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物联网入门——通信篇(创客教育)

Arduino物联网入门——通信篇(创客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亮 著
图书标签:
  • Arduino
  • 物联网
  • 通信
  • 创客
  • 电子制作
  • 传感器
  • 网络
  • 无线通信
  • DIY
  • 嵌入式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8207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289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9
字数:1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Arduino物联网入门——通信篇》为入门型案例,让读者通过案例了解每一类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关键程序代码均有注释,通信试验关键点均有提醒,通信原理与实际布线均有图示,以便于更好地理解。
本书要求阅读者具有初步的程序设计知识及进位计数制转换基本常识,描述案例均有连接线路图且是完全验证通过的程序。
可以访问微信公众号linkallStudio直接向罗亮老师提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内容简介

《Arduino物联网入门——通信篇》从使用Arduino构建物联网通信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Arduino串口通信、软串口通信、I2C通信、SPI
通信,在此基础上深入浅出介绍了红外遥控、蓝牙通信、WiFi通信、rfid通信、nfc通信、nRF24L01通信,315MHz433MHz自组网基本原理与相关应用案例。本书可作为中学生科技课教材,也可作为Arduino学习者的
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罗亮,萧山中学科学教师,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接触Arduino并开设了Arduino系列相
关课程,罗亮老师对Arduino与物联网通信进行了专项研究,精心选用大众化普及型器材,力争做到以*低的成本完成相应的通信试验。

