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劉長霞,羅施中 編
圖書標籤:
  • 分子生物學
  • 實驗技術
  • 生物技術
  • 生命科學
  • 實驗指導
  • 生物化學
  • 基因工程
  • DNA
  • RNA
  • 蛋白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8368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669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9
字數:21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內容涵蓋三個方麵:一是基本實驗技術,二是基因工程蛋白質藥物工程化生産技術,三是現代分子生物學功能實驗技術。本書包括基本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並將常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科研成果和基因工程藥物生産實踐融入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能、科研創新及工程産業化能力,實用性和指導性強。
本書可以用作生物技術、生物工程、製藥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相關專業本科教材,也可供上述領域研究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劉長霞,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長期從事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及科研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羅施中,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生物化工和化學生物學的相關研究工作。發錶論文三十多篇,參編專著一本。榮獲2013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13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奬(三等奬。

目錄

第1章 核酸分離提取技術1
引言1
第1節堿裂解法提取質粒DNA1
第2節磁珠法提取質粒DNA4
第3節質粒DNA瓊脂糖凝膠電泳及其膠迴收7
第4節E.coli基因組DNA的提取10
第5節RNA的分離提取14
參考文獻18

第2章 PCR及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19
引言19
第1節DNA序列的PCR擴增19
第2節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測定目標DNA含量24
參考文獻40

第3章 基因工程菌的構建與錶達産物鑒定技術41
引言41
第1節E.coli感受態細胞的製備、質粒DNA重組與轉化41
第2節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蛋白質45
第3節蛋白質的Western印跡分析50
參考文獻56

第4章 基因工程蛋白的工程化生産技術57
引言57
第1節基因工程蛋白的原核錶達工程化技術58
第2節原核錶達基因工程蛋白的分離純化68
第3節基因工程蛋白的真核錶達工程化技術75
第4節真核錶達基因工程蛋白的分離純化82
參考文獻88

第5章 基因定點突變、基因敲除及微生物分子生物學鑒定技術89
引言89
第1節基因定點突變技術89
第2節基於RecA同源重組的基因敲除技術94
第3節基於16SrRNA序列分析等相關技術鑒定微生物107
參考文獻119

第6章 蛋白質雙嚮電泳、質譜鑒定及結晶技術120
引言120
第1節蛋白質雙嚮電泳120
第2節蛋白質的質譜鑒定131
第3節蛋白質錶達、純化與結晶138
參考文獻151

第7章 生物信息學網絡資源利用152
引言152
第1節生物信息數據庫152
第2節核酸與蛋白質序列分析158
參考文獻163

附錄164
附錄Ⅰ實驗報告撰寫方法164
附錄Ⅱ實驗室安全守則165
附錄Ⅲ培養基與試劑配製166

前言/序言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及其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閤,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已成為生命科學、工程(特彆是生物工程、製藥工程及環境工程)等學科領域的核心和必備的實驗技術。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內容主要包括:服務於教學的基本實驗技術,含核酸提取分離技術、PCR技術、基因重組與工程菌構建技術、錶達産物分析鑒定技術等;服務於生産實踐的工程化生産技術,涉及通過最具代錶性的原核生物(E.coli)錶達係統、動物細胞(CHO)錶達係統及其分離純化技術生産基因工程蛋白藥物,為基因工程産業化提供藉鑒;廣泛應用於現代科學研究的重要技術,如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基因定點突變、基因敲除及微生物分子生物學鑒定技術,基因工程蛋白的雙嚮電泳、質譜鑒定及結晶技術,生物信息學網絡資源利用等。
參編人員為從事相關教學與科研工作的教師以及基因工程蛋白質藥物生産與研究的一綫工程技術人員,他們將科研成果和工程實踐融入實驗教學工作,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科研創新及工程産業化能力。本書是一本實用性較強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教科書,適用於生物技術、生物工程、製藥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上述領域科研及工程研究人員參考,旨在為創新人纔培養、科學研究、産學研、科研成果産業化提供參考。
嚮各位參編人員及其他為本書撰寫過程中提供幫助的人員錶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所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和同行多提寶貴意見。

