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金融时报》2016年年度十佳商业图书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赫芬顿邮报》《出版商周刊》《纽约》《夏季阅读清单》《商业策略》等权威媒体隆重推荐!
沃伦·巴菲特、本杰明·格雷厄姆、罗斯·偑罗、卡尔·伊坎等著名投资人写给美国运通、谢勒公司、通用汽车等董事会的原始信件首度披露!
价值投资进阶必读作品
理清股东积极主义崛起百年脉络
☆格雷厄姆每股65美元买入北方管道公司股票,又如何说服董事会派发每股90美元特别股息?
☆“色拉油大骗局”使运通公司股价暴跌50%以上,华尔街经纪人集体叫嚣:“卖!”,巴菲特却花费近1/3资产肆意买入,他的底气何在?又为何执意排除多数董事阻挠,支持公司赔偿客户3 200万美元?
☆菲利普斯石油公司高管设计“毒丸计划”,恐吓“企业狙击手”伊坎溢价收购“熊抱函”,却被伊坎当作扫除竞购者的秘密武器。
☆董事偑罗力阻通用汽车盲目收购,投下反对票,却被迫7亿美元出售股份,退出董事会。巧合的是,他遇到了乔布斯,并深受鼓舞,投资NeXT软件公司。
☆大股东进入董事会,那是易如反掌的事,但如果大股东是“家庭主妇”,她丈夫是CEO,且即将离婚,事情就会复杂许多倍。谢勒如何自荐,跻身董事会?如何发起代理权争夺战,且不惜卖掉家族企业?内容推荐
真实还原董事会争斗内幕与策略
准确诠释价值投资与公司治理法则
万科股权之争旷日持久,情节峰回曲折,长期霸占众多媒体头条。事实上,股东与管理层明争暗斗持续已近1个世纪,斗争发起人竟然是被尊称为“华尔街教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
本书首次披露沃伦·巴菲特、本杰明·格雷厄姆、卡尔·伊坎、罗斯·佩罗等投资大师写给运通公司、北方管道、通用汽车等知名公司董事会的原始信件。在这些信件中,企业狙击手、门口野蛮人、大空头、白衣骑士轮番登场;恶意熊抱、毒丸计划、黄金降落伞、反收购战术接连亮相。每一封信件都是一个经典故事,也是一个精彩案例。
作者杰夫·格拉姆以非凡的学术和专业的见解,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帮助我们审视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控制权本质究竟是什么?投资者(股东)、董事会与高管团队的职责、权力和利益边界到底在哪里?谁为业绩埋单?谁对股价负责?
除此以外,杰夫展示了投资大师挖掘目标公司价值的独门绝技,为价值投资者追逐盈利支招献策;他还巧妙地暗含了德鲁克、斯隆等管理大师经营企业的思维路径,为经理人提升业绩指明捷径。
总而言之,每一位投资者、经理人以及关心商业世界进化、资本市场发展的人士必读作品。股东进入董事会,那是易如反掌的事,但如果大股东是“家庭主妇”,她丈夫是CEO,且即将离婚,事情就会复杂许多倍。谢勒如何自荐,跻身董事会?如何发起代理权争夺战,且不惜卖掉家族企业?作者简介
杰夫·格拉姆(Jeff Gramm)
哥伦比亚商学院价值投资课程兼职教授
Bardera Parterners对冲基金联合创始人
杰夫·格拉姆曾在多家上市公司董事会任职。借助丰富的商学院教学经历和基金实战经验,杰夫得以近距离观察与思考众多上市公司的管理行为,亲眼目睹一些上市公司刻意剥夺股东权利的行为。他既佩服上市公司投资者独出心裁的投资创举,又敢于大胆曝光满怀恶意的激进之举。
杰夫·格拉姆的父亲菲尔·格拉姆(PhilGramm)曾担任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和瑞士投资银行副董事长。父子二人皆为全球金融界知名人士,并与国内金融界、商业界众多知名人士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目前,杰夫·格拉姆和妻子以及2个孩子居住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目录
前 言 到底谁能够使公司经营良好? 1
第1 章 本杰明·格雷厄姆对抗北方管道公司 1
现代股东积极主义的诞生
拨开华尔街流言迷雾,发掘股票内在价值 4
败走石油城,从洛克菲勒基金会转向小股东 10
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14
引爆“控制权战争” 20
第2 章 罗伯特·扬激战纽约中央铁路 25
代理权劝诱人席卷范德比尔特家族
“ 做火药的小男孩”蝶变“华尔街的年轻勇士” 30
爆点:谁将出任首席执行官 31
1 美元董事长劝诱小股东 35
分红,勾起“王大妈们”的钱欲 39
鏖战媒体:谎言狭逢诳语 42
赶乘通往暴利的“外快火车” 47
谢幕前,饮弹棕榈滩别墅 52
第3 章 沃伦·巴菲特巧取美国运通公司 55
色拉油大骗局
巴菲特收购“复合机器”公司 59
运通公司被骗,沦为最后贷款人 61
骗局揭穿,美国运通处境艰难 64
巴菲特投资“常规股票” 68
台风终会过境 71
华尔街魔术 73
并购之王的循环 74
真实世界中的有效市场假说 77
索尔·斯坦伯格的尝试 80
第4 章 卡尔·伊坎挑战菲利普斯石油公司 83
企业狙击手的盛衰荣辱
收购的10 年 85
“反达尔文”管理学说 88