目录

第1章 Arduino初步
1

1.1 认识Arduino
1

1.1.1 Arduino概述
1

1.1.2 Arduino主控板类型
1

1.1.3 Arduino安装
3

1.1.4 Arduino启动
10

1.1.5 烧录简单程序
12

1.2 本机通信
14

1.2.1 认识串口
14

1.2.2 认识串口监视器
15

1.2.3 主机与Arduino互动
16

1.3 软串口通信
21

1.3.1 配置一个软串口
21

1.3.2 配置两个软串口
23

1.4 I2C通信
24

1.4.1 I2C通信简介
24

1.4.2 I2C通信协议
25

1.4.3 I2C通信试验设想
26

1.5 SPI通信
28

1.5.1 SPI通信简介
28

1.5.2 SPI通信协议
29

1.5.3 SPI通信试验设想
30

1.6 用Python控制Arduino
34

1.6.1 上位机与下位机
34

1.6.2 上位机操纵软件Python
34

1.6.3 Python安装与启动
35

1.6.4 Pyserial安装
35

1.6.5
启动Arduino
IDE作为
下位机进行通信调试
36

1.6.6
启动Python并进行初步
通信调试
37

1.6.7
趣味拓展:随论坛在线
人数变化的灯
38

第2章 红外专题
40

2.1 红外遥控系统概述
40

2.1.1 红外线常识
40

2.1.2 红外遥控系统组成
41

2.1.3 红外发射管
42

2.1.4 红外接收管与接收头
44

2.2 红外遥控原理
46

2.2.1 NEC协议之38kHz载波
47

2.2.2 NEC协议之PPM调制
47

2.2.3 NEC协议组成
49

2.3 万能红外遥控器制作
50

2.3.1
程序模拟发射红外遥控
信号
50

2.3.2
通过IRremote库采集与
发射红外遥控信号
53

2.3.3
通过逻辑分析仪采集
分析与发射信号
56

第3章 蓝牙专题
60

3.1 初识蓝牙
60

3.1.1 蓝牙简介
60

3.1.2 蓝牙协议
60

3.1.3 蓝牙优势
61

3.1.4 蓝牙应用
61

3.1.5 蓝牙系统状态
63

3.1.6 蓝牙地址
64



3.1.7 蓝牙与WiFi
65

3.1.8 蓝牙与ZigBee
65

3.2 蓝牙通信


3.2.1 常见蓝牙模块及选购要点
66

3.2.2
蓝牙模块与Arduino电路
连接
67

3.2.3
Arduino通信控制示例
程序
67

3.2.4 计算机与蓝牙通信
68

3.2.5 手机与蓝牙通信
74

3.3 蓝牙指令设置
75

3.3.1 蓝牙指令设置常识
75

3.3.2
USB转TTL串口模块
设置蓝牙指令
76

3.3.3
Arduino程序设置蓝牙
指令
82

3.3.4
蓝牙模块HC-05主从
互联
84

第4章 网络专题
86

4.1 初识网络
86

4.1.1 网络概述
86

4.1.2 MAC地址
86

4.1.3 Internet地址
87

4.1.4 Client/Server
91

4.2 有线网络通信
93

4.2.1 初识有线网络模块
94

4.2.2 网页访问简单原理
95

4.2.3 访问网页
96

4.2.4 Web服务器
98

4.2.5 异地访问
101

4.3 无线网络WiFi通信
102

4.3.1 初识WiFi模块
102

4.3.2 ESP8266最小系统搭建
104

4.3.3 ESP8266指令初步调试
105

4.3.4 ESP8266进阶调试指令
110

4.3.5 ESP8266访问网页
113

4.3.6 Web控制LED灯闪烁
118

4.3.7 ESP8266使用心得
119

第5章 近距离通信专题
120

5.1 RFID
120

5.1.1 初识RFID
120

5.1.2 RDM6300
124

5.1.3 结语及练习
129

5.2 NFC
129

5.2.1 初识NFC
129

5.2.2 RC522
132

第6章 无线自组网专题
136

6.1 nRF24L01模块自组网
136

6.1.1 线路连接
137

6.1.2 简单收发通信
137

6.1.3 一对多通信
141

6.2
315MHz、433MHz无线模块
自组网
142

6.2.1 使用rcswitch库
143

6.2.2
使用改造红外库控制
315MHz无线模块
145

6.2.3 影响传输效果的因素
146

参考文献与网站
148

精彩书摘

第3章

蓝 牙 专 题

3.1 初




3.1.1 蓝牙简介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之间的短
距离数据交换。

蓝牙技术最初由电信巨头爱立信公司于1994年创制,设计初衷是方便移动电
话(手机)与配件之间进行低成本、低功耗无线通信连接。如今蓝牙由蓝牙技术
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管理。蓝牙技术联盟在全球拥有超过
25 000家成员公司,它们分布在电信、计算机、网络和消费电子等多重领域。蓝牙
技术联盟负责监督蓝牙规范的开发、管理认证项目并维护商标权益。制造商的设备
必须符合蓝牙技术联盟的标准才能以“蓝牙设备”的名义进入市场。蓝牙技术拥有
一套专利网络,可发放给符合标准的设备。

蓝牙创新世界杯从2009年开始,持续若干年后在2013年更名为蓝牙应用创新
大奖(Bluetooth Breakthrough Awards)。该奖励是鼓励蓝牙低功耗无线技术在全球
体育、健身、健康保健产品中的应用创新开发的项目,也是蓝牙技术联盟的市场推
广活动的一部分。蓝牙应用创新奖项目关注当今最具创新力的产品和应用、即将面
世的原型以及在学生群体中进行的项目。比赛的目的是刺激新市场。

3.1.2 蓝牙协议

蓝牙协议历经1.0和1.0B、1.1、1.2、2.0 + EDR、2.1 + EDR、3.0 + HS、4.0、



第3章 蓝




61

4.1和4.2版本。蓝牙4.0协议是2010年6月由Bluetooth SIG发布,它有两种模式:
BLE(Bluetooth Low Energy),只能与4.0协议设备通信,适应节能且仅收发少量
数据的设备(如家用电子);BR/EDR(Basic Rate / Enhanced Data Rate),向下兼容(能
与3.0/2.1/2.0通信),适应收发数据较多的设备(如耳机)。

