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中图分类号:B248.2
编辑推荐
★中国人应读的国学经典
★荟萃儒释道三家经典 涵盖经史子集精华内容简介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书籍目录
上卷
徐爱录这份《传习录》的选本和整理,确实体现了“谦德”二字所蕴含的敬畏与审慎。对于一本承载了中国哲学高峰思想的著作,如何取舍和呈现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它对“问答语录”的编排,这种形式使得阳明先生的辩证思维得以充分展现,既有开导,也有机锋。阅读过程中,我时常停下来,反思自己平日里人际交往中的那些虚伪和不真诚,都是因为“知”与“行”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鸿沟。这本书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一步步地去填平那道沟壑,让思想和行动达成真正的统一,这才是国学经典真正的生命力所在。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接触王阳明的心学,我是抱有一丝怀疑的,总觉得“知行合一”是不是有点理想化了?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领会到阳明先生的用意。这本书中呈现的案例和辩论,都极富说服力。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概念层面的讨论,而是深入到如何从心性修养来指导具体的道德实践。书中对“格物致知”的重新诠释,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格物”的僵化理解。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强健的内心秩序构建方法,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到那个坚定不移的主宰者——自己的本心。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和思想深度,真不是盖的。它不像有些传统国学读物那样佶屈聱牙,虽然是古代文献的整理和汇编,但“谦德国学文库”的这个版本,在注释和白话翻译上做得相当到位,让现代读者也能相对顺畅地进入阳明先生的思想世界。特别是那些论学书信集,读起来感觉非常亲切,仿佛能触摸到王阳明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真实心境和对弟子的谆谆教诲。它让我明白,心学不是玄学,它是一种实践哲学,要求我们将心力用在当下,在事上磨炼,在事上求“知”,这对于我们这些总想走捷径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剂清醒剂。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哲学著作能对现代人的焦虑提供有效的解药,我一定会推荐这本。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可以代代相传的生活指南。书里那种从内而外、由“心”及“物”的探索路径,逻辑严密又饱含人情味。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变得更加纯粹了,少了一层杂念,多了一份担当。那些看似简单的对谈,实则蕴含着极高的认知密度,需要反复咀嚼。对于任何想探究中国传统智慧精髓,又不想被晦涩文字阻挡的求知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极佳的入门和进阶之选,它让你真正感受到,心学不是被供奉起来的古董,而是可以立刻拿来使用的精神武器。
评分读完这本《传习录(谦德国学文库)》后,我深感震撼。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念,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行动滞后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书中对心学的阐述,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的问答和书信往来,将复杂的哲学思想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比如,书中对“致良知”的解释,那种直指人心的力量,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很多看似“知道”却从未真正“做到”的事情。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很巧妙,它就像一位智者坐在你对面,耐心地与你对话,而不是一味地陈述。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尤其是在面对困境和抉择时,那些古老的智慧如同明灯,指引着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