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酒配方大全

常用药酒配方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盛才 编
图书标签:
  • 药酒
  • 配方
  • 传统医药
  • 养生
  • 保健
  • 健康
  • 民俗
  • 家庭医学
  • 中医
  • 饮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73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068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65
字数:3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于各级医务人员、医药院校师生、药酒生产研制人员和广大群众阅读参考。
1.全书共精选药酒配方1000余首,每方均按原料、制作、用法、功效、附记、提示、注意等依次介绍。
3.介绍了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男科、儿科、皮肤科等近100种常见疾病的药酒治疗方。
2.提供了美容养颜、延年益寿、补气养血、健脑益智、强筋壮骨、健脾开胃等保健药酒方。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药酒的起源与发展、药酒的命名与制作、饮用药酒的禁忌等;第二章介绍了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男科、儿科、皮肤科等近100种常见疾病的药酒治疗方;第三章介绍了美容养颜、延年益寿、补气养血、健脑益智等保健药酒方。全书共精选药酒配方1000余首,多为现代药酒良方或民间广为流传、历代沿用至今,且经验证疗效明显者。每方均按原料、制作、用法、功效、附记、提示、注意等依次介绍。本书对指导读者配制、生产和正确应用药酒具有重要意义,适于各级医务人员、医药院校师生、药酒生产研制人员和广大群众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认识中医药酒 001
第一节 药酒的起源与发展 002
一、药酒的起源 002
二、药酒的发展简史 003
第二节 药酒的命名与制作 004
一、药酒的命名 004
二、药酒制作的准备工作 005
三、药酒的制作工具 007
四、药酒的制作方法 007
五、药酒制作存在的误区 009
第三节 药酒的科学服用 009
第四节 保健药酒不等于药酒 010
第二章 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酒方 012
第一节 内科疾病 013
一、感冒 013
二、咳嗽 016
三、哮喘 020
四、肺结核 023
五、肺痈 026
六、消化不良 029
七、胃痛 032
八、腹痛 035
九、呃逆 038
十、呕吐 041
十一、泄泻 043
十二、便秘 046
十三、食物中毒 050
十四、心悸 051
十五、眩晕 055
十六、低血压 058
十七、胸痹心痛 060
十八、头痛 064
十九、失眠 067
二十、神经衰弱 070
二十一、中风 073
二十二、黄疸 077
二十三、胆胀 079
二十四、胆石症 081
二十五、胁痛 082
二十六、糖尿病 084
二十七、虚劳 087
二十八、水肿 090
二十九、颈椎病 092
三十、肩周炎 094
三十一、风湿性关节炎 097
三十二、类风湿关节炎 101
三十三、腰腿痛 103
三十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107
三十五、痛风 109
第二节 外科疾病 112
一、痔 112
二、脱肛 114
三、疝气 115
四、褥疮 117
五、烧烫伤 119
六、冻疮 120
七、痈疽 124
第三节 骨伤科疾病 126
一、跌打损伤 126
二、软组织损伤 130
三、骨质疏松症 133
四、骨质增生 136
五、骨折 140
第四节 妇科疾病 143
一、月经不调 143
二、痛经 147
三、经前乳胀 150
四、闭经 152
五、带下病 153
六、崩漏 156
七、子宫脱垂 158
八、不孕症 160
九、乳癖 164
十、乳腺炎 165
十一、盆腔炎 166
十二、流产 168
第五节 男科疾病 170
一、阳痿 170
二、遗精 176
三、早泄 181
四、男子不育症 183
五、白浊 188
六、癃闭 190
七、淋证 192
第六节 儿科疾病 194
一、小儿感冒 194
二、小儿哮喘 195
三、小儿痄腮 196
四、小儿食积 197
五、小儿泄泻 197
六、小儿汗证 198
七、小儿遗尿 199
第七节 皮肤科疾病 200
一、疖肿 200
二、疔疮 202
三、疥疮 204
四、脚湿气 206
五、痱子 209
六、湿疹 210
七、荨麻疹 213
八、牛皮癣 215
九、白癜风 218
十、缠腰火丹 221
十一、鸡眼 223
十二、斑秃 224
第三章 常用补益药酒 228
一、美容养颜 229
二、延年益寿 233
三、补气养血 239
四、健脑益智 245
五、强筋壮骨 249
六、护发生发 252
七、健脾开胃 257
八、跌打损伤 261

前言/序言

药酒,在中医史上称“酒剂”,是中药剂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医学与酿酒业发展的成功结合,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创举。一般是把中药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和动物的全体或内脏以及某些矿物质成分按一定比例浸泡在白酒、黄酒、米酒或葡萄酒中,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于酒中。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等作用。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酒是一种有效的溶剂,许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将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药物,大多可借助于酒的这一特性而提取出来,并能充分发挥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用药酒治疗疾病是中医学中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疗法,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药酒的功效是不但能治疗疾病,而且能预防疾病,是防治于一体的良好饮品。