3.1.3 蓝牙优势

首先是低功耗,以BLE 4.0为例,一节纽扣电池在静态工作状态可以支持一年,
从表3-1可以看出,即便是1类的最大功率输出功率,也小于移动电话的最小功率
(UMTS和W-CDMA输出为250mW),因此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前言/序言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几乎各行各业都有数据联网的需求,联网设备已经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等而是覆盖到智能家居、交通物流、工业检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物联网概念已久,但一直未能真正走入生活,原因就在于物联设备成本过高,所以迟迟未能大面积应用。如今各射频生产商、网络设备设计巨头均已纷纷占据这个市场,相互竞争,给消费者带来福音。相应的物联设备尤其是WiFi设备价格大幅降低,趋势如此,物联网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指日可待!

萧山中学科学教师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接触Arduino并开设了Arduino系列相关课程,罗亮老师对Arduino与物联网通信进行了专项研究,精心选用大众化普及型器材,力争做到以最低的成本完成相应的通信试验。罗亮老师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实际教学经验编写入门型案例,让读者通过案例了解每一类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关键程序代码均有注释,通信试验关键点均有提醒,通信原理与实际布线均有图示,以便于更好地理解。

本书要求阅读者具有初步的程序设计知识及进位计数制转换基本常识,描述案例均有连接线路图且是完全验证通过的程序。

学习完本书内容后,您可以做到根据需要自制万能红外遥控器、制作蓝牙音箱,使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通过蓝牙、WiFi、nRF24L01控制小车以及远程控制家里的电器设备;您可以通过RFID、NFC读取对应卡片上的信息,并给予相应的应用,如门禁刷卡;您还可以通过315MHz、433MHz无线模块建立自组网收集传递相应数据或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指令控制,最终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景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通信方式进行设计,完成数据传输与控制。

为方便广大爱好者根据书本内容进行自学,我们在http://www.xxjskc.cn设立了相应的网络课程,您可以访问此网站,注册成为其中一员,就能下载到更加详细的学习资源,也可以访问微信公众号linkallStudio直接向罗亮老师提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相关的试验器材在http://ckjywz.lezhiyun.com/、猫友汇(http://www.maoyouhui.org)已列出详细清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购买。


