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现代汉语(2) **节现代汉语概述(2) 第二节汉语拼音(4) 第三节汉字(15) 第四节词语(23) 第五节句子(37) 第六节常见病句(45) 第七节标点符号(50) 第八节常用辞格(62) 牛刀小试(76) 第二章古代汉语(81) **节古代汉语概述(81) 第二节古代汉语基本原理(83) 第三节古代汉语的修辞表达方式(99) 第四节古诗词曲知识(101) 牛刀小试(103) 第三章阅读(106) **节古代诗词阅读(106) 第二节文言文阅读(117) 第三节现代文阅读(125) 牛刀小试(135) 第四章写作(138) **节写作基础知识(138) 第二节常用写作体裁分析(142) 第三节教师招聘考试常见作文题目的基本类型(149) 牛刀小试(155) **章中国古代文学(158) **节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158)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169) 牛刀小试(197) 第二章中国现当代文学(200) **节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200) |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204) 牛刀小试(240) 第三章外国文学(246) **节外国文学现象与文学流派(246) 第二节外国文学作家、作品(250) 牛刀小试(273) 第四章文学理论(276) **节文学概述(276) 第二节文学创造(281) 第三节文学作品(284) 第四节文学鉴赏(289) 牛刀小试(295) **章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298) 牛刀小试(326) 第二章中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331) **节中学语文教学方法(331)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评价(334) 第三节中学语文教学反思(339) 牛刀小试(342)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能力(344) **节教学目标设计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344) 第二节教学内容的安排及课堂教学技艺(348) 第三节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及教学媒体的选择(352) 第四节教学过程设计(356) 第五节板书设计(368) 第六节教案写作(373) 附录一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古诗文背诵篇目(378) 附录二教师招聘考试古诗词积累必背篇目(383) 全国教师招聘笔试课程体系(393) 全国教师招聘面试课程体系(394)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95) |
坦白说,对于美术和音乐这两门“非主科”,我一开始还抱着怀疑的态度,觉得可能只是随便塞点内容应付一下。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音乐这本,它不仅涵盖了乐理基础和中外音乐史,还特意加入了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学法”的章节。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教师招聘考试不仅考你“懂不懂”,更考你“会不会教”。它里面关于如何组织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如何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示范,都有非常具体的案例和建议。我尤其欣赏它对“合唱指挥基础”和“体态律动”的介绍,这些都是在实际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技能点。至于美术部分,它对近现代美术流派的梳理非常清晰,配图虽然在纸质书上表现力有限,但其对“艺术鉴赏”和“绘画基础知识”的讲解深度是足够的,特别是对教材中出现的经典作品的背景介绍,细节到位,能让你在考场上谈论起这些作品时显得专业而有见地。
评分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它对学科专业知识的讲解方式,特别是数学和物理这两块,很多传统教辅书在处理那些抽象概念时,总是说“我们知道这个公式很重要,所以你要记住”,然后就没有了。但这套书的编排逻辑明显不一样,它更侧重于“为什么会这样”,它会用更贴近中学课堂的语言去解释那些复杂的定理和定律的推导过程,仿佛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特级教师在旁边手把手教你。我记得我被一个高中物理的电磁感应问题困扰了好久,看了这本书里对法拉第定律的图解说明,瞬间就茅塞顿开。那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不仅仅是记住了答案,而是真正理解了背后的物理机制。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它的词汇和语法梳理也很有针对性,没有堆砌那些在中学考试中几乎不会出现的冷僻词,而是精准地瞄准了中高考的词汇等级标准,并结合了最新的阅读理解趋势来设置专项训练,这种“有的放矢”的复习策略,大大节省了我的时间,让我能把精力投入到更需要磨练的写作和翻译部分。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的角度来看,这套书也体现了专业出版社的素养。纸张的厚度和光泽度都适中,长时间阅读眼睛不会有太大的疲劳感,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伏案攻克的考生来说是个很贴心的设计。而且,不同科目之间的试卷和练习题的颜色区分做得很好,比如,有的科目用淡蓝色作为主色调,有的用淡绿色,这样在图书馆或者咖啡馆快速翻找时,能够一眼锁定需要的模块。最赞的是它的前后呼应和查阅系统:书中的知识点如果和另一个学科的某条规定相关联,它会用一个很小的标注指引你去查阅另一本册子的具体页码,这种跨学科的知识串联,虽然在基础版本中可能不算太深入,但无疑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更宏观的教育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点。总而言之,这是一套系统性、实战性极强的备考资料集,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这套书拿到手,第一感觉就是“全”!对于一个准备考编的老师来说,资料的广度和深度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之前零散地买了市面上好几家出版社的资料,结果发现东拼西凑的效率太低,而且重点把握不准。这套《【学科任选】中公2018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用书》系列,光是看目录就能感受到编者下了大功夫。尤其我关注的语文部分,它不仅仅是罗列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对历年考情的分析非常到位,你知道哪些是常考的“必争之地”,哪些是每年都会变化的政策热点。比如,对于新课标的解读,我感觉比我自己去啃那些官方文件要清晰得多,它直接提炼出了考试导向。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章节后面附带的“错题精析”,很多我自以为掌握了的知识点,在那些解析里被我发现了理解上的盲区。那本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册子,简直是考前冲刺的必备“秘籍”,条理清晰到令人发指,我甚至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快速记忆的卡片来使用,比起厚厚的原版法规书,这简直是效率的飞跃。如果你是时间紧张的在职教师或者跨专业考生,这套书绝对能帮你迅速建立起一个坚实的知识框架,不至于在浩如烟海的复习材料中迷失方向。
评分这套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对“应试技巧”的处理。很多复习资料只教知识,但应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在时间限制非常严格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这套中公的2018年版本,在申论(或称综合知识)部分,对于如何快速审题、构建逻辑框架、把握教育热点评论的切入点,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模板和思路拓展。我之前写材料作文总是抓不住重点,但这本书里对近几年的教育改革文件进行了提炼,把“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五育并举”这些关键词如何巧妙地融入到论述中做了详细拆解。这对于我这种文科底子相对薄弱的理科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不是让你死记硬背,而是教你一套分析问题、组织语言的思维模式,确保你在面对开放性题目时,能够迅速组织出符合官方语境的高分答案,这比单纯刷题要有效得多。
评分垃圾。很差!!!!!!!
评分还可以 凑合吧
评分怎一个坑字了得,够十个字了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自己看了,感觉重点和变动的地方都画出来了,很方便。就是物流太慢了,等了一周。
评分很好的!!!!!!!!!!!
评分不错,挺全的。。。。。。
评分书还不错,快递慢的要死,要死,要死
评分还行,下次继续,但愿能过关!
评分我的同事们都很喜欢呢。下次再来哦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