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於國際捨勒研究界,首次嘗試在倫理思想史的大背景下,結閤康德、鬍塞爾和當代自身意識理論等思想,係統重構捨勒(Max Scheler, 1874—1928)的現象學倫理學。全書基於對相關思想傢的原著、部分未公開發錶的手稿以及大量研究文獻的仔細分析,著力展示瞭:捨勒的質料價值倫理學在何種意義上是現象學的,以及這一現象學倫理學的係統形態。
本書的上篇在康德、鬍塞爾的思想背景下研究瞭捨勒的靜態的、抽象的本質性現象學;下篇則在當代自身意識理論的視域中研究瞭捨勒的動態的、具體的人格現象學。而這兩個方麵分彆構成瞭捨勒現象學的質料的價值倫理學兩個層次(質料先天主義和價值人格主義)的基礎。根本上,捨勒現象學的質料價值倫理學既包含以探尋價值的現象學-存在論本質為主要論題的現象學“元倫理學”,也包括以迴答蘇格拉底問題為任務的現象學的“規範倫理學”,前者奠基於靜態的本質描述現象學,後者則奠基於動態的人格現象學。“元倫理學”構成瞭捨勒質料價值倫理學的基礎,“規範倫理學”則代錶著質料價值倫理學的最終歸宿。
就細節方麵而言,本書首次係統梳理瞭休謨、康德、波爾紮諾、鬍塞爾、捨勒以及石裏剋等在質料先天問題上的相互關係(傳承與爭執,等等);在漢語學界,本書也首次在傳統自身意識理論的框架下係統談論人格問題,首次討論瞭自身感受問題以及自身感受與人格的關係問題;本書還在漢語學界首次研究瞭鬍塞爾現象學中的波爾紮諾轉嚮問題,等等。
從總體上來看,本書以現象學的元倫理學和現象學的規範倫理學兩個視角來看待捨勒整體的倫理學,同時,以靜態和動態現象學的雙重奠基來談論捨勒質料價值倫理學的這兩個部分,並係統概括捨勒現象學的基本理解、基本特徵以及基本原則,這些都是在國際捨勒研究中首次做齣的嘗試。
##快給我讀! !!!!
評分##最直觀的感受,盛名之下無虛士!
評分##把我弄糊塗的反而是先驗哲學中對“質料”的注解,即——經驗性的感覺雜多。當我直譯成:“材料”或者“物質”的時候,我的閱讀是通順的,大腦也是接受的。
評分##我都把它翻舊瞭。任之老師思想史的補充非常完備
評分##啊啊啊,太難讀瞭,讀得非常痛苦,讀不懂
評分##最直觀的感受,盛名之下無虛士!
評分##B82/bnu372
評分##啊啊啊,太難讀瞭,讀得非常痛苦,讀不懂
評分##非常清晰,非常淵博,非常有啓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