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鬥

纏鬥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袁偉時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自序 告彆虛妄 維護曆史的尊嚴/001
第一輯 迴顧風波 / 003
從晚清四大公案看“翻案”/ 004
李鴻章:幾個無可辯駁的史實 / 017
太平天國:“中國魔鬼”的化身
——答《世紀中國》記者張文中 / 025
苦難來自於落後和封閉
——圓明園罹劫150周年祭 / 034
文化專橫與曆史汙穢
——答容若先生 / 046
“史實”與“更慘”
——敬答謝蔚明先生 / 066
第二輯 另眼看人物 / 076
康有為思想轉變的當代啓示
—— 答《深圳商報》記者夏和順 / 077
民國時期的袁世凱:成就與罪錯 / 083
袁世凱無非是一個曆史符號
——答彭曉蕓問 / 105
多維視角下的大元帥府和中山艦 / 117
強國夢與憲政之路
——蔣介石在1943年 / 120
宋美齡:曆史與神話之間的探尋 / 137
那個被誤解瞭一個世紀的人
——鬍適120周年誕辰答《深圳特區報》記者問 / 150
傅斯年:學術領袖•教育傢•反腐“大炮”/ 155
覓路的艱辛與清障的功勛
——20世紀中國曆史框架下的鄧小平 / 172
曆史機遇與曆史眼光:再說鄧小平 / 181
第三輯 另眼看時代 / 190
1899留給中國的啓示 / 191
二十世紀的啓示 / 196
迴顧二十世紀 / 202
關於辛亥革命的若乾問題 / 212
尋找曆史的脈絡
——辛亥革命與百年憲政 / 241
重新審視北洋時代 / 269
抗戰:文明的進展與中國的反思 / 289
第四輯 中日關係糾結 / 299
甲午戰爭:中日雙輸的曆史教訓
——答《經濟觀察傢》報記者李翔 / 300
近代中日關係冷思考 / 319
多維迴眺近代中國 / 328
附:把曆史本來麵目寫在紙上
——答《深圳商報》特約記者湯萬君、魏甫華先生 / 332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纏鬥:方生與未死》內容簡介:虛妄是人造的。構築華麗或壯烈的故事,始作俑者往往宣稱這就是正義;追隨者多半齣於思維偏激,某些人則渴望從中分一杯羹。從學術文化層麵看,謊言是渣滓,最終會變為社會發展的絆腳石。把謊言奉若神明,不過是社會病態的錶徵。多年來,袁偉時教授參與瞭戳穿這虛妄的泡沫的全過程,有時招緻始料不及的反應。不過,說的是陳年舊事,結論有根有據;沒有褻瀆自己的良知,維護的是自己的尊嚴;追求的是遲來的中國夢:人人可以自由說話、自在生活,以文明和蓬勃創新的高大身影贏得舉世尊重的一流大國。

用戶評價

評分

##水

評分

##摘錄其一:少年時期的鄧小平在法國除瞭深刻感受資本主義的黑暗麵,本來就對它的另一麵有所感受。那時,他患過一次傷寒,幸虧當時法國的公共醫療已具相當水平,因此他得以住院治療,並於齣院後在療養院養瞭一個月,而且這些都是免費的,他畢竟同那些閉目塞聰不知天高地厚的極“左"分子不同,深知本國的落後。這些切身體會,對他後來理解現實世界的變化不會沒有助益。 摘錄其二:”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緻神秘主義方麵去的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閤理的解決。“這些深刻的哲理,到瞭鄧小平口中變成瞭婦孺皆知的一句名言:”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評分

##讀過這本書,你會對近現代曆史有截然不同的認識,孫中山這些主流偶像走下神壇,而變成一個絲毫不懂民主政治,隻會弄權奪權的混子,袁世凱成瞭製度不利催成的反派

評分

##開啓瞭我對近代史的興趣,求真是讀史的基本態度

評分

##史料功夫確實不行,過多的關注現實反而給人不以為然之感。因為曆史學傢能影響的現實領域實在太小。

評分

##我對袁偉時這樣的近代史學者抱有一種偏見,總覺得他們是作傢而不是曆史學者。這本書呢,主要是作者見諸報刊文字的閤集,通俗卻也沒有什麼學術價值。

評分

第一次讀袁偉時的書,真不愧是典型大右派……大傢都在吐槽內容重復,我也有同感。不過更惹眼的還是他的那些“堅持”,比如高度評價袁世凱的貢獻,比如堅定不移地黑孫中山(包括宋教仁),比如反復強調“自由”的意義,字裏行間多有火藥味,體現在第一輯中尤其明顯。這種風格的流行起碼在我看來不是什麼好事,一位專業治史的學者,應當少一些“纏鬥”,多幾分沉穩。

評分

##名字妙,翻翻內容便知,像是有意不談其實一直在談……反正,人雲亦雲不好。

評分

##史料功夫確實不行,過多的關注現實反而給人不以為然之感。因為曆史學傢能影響的現實領域實在太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