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读懂中国改革4:关键五年2016~2020(修订版) | 作者 | 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 |
| 定价 | 58.00元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679853 | 出版日期 | 2017-1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将改革进行到底,《读懂中国改革》系列汇集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郑永年、夏斌、巴曙松、黄益平……深度解读当下经济社会与改革热点话题。 |
| 作者简介 | |
| 吴敬琏,当代中国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和1992年 五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读懂中国改革系列,由党政全国机关干部阅读,该系列深度解读中国民众当下关注的经济社会与改革热点话题。《读懂中国改革4:关键五年2016-2020》,“十三五”深刻解读,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领衔,囊括郑永年、周其仁等精英学者,把脉时局大势,明指决策投资应对之道。未来五年,面临严峻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期。《读懂中国改革4:关键五年2016-2020》立足“十三五”,阐述未来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从供给侧改革、创新、新科技革命、人口红利、共享经济等不同的领域,指出未来投资决策的正确方向。附“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 |
| 文摘 | |
| 序言 | |
最近,我偶然接触到一些探讨中国经济转型和制度变迁的学术专著。这些书往往引经据典,分析详实,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中国几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背后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特别欣赏那些能够将宏观理论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研究,它们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政策是如何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以及市场经济的活力是如何被激发和规范的。阅读这些书籍,就像是在经历一场头脑的风暴,不断地挑战我原有的认知,促使我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做大量的笔记,记录下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观点和数据,并尝试将其与其他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这种学习过程虽然耗时,但带来的收获却是巨大的,它不仅提升了我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让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深邃的洞察。我甚至尝试将一些研究成果运用到我自身的职业实践中,发现它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启示。
评分我对中国近现代史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反映社会变迁和人民思想觉醒的书籍。我曾读过一些关于改革开放初期,知识分子如何通过思想启蒙来推动社会进步的著作,也翻阅过一些记录普通民众在时代洪流中奋斗与挣扎的口述史。我尤其喜欢那些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史实陈述,更是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情感的力量。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能够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复杂与激情,理解不同群体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所做出的选择。我曾在一个小型的二手书店里,淘到一本泛黄的旧书,里面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个体创业者的艰辛历程,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敢闯敢试”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也对未来充满期待。
评分作为一名关注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读者,我最近涉猎了一些关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高端制造业的书籍。我特别喜欢那些能够清晰阐述技术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的著作。我曾读过关于中国在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报道,也关注过一些关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讨论。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曾经在一次科技展会上,与一位年轻的创业者交流,他向我介绍了他们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他的热情和专注让我深受感染。我尝试去寻找更多关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未来产业布局的书籍,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科技革命。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社会发展历程深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最近有幸翻阅了若干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解读的著作。其中,一些书籍以宏大的视角梳理了政策的演变,另一些则聚焦于微观的个体经验,共同勾勒出中国这艘巨轮在时代浪潮中的航行轨迹。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深入剖析决策过程、解读关键性转折点以及探究深层驱动力的作品。阅读这些书籍,常常能让我对国家发展的脉络产生更清晰的认识,理解那些看似复杂多变的政策背后,所蕴含的逻辑与考量。有时候,一本好书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一扇通往理解事物本质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更广阔的视野,并对未来的走向产生更具建设性的思考。我曾在一家颇具规模的书店里,花上好几个小时,在书架间穿梭,寻找那些能够引发我深度共鸣的书籍。那些装帧精美、内容扎实的著作,总是能吸引我的目光,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有时,我会随机翻阅几页,快速地浏览目录和前言,判断这本书是否符合我当下的阅读需求。而每一次成功的寻觅,都像是发掘了一件珍贵的宝藏,为我的知识体系增添了新的维度。
评分近期,我一直在关注一些关于中国区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报告。我曾阅读过关于东部沿海地区如何崛起,以及中西部地区如何缩小差距的分析文章。我尤其对那些探讨政策如何影响区域经济格局,以及如何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著作感到好奇。我尝试去理解不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以及国家层面为了实现协调发展所采取的各种举措。这些研究不仅让我对中国的地理版图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让我看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我曾经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听过一位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的报告,他的观点非常有启发性,让我对农村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思考。我尝试去寻找更多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