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雅国学诗经大字注音版全集无删减全二册儿童版成人通用 可搭配中国诗词大会书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楚辞

尚雅国学诗经大字注音版全集无删减全二册儿童版成人通用 可搭配中国诗词大会书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楚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邓启铜 编
图书标签:
  • 诗经
  • 国学
  • 经典
  • 注音
  • 儿童
  • 成人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
  • 元曲
  • 楚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尚雅悦知旗舰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42681
商品编码:27313544291
品牌:尚雅悦知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0-01

具体描述


 End_Of_Item_Desc

国学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一、德行:道德情操、孝顺长辈、自强不息、严格进取、团结友爱、修身养性。

二、口才:表达能力,应对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迅速。

三、做事:记忆惊人,做事认真,统筹安排,善始善终。

四、文化:功底深厚,充满理想,热爱学习,感动他人。

国学就是培养孩子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从小积极上进,追求幸福生活。我们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按各级标准读经典。


经为根,史为本,

子为枝,集为叶。


下面,我们来对号入座吧!

国学一级标准
1、

2、

3、

4、

5、

6、神童诗

7、

8、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国学一级小测试

1、三字经: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还知道“性相近,习相远”。从“苟不教”以下就没多少人知道了,能背到后“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三字经》学会常识

2、百家姓:句是“赵钱孙李”还是“陈李张黄何”?这是北方半文盲和广东半文盲的区别吧。——《百家姓》学会宗

3、千字文:有文化的书法家肯定知道。至于里面的意思嘛……——《千字文》学会识字

4、弟子规: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经》有什么不同。 ——《弟子规》学会规矩

5、千家诗:宋人、明人也写诗?一说诗,好像只有《唐诗三百首》!以为唐诗之后只有宋词、元曲、明文章了!可怜。朱熹、苏轼、王安石……——《千家诗》学会古诗

6、神童诗

7、声律启蒙:都不熟,所以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声律启蒙》学会预感

8、笠翁对韵:更不熟,还是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笠翁对韵》学会韵律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头学得好多了!

国学二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国学二级小测试

1、论语:书名比较熟悉。内容只停留在学校语文课本里提到的段落。——《论语》学会生活

2、老子:没有把《老子》与《道德经》划上等号。几乎成了粗口。——《老子》学会谦虚

3、大学:很陌生。没有印象四书之一是《大学》。“四书”也不知道,总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学》学会学习

4、中庸:基本上是负面印象,以为是“各打五十大板”,不分是非。——《中庸》学会发展
5、孝经:并不熟悉,往往把它与鲁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为一谈。——《孝经》学会孝道

6、增广贤文:没怎么听说,但书里面的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一听到就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增广贤文》学会口才

7、五字鉴:咦,原来中国有史诗啊!不用狂记《上下五千年》这么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儿》!减负减负。——《五字鉴》学会历史

8、龙文鞭影:相当不熟。所以学习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车一样。——《龙文鞭影》学会速记
9、唐诗三百首:只是绝句几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诗三百首》学会文采

10、幼学琼林:几乎没印象。所以相当幼稚,没有奋斗目标。——《幼学琼林》学会总结

11、山海经:愤青们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们肯定人手一本。并上街狂呼“民族主义”口号:“天下者,我们的天下”!“走千里,走万里,还在你的怀抱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海经》学会神话传说

12、菜根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学会做事

 

恭喜你,进步了! 

国学三级标准

1、

2、

3、

4、

5、

6、列子

7、

8、

9、

10、

11、六祖坛经

 

国学三级小测试

1、孟子:熟悉的句子相当少。思想不甚了了。——《孟子》学会做人

2、诗经:相当陌生。难道是始皇帝阴魂不散?——《诗经》学会文化

3、孙子兵法:基本上没看过“火攻”篇和“用间”篇。——《孙子兵法》学会军事

4、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了。哦,还知道美人计、空城计。——《三十六计》学会谋略

5、庄子:好像于丹有庄子心得?相当不熟。——《庄子》学会理想

6、列子:《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这些经典寓言故事竟然都来自于此。——《列子》学会故事

7、宋词三百首:苏轼、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辛弃疾、李清照、岳飞……这名人不要太多——《宋词三百首》学会文采

8、元曲三百首:元曲只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吗?——《元曲三百首》学会文采

9、易经:风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没意识到它有什么教育意义。也不了解韩国。——《易经》学会哲学

10、尚书:天下无读书人?做官的才知道有六部尚书吧。看古装戏经常听到×部尚书×大人,不明觉厉。——《尚书》学会档案

11、六祖坛经:去过一些佛教禅宗寺庙的人可能对六祖惠能有点印象,什么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之类。——《六祖坛经》学会佛教

 

欢迎对号入座。恭喜你,又进步了! 

