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大全集6册 人际交往心理学+九型人格+微表情微动作+欲望心理学+说话沟通心里学与读心术书籍

心理学书籍大全集6册 人际交往心理学+九型人格+微表情微动作+欲望心理学+说话沟通心里学与读心术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人际交往
  • 九型人格
  • 微表情
  • 微动作
  • 欲望心理学
  • 沟通技巧
  • 读心术
  • 自我提升
  • 实用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企全媒图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39814
商品编码:19196933990
丛书名: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动作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2-03-01

具体描述








《人际交往心理学》一书从说话交流、职场交涉、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阐述一些生活中必须了解的心理计能,让你更好的处理一些情绪琐事,更好的融入朋友圈,更完善的处理朋友、上司、下属间的关系,进而成就更好的自己。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沟通交流,一个人成功与否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于他的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在你的周边有多少人整天兢兢业业、忙忙碌碌,可各种问题仍旧是一大堆,而有的人活得潇潇洒洒,谈笑间各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有的人走到哪都有朋友,走到哪都会受到欢迎,而有的人却往往相反。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你们是否懂得说话之道,是否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是否懂得交际交流之道,又是否懂驭下处上之道?

蒙静——

  80后,瑶族。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任深圳健康元推广总监。阳光热情、喜欢旅行的射手座,热爱读书、摄影、美食。深怀感恩之心,洒脱行走于世,用一双智慧的眼睛观察众生百态,以无畏的执着在创作中生活和坚守。

