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峻《春鞦左傳注》禮說斠正
作者:許子濱
齣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叢書係列:中華文史專刊
齣版日期:2017-10-11
I S B N:9789888488551
裝幀:平裝
頁數:645
分類:歷史中國歷史
內容簡介
楊伯峻先生曾言:「《春鞦》經傳,禮製難。」(《春鞦左傳注.凡例》)楊《注》不但從文字上校釋《左傳》,亦著力解說《春鞦》、《左傳》禮製,乃今人研究兩周禮製的重要參考書。惟大醇不免小疵,本書作者許子濱先生,取楊《注》禮說疑處共一○二條,引述古今文獻,旁參考古發現,加以斠正,藉完善楊《注》開拓《左傳》乃至禮學的研究領域。
作者簡介
許子濱,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係教授,主要研究古今漢語、《楚辭》、《左傳》及禮學等,專著有《春鞦左傳禮製研究》、《王逸楚辭章句發微》、《禮製語境與經典詮釋》等,編有《海峽兩岸現代漢語研究》,並與單周堯教授閤撰《左傳——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另於學術期刊上發錶七十餘篇論文,包括《〈春鞦〉「躋僖公」解》、《〈左傳〉禮製與〈三禮〉有閤有不閤說》、《論「昭穆」之命名取義》、《先秦待放禮說考辨》、《漢人〈詩經〉自然興象說發微》、《〈儀禮.士冠禮〉冠者取脯適東壁見母解》、《禘莫盛於灌——由唐寫本〈論語〉鄭注重探「禘自既灌而往」章的詮解問題》等等。
許子濱先生的校注,著實是下瞭大功夫的。我過去對照過幾個不同版本的《左傳》,常常為一些細微的文字差異感到睏惑,讀起來總覺得哪裏不踏實。但這一冊,尤其是“禮說斠正”的部分,真是讓人茅塞頓開。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不同說法,而是清晰地梳理瞭曆代學者在詮釋禮製、辨析史實上的爭論點,然後給齣一個非常紮實,且有明確齣處的“正解”或“參校”。這對於想深入研究禮樂製度的同好來說,簡直是福音。比如涉及到祭祀、朝聘這些復雜場景時,書中的注解往往能立刻將我從陌生的古代儀式中拉迴到具體的情境裏,讓我明白當時社會運行的內在邏輯。那種精雕細琢、力求精確的態度,體現瞭老一輩學者的學術良知,讀來讓人心悅誠服,忍不住要對編校者緻以最高的敬意。
評分真正讓我震撼的,還是楊伯峻先生的學術視野——他並非僅僅停留在字麵解釋,而是將《左傳》置於整個春鞦禮崩樂壞的曆史大背景下去考察。閱讀過程中,你會不斷地被提醒,這裏的每一個外交辭令、每一次武力行動,都與“禮”這一核心概念息息相關。這部注本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能夠巧妙地將《禮記》、諸子百傢中的相關論述穿插進來,形成一個立體的解讀網絡。它教給我的不是“發生瞭什麼”,而是“為什麼會發生”。比如,當分析某一國君的失德時,注釋會迴溯到他祖輩在踐行禮儀上的偏差,這種因果鏈的追溯,極大地提升瞭我們對春鞦政治生態的認知深度。這不再是一本簡單的史書注釋,而是一部關於古代政治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深度導讀。
評分這部書的裝幀和排版,也值得專門提上一筆。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閱讀碎片化的時代,能夠擁有一套這樣字體清晰、版麵疏朗的紙質書,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港颱版本的印刷質量一嚮是值得信賴的,墨色濃淡適宜,紙張的白度也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不容易疲勞。更重要的是,它的開本和裝訂方式,非常便於攜帶和翻閱。我時常在咖啡館或者齣差途中帶著它。輕輕翻動,就能感受到那種傳統書籍的厚重感,這與冷冰冰的電子閱讀器帶來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它讓你慢下來,去感受文字與紙張的物理接觸,這對於理解《左傳》這種需要細嚼慢咽的史學經典來說,至關重要。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曆史愛好者,我最大的痛點往往在於那些晦澀的古音和生僻的官職名稱。過去看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往往需要翻閱好幾本工具書纔能勉強理解一句,閱讀的流暢性大打摺扣。然而,這本中華書局(香港)的版本,在細節處理上做到瞭極緻的“潤物細無聲”。它的注釋密度適中,既沒有像某些“詳注本”那樣將正文淹沒,也沒有簡略到讓人抓耳撓腮。注釋的位置安排得極妙,通常在關鍵動詞、名詞後輕輕點齣,既不打斷思路,又能及時提供支撐。我記得有一次讀到晉楚爭霸中一個關於某個城邑的爭奪,如果不是注中提到瞭該地在地理上的戰略意義,我恐怕會錯失作者強調的軍事要點。這種恰到好處的引導,讓閱讀體驗變得極其順暢和富有啓發性。
評分這本《春鞦左傳注》讀起來,簡直像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我一直對先秦史情有獨鍾,尤其鍾愛《左傳》中那種鮮活的人物群像和跌宕起伏的敘事。市麵上關於《左傳》的注本不少,但楊伯峻先生的版本,尤其是這個港颱原版,總讓人感覺多瞭一份沉靜而有力的學人風範。它不像某些現代解讀那樣,試圖用當代視角去“裁剪”古人的思想,而是極其尊重原文的語境,細緻入微地考證每一個字詞的來龍去脈。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那些模棱兩可的事件時所展現齣的審慎態度,不輕易下定論,而是將史料的復雜性原原本本地呈現齣來,這對於我們這些想真正理解那個時代的讀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翻開書頁,那紙張的質感和油墨的味道,都讓人聯想到書本背後的匠心,那種對傳統學術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迷霧中撥開重重迷障,觸摸到曆史的肌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