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国学经典诵读本
注:《论语》和《增广贤文》是节选的,其他的都是全文
商品规格:11书
《国学经典诵读本》全套11本包含: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增广贤文节选》、《论语节选》、《道德经》、《笠翁对韵》、《孝经》、《治家格言》。
主编:李新路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全国指导中心审定
名誉主编:王财贵任小林刘孝听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开本:长21厘米 宽18.2厘米
定价:每本9.8元 总定价107.8
掌柜推荐:对于想要更全面的儿童国学教材的亲,掌柜推荐一下这套书——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全套10本,包含了所有儿童读经必读书目,相比于其他版本的教材校对更严谨,开本为大16开,和A4纸差不多大小,除下黄帝内经和庄子为节选,其他几本全部为全本,大字注音无注释,使儿童充分享受诵读之乐。一步到位,就选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点击图片查看宝贝详情:
《国学经典诵读本》特色:
1.正文字体很大。节省目力,预防近视,还可以用手指头点着读;
2.正文为楷体。充分展示每个汉字独特的结构,帮助孩子识字;
3.黑白印刷不加彩图。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字上,过多的插图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4.带拼音注释译文。便于师长阅读理解,可促进师生共读、亲子共读;
5.其中几本配有相关小故事。增加阅读情趣,有助于深刻领悟原文意思;
6.采用70克轻型环保纸印刷。书拿起来很轻,不会因为书沉重而觉得累;
7.本书为异型16开本。孩子容易把书摊开,翻阅方便;
8.书本较薄。容易读完、学完,有成就感。不会因为书太厚而产生压力。
《国学经典诵读本》简介
《国学经典诵读本》编委会,致力于打造适合青少年的经典诵读教材。结合8年来的经典教育教学经验,广泛广泛吸取国学专家和教育专家的意见,大量征集教师、学生家长和众多经典教育推广者的建议,参阅各个版本经典教育教材,运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从数百部流传千古的经典著作中精挑细选出十余部经典中的经典,历经3年半时间,由32位专家学者共同精心打造了《国学经典诵读本》。
《国学经典诵读本》在编排上处处流露出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的强烈愿望——楷体大字、有译文,有注释,部分图书还包含经典的小故事……
该系列图书经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全国指导中心审定,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套丛书编排严谨,点校精当,注释简明,注音准确,译文通俗易懂,版式新颖,设计考究,装帧精美,品质优良。相信它会成为广大少年儿童、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
写给老师家长的话
一、为什么要学国学经典?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如果在孩子该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成人的记忆模式是“先理解,后记忆”,先理解分析才能记得住,有时还未必记得牢。孩子的记忆规律是这样吗?特别是七八岁以前的孩子!成人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感觉经验,来想像小孩子也该像自己一样记。实际不是这样。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孩子的记忆是整体性、混沌性和全息性处理信息的,这就是国际大脑心理学专家研究的右脑记忆模式。事实上千百年来,世界上有两大民族一直用这种方式教育子孙后代,即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遗憾的是近百十年来,我们民族的这种教子学习模?一定程度上被质疑和否定了,我们迷失了方向,要把简单、科学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抛弃,没了主见,只学会了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二、怎么学经典?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大量地重复做,由“量变”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的飞跃。
我们倡导每天“与孩子相约今晚八点”,陪孩子读二十分钟的书——优秀的孩子是“陪”出来的——陪三个月、半年试试,奇迹就在“我们家”出现了!开始有的孩子可能不开口读,那我们做父母的就字正腔圆地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读出来吧!没有说教和训斥,我们的“读”是示范,是身教,孩子会模仿!所?“亲子共读”不是如此吗?变着花样读,也可以让孩子当我们的老师,让他领着我们读,总之要“快乐诵读”,乐在其中,其乐融融。
不强行要求孩子背书,只是在诵读的声音、声调、坐姿等方面因势利导。诵读时没有压力,孩子会发自内心主动想读。
“诵读”的含义强调的是朗诵、朗读,高声朗朗地读出来,反复读,流畅地读,以至于顺口溜出来,自然就会背了,“会背”是自然的结果,“会背”不是目标,更不是目的。
在孩子“熟读会背”之前,不提倡给孩子随意解释,让孩子自己“悟”吧!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啊!需要说明的是,?中正文中的“注释”、“译文”是给家长、老师或年龄稍大的孩子参考的。
三、为什么采用正文“大字带拼音"的形式?