編者
2017年12月於北京
深入探索細胞的奧秘:《細胞生物學前沿》 本書旨在為生物學、醫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教師和高年級學生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與時俱進的視角,聚焦於現代細胞生物學最前沿的研究方嚮、核心概念與關鍵技術。我們著重探討生命活動最基礎的場所——細胞——其結構、功能、動態調控及其在生命現象和疾病發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 第一部分:細胞的動態結構與分子機器 本部分將細胞視為一個高度組織化、持續演化的微觀工廠,詳細剖析其關鍵組成部分及其復雜的相互作用。 第一章:細胞膜的結構與跨膜信號轉導 細胞膜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屏障,它是一個動態的、具有選擇滲透性的流體鑲嵌結構。我們將深入探討脂質雙分子層(Lipid Bilayer)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膽固醇、鞘脂等關鍵脂質分子如何影響膜的流動性和功能。重點章節會詳細介紹膜蛋白的結構分類(整閤蛋白、外周蛋白、脂錨定蛋白),以及它們在物質運輸、細胞識彆和信號接收中的作用。 隨後,我們將係統梳理細胞信號轉導的復雜網絡。從細胞錶麵受體(如G蛋白偶聯受體GPCRs、酪氨酸激酶受體RTKs)如何捕獲外部信號,到細胞內第二信使(如cAMP、IP3、Ca²⁺)的産生與擴散,再到下遊激酶瀑布(如MAPK通路、PI3K/AKT通路)的激活。我們還會討論信號整閤、交叉對話(Crosstalk)以及信號逃逸和失調在癌癥等疾病中的意義。 第二章:細胞骨架:動態支架與運動引擎 細胞的形態維持和運動依賴於細胞骨架係統。本章將詳細描述微管(Microtubules)、微絲(Actin Filaments)和中間縴維(Intermediate Filaments)這三大支架的分子組成、聚閤機製及其各自扮演的關鍵角色。 微管動力學與運輸: 探討微管的“動態不穩定性”及其在細胞分裂(紡錘體形成)中的作用。重點分析驅動蛋白(Kinesin)和動力蛋白(Dynein)如何利用ATP水解驅動囊泡和細胞器的長距離運輸。 肌動蛋白重塑與形變: 闡述肌動蛋白網絡的調控機製,包括配體結閤蛋白(如Arp2/3復閤體、Formins)如何精確控製聚閤和分支。討論肌動蛋白驅動的細胞遷移、細胞吞飲(Endocytosis)以及細胞粘附的形成與解離。 中間縴維的穩定性貢獻: 介紹角蛋白、波形蛋白等如何提供機械強度和抵抗剪切力,以及其在維持組織完整性中的地位。 第三章:細胞器:專業化的功能區室 本部分超越瞭教科書對細胞器的簡單描述,強調其動態的互作和膜的生物發生與重塑。 內質網(ER)與蛋白質分泌通路: 詳述蛋白質在粗麵內質網中的摺疊、質量控製(ERAD)以及糖基化過程。討論泛素化在靶嚮錯誤摺疊蛋白進行降解中的作用,以及未摺疊蛋白反應(UPR)如何維持細胞穩態。 高爾基體與分選: 探究高爾基體順麵、中間區室和反麵蛋白的“齣芽”和運輸模型,強調其在蛋白質、脂質目的地選擇中的核心樞紐地位。 綫粒體:能量工廠與命運決定者: 聚焦於綫粒體的雙膜結構、電子傳遞鏈(ETC)和氧化磷酸化(OxPhos)。更重要的是,探討綫粒體動力學(融閤與分裂)如何與細胞凋亡、自噬以及細胞衰老緊密相關。 第二部分:細胞核與遺傳信息的調控 本部分聚焦於細胞核——遺傳物質的儲存、復製、轉錄和修復的中心。 第四章:染色質結構與錶觀遺傳調控 從經典染色質結構到高度有序的染色體構象,本章係統梳理基因錶達的物理限製。 核小體與高級結構: 詳細介紹組蛋白的結構、翻譯後修飾(PTMs,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如何創建“組蛋白密碼”,從而影響染色質的可及性。 錶觀遺傳機製詳解: 深入探討DNA甲基化(DNMTs的作用)和非編碼RNA(ncRNAs,如miRNA、lncRNA)在基因沉默和激活中的調控迴路。 染色體空間組織: 介紹TADs(拓撲相關域)、染色體環與結構域介導因子(CTCF)的作用,解析基因組是如何在三維空間中被組織以實現精確的基因調控。 第五章:DNA損傷修復與基因組穩定性 細胞必須具備精密的機製來應對內源性和外源性DNA損傷。本章側重於不同修復通路的分子機製。 錯配修復(MMR)與堿基切除修復(BER): 闡述這些基礎性修復通路如何糾正日常復製錯誤和小規模損傷。 雙鏈斷裂(DSB)修復的策略: 重點對比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和同源重組修復(HR)的分子步驟、酶促因子(如Ku蛋白、DNA-PK、BRCA1/2)及其在細胞周期中的選擇性激活。 DNA損傷反應(DDR): 討論ATM/ATR激酶如何作為中央監測點啓動細胞周期阻滯、基因錶達改變及最終決定細胞命運(修復或凋亡)。 第三部分:細胞的生命周期與命運決定 本部分關注細胞如何生長、分裂、增殖以及在特定條件下選擇死亡。 第六章:細胞周期調控的精確時鍾 細胞周期不再被視為簡單的綫性進程,而是由高度精密的、相互抑製的反饋迴路驅動的。 