  代表作《我虽年少,韶华倾覆》等。


第一篇

说话之道,在于洞察人心

003‖说话有分寸,心中有尺度

006‖来个干净历练的开场白

010‖心里有盘算,开口能择言

014‖感谢的话要放在当下说

018‖话要说得漂亮,适当调节气氛

021‖少一点争辩,多一点谦和

025‖八卦应有度,可多听不可多说

027‖多说多错,说该说的话

029‖稳中求安,欣赏别人的长处

032‖好话一句,三冬温暖

034‖人人都愿意听恭维话

036‖出门要靠衣装,说话要靠包装

039‖少绕圈子,一语中的最重要

042‖可以直言不讳,也要拿捏分寸

第二篇

处事之道,在于外圆内方

047‖处事之道,首要在于做人

050‖处事圆通才能财源广进

053‖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声誉

055‖近君子,远小人

058‖把职业当成事业去经营

062‖处事之道,让工作多一份乐趣

066‖事分轻重缓急,重要的事先做

069‖不要在无聊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071‖认为对的事情,就要积极去做

074‖做事讲原则,做人讲情面

076‖做事循序渐进,不可太急躁

078‖事前一定要考虑后果

080‖适可而止,不要把事情做绝

082‖不得不得罪人时,也要做好善后工作

084‖换一种心态,收获自然不同

086‖为人处世应留有余地

088‖给人留面子,增进彼此情谊

090‖宽以待人,有理也要让三分

第三篇

交际之道,在于明镜交心

095‖赤手空拳难闯天下,朋友交际必不可少

098‖交友要交心,志同道合很重要

101‖没事多沟通,再好的关系也需要维系

103‖以情动人,情感投资永远有效

106‖不要轻易与人争吵

109‖人情债欠久了,朋友也就没了

113‖君子之交决不出恶声

116‖利用饭局搜集人脉

120‖亲密要有间,“死党”也要有距离

122‖多认识一些带“圈”的朋友

124‖以诚待人,待人必须出于真诚

126‖一定要记住别人的名字

130‖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133‖举止要恰到好处

136‖九种不受欢迎的人

138‖维系人脉关系的秘诀

141‖幽默是最好的润滑剂

143‖和批评你的人交朋友

145‖积极结交社会名流

147‖人情等于财富,朋友胜过金钱

150‖雪中送炭赢来百倍回报

152‖帮他人“打圆场”,为自己拉人情

155‖距离显现出关系的亲疏

158‖交往不避功利,但感情更重要

160‖瞅准时机,礼尚往来

163‖设身处地去考虑问题

166‖多注意别人在想什么

第四篇

职场生存之道,在于利弊权衡

171‖同事既讲交情,也讲利害

174‖融入圈子,莫被同事孤立

176‖与志同道合的同事结成同盟

178‖处理好与同事的竞争关系

180‖与同事减少摩擦

184‖灵活变通,别让事情陷入僵局

187‖与同事做好有效沟通

190‖把同事当朋友一样看待

193‖不要对同事耍阴谋诡计

196‖与同事交往的细节

199‖你为什么迟迟不被提拔

203‖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206‖赞美你的贵人

209‖学会关心你的贵人

211‖亦步亦趋,跟着贵人的脚步前进

213‖积极进取,为晋升做好准备

216‖获得晋升必须具备的条件

219‖踏准晋升的“跳板”

221‖能否晋升,机会很重要


 第一篇说话之道,在于洞察人心

  有道是,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作为传达感情的工具,语言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一句话可以把人说跳,一句话也可以把人说笑”,说话之道,在于洞察人心。有些人擅长用语言来表达情感,一句话就能令人心情舒畅;有些人则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一开口就让人误解。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要想在人际交往中应付自如,就必须懂得说话的艺术。

  说话有分寸,心中有尺度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与人说话的过程中,心事不要随意说出来,因为当他人看穿或是明白你的心事时,你的弱点也就相应地暴露在他人面前了。说话要讲究分寸,心中要有尺度,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适时的保守住自己的秘密,就不会发生因为泄露心事而把事情搞复杂的情况了。

  很多人有一个相同的毛病:肚子里放不住心事,只要有任何一点的喜怒哀乐,就必须要找个人谈谈;更严重的还会不挑时间、对象和场合,不管遇见什么人都要把心事掏出来。

  乍一看这也没什么不好,好的东西要同人分享,坏的东西当然也是一样。想宣泄出来可以,但不能“乱”说,你的每个倾诉对象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说心里话时一定要有“心机”,该说就说,不该说的千万不能说。处理心事一定要慎重,因为心事常常泄露一个人的弱点,这弱点会使人改变对你的印象,固然有人赞赏你“人性化”的一面,可有些人却会由此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弱点被别人掌握,这样在今后发生争吵时,会是你的软肋,这一点不一定会发生,但你一定得预防。

  再者,有些心事具有危险性、机密性,比如来自工作上的压力,你对别人的不满和批评,在你愉快地跟别人倾吐时,有可能以后会被人利用这些话来反驳你,你甚至都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被“出卖”的。那么,跟好朋友总能聊聊心事吧!答案还是:不要随便说出来。你要说的心事必须有所筛选,因为你现在的“好”朋友不一定会是你未来的“好”朋友,这点你千万要了解。

  林萍就有过类似的教训。那个时候她是部队的一名文书,连队的几个干部都很喜欢她,也愿意和她交谈或是请她帮忙办事。特别是副指导员,对她更是信任有加,甚至会把连队领导之间的事情讲给她听。

  连队里有几十个女兵,一些女兵为了入党或考军校想尽办法要接近部队教官,对此,副指导员很反感。时间一长,林萍觉得十分苦闷,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的秘密无法倾诉。于是,后来在同一个相当要好的朋友聊天时,就将副指导员所讲的事情说了。心里的秘密说出来后压力也相应少了许多。不曾料,她的那位朋友为了获得连队党支部推荐上军校,就将她的话完完全全说给了指导员,之后她这位朋友果真上了军校,可林萍却被指导员进行了一番说教后,调离了文书岗位,回到报务分队去了。

  一个人如果能保守秘密,事情就不会因为泄密而变得糟糕。要知道一旦因为泄密而让自己陷入身败名裂的境地,个人形象就全毁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也就很难了。

  当你同别人一起拥有一个秘密时,通常你会因这个秘密与对方拴在一起。这对你想要灵活机动地处理一件事情来说是一个障碍,你通常要考虑对方的利益,这可能会令你做出违背原则的决定。此种情况下,对方可能会在最重要的时候,抛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导致你处于被动的位置。

