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季
进入青春期:不慌不乱做自己
生理篇:女大十八变
心理篇:女孩的心事你要懂
第二季
乳房发育:
抬头挺胸做美女
胸部忽然胀痛
乳房一大一小不是病
好几年没有回老家了,悦悦挽着妈妈的胳膊走在家乡的小路上,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不时有认识的人跟妈妈打招呼,看到悦悦,都是一脸吃惊地说道: “悦悦转眼长这么大了,都长成大姑娘了,真是女大十八变啊!” “我变了很多吗?”悦悦不禁好奇地问妈妈。
“当然了,女大十八变,现在只是个开始,以后你的变化会越来越大的。”妈妈欣慰地说。
“为什么会有女大十八变呢?这些变化是好还是坏呢?”悦悦心里直犯嘀咕。
其实,在小学生活刚刚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常常会听到周围的大人说起这些话语: “现在的孩子刚刚十几岁就长这么高了,变化真是快啊。” “我家小丫头要长成大姑娘了。” “孩子快进入青春期了,真是一天一个样。” 亲爱的女孩,刚刚听到这样的话,你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大人们总说‘女大十八变’呢,我的变化很大吗?” 也许你感觉不到自己的变化,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你的变化的确是日新月异,正因如此,大家才用“女大十八变”来形容你们。其实,确切来讲,“女大十八变”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一般来讲,大多数女孩会在10~12岁期间进入青春期,18岁左右结束。在这个阶段,她们从容貌到身材都在发生着变化,都在一步步地向成年女性迈进。而所谓的“女大十八变”,就是形容女孩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出现的一系列的明显变化。
具体来讲,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乳房发育 一般情况下,女孩子在9~10岁时,乳房开始发育,这是少女青春期萌动的标志。此时乳房发育的表现是:长出乳晕。乳房发育比较敏感的女孩的乳头周围会出现一个肿胀的硬块,如果不小心碰了一下,就会有比较强烈的痛感。
12~13岁时,乳头、乳晕开始增大,乳晕颜色加深。
14~15岁时,乳晕变大变深,乳头凸出,在已经丰满增大的乳房上形成二次隆起。
(己)阴毛出现 11岁左右时,女孩的下身开始出现毛茸茸的阴毛。
12~13岁时,阴毛继续增多,并向阴阜及腹壁中部发展,颜色变深,变得卷曲。
14~15岁左右,阴毛变得旺盛,覆盖住整个阴阜部位,成倒三角状分布。
(3)月经初潮 大概在女孩12~13岁时,因为身体分泌的性激素比较旺盛,所以这个时候卵巢开始发育。受性激素的刺激,子宫内膜增厚并且脱落,形成有规则的出血,月经初潮到来。
在这之后的一两年内,也就是14~15岁左右,卵巢功能从尚未完善到逐步成熟,再到排出成熟的卵子。而月经也由刚开始的不规律变成有规律的排卵性月经。
到了16~17岁时,女孩的发育接近成熟,骨骺愈合,身高基本停止增长。
亲爱的女孩,看完这些,你一定在为自己身体的变化而惊奇吧? 其实,你们的生长发育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基本顺序是:乳房率先发育,然后阴毛出现,最后是月经来潮。
当然,由于受遗传、成长环境、文化教育、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女孩们的身体发育也会出现个体差异,有的早熟,有的晚熟,但是,只要差异不是特别大,都是正常的。
除了这些生理变化之处,女孩的外貌也会逐步出现女性所特有的特征,例如:身体越来越苗条;皮下脂肪日益丰满,皮肤细腻洁白而光滑;胸脯隆起,乳房丰满挺拔;骨盆变宽,臀围变大;声音尖细,声调变高……总之,整个身体都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玲珑曲线美。这也就是大人们常说的:“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亲爱的女孩,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不是给你们带来很多麻烦? 比如:乳房发育让我们不好意思,月经来潮让我们紧张不安,激素分泌旺盛会给我们带来青春痘……但是你知道吗?青春期是蜕变的时期,也是走向成熟的时期。
P2-4
《10-18岁青春期和女孩说说成长的小秘密》讲述了: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成长任务,对于女孩来说,青春期重要的任务就是接纳自己、完善自己、超*自己。
所以,女孩们,去经历吧,去蜕变吧,去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美丽吧! 《10-18岁青春期和女孩说说成长的小秘密》为云晓老师的精心之作,是代表全天下父母的心意写给女孩看的书、经典、实用的女孩成长指南!