CDK/Cyclin復閤物: 詳細描述細胞周期關鍵檢查點(G1/S, G2/M, M期)是如何被特定的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s)精確激活和失活的。 腫瘤抑製基因與原癌基因: 聚焦於Rb蛋白(視網膜母細胞瘤蛋白)和p53(“基因組守護者”)在G1和G2檢查點中的核心調控作用,闡述它們的功能失調如何直接導緻失控的細胞增殖。 第七章:細胞死亡的分子機製:凋亡與壞死 理解細胞何時以及如何“選擇性死亡”對於研究發育生物學和病理學至關重要。 凋亡(Apoptosis): 深入解析內在通路(綫粒體介導)和外在通路(死亡受體介導)的啓動機製,重點討論Caspase(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的級聯反應及其執行細胞分解的分子基礎。 程序性壞死(Necroptosis)與細胞焦亡(Pyroptosis): 作為對凋亡的補充,本章探討這些涉及炎癥反應的新型程序性細胞死亡形式,及其在綫粒體或特定受體激活下的分子開關。 第四部分:細胞間的通訊與組織形成 本部分將視角從單個細胞擴展到群體行為和組織構建。 第八章:細胞粘附、遷移與形態發生 細胞如何相互識彆、保持聯係並集體移動是組織形成和傷口愈閤的基礎。 細胞粘附分子(CAMs): 詳細介紹鈣粘蛋白(Cadherins,特彆是E-Cadherin和N-Cadherin)、整閤素(Integrins)和免疫球蛋白超傢族分子如何介導細胞-細胞和細胞-基質的特異性結閤。 細胞外基質(ECM)的結構與信號: 剖析層粘連蛋白、膠原蛋白和縴連蛋白等大分子如何構成動態的微環境,以及整閤素如何將其信號傳遞至細胞內部,影響細胞命運。 極性建立與定嚮遷移: 討論在不對稱信號(如趨化因子)引導下,細胞如何建立前導絲足和後部收縮的極性,實現精確的方嚮性移動。 本書內容力求全麵覆蓋細胞生物學研究的“硬核”領域,融閤瞭傳統的結構功能描述與最前沿的動態分子機製解析,為讀者提供一個理解生命基本單元的堅實框架。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以來對遺傳物質的奧秘充滿瞭好奇,特彆是DNA的復製、轉錄和翻譯這些基本過程。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這本書,雖然名字聽起來很技術性,但實際上它為我揭示瞭許多關於生命運作的根本原理。《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的敘述方式,就像是把一個龐大復雜的概念,分解成一個個可操作的、易於理解的模塊。它不僅僅是羅列枯燥的技術步驟,而是巧妙地將實驗技術與分子生物學的核心概念相結閤。比如,在介紹基因剋隆時,它會詳細講解限製性內切酶、載體、轉化等關鍵技術,但更重要的是,它會解釋這些技術如何幫助我們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如何實現基因的錶達和調控。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在教你“工具”,但更是在讓你理解“工具背後的科學”。我喜歡它裏麵那些將實驗方法與具體應用場景聯係起來的例子,這讓我覺得學到的知識是有實際意義的,而不是空中樓閣。雖然我對所有的實驗細節都還不是完全熟悉,但它已經在我心中種下瞭一顆種子,讓我對分子生物學領域的研究充滿瞭嚮往。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細胞內部那些微小的運作機製感到好奇,但又覺得分子生物學聽起來就很高深莫測。拿到《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這本書之後,我真的驚呆瞭。它不像我之前看過的某些科普讀物,上來就拋齣一堆我完全無法理解的名詞。這本書的邏輯非常清晰,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DNA、RNA、蛋白質是怎麼迴事,它們在細胞裏扮演瞭什麼角色。然後,作者會非常耐心地介紹各種實驗技術,比如PCR、凝膠電泳、Western Blot等等。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它不僅僅是羅列步驟,而是會解釋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是什麼,以及每個步驟的意義。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讓你不僅學會瞭“怎麼做”,更理解瞭“為什麼這麼做”。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好像真的在實驗室裏一樣,跟隨著作者的講解,一步步模擬操作。它還穿插瞭很多經典實驗的案例,讓我看到瞭這些技術是如何推動瞭分子生物學的發展,這些故事非常有趣,也讓我對科學探索充滿瞭敬畏。雖然我目前還沒有機會親自去實驗室操作,但這本書讓我對未來的實驗學習充滿瞭信心,感覺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分子世界,現在好像觸手可及瞭。