  就算是对家里人,也不能肆无忌惮地将心事说出来。比如,你的另一半对你心事的看法可能并不像你所预想的那样,他会因此对你产生误会,甚至将你的心事说给其他人。

  但是,闭紧心扉,把心事堵在心里也不是件好事,因为这样你就变成一个城府深,不可捉摸和亲近的人了。

  聪明的人在与别人交流时,会将局势扭转到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在说无关痛痒的心事给周围的人听时,要提醒自己多听听别人的心事,别人会因你多听而多说,他讲得越多,你知道的也就越多!少说,既可以导引对方多说,还能避免流露自己的内心秘密,这所有的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中。听别人说话时要多点头,以表示你在认真听别人讲话。如果产生不同意见,也要坚持先点头再提出,要顺着对方的思路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不重要的事,可以放弃自己的观点,随声附和就行了。经常点头并不意味着你是个没有主见的人,而是避免沦为别人眼里不合时宜的人。

  将自己重要的秘密保留在心底是处世的潜规则。千万不要亲手为自己埋下一颗“炸弹”。要谨记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只能逢人只说三分话。

  来个干净历练的开场白

  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跟人交往的时候,如果能有一个很好的开场白,就会给你带来很多意外的收获。

  一个人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人。这些人里面,有你了解的,有你不了解的。你熟知的人大概只有1%,剩下的99%则是点头之交。认识的朋友都是从不认识发展过来的。若是将这99%的陌生人群都变成你的朋友或顾客显然比较困难,但至少你能尽可能去争取。这就必须要有一套战无不胜的交际用语。下面就分享三句交际用语,愿它能在你的实际生活中起到一些作用。

  1.“请问先生贵姓,做什么工作。”在问过了别人的姓名后,你还能这样问:“XX先生,请问您的大名具体是怎样拼写的?”

  2.“请问您所从事的职业,它有什么真正的价值体现,您觉得它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这么问,可以表示你对他所从事的职业十分重视与关注。

  3.“我是从事教育培训工作的,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说这句话的时候要用十分诚恳的态度,表明你是真的想为对方提供帮助。诚然,你必须如实的跟对方说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待人一定要诚实有信,不要随意对待每个认真倾听你的人。

  以上三句话都十分具有亲和力。你这么说的话,对方会觉得你说话很得体,因而会对你有个不错的第一印象。他心里会觉得,有幸认识你,大概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上面谈了关于询问别人的三句日常交际用语,但是倘若你是被问到问题的人呢,你可以尝试着像下面那样进行回答:

  1.“敝人姓孔,还请您多多指教。”

  2.“本人从事的是教育培训工作,我想它真正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帮助他人成长,丰富和成就别人的一番事业。它的趋势则是使全社会都能意识到学习的宝贵之处,活到老,学到老。”

  3.“谢谢您,您的名片我会好好收藏的,当我有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找您帮忙,到时候还希望您能不吝赐教。”

  一个人人缘好,就能迅速获得成功;而人缘欠佳,自然也就意味着交际的失利。之所以会失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没能把交际当成艺术对待。驾驭人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跟人交际的时候,要想获得好人缘,一定要学会以下几点:

  一、敢于并善于说“不”

  就算你有再大的能耐,你也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说到拒绝,这里面就大有学问了,凡事总是应承,不会拒绝也是一种不圆滑的表现。为人处世时,有些人为了给别人留个好印象,或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抑或是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通常对对方提出的一些要求不加思考,毫不犹豫地接受,结果反而让自己很为难。所以,一定要学会拒绝。请求人固然是一件难事,但当别人请求你,你又必须给予拒绝的时候,同样也是令人头痛万分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而我们也希望别人愉快,因此,也就不容易说出拒绝的话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就需要用场面话先打发,能帮忙就帮忙,实在帮不上忙或是不情愿帮忙可以找个理由搪塞掉。但要说好这种场面话,是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技巧的。不然,场面话不仅说不出口,为难的最终还是自己。

  二、不会说“不”的人是傻子

  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在别人委托你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因为一些原因,不能答应,但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怕有损对方的自尊心;对方的一些看法,你不认同,却不想贸然讲出自己的想法;对方的某种行为你很看不惯,你想告诉他你的一些看法,却又担心表达得太直白,刺伤对方的心。