它针对疾病的范围包括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男科、儿科、皮肤科等多科疾病,不但适用于急性病,对于慢性病更能体现出其价值。一些保健药酒不但能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还能强身健体,提高机体免疫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药酒有着不同的功效和治疗范围,以及不同的禁忌证,所以切不可随意制作、饮用药酒,否则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毒性作用,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方便大众能够科学制作药酒,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书中所选的中药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或者说是中药店常有的。能够通过小方治大病是我们衷心的期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9月
《妙手回春:传统药酒的古今智慧与实践指南》 内容简介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药酒以其独特的疗愈力量,悄然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医者手中用于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良方,更是寻常百姓生活中滋养身心、延年益寿的日常饮品。本书《妙手回春:传统药酒的古今智慧与实践指南》并非一本简单的配方汇编,而是一次深度探索,一次对传统药酒文化精髓的挖掘与现代实践的融合。它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视角,去理解、认识并恰当运用药酒,从而真正发挥其在健康养生领域的独特价值。 本书的结构设计层层递进,从宏观的历史文化背景,到微观的药酒制作细节,再到具体的应用指导,力求做到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践需求。 第一部分:药酒的千年溯源与文化意蕴 在深入药酒的实践之前,理解其根源至关重要。本部分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追溯药酒的起源。我们将考察中国古代医籍中关于药酒的早期记载,探究其在不同朝代的发展演变,了解它如何在宫廷、民间以及佛教寺院等不同环境中传播和应用。我们将分析药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它如何与养生哲学、道家思想、民间习俗相结合,成为一种承载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美好期盼的文化符号。 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 从《黄帝内经》中的“酒醪”论述,到历代本草学家的药物记载,再到宋代《太平圣惠方》等著作中丰富的药酒方剂,我们将梳理药酒发展的关键节点,展现其历史的厚重感。 药酒的哲学与文化内涵: 探讨药酒与“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等传统哲学思想的关联,分析药酒在古代社会中作为祭祀、庆典、养生等多种场合的角色,揭示其超越物质层面的文化意义。 名人轶事与传说故事: 穿插介绍历史上与药酒相关的名人故事、民间传说,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药酒的魅力。 第二部分:药酒的科学原理与制作精要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本部分将深入浅出地解析药酒的科学原理,从药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角度,解释为何药酒能够发挥其特殊的功效。同时,我们将详细阐述药酒的制作工艺,强调细节决定成败。 药酒的药理基础: 溶媒作用: 酒精作为优良的有机溶媒,能够有效地提取中药材中的脂溶性、水溶性成分,使有效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我们将解释不同酒精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协同增效: 分析中药材与酒结合后可能产生的协同效应,即“酒助药力”。探讨酒性对药物药性的影响,如“酒能引药上行”、“酒能温通血脉”等。 现代科学佐证: 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阐述药酒中某些成分的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疲劳等功效,以科学数据支持传统经验。 优质药酒的选材标准: 道地药材的重要性: 强调药材的产地、采收时节、炮制方法对药酒品质的决定性影响。 常见药材的药性解析: 介绍构成药酒基础的常见药材,如人参、当归、枸杞、黄芪、鹿茸、巴戟天等,深入解析其药性、功效以及适宜搭配。 酒的选择与要求: 明确用于制作药酒的酒应具备的条件,如纯粮酿造、无添加、适宜的酒精度数等,并分析不同酒类(如白酒、黄酒)在药酒制作中的作用差异。 精湛的制作工艺: 浸渍法(泡制法): 详细讲解浸渍法的步骤,包括药材的处理、装瓶、封存、浸泡时间、日常管理(如摇动、避光)等,提供不同浸泡周期的建议。 