《Arduino物联网入门——通信篇(创客教育)》是一本为物联网爱好者、创客以及希望深入了解 Arduino 通信技术的朋友们精心打造的入门级实践指南。本书聚焦于 Arduino 在物联网通信领域的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掌握 Arduino 与外部世界进行数据交互的关键技术,为构建智能化、互联化的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以“玩中学,学中创”的理念贯穿始终。 我们相信,只有在亲手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通信协议的精髓,掌握模块的配置技巧,并最终将创意转化为可工作的物联网设备。因此,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路径,让你从零开始,逐步成为一名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物联网通信功能的创客。 本书结构设计严谨,循序渐进,确保不同基础的读者都能轻松上手。 第一部分:通信基础与Arduino的连接 在踏入精彩的物联网世界之前,我们需要先打下坚实的通信基础。本部分将深入浅出地介绍物联网通信的常见概念和原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什么是物联网? 我们将从宏观角度解读物联网的定义、核心要素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智慧城市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让你对物联网的潜力有更直观的认识。 Arduino 基础回顾(面向初学者): 对于从未接触过 Arduino 的读者,我们将提供一个简要但全面的 Arduino 基础知识回顾。这包括 Arduino 的硬件组成、开发环境(IDE)的安装与基本操作、数字/模拟输入输出的学习,以及第一个“点亮LED”等经典入门实验。我们会强调这些基础知识与后续通信学习的关联性,让你明白每一个基础操作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数据传输。 Arduino 与传感器/执行器的连接: 物联网的本质是让设备感知和响应环境。本部分将详细介绍 Arduino 如何通过各种接口(如数字引脚、模拟引脚、I2C、SPI)连接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等)和执行器(如LED、继电器、电机驱动模块等)。我们将提供清晰的电路连接图和代码示例,让你能够快速搭建起能够采集数据和执行动作的简单系统。 串口通信(UART): 作为 Arduino 最基础的通信方式之一,串口通信在调试和设备间简单通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部分将深入讲解 UART 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格式、波特率设置等关键概念。我们将通过实验演示 Arduino 与电脑之间,以及 Arduino 与其他带有串口模块(如蓝牙模块、GPS模块)设备之间的通信,让你学会如何发送和接收数据。 第二部分:无线通信技术详解与实践 无线通信是实现物联网设备互联互通的关键。本书将重点介绍几种主流且易于 Arduino 集成的无线通信技术,并提供丰富的实践项目。 Wi-Fi 通信: Wi-Fi 是当前物联网应用中最普及的无线网络技术之一。我们将详细介绍 Arduino 与 Wi-Fi 模块(如 ESP8266、ESP32)的连接与配置。 ESP8266/ESP32 入门: 从基础的烧录固件、连接 Wi-Fi 网络开始,到掌握 ESP8266/ESP32 的 AT 指令集,再到使用 Arduino IDE 编写代码直接控制 ESP8266/ESP32。 HTTP 协议与 Web 服务器: 学习如何利用 ESP8266/ESP32 搭建简单的 Web 服务器,通过浏览器控制 Arduino 或者获取传感器数据。我们将演示如何发送 HTTP GET 和 POST 请求,让你能够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MQTT 协议: MQTT 是物联网领域广泛应用的轻量级消息传输协议。本书将详细讲解 MQTT 的发布/订阅模型、Broker 的作用、QoS 等概念。我们将通过实际项目,例如搭建一个简单的 MQTT 服务器(如 Mosquitto),然后让 Arduino 发布传感器数据到服务器,或者订阅控制指令,实现设备间的远程通信和协同工作。 Wi-Fi 传感器网络应用: 利用 Wi-Fi 技术,构建一个简单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通过手机 App 或者网页实时查看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 蓝牙(Bluetooth)通信: 蓝牙技术在短距离无线通信方面具有低功耗、易连接的优势,特别适合于人机交互和设备间的近距离数据交换。 HC-05/HC-06 蓝牙模块: 学习如何连接和配置常见的 HC-05/HC-06 蓝牙模块,掌握主从模式的切换。 Arduino 与手机蓝牙通信: 通过编写 Arduino 代码和手机 App(可以使用 MIT App Inventor 等可视化工具),实现 Arduino 与手机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例如,控制 Arduino 上的 LED 灯亮灭,或者将传感器数据通过蓝牙发送到手机上显示。 蓝牙 Mesh 网络(简介): 简要介绍蓝牙 Mesh 网络的概念和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物联网通信视野。 低功耗无线通信(LoRa / NRF24L01): 对于需要远距离、低功耗通信的物联网应用,本书将介绍 LoRa 和 NRF24L01 等技术。 NRF24L01 模块: 学习 NRF24L01 模块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实现 Arduino 节点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构建简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LoRa 模块(入门): 介绍 LoRa 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如何使用 Arduino 连接 LoRa 模块进行远距离通信的初步实践。我们将演示点对点通信,为读者打开远距离通信的大门。 第三部分:物联网平台与数据交互 仅仅实现设备间的通信还不够,将数据有效地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才能真正发挥物联网的价值。本部分将引导读者接触主流的物联网平台,并学习如何将 Arduino 数据接入这些平台。 物联网云平台概述: 介绍主流的物联网云平台,如 ThingsBoard, Blynk, Ubidots 等,它们提供了设备管理、数据存储、可视化仪表盘、规则引擎等功能。 ThingsBoard 实战: 本地部署(可选): 简要介绍如何在本地搭建 ThingsBoard 服务器,方便读者进行深度定制和学习。 