  想要很好地应对上述这些情况,就需要在社交活动中学会如何巧妙拒绝别人,

  当然基础是建立在一定的情境上。

  以下是几种拒绝的艺术方法:

  1.假托直言

  有话就说,说明了对对方的尊重。但有时直言会显得逆耳,却无法收到预想中的效果。对此,要拒绝、制止或是反对对方的一些要求时,就可以运用假托直言的方式,婉转地拒绝对方,这样对方也会比较容易接受。比如,某化妆品店的推销员登门想要你订阅他们生产的化妆品,但你不需要这些化妆品。这时,你就可以很有礼貌地说:“十分感谢。你们的产品很出色,可是,我刚订购了其他品牌的化妆品,实在是不好意思了。”

  2.模糊应对

  在交往中,因为一些原因不愿意或者是不方便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对方,这时,你不妨运用模糊语言来应对。比如,在学校里,一位成绩极差的学生问老师:“我的成绩很糟糕,我好好学,多久才能考上清华呢?”老师回答:“你的成绩确实很差,但只要你勤奋一点,成绩自然慢慢会好的。”此处的“慢慢会好”就是一个模糊语言。这“慢慢”究竟是多久,谁也不知道,但给了学生一个希望,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宽慰了。


人生是一场与人的互动,理解彼此,方能游刃有余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各样的人所包围。从亲密的家人到工作中需要协作的同事,从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到影响我们思想的公众人物,我们的人生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与他人的互动所塑造。每一次对话,每一次眼神的交流,每一次不经意的肢体动作,都在传递着丰富的信息。然而,我们常常因为对这些信息的解读不够深入,而陷入误解、冲突,甚至错失良机。 本书籍并非仅仅罗列一些心理学的概念,而是深入浅出地揭示人际交往的奥秘,提供一套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他人,更有效地与人沟通,从而在各种人际场合中游刃有余。我们相信,真正的智慧,在于洞察人性,在于掌握沟通的艺术。 洞察内在,理解“为什么”:九型人格的深刻剖析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并非只是行为上的不同,而是源于深层的性格动力。九型人格,这套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性格分析体系,将人类的性格分为九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动机、恐惧、核心需求以及行为模式。了解九型人格,就如同拥有了一张人体行为的地图,让你能够快速地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质。 书中,我们将带你踏上一段探索九型人格的旅程。你将深入了解每种人格类型的核心特征,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驱动力。例如,被称为“完美主义者”的人,他们内心的深层需求是什么?是什么让他们时刻追求卓越,又是什么让他们容易陷入批判和苛责?而“助人者”类型的人,他们为何如此乐于付出,又会在付出中遇到怎样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方法的指导。当你理解了九型人格,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显得那么直接,而有些人则倾向于委婉;为什么有些人热衷于成为焦点,而有些人则更喜欢默默付出。这种理解,能让你在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建立更和谐的关系。例如,当你了解一个“领袖型”的人,可能会更直接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迂回曲折地表达。而面对一个“和平主义者”,你可能会更注重倾听和寻求共识。 九型人格的洞察,不仅仅是关于识别他人,更是关于认识自己。通过对九型人格的深入学习,你将有机会审视自己的性格倾向,发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优势与局限,开启自我成长和转变的道路。你会明白,自己某些固有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去超越它们,成为更完整、更成熟的自己。 捕捉无声的语言:微表情与微动作的读心术 沟通,并非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更重要的是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非语言信号。我们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甚至是我们说话的语速和音调,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微表情和微动作,就是这些隐藏在表象之下,最真实、最直接的情绪表达。 本书将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微表情与微动作的解读。你将学习如何识别那些转瞬即逝,却意义非凡的面部表情,例如,一个瞬间闪过的恐惧、惊讶、厌恶,或是压抑的愤怒。这些微表情,往往比一个人刻意表现出来的表情更加真实,它们泄露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同时,你还将学会解读那些看似平常的肢体动作。一个人交叉双臂,可能是在表达防备;一个人身体前倾,可能是在表示兴趣;一个人频繁地触摸自己的脸部,又可能隐藏着不安或谎言。这些细微的动作,汇聚起来,能够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人物内心图景。 掌握微表情和微动作的解读技巧,将赋予你强大的洞察力。在商务谈判中,你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判断其真实意图和立场;在日常交流中,你可以更敏锐地捕捉到对方的情绪状态,给予恰当的回应;甚至在面对潜在的危险时,这些非语言信号也能成为重要的预警。 本书将提供大量的图文案例,让你在视觉上也能建立起对各种微表情和微动作的直观认识。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信号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让你不仅仅是“看到”,更能“理解”其含义。这是一种超越语言的沟通,是一种直达内心的读心术。 理解驱动力的源泉:欲望心理学的探索 人类的行为,往往受到内心深处各种欲望的驱动。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到更复杂的成就感、归属感、被爱和被尊重的需求,这些欲望构成了我们行为的底层逻辑。