煎煮法(蒸馏法): 简述煎煮法和蒸馏法在某些药酒制作中的应用,以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关键步骤的细节把控: 强调干净卫生、容器选择、比例配伍、温度控制、过滤等环节的重要性,确保药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常见疑问解答: 针对读者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药酒变浑浊、有沉淀、气味变化等,提供专业的解释和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药酒的分类与精准应用 药酒并非万能,不同功效的药酒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病症。本部分将对药酒进行科学分类,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与应用。 按功效分类: 补益类药酒: 针对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不同虚证,介绍能够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药酒,如“八珍酒”、“十全大补酒”的原理与应用。 活血化瘀类药酒: 针对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血瘀征候,介绍能够疏通经络、活血散瘀的药酒。 健脾胃类药酒: 针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泄泻等脾胃虚弱问题,介绍能够健脾开胃、助消化吸收的药酒。 补肾壮阳类药酒: 针对肾虚、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问题,介绍能够温肾助阳、填精益髓的药酒。 祛风湿类药酒: 针对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介绍能够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的药酒。 安神助眠类药酒: 针对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情志问题,介绍能够宁心安神、改善睡眠的药酒。 按适用人群分类: 男性养生药酒: 侧重于补肾壮阳、强筋健骨、延缓衰老。 女性养颜药酒: 侧重于活血调经、滋阴养颜、延缓更年期。 中老年养生药酒: 侧重于补益气血、强健筋骨、预防衰老性疾病。 体弱多病者调养药酒: 针对不同体质和病症,提供个性化调养建议。 精准选择与个性化配伍: 辨证施治的原则: 强调在选择药酒前,应了解自身体质(寒热虚实)、具体症状,最好咨询专业人士,避免盲目服用。 药酒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详细列出药酒的通用禁忌(如孕妇、儿童、严重疾病患者不宜饮用)以及针对特定药酒的禁忌。 个体化配伍建议: 在理解基本配方原理的基础上,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微调药材比例或添加少量辅助药材,以达到最佳的个性化疗效。 第四部分:现代视角的审视与科学的理性应用 在传承传统智慧的同时,我们更应以现代科学的态度来审视和应用药酒。本部分旨在纠正对药酒的误解,倡导理性、科学的用药理念。 打破 myths 与迷思: 澄清关于药酒的常见误区,如“包治百病”、“越烈越好”、“喝得越多越有效”等。 科学用量与服用周期: 强调“适量”是关键,详细讲解药酒的饮用量、饮用频率和最佳服用周期,避免过量带来的不良反应。 药酒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探讨药酒在辅助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它与现代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强调在接受现代医学治疗期间,应咨询医生是否适合饮用药酒。 安全用药的法律法规与伦理考量: 简要介绍与药酒生产、销售相关的基本法规,以及作为消费者应具备的鉴别能力。 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望药酒研究与应用的未来,包括质量标准化、现代技术在炮制中的应用、更深入的科学验证等。 结语 《妙手回春:传统药酒的古今智慧与实践指南》是一本致力于传承与创新的药酒百科。它不仅是一本指导如何制作和使用药酒的实用手册,更是一扇打开中国传统养生智慧大门的钥匙。通过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药酒背后的文化底蕴、科学原理与实践技巧,学会如何“对症下酒”,安全、有效地利用这份源远流长的传统瑰宝,为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真正实现“妙手回春”的养生目标。本书力求内容详实,讲解清晰,逻辑严谨,既适合对传统养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为中医药爱好者、养生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呈现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像是一本关于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百科全书,而药酒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章节或者一个侧面。我原本的期望是找到一本专门深入探讨药酒的深度书籍,能够讲解详细的泡制工艺、不同药材的药理作用、以及如何针对具体病症进行个性化配制。我希望它能像一本专业的药酒指南,提供详尽的图文并茂的药材识别,精确的配比计算,甚至是一些关于现代科学研究的补充。然而,在翻阅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内容似乎涵盖了更广泛的养生领域,比如各种草本植物的药用价值,一些传统食疗方,甚至可能包含一些关于穴位按摩或运动养生的内容。这让我在寻找特定药酒信息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筛选和定位。