“字大”是为了节省目力、防近视。对于不认识字的幼童,用手指点着字去读,还能帮助识字,这叫“指读”。
因为许多字古今读音不同,且有生僻字,所以带上拼音,方便大家诵读。不要认为带上拼音仅仅是给小孩读的,如果我们成人还没读过,请你认真读上几遍,一定会有所感悟。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中国传统诗词鉴赏的入门级书籍,目标读者设定为学龄前儿童,这真是个大胆而成功的尝试。这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诗词注释和繁复的讲解模式,而是采用了一种“情境导入”的方式。比如,讲到“春眠不觉晓”,它会先配上一幅描绘清晨宁静、鸟语花香的图画,然后才缓缓引出诗句,让孩子先感受那种氛围。每首诗的后面,都会有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或者手工活动建议,比如学着写一个“日”字或者用颜料画出“红花”。这种动静结合、读写并重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孩子接触古典文学的门槛。它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让孩子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爱上了那些优美的文字和意境,而不是被那些生僻字和深奥的哲理吓退。这本书的装帧也特别考究,纸张厚实,触感温和,非常适合孩子的小手翻阅。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儿童版的《论语》改编版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这种经典要不就得“原汁原味”,要不就失去了精髓。但当我翻开这本“智慧启蒙小书”后,完全被说服了。它的改编非常高明,没有大段地删减原文,而是针对每一章的重点,提炼出一个最核心的观点,并用一个简单、贴近孩子生活的小故事来阐释。比如,关于“仁”,它可能就讲了一个关于分享玩具的故事,然后紧接着呈现那几句核心的论语原文。最棒的是,它在每章的末尾都设置了一个“小小思考家”的环节,引导孩子思考“我今天可以怎么做才能更像孔子爷爷说的那个样子?”这种互动性设计,让原本高深的哲学思想变得可以触摸、可以实践。这套书的字体很大,版面留白充足,配色柔和,读起来毫无压力。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让古老的智慧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教条,而是能滋养孩子心灵的活水。
评分我最近淘到一套非常棒的儿童历史读物,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教科书,而是用生动的故事和精美的插图,把中国古代的英雄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讲得栩栩如生。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很用心,字体大小适中,就算是刚开始认字的小朋友也能轻松跟读。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讲故事,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古代的生活常识和文化背景,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对那个时代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它会细致地描绘古代的服饰、建筑风格,甚至是一些日常的饮食习惯,这些细节的展现,极大地激发了我家宝贝的好奇心。我特别喜欢它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没有一味地美化,而是展现了那些历史人物的优点和局限性,让孩子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好人”和“坏人”。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孩子对历史的兴趣被彻底点燃了,不再把历史当作遥远的过去,而是当成一个个鲜活的传奇来看待。
评分我一直很头疼如何向孩子介绍中国传统礼仪,总觉得空口说教太无聊,但这个关于传统礼仪的图文故事集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它没有直接罗列“应该怎样做”,而是设计了一系列围绕小主人公“乐乐”的日常生活场景。比如,乐乐参加了爷爷的寿宴,看到了大人们如何长幼有序地落座、敬酒;乐乐收到邻居送来的礼物时,是如何用双手接过并表达感谢的。这些场景都描绘得非常细致入微,人物表情和肢体动作都非常到位,孩子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书里还加入了现代生活的小贴士,比如在公共场合接打电话要注意音量等,巧妙地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通过乐乐的榜样作用,孩子很自然地学会了如何得体地与人交往,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远胜过我平日里的唠叨。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我认为是同类书籍中佼佼者。
评分这套关于中国神话传说的绘本简直是太惊艳了!我必须得说,市面上很多神话故事的书要么插图过于简单潦草,要么文字堆砌得太复杂,不适合小读者。但这一套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的画风充满了想象力和古典韵味,色彩饱和度恰到好处,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文字部分处理得非常巧妙,保留了神话故事的核心精髓和韵味,但用词非常贴近现代幼儿的理解能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我发现我家孩子在听完关于夸父追日或者女娲补天的故事后,对自然现象和宇宙起源有了更多的思考,时不时会蹦出一些富有哲理的问题来问我。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背后蕴含的勇气、奉献和创造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这套书无疑是进行美育和德育的绝佳载体,我强力推荐给所有注重孩子精神成长的家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