理解欲望心理学,就是理解人性的核心动力。 本书将带你深入探索各种人类欲望的本质。我们将探讨,为什么我们会渴望成功,为什么我们会追求快乐,为什么我们会害怕孤独,又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事物产生强烈的占有欲。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将梳理不同心理学流派对欲望的理解,为你提供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认识。 你将了解到,很多时候,我们看似合理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我们并未察觉的欲望。例如,一个人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可能并非仅仅是为了金钱本身,而是为了获得安全感、地位感,或是被认可的满足。而另一个人可能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过于依恋,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对被抛弃的深层恐惧。 理解这些深层的欲望,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动机。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理解了对方的潜在欲望,我们就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建立更牢固、更积极的关系。在处理冲突时,了解双方的欲望,也能帮助我们找到化解矛盾的关键点。 同时,本书也强调了对欲望的理性管理。认识到欲望的存在,并非是屈服于欲望,而是学会如何驾驭它。我们将探讨,如何在追求欲望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理智,避免被欲望所奴役,从而活出更加自由和有意义的人生。 沟通的艺术与力量:说话沟通心理学 在人际互动的舞台上,语言是我们最强大的工具。然而,并非所有的话语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说出话来,更是要说出能够被理解、被接受、被感动的语言。说话沟通心理学,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必修课。 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全面而实用的说话沟通指南。你将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调整你的沟通策略。例如,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时,你需要如何清晰、简洁地表达要点,并体现你的价值;在与同事协作时,你如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保持良好的团队氛围;在面对客户时,你又该如何建立信任,并有效地推销你的产品或服务。 我们将深入探讨沟通中的心理学原理。例如,倾听的艺术,为何有效的倾听比滔滔不绝的表达更为重要?提问的技巧,如何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对方敞开心扉,并获得你想要的信息?说服的逻辑,如何让你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并打动听众? 本书还会着重讲解一些在实际沟通中常常遇到的心理误区,以及如何规避这些误区。例如,如何避免因为情绪激动而说出伤人的话?如何化解对方的敌意,建立积极的沟通氛围?如何面对批评,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我们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让你在阅读中就能感受到沟通的魅力。你将学会如何用更精准的词语,更恰当的语气,更富感染力的表达,去影响他人,去建立连接,去实现你的沟通目标。掌握说话沟通的心理学,就是掌握了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让你的声音被听到,被理解,被记住的力量。 结语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理解人、理解自己、理解沟通,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本书籍集合了人际交往、性格洞察、非语言解读、动机探索以及沟通艺术等多个维度的心理学知识,为你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学习平台。 它不是冰冷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智慧的实践指南。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不再是那个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困惑和无助的人,而将成为一个自信、敏锐、富有洞察力,能够与人建立深度连接的沟通大师。 无论你是希望提升职场竞争力,改善家庭关系,还是追求更丰富的人际体验,本书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伙伴。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关于理解与连接的精彩旅程,用心理学的智慧,点亮你的人生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太擅长与人打交道的人,总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让人觉得尴尬。尤其是遇到一些性格比较复杂的人,更是让我头疼不已。翻开这套书,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人际交往心理学》让我明白了许多自己之前从未意识到的沟通盲点,比如原来有时候我所谓的“直接”其实是缺乏情商的表现,而《说话沟通心里学与读心术书籍》更是给了我很多实用的技巧,让我学会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也能更敏锐地捕捉到对方的言外之意。书里分析了很多具体场景,比如如何拒绝别人而不伤和气,如何巧妙地赞美,如何在谈判中占据优势等等,这些内容对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非语言沟通的部分,通过微表情微动作,我能更清楚地判断对方的情绪和真实想法,这极大地减少了我的误解和不必要的猜测。以前我总是很被动,现在我感觉自己掌握了主动权,能够更自信地去面对各种人际关系了。

