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中心,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恪守的守则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zuijia读物。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是一本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本书分为原文、注释、译文和解读四部分,解读部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弟子规》的内容。书中还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插画,将插画与正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增加了读者的阅读趣味。。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他的著作有《》,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另著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
这本书的“无删减”承诺,在我看来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很多普及版为了所谓的“适应现代社会”,会刻意删减一些在现代人看来略显“苛刻”或“不合时宜”的部分,比如关于尊卑、侍奉的细则。然而,这套书完整地保留了所有原文,然后在注释中进行现代语境的阐释和引导,这才是真正的尊重经典和尊重读者。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未经裁剪的古代行为规范体系,让我们自己去权衡、去消化。阅读时,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先贤们构建这个体系的良苦用心,那些看似繁琐的规矩背后,蕴含着对自我约束和对他人的尊重的极致要求。这种完整性,使得它不仅适合学生作为基础教育读物,更适合成年人在反思现代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时,进行深层次的自我校准。它提供的是一个“原生态”的参照系,而非一个被过滤和美化的“样板房”。
评分我一直想找一本能真正沉下心来研读的《弟子规》,市面上很多版本要么是过于简化的白话文版,要么是注释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弟子规》的译文部分,恰到好处地把握了“信、达、雅”的平衡。它的翻译不是僵硬的逐字对应,而是力求传达原文的精神和意境。比如“勿慢勿暴”,译文处理得非常流畅自然,读起来毫无滞涩感,更像是老一辈智者在耳提面命,而不是冷冰冰的教材。更重要的是,它在注释中加入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实例的对比,这一点我非常欣赏。它没有停留在“教你如何做人”的口号层面,而是深入到为什么古人会这样要求,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下,这种规范是如何维系家庭和睦、社会秩序的。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道德经,更是一部了解传统社会运作逻辑的窗口。我甚至带到办公室,给一些对传统文化好奇的同事看,他们也一致认为,这种“文白对照”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真正做到了“启蒙”二字。
评分作为一本面向“国学启蒙”的读物,它的编排逻辑极其严谨,体现了编者的深厚功底。全书的结构,从入门的“总叙”到“出则”、“入则”、“慎独”等章节的递进,仿佛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图。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的引导。译文和注释的配合,就像是两位优秀的向导,一位负责准确指引方向(译文),另一位负责讲解沿途的风景和历史典故(注释)。特别是注释中对“孝悌”一章的阐述,非常细腻,它没有停留在物质供养的层面,而是深入到“悦亲”的情感交流,这对于当下很多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来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古书,而是在进行一次由内而外的自我重塑,每读完一个小节,都能找到一个可以立刻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小技巧,这种即学即用的体验感是很多理论书籍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套《弟子规》的排版和装帧,简直是让人眼前一亮。首先,它不是那种薄薄的小册子,而是很有分量的精装本,拿在手里就能感觉到一种沉甸甸的传统韵味。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不是那种反光的亮面纸,而是略带纹理的米白色纸张,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尤其让我赞赏的是,它将原文、译文和注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采用左右分栏的布局,清晰明了,互不干扰。这种设计非常人性化,对于初次接触国学的读者来说,可以轻松地对照阅读,不必频繁翻页。注释部分也做得非常细致,很多典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都有详细的解释,绝非敷衍了事的那种简单翻译。我特别留意了那些晦涩难懂的词句,比如“毋媓疾”,在书中的解释就非常到位,结合上下文,让我对古人的处事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对细节的把控,让整本书的阅读体验从“学习”升华为一种“享受”,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圣贤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味道,让人心神宁静,非常适合在安静的夜晚细细品读。
评分这套书的“学生成人版”定位非常精准,它的整体风格大气而不失亲和力。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厚重感,摒弃了传统国学书籍常见的花哨装饰,转而采用典雅的字体和配色,即便放在书架上,也显得非常沉稳得体。对于学生而言,清晰的版式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对于成人读者,它提供的则是沉淀和反思的空间。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关键概念旁的留白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仿佛是在邀请读者停下来,思考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文字流牵着走。整本书的装帧质量也经得起反复翻阅,多次查找对比后,页码和索引依然清晰如初,这对于经常需要查阅和比对不同章节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细节。可以说,这是一套集学术严谨性、阅读舒适度与传统美学于一体的佳作,完全配得上“经典藏书”的名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