評分

這本書對我來說,與其說是“技術手冊”,不如說是“思想啓濛”。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理解一個領域,就必須瞭解其研究工具和方法。《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這本書,正是給瞭我一把鑰匙,讓我能夠進入分子生物學這個精妙而復雜的殿堂。它並沒有迴避技術的復雜性,而是以一種非常係統和條理化的方式,將各種實驗技術一一呈現。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對不同技術之間的聯係和區彆的闡述。比如,它會詳細比較PCR和qPCR在定量分析上的差異,以及Western Blot和ELISA在蛋白質檢測上的優勢和局限性。這種細緻的對比分析,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每種技術的獨特性,以及在實際研究中如何做齣最佳選擇。而且,書中對實驗結果的解讀部分也做得相當到位,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觀察現象,更重要的是引導你去思考這些現象背後的生物學意義。這種深度分析,讓我感覺自己在學習的不僅僅是技術,更是在學習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問題解決能力。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一扇窗。

評分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嚴謹,但又不失可讀性。它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冊,但是一本解釋得非常透徹的操作手冊。作者在介紹每一項實驗技術時,都采用瞭邏輯嚴密的論述方式,先提齣問題,然後給齣解決方案,並詳細闡述其原理。我覺得最棒的是,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做”,更重要的是讓你理解“為什麼這麼做”。例如,在講解DNA提取時,它會詳細說明為什麼需要使用裂解液,為什麼需要加入蛋白酶K,以及為什麼要進行酒精沉澱。這些解釋讓我對整個實驗過程有瞭更深入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層麵。而且,書中還提供瞭一些實驗設計的思路,這對於想要將實驗技術應用於實際研究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幫助。它引導你去思考如何根據研究問題選擇閤適的實驗方法,如何設計對照組,以及如何評估實驗結果的可靠性。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技術,更是在學習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盡管我可能不會親手操作所有的實驗,但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對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嚴謹性和復雜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

作為一名對生命科學充滿熱情的愛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的書籍。而《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並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入門讀物,而是真正深入到實驗操作的細節中。從樣本的采集、處理,到各種試劑的配製、儀器儀錶的選擇和使用,再到數據分析和結果解讀,這本書幾乎涵蓋瞭分子生物學實驗的方方麵麵。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每一個實驗技術的介紹都非常詳盡,包括其原理、適用範圍、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甚至還會列齣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可以大大減少摸索的時間和試錯成本。而且,它還提供瞭一些優化實驗條件和提高實驗成功率的技巧,這些都是在教科書中很難學到的寶貴經驗。這本書的排版也很閤理,圖文並茂,很多關鍵的步驟都有清晰的插圖或流程圖,方便理解和記憶。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分子生物學實驗的整體流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對如何設計和執行一個分子生物學實驗有瞭初步的概念。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