云端接入: 重点演示如何将 ESP8266/ESP32 或者其他带有通信模块的 Arduino 设备接入 ThingsBoard 云平台。 数据可视化: 学习如何在 ThingsBoard 中创建仪表盘,将 Arduino 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以图表、仪表等形式进行实时可视化展示。 告警与规则引擎: 学习如何设置告警规则,当传感器数据超出设定阈值时触发告警通知,以及利用规则引擎实现数据的联动和自动化处理。 Blynk 平台实践: Blynk 是一个非常易于使用的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平台。 Blynk App 搭建: 演示如何通过 Blynk App 快速搭建一个用户界面,方便地控制 Arduino 设备和显示传感器数据。 Arduino 与 Blynk 连接: 学习如何使用 Blynk 库,通过 Wi-Fi 或蓝牙将 Arduino 连接到 Blynk 服务器,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监控。 第三方 API 交互(例如:天气 API): 学习如何让 Arduino 通过 Wi-Fi 调用互联网上的第三方 API,获取天气信息、股票价格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集成到你的物联网项目中。 第四部分:项目实战与进阶探索 理论结合实践,本书的最后部分将通过几个综合性的项目,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激发更深入的探索。 智能家居小助手: 远程灯光控制: 利用 Wi-Fi 或蓝牙,实现通过手机 App 或者 Web 页面控制家中的灯光开关。 环境监测与联动: 结合温度、湿度传感器,当室内环境达到某个条件时,自动触发风扇或加湿器等执行器。 简易智能农业监测系统: 土壤湿度监测: 使用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 LoRa 或 Wi-Fi 将数据传输到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测土壤墒情。 自动浇水系统: 根据土壤湿度数据,自动控制水泵进行浇水。 自定义物联网设备开发流程: 总结本书的学习经验,提炼出从需求分析、硬件选型、通信方式选择、软件开发到平台集成的完整物联网项目开发流程。 未来展望: 简要介绍更高级的物联网技术,如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NB-IoT 等,为读者指明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本书的特色: 丰富的实例驱动: 每一个通信技术和概念都配有详细的实验和项目,让你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原理。 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 从基础通信原理到复杂的物联网平台集成,难度逐步递增,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 精选热门通信模块: 重点介绍 Arduino 生态中常用且易于获取的通信模块,如 ESP8266、ESP32、HC-05/HC-06、NRF24L01 等。 实践导向的编码风格: 提供清晰、可读性强的 Arduino 代码,并附带详细的注释,便于读者理解和修改。 创客教育理念: 鼓励读者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智能设备。 注重问题排查与调试: 在每个实验中,都会提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提升调试能力。 目标读者: 对 Arduino 和物联网技术感兴趣的初学者。 希望学习如何让 Arduino 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创客、DIY爱好者。 需要将 Arduino 项目接入互联网或物联网平台的学生、教师。 希望通过实践项目提升编程和硬件技能的工程师。 对智慧生活、智能硬件有浓厚兴趣的普通大众。 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将能够: 理解物联网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 熟练掌握 Arduino 与各种无线通信模块的连接和配置。 实现 Arduino 设备之间,以及 Arduino 与互联网之间的双向通信。 利用主流物联网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可视化和远程控制。 独立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物联网项目,将你的创意变为现实。 《Arduino物联网入门——通信篇(创客教育)》 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通往广阔物联网世界的大门。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点燃你的创造热情,让你在数字互联的时代,成为一名敢于探索、善于实践的创客!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简约大气,蓝白配色给人一种科技感和专业感。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排版舒适,光是翻阅就觉得很有质感。我一直对物联网这个领域很感兴趣,但又担心技术门槛太高,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的副标题“创客教育”让我觉得它可能更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而不是枯燥的理论讲解。我特别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物联网的核心概念,比如传感器、执行器、微控制器之间的协作原理,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流动。同时,作为一个初学者,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让我能够跟着一步步操作,亲手搭建一个简单的物联网项目。例如,通过一个简单的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然后将数据上传到云端,再通过手机App远程查看,这样的流程如果能详细讲解,对我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我还想了解一下,书中对于市面上常见的物联网平台(如Thingspeak、MQTT服务器等)是否有介绍和使用教程,因为我了解到这些平台在物联网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创客教育的定位也让我对书中的项目实践性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引导读者发挥创意,不仅仅是学习基础知识,更能激发自己去设计和实现更多个性化的物联网应用。