作者简介
云晓,从事教育工作多年,长期专注于家庭成功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其作品发表于各类教育刊物,现任云晓家庭教育咨询工作室总负责人、韩国蓝天双语幼儿园客座专家等职。 云晓老师的作品自出版以来,长期位居各大书城、网络书城排行榜首位,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其已出版的畅销作品有《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10—18岁青春期,和男孩说说爸妈的心里话》《10—18岁青春期,和女孩说说爸妈的心里话》等。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的是想解决自己“头疼”的问题,毕竟女儿正值青春叛逆期,我感觉每天都在和她进行一场“拉锯战”。但读下来之后,我发现它远不止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本陪伴成长的温暖读物。作者的文字非常细腻,她没有把青春期女孩描绘成一群“问题少女”,而是深刻地理解她们在这个时期所面临的迷茫、不安和自我探索。书里有很多关于女孩身体、情感、社交变化的细节描写,让我这个做母亲的,不仅能“看到”女儿的成长,还能“体会”到她的感受。特别是关于“小秘密”的章节,它并没有直接揭露这些秘密,而是引导父母去理解,有些秘密是女孩自我保护的方式,是她们探索独立的重要一步。这本书教会我,与其试图去“控制”或“压制”,不如去“引导”和“支持”。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亲子沟通策略,比如如何建立信任,如何给予空间,如何在尊重和边界之间找到平衡。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它不仅教会我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也教我如何帮助女儿理解和管理她的情绪。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亲子关系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管教”,而是一种互相理解、互相成长的伙伴关系。它让我对女儿的成长多了一份耐心和温柔,也让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青春期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问题”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成长”的指南。作者以极其专业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10-18岁女孩在这个特殊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行为模式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将“叛逆期”妖魔化,而是将其视为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寻求独立和尊重的自然过程。书中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亲子沟通策略,从如何建立有效的对话模式,到如何处理冲突,再到如何支持孩子探索自我,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它鼓励父母放下刻板的教条,学会用同理心去倾听,用耐心去陪伴,用智慧去引导。我尝试着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运用书中的一些方法,我发现,当我们不再急于评判,而是真正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时,亲子关系似乎变得更加融洽。这本书让我明白,引导孩子度过青春期,更重要的是要与孩子建立一种信任和尊重的伙伴关系,共同面对成长的挑战,共同见证彼此的蜕变。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及时雨,解了我燃眉之急。作为家里有位10岁女孩的家长,我深刻体会到,进入青春期后的孩子,真的是“变了一个人”。之前乖巧懂事的女儿,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或者时不时就会发脾气,让我这个做父母的,既担心又无措。这本书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切入,它没有从“家长视角”出发,而是站在“女孩视角”去解读她们在这个年龄段的心路历程。书中有很多关于女孩身体发育、心理变化、社交困惑的真实写照,让我这个做父亲的,也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原来她们的世界是这样的。特别是关于“叛逆期”的分析,让我认识到,所谓的“叛逆”,很多时候是孩子在寻求独立和自我认同的表现。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要学会“倾听”和“理解”,而不是急于“评判”或“纠正”。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沟通方法,比如如何创造轻松的对话氛围,如何用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表达,如何在不经意间传递关爱和支持。我尝试着去改变和女儿的沟通方式,减少命令式的语言,多一些理解和询问,发现女儿似乎也愿意和我分享一些学校里的趣事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真的是一件充满挑战但又充满乐趣的事情。
评分我是一个从小就很内向、不太懂得如何与人沟通的女孩,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是关于“女孩成长的小秘密”以及“青春叛逆期引导”时,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我身边和我同龄的女孩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就像在和一位知心姐姐聊天,她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坦诚的方式,讲述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困惑和挑战。书中对青春期女孩身体、心理、情感上的变化,描写得非常真实,让我有一种“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的感觉。特别是关于“小秘密”的部分,它并没有把这些秘密当作洪水猛兽,而是引导我们去理解,这是我们自我探索、建立独立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里提供的沟通技巧,也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何处理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同学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青春期虽然会有迷茫和叛逆,但更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阶段。它给了我勇气去面对挑战,也给了我信心去拥抱成长。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最惊喜的发现!作为一名焦虑的母亲,每天都在和青春期的女儿“斗智斗勇”,感觉自己像个战场的指挥官,但常常是无头苍蝇乱撞。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仿佛找到了灯塔。它没有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甚至带点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女孩们在10-18岁这个特殊阶段会经历的种种困惑和成长。书中关于女孩心理变化的解读,简直像在我女儿脑子里装了个摄像头,精准得让我拍案叫绝。我才意识到,原来女儿那些在我看来“莫名其妙”的行为,背后竟然有如此复杂的心理动因。特别是关于“叛逆期”的章节,它不是一味地强调“管教”,而是引导父母去理解叛逆背后的需求,比如渴望独立、寻求认同等等。书中提供的一些沟通技巧,比如如何倾听、如何回应、如何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观点,都非常实用。我尝试着在和女儿交流时运用其中的一些方法,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我能感受到她态度的微妙变化,她好像没那么排斥和我说话了。而且,这本书不只关注“问题”,更强调“成长的秘密”,它让我看到了女儿身上闪闪发光的地方,以及如何去发掘和鼓励这些闪光点。读完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手足无措的母亲,而是更有信心、更有智慧的同行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