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是美国700 多所大专院校社会心理学教学所采用的教材,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心理学爱好者的喜爱,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本书译自第11 版。
全书共分四编: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和应用社会心理学。第1 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着重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观点、价值观对心理学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内容,为读者系统完成后面四编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编(2~4 章)着重探讨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涉及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社会信念和判断、态度与行为的相互影响等内容。第二编(5~8 章)着重探讨我们如何彼此影响和联系,深刻剖析社会影响的威力。涉及态度与行为的文化根源、社会服从的力量、说服的原理和群体影响等内容。第三编(9~13 章)着重探讨我们彼此如何发生联系,分析了人与人之间感受和行为的正负极性:偏见、攻击、吸引与亲密、利他、冲突与和解。第四编(14~16 章)着重将前面章节中的理论原理、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其实贯穿全书,但这编系统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在临床、司法等领域中的应用,ZUI后还展望了社会心理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关系,尤其探讨了在面临人口增长、过度消费、全球变暖等生态危机时,社会心理学应该发挥的作用。
戴维·迈尔斯充分发挥了其在心理学写作方面无与伦比的才能,将科学的严谨性和人文的宽泛性巧妙地结合,兼具感性和理性,能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知识。可以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甫一问世即成为同类图书的翘楚,即使是抽象严谨的科学知识,都能通过生动的插图、幽默的漫画、睿智的引言、清晰的表格、优美的语言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知识的学习变成愉快的旅程。每次再版迈尔斯都会向全球心理学的师生们征求意见,以保证本书学术的前沿性、定义的精确性、研究的严谨性、理论的全面性。此外还通过一些专栏启发读者思考,如“聚焦”关注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一些经典研究;“研究特写”介绍当前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大发现;“研究背后的故事”则能让读者了解这些社会心理学大师们的研究之路。本书适合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广大师生,同时也适合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
作者介绍:
戴维·迈尔斯,自从获得爱荷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就在密歇根的霍普学院工作,成为心理学教授,并且开设了多门社会心理学的课程。霍普学院的学生邀请他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在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迈尔斯曾在30 多种科学书籍和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心理科学》和《美国心理学家》等。
迈尔斯同时还致力于把心理科学介绍给普通大众。他在40 多种杂志上发表过科普类文章,如《今日教育》和《科学美国人》等。他的17 本著作中包括《幸福与直觉的追寻:权力与危害》。
他撰写的《心理学》(由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组织翻译并审校,第9 版已于2013 年12 月出版)是当今热销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全球有数百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同样,这本《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10 多年中占了将近40% 的市场份额(社会心理学类书籍)。正如他在《心理学》第9 版前言中所写的,“我希望以一种充满热情的、富有个性的方式来讲述心理学,而不仅仅用一种严谨的科学方式”。这应该就是他的教材如此受欢迎的秘诀吧。
由于迈尔斯在研究和写作领域的突出贡献,他曾获得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会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和行为联合会的“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人格及社会心理学分会的“杰出服务奖”以及“2011 年美国科学院总统奖”,等等。
戴维·迈尔斯还是城市人际关系委员会的主席,帮助创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协助中心,以扶助贫困家庭,同时他还去过数以百计的大学和社区做演讲。他还写了一些听力丧失的文章,倡导在美国进行一场助听技术革命(hearingloop.org)。
他常年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中午都会去打篮球,他还是希望学院校篮球队的粉丝。迈尔斯夫妇共同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还有一个孙女。
推荐迈尔斯《社会心理学》11版的N个理由:
1.全新的内容。与第8版相比,增加了2000多处全新的研究资料,新增和更新内容达50%以上。社会心理学近十年发展迅猛,成果累累,新的研究成果和趋势都反映在《社会心理学》11版之中,资料更新到2011年。
2.影响力广泛。已被翻译成12种语言,再版10余次,累计销量达300万册,中文版重印42次,销量逾40万册。
3.优秀的译者团队。北大、北师大、南开、浙大四所大学9位知名的心理学教授参与了翻译工作,其中包括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乐国安,副理事长金盛华。
4.豪华的编辑团队。6位编辑都是心理学研究生,4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位毕业于北师大心理学系,专业功底扎实,保证了本书编校的学术和专业质量。
5.学界评价好。津巴多曾说,“戴维?迈尔斯清晰、严谨的写作风格,优雅、雄辩的文辞在当今整个心理学界无人能出其右。”彭凯平曾说,“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典范,是评价其他教科书的一把标尺。”
6.严谨而鲜活。每项研究、每个观点都言而有据,指明作者和年代,都反映在4000多篇参考文献之中。《社会心理学》还采用了大量生动的插图、幽默的漫画、睿智的名言、清晰的表格、优美的语言,读来赏心悦目,不忍释卷。
7.读者评价高。《社会心理学》在豆瓣被近万名读者评为9分,有着近千条书评和书摘,深受读者喜爱。在三家网店中有着一万多条的评论。
8. 兼具感性与理性。《社会心理学》将科学的严谨性与人文的宽泛性密切结合,既有名人名言、社会生活的生动案例,又有实证研究、理论剖析。
9.设计印制精美。单栏留白,图文并茂,不逊原版的阅读体验。
……
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持续畅销30余年,连续再版10次,版版优秀,越出越精。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册,有800多万名读者利用它学习社会心理学。中文版重印了42次,销量逾40万册。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是中国乃至世界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很强,
