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曆代小楷集萃:宋元捲
原價:88.00元
作者:周海珍
齣版社:中國書店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149122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8開
內容提要
小楷是楷書藝術中一種既獨立存在又與其他書體緊密相聯的藝術錶現形式。小楷書法草創於漢末,成形完善於魏晉,經隋唐、宋元、明清曆代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韻味的藝術形式。其間湧現齣鍾繇、王羲之、王獻之、顔真卿、文徵明、董其昌等小楷名傢。小楷更是引領成為一時書法之風。為此特編寫《曆代小楷集萃》一書供廣大學書者學習、臨摹之用。《曆代小楷集萃——宋元捲》展示瞭宋元時期小楷書法由草創至成形的基本風貌,收入蔡襄、宋徽宗、黃庭堅、趙孟頫等有代錶性的小楷作品,特彆是趙孟頫力求恢復古法,激活瞭明代小楷的藝術創作,是小楷書法藝術煥發齣新的活力。
這本《曆代小楷集萃(宋元捲)》真是讓我愛不釋手!作為一名從小就對書法癡迷的愛好者,我接觸過不少古代書法的資料,但真正能把宋元時期各位大傢的小楷作品匯集得如此精良的,實屬罕見。光是看到範仲淹、趙構這些名字,我的心就忍不住激動起來。他們的作品不僅僅是筆墨的堆砌,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尤其是範仲淹那份沉穩中帶著堅毅的氣度,透過那些方正挺拔的筆畫,仿佛能感受到他憂國憂民的情懷。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也做得非常齣色,墨色濃淡處理得當,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讓我能夠仔細揣摩每一個起筆、收筆的微妙之處。對於想要深入學習宋元時期小楷風格的朋友來說,這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典。我常常對著這些字帖,想象著他們當時創作時的心境,那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比單純的看書本上的介紹要有效得多。我已經開始嘗試模仿其中的筆法瞭,雖然路漫漫其修遠兮,但能有這樣一本高質量的範本在手,無疑是給我指明瞭方嚮。
評分自從開始練習趙孟頫的小楷,我就一直在尋找一套能全麵反映其“晉韻”又不失“宋法”的權威資料。這本書中的趙孟頫部分,完美地滿足瞭我的需求。他的楷書,圓潤遒勁,結構勻稱,是後世學習的標杆。這本書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使得不同作者的作品之間的風格差異能夠被一眼捕捉。我對比著看,能明顯感受到從司馬光那種略帶古拙的筆意,過渡到趙孟頫那種追求“復古”和“韻緻”的審美取嚮。這種清晰的脈絡梳理,對於梳理我的學習思路非常有幫助。而且,它不僅收錄瞭經典的碑帖,還囊括瞭一些傳世尺牘,這些尺牘的筆法更顯自然隨意,更貼近書寫者本來的麵貌,對於理解楷書在不同場閤下的應用變化,提供瞭寶貴的參考資料。讀著這些作品,我仿佛能聽到宋元時期文人墨客們在案頭低語,那種文化氛圍的感染力是無與倫比的。
評分最近在研究曆代書法大傢的小楷風格演變,手頭終於收到瞭這本《曆代小楷集萃(宋元捲)》。說實話,剛翻開的時候,那種撲麵而來的古韻讓我屏息瞭好一會兒。這本書的選材非常講究,它不僅僅是羅列作品,更像是在策劃一場關於宋元時期文人精神的展覽。趙構的瘦金體雖然在這捲裏可能不是主打,但即便是他偶爾流露齣的那種優雅與內斂,也足夠讓人品味良久。更讓我驚喜的是收錄瞭張即之和司馬光的篇章,這兩位的書法風格迥異,前者峻峭險勁,後者則渾厚端莊,將宋代的尚意書風展現得淋灕盡緻。這種對比和並置,極大地拓寬瞭我對“小楷”這一概念的理解——它絕不是一成不變的呆闆字體,而是承載瞭書寫者個性與時代審美的活的藝術。我特彆喜歡它對細節的處理,比如某些字帖的局部放大,讓那些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暗藏乾坤的運筆技巧得以暴露無遺。對於想進行係統性臨摹練習的人來說,這種細緻入微的呈現方式是至關重要的。
評分我一直認為,要學好楷書,必須對宋代的“尚意”和元代的“復古”這兩個核心思想有深刻的理解。這本《曆代小楷集萃(宋元捲)》恰恰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不是簡單地將兩個朝代的字堆砌在一起,而是通過精心的選編,展示瞭這種思想轉變的微妙過程。俞和的一些作品,那種樸實無華中蘊含的文人氣息,是唐楷少有的特質,非常耐人尋味。而到瞭元代,趙孟頫將“晉人風度”重新引入書壇,也在這本書中得到瞭充分的體現。裝幀設計上,我尤其贊賞它對原帖尺寸和比例的尊重,沒有為瞭美觀而進行不恰當的放大或裁剪,保證瞭學習的準確性。對於我這種對傳統文化有深度探究欲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不僅僅是字帖,更是一扇通往那個時代審美高地的窗口。每次翻閱,都會有新的領悟,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書籍。
評分我是一個對書法審美有自己一套標準的收藏者,通常不太容易對市麵上的字帖給予太高的評價,但這本書,尤其是宋元捲的部分,確實達到瞭一個相當高的水準。蔡襄和俞和的作品,代錶瞭宋代早期到中期的那種內斂而富有學識的書捲氣。他們的筆法細膩而不失力量,是那種真正可以“入古齣新”的典範。我注意到這本書在版式設計上也頗費心思,沒有那種過度現代化的修飾,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瞭原作的古舊感和曆史的厚重感。這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看一本印刷品,而是在觸摸曆史的紋理。特彆是米芾的那些小楷,雖然他以行草聞名,但他楷書中的那種“風檣陣馬”的氣勢,在這種小字形中被巧妙地收斂和提煉,展現瞭一種獨特的張力。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標價,它更像是一份藝術史的濃縮精華,值得每一位真正熱愛中國古典藝術的人收藏和研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