頁,你會發現它的排版設計非常考究,不僅字體大小適中,行距也恰到好處,給讀者留下瞭足夠的呼吸空間。而且,這套書還配有精美的函套,能夠很好地保護書籍,也大大提升瞭它的收藏價值。
評分這次的購物體驗也相當不錯。湖北新華書店的物流速度很快,包裝也十分仔細,確保瞭書籍在運輸過程中完好無損。收到書的那一刻,內心的喜悅難以言錶。翻閱書頁,那份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讓人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英雄輩齣、亂世紛爭的年代。書中的文字,雖然經過韆年的洗禮,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引人入勝。整體而言,這套書的品質超齣瞭我的預期,是非常值得入手的一套史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