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有人文的形象性,读者能在快乐阅读的同时轻松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知识。
中译版序言
致中国读者
作者来信
前言
第1 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2
DIYI编 社会思维
第2 章 社会中的自我 32
第3 章 社会信念和判断 76
第4 章 态度和行为 118
第二编 社会影响
第5 章 基因、文化与性别 150
第6 章 从众和服从 184
第7 章 说 服 222
终于收到了心心念念的《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和《社会心理学》第11版的套装!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纸质非常有质感,平装版的触感也恰到好处,不会太滑也不会太涩。我一直对大众心理学领域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想深入了解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模式和互动方式。《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我之前就听过很多口碑,听说它涵盖了心理学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认知、知觉,到学习、记忆,再到情绪、动机,甚至人格和发展,简直就像一本心理学百科全书。我尤其期待它在“社会心理学”这部分的内容,不知道它会如何将理论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而《社会心理学》这本专著,我更希望它能提供更深入、更系统的视角,去剖析群体动力、偏见、说服、人际关系等等,让我能更理性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理解那些隐藏在日常互动背后的心理机制。拿到这两本书,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迫不及待想要开始阅读,希望它们能带给我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启发,让我成为一个更懂得自己、更懂得他人的人。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学习心理学入门课程的学生,但总觉得课本上的知识有些枯燥,理论性太强,不够接地气。《心理学与生活》这本第19版,听说它在内容更新上一直走在最前沿,而且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很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我希望它能用丰富生动的案例,将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解释清楚,比如什么是依恋理论?为什么我们会做梦?情绪调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社会心理学》这本第11版,我相信它会比我目前接触到的任何教材都更深入地探讨人际互动和社会影响的奥秘。我特别期待它能解释一些社会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比如米尔格拉姆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让我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得到验证的。能够同时拥有这两本书,感觉就像拥有了两把金钥匙,一把可以打开心理学的大门,另一把则能带领我探索更广阔的社会心理学天地。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把它们添加到我的书架上,开始我的深度学习之旅。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大众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我一直关注着《心理学与生活》和《社会心理学》这两本经典著作的更新。这次的第19版和第11版套装,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非常看重《心理学与生活》在概念的系统性和广度上的表现,它往往能提供一个非常全面的心理学概览,帮助我回顾和巩固基本理论。而《社会心理学》则是我希望深入挖掘和分析的重点,它通常会聚焦于人际互动、群体行为、态度改变、社会认知等更具实证研究价值的领域。我期待这两本书在最新的版本中,能够融入更多近年来的前沿研究成果和新的理论视角,尤其是在大数据和跨文化研究方面。同时,我希望它们的论述逻辑清晰,引用准确,能够作为我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的有力支撑。收到书的包装非常严实,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这让我对内容的阅读和研究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人为什么会那样想、那样做”感到好奇,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大家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我听说它能够从根本上解答这些疑问,从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到学习和记忆的原理,再到情绪和动机的驱动,为理解个体的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社会心理学》则像是这本书的姊妹篇,更专注于解释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表现,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形成偏见?群体决策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说服力是如何产生的?我希望这两本书能够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这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读完之后,我希望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也能更好地理解我周围的人,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拿到这两本书,感觉就像得到了两把打开人类心灵奥秘的钥匙,充满期待。
评分这次购买的心理学套装,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互动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常常会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感到困惑,比如为什么有些人会有从众心理?为什么在人群中,个人的责任感会下降?《社会心理学》这本书的书名就直击我的痛点,我希望它能系统地解释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的证据和理论框架,让我能更清晰地理解群体的影响力,以及个体在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更基础,但我知道它同样是理解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基石。它可能从更宏观的角度,为我打下坚实的心理学基础,让我明白情绪是如何产生的,认知偏差是如何影响我们判断的,这些都会直接关联到我们在社会情境下的表现。我特别喜欢那种将复杂理论用生动案例解释清楚的书,希望这两本书都能满足我的需求。拿到书的瞬间,就有一种被知识包围的感觉,好像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都将逐渐在我眼前展开,真是太令人兴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