评分

这本书的“创客教育”标签,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我一直认为学习编程和硬件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动手实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不仅仅是提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读者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的创造中。因此,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具有启发性的实践项目。这些项目最好能覆盖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层次,例如,从一个基础的温湿度监测器,到能够远程控制家电的智能家居小系统,再到更具挑战性的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物联网应用。我希望书中能提供详细的项目设计思路、硬件选型建议、电路连接图示以及完整的Arduino代码。而且,这些项目最好能够结合一些市面上容易获取的传感器和模块,方便读者购买和复现。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例如,如何将传感器数据上传到云端,并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才能更直观地了解物联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果书中还能涉及一些简单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搭建,让Arduino设备能够通过浏览器进行控制,那将是锦上添花。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物联网的新手,我最头疼的就是各种概念和技术的交叉,特别是当涉及到网络通信的时候。这本书的书名“Arduino物联网入门——通信篇”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我理清物联网通信的脉络。比如,它会不会讲解物联网通信的整体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对于不同类型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比如有线通信(以太网)和无线通信(Wi-Fi、蓝牙、NB-IoT、LoRa等),书中会有详细的介绍和对比吗?我非常想了解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优劣势以及各自适用的场景。此外,书中关于网络协议的讲解也很关键,比如TCP/IP协议族,以及在物联网领域广泛应用的MQTT、CoAP等协议,希望能有清晰的解释和实际的Arduino代码演示,让我能够理解这些协议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些基础的安全实践建议,因为在物联网时代,数据安全和设备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评分

坦白说,我选择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是我对Arduino平台一直充满好奇,但苦于缺乏系统性的学习资料。市面上关于Arduino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过于偏向硬件本身,或者技术讲解晦涩难懂。这本书的《通信篇》这个定位,让我看到了它在解决Arduino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环节——数据传输和联网——方面的潜力。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讲解Arduino与各种通信模块(如WiFi、蓝牙、Zigbee等)的连接和通信协议的。比如,它会不会详细介绍如何使用ESP8266/ESP32模块实现Wi-Fi连接,或者如何利用NRF24L01等无线模块构建点对点或网络通信。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这些通信原理和接口操作往往是最大的难点,如果书中能用清晰的图示和代码示例来解释,那将是无价之宝。我尤其关注书中有没有关于MQTT协议的讲解,因为它是物联网领域非常流行的消息传输协议。如何用Arduino发布和订阅MQTT消息,如何与云端MQTT服务器进行交互,这些都是我非常想学习的内容。此外,书中对于不同通信方式的优缺点、适用场景的对比分析,也能帮助我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通信技术。

评分

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对“创客”这个概念非常着迷,并且对Arduino这个开源硬件平台充满了向往。然而,我总觉得缺乏一个清晰的指引,告诉我如何将Arduino与实际的物联网应用结合起来。这本书的“通信篇”这个子标题,让我觉得它可能正是我所需要的,因为它直接点出了物联网应用中的一个核心要素——数据如何在设备之间以及与云端进行传输。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Arduino是如何连接到网络的,例如,如何使用WiFi模块(如ESP8266/ESP32)来接入互联网,或者如何利用蓝牙模块实现设备间的短距离通信。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清晰的步骤和代码示例,让我能够一步一步地跟着操作,最终实现自己的第一个物联网项目。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数据传输协议的讲解充满了好奇,比如MQTT协议在物联网领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用Arduino实现MQTT的发布和订阅功能。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将Arduino收集到的数据上传到云端平台(如Thingspeak、Blynk等),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指导,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通往物联网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真正地“创”起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