披着资本结构调整计划外衣 90
伊坎的套利交易 92
“充满信心”的信 96
毒丸计划的顽抗 99
“转瞬即逝的热潮” 103
抄近路,等待历史判决 105
米尔肯传奇 108
收购与不能收购的选择 110
第5 章 罗斯·佩罗治理美国通用汽车 113
现代企业的蜕变
斯隆在通用汽车的岁月 118
德鲁克的警告 121
让大象跳舞 125
将工人视为资源 127
在问题上砸钱 131
有一位股东反对 133
等待计算的时刻来临 138
第6 章 卡拉·谢勒争夺谢勒公司 143
迷失方向的胶囊帝国
第一代谢勒公司的成功 145
谢勒公司忽视核心业务,随意收购 148
“迟来的觉醒” 151
代理权公开争斗 156
冲突和妥协 161
重视软胶囊技术 167
第7 章 洛布携手对冲基金积极主 义 171
羞耻游戏
查普曼的13D 表格174
洛布崭露头角 177
投资界没有独狼 179
一只分红保守的股票 184
重新定义高效行为 188
比格拉里的对冲基金 192
第8 章 BKF 资本集团 197
统一标准的侵蚀
BKF 公司的前期发展 200
BKF 资本集团的代理权之争 204
“精神充沛的能量化身” 208
投白卡 212
上市公司的私人业务 216
结 语 监管,股东不容推卸的责任 222
在核对表之上的判断 224
掠食者变成了猎物 229
市场里的定期存款 231
附 录
附录A 格雷厄姆致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信件 236
附录B 扬致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所有股东的信件 240
附录C 巴菲特致运通公司总裁的信件 251
附录D 伊坎致菲利普斯石油董事长的信件 253
附录E 佩罗致通用汽车董事长的信件 255
附录F 卡拉致谢勒公司股东的信件 260
附录G 洛布致星辰公司董事长的信件 262
附录H 坎奈尔致BKF 资本董事会的信件 268
附录I 列文致BKF 股东的信件 276
致 谢 282这本书的标题——《正在爆发的股权战争》——就如同在平静水面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我内心对公司权力结构的好奇和探究欲。我一直认为,一家公司的成功与否,固然离不开其产品、市场策略,但深层次的驱动力往往隐藏在内部的权力运作之中,而股权,无疑是这一切的根源。书中“股东、董事会、经营高管的责权利博弈”这一部分,更是直指核心。我设想着,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心血去梳理这些不同角色之间的利益诉求、权力边界以及责任划分。股东追求的是投资回报的最大化,董事会肩负着监督和决策的重任,而经营高管则需要将愿景付诸实践。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是合作共赢的基础,也可能是冲突四起的导火索。我特别想知道,当这些利益发生碰撞时,公司治理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书中会不会揭示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或者提供一些破解股权纷争的智慧?我期盼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纷繁复杂的公司治理迷雾,让我看清那些隐藏在权力游戏背后的真正逻辑,并且对如何建立一个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公司治理体系有所启发。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书名就很吸引人:《正在爆发的股权战争:深度解析股东、董事会、经营高管的责权利博弈与公司治理》。光看名字,就能感受到里面蕴含的波澜壮阔的权力斗争。我一直对公司内部的运作机制,尤其是那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博弈过程非常好奇,而这本书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本。它聚焦于股权,这个公司最核心的资源,以及围绕着它产生的股东、董事会和经营高管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我猜这本书会深入剖析不同利益群体如何运用他们的权力和责任,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下进行各种“明争暗斗”。“责权利博弈”这个词组更是点睛之笔,它直接揭示了书中会探讨的精髓:在公司运营中,责任、权力与利益如何分配、如何制衡,又如何在博弈中相互影响。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理论概念,而不是枯燥的学术说教。