评分

我一直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准确地接收他人的信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说话沟通心里学与读心术书籍》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沟通指南针”。它提供了太多太实用的沟通技巧,从如何构建一个有说服力的论点,到如何运用眼神、语调来增强表达效果,再到如何理解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背后的含义。我曾经因为紧张而说不出话,或者因为表达不清而引起误会,但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练习和改进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积极倾听”和“同理心沟通”的部分,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有效的沟通不只是“说”,更是“听”,是真正地去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通过学习,我不仅在工作汇报、会议发言时更加自信,在日常与朋友家人的交流中,也变得更加顺畅和有深度,能够化解一些潜在的矛盾,增进彼此的理解。

评分

这套书的吸引力在于它将几个看似独立的心理学分支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更加立体的“人”的画像。《微表情微动作》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来人脸上的细微变化,身体的每一个不经意的姿态,都可能透露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意图。我曾经以为自己很会看人,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之前很多判断都是基于表面的,而微表情则像是一扇打开心门的钥匙。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通过图片和详细的讲解,让我学会识别出那些转瞬即逝的表情,比如轻蔑、惊讶、厌恶、恐惧等等,以及这些表情背后可能代表的含义。这不仅增强了我对周围环境的洞察力,也让我更能理解那些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绪。结合《人际交往心理学》和《九型人格》,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一个人,从他隐藏在微表情下的真实感受,到他根植于人格的深层动机,再到他如何通过语言和行为与世界互动。这种多维度的认知,让我觉得我对“人”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评分

我一直对人类的行为动机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深层原因。《九型人格》这本书简直就像一本详尽的“人类行为地图”,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人分成九种类型,更深入地剖析了每种人格的根源、核心恐惧、渴望以及行为模式。我通过学习,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一些固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更重要的是,我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人。我发现,原来很多时候,别人之所以会那样做,并不是故意的,而是源于他们内在的驱动力。这让我对很多曾经让我感到困惑的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包容。比如,我以前会觉得某些同事特别固执,但了解了九型人格后,我才明白这可能是他们某种核心信念的表现。这种理解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原谅”,而是更深层次的共情,让我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和合作。这本书也帮助我识别出不同人格的沟通偏好,从而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评分

我对“欲望”这个词一直抱有复杂的情感,它既是驱动人类进步的动力,也可能带来许多麻烦。这套书中的《欲望心理学》恰恰触及了这个话题,而且是以一种非常科学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欲望,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欲望的本质、形成机制,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行为和幸福感。书中对不同类型欲望的分析,比如对权力、金钱、情感、认同的渴望,以及这些欲望如何相互作用,让我对人类的很多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关于“延迟满足”和“成瘾”的章节,它让我反思了自己在一些生活习惯上的问题,并开始尝试用更健康的方式去管理自己的欲望,避免被一些短期的快感所驱使,而忽略了长远的幸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没有去评判欲望的好坏,而是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掌控欲望的框架,让我能够更理性地面对内心的冲动,做出更符合自己长期利益的选择。

评分

买了好久了,但是还没有看,应该没问题,挺好的

评分

书收到还没有看&

评分

买了好久了,但是还没有看,应该没问题,挺好的

评分

日常好评啊哈哈哈哈

评分

很不错,字纸清楚。

评分

感觉还可以,价格也还好,还算满意。

评分

败家老娘们要学习学习

评分

便宜,不过质量还行,凝聚智慧的书,值得认真读一读,快递给力

评分

不错,值得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