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我是一个对整体中华养生文化都感兴趣的读者,那么这本书的广度可能也是一个优点,能够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和装帧比我想象的要精美许多,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书脊的字体清晰,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打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传统而典雅的排版风格,字号适中,行间距舒适,非常适合长时间阅读。内容方面,我原本是冲着“药酒”两个字来的,想着能找到一些关于泡制药酒的实用技巧,了解一下哪些药材适合入酒,以及不同药酒的功效和适宜人群。然而,翻阅之后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似乎远不止于此。它似乎更侧重于介绍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养生方,其中可能包含了药酒的部分,但又不完全是药酒的专著。我看到了一些关于食疗、草本植物应用、甚至是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的内容,这让我有些意外,但也并非不能接受。只是,如果我是一个完全对药酒以外的内容不感兴趣的读者,可能会觉得内容有些分散。不过,从整体的编辑和信息组织来看,还是能感受到编者在内容上的用心,力求呈现一个较为全面的养生知识库。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先关注的是其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我理解药酒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其配方往往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但作为现代读者,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基于现代医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的佐证。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书中介绍的药酒配方,其背后是否有相关的药理学研究支持,或者是否有权威的医学机构推荐。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具体病症的药酒,我希望它能给出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而不是笼统地宣称“包治百病”。此外,我还关注书中对于药材质量的把控建议,比如如何选择道地药材,以及药材的炮制方法是否科学,能否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有效成分。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药酒保存的建议,以及在饮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禁忌,比如是否与某些食物或药物冲突,那就更显专业。毕竟,健康的身体是第一位的,任何疗法都应该以安全和有效为前提。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药酒的读物,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药酒的原理,以及如何根据自身体质进行选择和调理。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从药酒的基础知识讲起,比如药酒的分类、酿造工艺、以及不同功效的药酒所对应的药材组成。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关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在药酒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中医理论来辨别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药酒。如果书中能对常见的药材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以及炮制方法,那就非常理想了。此外,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药酒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的应用指导,甚至是一些关于药酒的禁忌和副作用的说明,让我能够更加谨慎和科学地使用药酒。总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进行药酒养生的一本实用指南,而不是仅仅罗列一些药方。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希望能够学习到一些能够改善我自身健康状况的药酒配方。我一直对中医药文化颇感兴趣,也知道药酒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疗效,比如舒筋活络、补益气血等。我尤其关注那些针对中老年常见病,比如风湿、骨关节疼痛、或者睡眠不佳等问题所设计的药酒。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配料说明,包括药材的产地、炮制方法、以及精确的用量。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了解到每种药酒的具体功效,以及饮用时的注意事项,比如禁忌人群、最佳饮用时间和饮用量等。因为我明白,药酒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不当饮用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我在阅读过程中,也在寻找这方面的信息,例如关于如何辨别药材的真伪,以及如何判断药酒是否泡制成功等实用指南。如果书中能有更多的图文并茂的展示,比如药材的图片,或者泡制过程的分解图,那就更好了,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操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