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部精彩的商业谍战片,将我带入公司决策层的核心,体验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我希望它能够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更能提供 actionable insights,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甚至对投资决策,都能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沉稳而充满力量的感觉,尤其是“深度解析”这几个字,让我对内容的扎实程度充满了信心。我一直对公司治理这个话题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而《正在爆发的股权战争》似乎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责权利博弈”这一独特视角,来剖析股权在公司运作中的核心作用。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情景:股东大会上的唇枪舌剑,董事会会议室里的策略博弈,以及经营层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并推动公司发展。我尤其好奇,书中对于“正在爆发”这一表述的解读,它是否意味着作者会探讨当前公司治理领域面临的一些新的挑战和趋势?比如,在新经济时代,科技进步、信息透明化对传统的股权结构和权力分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本书会提供一些实操性的建议,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复杂的股权关系中维护自身权益,或者如何识别和规避潜在的风险吗?我期待它能让我对公司治理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触及到实际操作的每一个细节。
评分当我看到《正在如果爆发的股权战争:深度解析股东、董事会、经营高管的责权利博弈与公司治理》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无数关于公司运营的画面。我一直觉得,公司的权力结构就像一个精密的钟表,每个齿轮、每个螺丝钉都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而这本书,显然是要深入拆解这个“钟表”的核心部件——股权,以及围绕着它展开的权力博弈。我非常有兴趣了解,在不同的股权结构下,股东、董事会和经营高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会呈现出怎样的差异?书中是否会通过详实的案例,来阐释在股权纷争最激烈的时候,公司是如何应对的?我猜想,这本书不会止步于描述现象,更会深入分析这些博弈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它们对公司治理效率和公司价值的长期影响。它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矛盾的方法?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股权在公司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理解那些看似“战争”的背后,实则蕴含着推动公司前进的强大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正在爆发的股权战争》极具冲击力,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公司治理中的人性博弈和权力斗争很感兴趣,而股权无疑是这场博弈中最核心的“战利品”。我设想,这本书将会深入剖析股东、董事会和经营高管这三大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微妙关系。股东们希望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董事会则肩负着监督和决策的责任,而经营高管则在执行层面承载着巨大的压力。书中“责权利博弈”的提法,让我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和分析这三者之间的边界与交叉的。它会不会像一部精彩的商业电影,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洞察,将那些在 boardroom 中发生的、不为人知的权力游戏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体系的案例,让不同规模和不同行业背景的公司都能从中获得借鉴。这本书是否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当股权结构发生变化时,对公司治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关于公司治理的新视角和深刻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