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编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222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所取得的*高成就。 钟基、李先银、王身钢译注的《古文观止(上下)/中华经典藏书》对每篇文章作了题解、注释、翻译。“题解”部分分析论述其成就与特色:“注释”部分对难理解的字词、古代文化常识性内容等出注;“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直译不顺畅之处意译。使其*适合当代读者的阅读。
上册
卷一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隐公元年
周郑交质 隐公三年
石碏谏宠州吁 隐公三年
臧僖伯谏观鱼 隐公五年
郑庄公戒饬守臣 隐公十一年
臧哀伯谏纳郜鼎 桓公二年
季梁谏追楚师 桓公六年
曹刿论战 庄公十年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僖公四年
宫之奇谏假道 僖公五年
齐桓下拜受胙 僖公九年
阴饴甥对秦伯 僖公十五年
子鱼论战 僖公二十二年
寺人披见文公 僖公二十四年
介之推不言禄 僖公二十四年
展喜犒师 僖公二十六年
烛之武退秦师 僖公三十年
蹇叔哭师 僖公三十二年
卷二
郑子家告赵宣子 文公十七年
王孙满对楚子 宣公三年
齐国佐不辱命 成公二年
楚归晋知罃 成公三年
吕相*秦 成公十三年
驹支不屈于晋 襄公十四年
祁奚请免叔向 襄公二十一年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襄公二十四年
晏子不死君难 襄公二十五年
季札观周乐 襄公二十九年
子产坏晋馆垣 襄公三十一年
子产论尹何为邑 襄公三十一年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昭公元年
子革对灵王 昭公十二年
子产论政宽猛 昭公二十年
吴许越成 哀公元年
卷三
国语
祭公谏征犬戎 周语上
召公谏厉王止谤 周语上
襄王不许请隧 周语中
单子知陈必亡 周语中
展禽论祀爰居 鲁语上
里革断罟匡君 鲁语上
敬姜论劳逸 鲁语下
卷四
卷五
卷六
下册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在我个人的阅读版图里,一直存在着一片渴望被填补的空白,那就是对于中国古代优秀散文的系统性学习。《古文观止》(中华书局版)的到来,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而且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之所以选择中华书局的版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在古典文献整理方面的良好声誉。拿到书后,这种信任感更是得到了印证。它的装帧素雅大气,不落俗套,散发着一种沉静的学者气质。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排版,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阅读古文的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舒适体验。内容方面,我惊喜地发现,即使是对于一些篇幅较长、论述较为深刻的文章,通过书中提供的注释和必要时的白话翻译,阅读起来也变得顺畅许多。这使得我能够更专注于文章本身的思想内涵和语言魅力,而不是被生僻字词所困扰。我发现,许多文章虽然年代久远,但其所探讨的问题,例如君臣关系、治国之道、人情世故,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它让我看到了古人是如何思考和表达的,如何用精炼的语言传递深刻的道理。这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文字本身,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基因。
评分说实话,当初买这套《古文观止》的时候,心里是有点忐忑的。毕竟是“古文”,担心会过于晦涩难懂,读起来会倍感吃力,变成束之高阁的摆设。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那种担忧瞬间烟消云散。这套书的选文,虽然是古文,但却充满了生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叙事性很强的篇章,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部精彩的历史短片,人物形象鲜活,情节跌宕起伏,即便时隔千年,依然能引起我强烈的情感共鸣。比如那些描绘战争场面的文章,那种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壮阔感,仿佛能穿透纸页,直达眼前。还有那些描绘日常生活,寄托个人情感的文章,读来也让人倍感亲切,能体会到古人喜怒哀乐的情感世界。这套书的注释和翻译也做得非常到位,对于一些生僻字词和典故,都有详细的解释,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即便是古文基础不扎实的读者,也能顺利地读下去,并且有所收获。每次读完一篇,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学到了新的知识,也对当时的社会风貌、人物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华书局的版本,细节之处处理得很好,每篇的作者、出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严谨细致,让我读得十分放心。
评分这套《古文观止》的出现,简直就是我多年来对于“经典”二字的一种具象化体现。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经典,不应是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而应是能够穿越时空,与人心灵对话的。《古文观止》做到了这一点。它所收录的文章,主题广泛,从政治、军事,到伦理、哲学,再到生活小品,几乎囊括了古代文人所关注的方方面面。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从历史长河中打捞出来的珍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文体上的功力。论说文的逻辑严密,言辞犀利;叙事文的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抒情文的感情真挚,打动人心。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联想到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发现古人的智慧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这些文章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载体。中华书局的版本,在内容编排上也显得十分用心,上下册的划分,既考虑了篇幅的平衡,也似乎有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相对容易理解的篇章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具挑战性的内容。这种编排方式,对于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评分作为一名古文爱好者,我终于入手了这套备受推崇的《古文观止》。翻开它,仿佛打开了一个时光的隧道,古人智慧的结晶扑面而来。我一直对那些凝练的文字、深刻的哲理以及历史的沧桑感着迷,而《古文观止》恰恰满足了我对古典文学的全部幻想。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博学的老者,在向我娓娓道来那些逝去的年代。从春秋时期的慷慨陈词,到汉魏的雄浑壮丽,再到唐宋的婉约与豪放,每一篇选文都经过了精挑细选,堪称历代散文的精华。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字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有时,一句简短的话语,却能道出人生的真谛;有时,一段恢弘的描述,却能勾勒出那个时代的恢弘图景。这套书的印刷质量也让我十分满意,纸张的质感很好,排版清晰,阅读起来十分舒适,不会有那种廉价感。上下两册的厚度也正合适,既有分量,又不会让人觉得难以携带。中华书局的出品,果然名不虚传,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装帧的设计,都体现了其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读者来说,《古文观止》绝对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入门和进阶之作。它让我看到了文字的力量,也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我一直相信,阅读经典是一种与智者对话的方式,而《古文观止》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这套书的意义,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丰富我的文学知识,更是对我个人思维方式的一次洗礼。我会被那些字斟句酌的文字所折服,感叹古人遣词造句的精准与优美。一篇篇作品,就像是一面面镜子,照出了历史的变迁,人性的复杂,以及那些永恒不变的哲理。我尤其喜欢那些视角独特的文章,它们可能并非篇幅最长,但却能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问题,引人深思。这种“观一隅而知三反”的阅读体验,是很多现代作品难以给予的。中华书局的版本,其严谨的态度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注释的准确性,背景知识的补充,都为我的理解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它让我感觉到,这不是一份简单的汇编,而是一份经过精心打磨、充满诚意的学术成果。每次阅读,我都像是走进了一个古代的课堂,聆听先贤的教诲。这种充实感和成就感,是任何碎片化阅读都无法比拟的。这套书,我打算慢慢地去品读,去消化,去吸收,相信它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