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白鹭》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的代表作,被艾略特诗歌奖评委们认为是一部“动人的、技术上无懈可击的作品”。《白鹭》是一部完美的短诗集,共54首短诗,包括组诗11首。在这些诗中,诗人以一种罕见的热望和强烈的生命力,回忆他生涯中独特的主题——加勒比海复杂的殖民遗存、他对西方文学传统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智慧、新的爱情中总是奇异的快乐,以及自然界有时令人恐惧的美丽。诗人置身于时间和空间的无穷中,置身于老之将至后爱的消失和死亡的临近,在过去与现在、神话与现实、永恒的古典之美与当下的衰败之间穿行,随物赋形,极力捕捉广阔世界的斑斓之美;同时,他令人着迷地重复主题和意象,创造了一种近乎冲浪的节奏,拓宽了韵律、诗歌形式和语言的可能性——沃尔科特写出了一种对时间消逝、人生虚无的胜利,“一个成熟而又不满足的无穷无尽的老年”。
【大师推荐】
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在视力敏锐方面,这位诗人很像约瑟夫·班克斯,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将目光固定在一株“被自己的露水锁住”的植物或固定在一个物体上,他完成了任何博物学家都未能完成的事情——他赋予它们生命。
——[俄] 约瑟夫·布罗茨基
通过清除戏剧性、主题和任何完结性的花饰,沃 尔科特把详端细察的全部重量都压在了诗行之上。这样的诗艺没有任何东西在其后隐藏——没有机巧的把戏,没有声东击西的假象。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冒险,而它成功了。
——[美] 斯文·伯克兹
沃尔科特的诗歌已超越了自我置疑、自我探索、自我诊治的阶段而变成了一种公共的资源。他不是鼓动家。他所能鼓动起来的是宽宏大量和勇气。我相信他会赞同霍普金斯的观点:感情,尤其是爱,是诗歌的伟大的动力和源泉。
——[爱尔兰] 谢默斯·希尼
##虽然作者好歹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但这部老年诗集颇令人尴尬。从技术层面说,跳跃的文本容纳了丰富的生活性意象,但这些意象之间的空隙或者太过狭窄,或者落差太过突兀;充斥的长句完全破坏了诗歌之美,读起来拖沓难受。译者本人在跋中自觉地提到了长句的问题,即使那是作者的风格,译者为什么要被此拘束?“这部被艾略特奖评委们认定的完美之作,经过我的翻译之后差不多成了完美的反面。”这倒是难得的中肯之谈。这些诗作的失败之处,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激情的丧失。正如老诗人渴望对一个年轻女子焕发爱慕而退却一样,他的激情根本来不及发光。倒是某些零片断句,偶发的光芒不可逼视,证明了诗歌极致的美丽,如“在这个橙色的时刻,光读起来像但丁”,可惜,这样的绝美意境太少了,端庄成为了本诗集的底色。
评分##抛开翻译,原作确实完美,无懈可击。
评分##真读不下去………看了译后记更觉得是翻译的问题了。以及,这个排版真的是广师大出版社做的吗,能把诗排成这样,也是牛。
评分##好看!想买一本收藏
评分##大师之作。
评分##当一片云渐渐覆盖这一页,它再次变白,这本书终于结束。
评分##“将日常现实打磨出水晶般透明的质地”
评分##美好的诗句,糟糕的翻译
评分##宏大里面是高度复杂的诗艺,物思精巧,随物赋形,里尔克之后,希尼之上。而且是沃尔科特八十岁出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