国学四级标准
1、

2、

3、古文观止

4、六朝文絜

5、春秋左传

6、春秋公羊传

7、春秋榖梁传

8、

9、

10、

11、黄帝内经(未出)

 

国学四级小测试

1、楚辞:“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听过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还勉强能跟屈原、离骚联系上一点点。——《楚辞》学会抒情

2、尔雅:词典?字典?对了,工具书而已。据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成功密诀就是:把整本《新华字典》都背下来了。信不信由你。青海曲朗多多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有新闻照片为证: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烂的工具书。他们好象也没有别的课外书。——《尔雅》说文解字学会识字组词造句

3、古文观止:比《唐诗三百首》更陌生。语言老师不提的话,恐怕连书名都不知道。——《古文观止》学会作文

4、六朝文絜:骈体文的高峰时期“黯然销魂者”,不仅仅是离别,还有在《文絜》中寻绎遥远的、活色生香的六朝。——《六朝文絜》学会骈文

567、春秋三传:《左传》熟,《公羊传》次之,《榖梁传》不熟。还是受中学语文课本的影响。从文学角度,自然《左传》更详细,更优美,更生动细致。但如果讲大道理,还是讲“大一统”的《公羊传》更受欢迎。而《榖梁传》讲的是温情脉脉的人情世故,礼义教化。可见世态炎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学会道德人情世故

8910、礼记、周礼、仪礼:号称“三礼”,《礼记》熟,《周礼》次之,《仪礼》不熟。《礼记》的《大学》、《中庸》已另立为“四书”中的内容。而《礼运》、《学记》是因为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天下为公”、“虽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家熟悉。至于《周礼》,大概只靠《三字经》里的“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这一句来“存在”了。《仪礼》?早就几乎无传人了。连《影响中国的100本书》里都被“拿下”。——《礼记》、《周礼》《仪礼》学会政治法律制度

11、黄帝内经(未出)


哟哟!切克闹!到这里你已经达到高柴生的水平了!

国学五级标准(学霸级)

1、

2、战国策

3、

4、荀子

5、古诗源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国学五级测试(学霸级)

1、国语

2、战国策

3、武经七书

4、荀子:也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劝学》篇的段落被大家所熟悉,性恶论?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论”正相反。关于对认知能力的培养,赏罚严明的政治纲领,开源节流的经济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学会论辩推理

5、古诗源:唐朝以前的古诗,除了《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以外,好像也不记得什么了。《观沧海》、《龟虽寿》、《七步诗》?老曹家总算对文学有贡献了。——《古诗源》学会欣赏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学霸    “就这么产生了!

End_Of_Item_Desc

 

 

End_Of_Item_Desc
《诗经》:风雅颂的千古回响,华夏文明的源头活水 穿越千年时光,当古老的歌谣在耳畔低吟,当先民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初生的脉搏。这脉搏,跳动在《诗经》之中,这四百余篇、三千余言的古老篇章,不仅是中国诗歌的滥觞,更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基因。 一、 传承的意义:何为《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采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多为民间歌谣,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劳动生活、爱情婚姻以及政治讽刺;“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周王朝的官方乐歌,多为贵族创作,内容涉及政治、朝会、宴饮、征战等;“颂”则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庄重肃穆,歌颂祖先功德和神灵。 《诗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转变,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其独特的现实主义精神、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真挚动人的情感表达,影响了中国文学两千多年。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珍贵的历史文献,为我们研究周代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民俗风情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二、 内容的魅力:风、雅、颂的万千气象 《风》:乡野的呼唤,民生的悲喜 “风”的部分,是《诗经》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共十五国风,如《关雎》、《桃夭》、《蒹葭》、《氓》等。这些诗歌如同来自田野乡间的清风,吹拂过农夫的汗水,诉说着农妇的辛劳,也吟咏着少男少女纯真的爱恋,或是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劳动与生活: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岁寒不{-fk}。”(《采薇》)寥寥数语,勾勒出征夫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思念;“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纳稼。”(《七月》)生动描绘了农事节气的循环往复,展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勤劳耕作的生活图景。 爱情与婚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以优美的意境,描绘了男子对心仪女子的真挚追求,成为千古传颂的爱情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更是表达了生死相随、矢志不渝的爱情誓言,超越时空,触动人心。 政治讽刺与社会批判: 《伐檀》的质问,“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兮,莫敢不予。”直指剥削者的贪婪与无耻,展现了底层人民的朴素反抗精神。 《雅》:朝堂的奏章,士人的风骨 “雅”的部分,则将我们带入周朝的宫廷与官场。“小雅”多为宴饮、庆贺、讽刺时弊之作,如《鹿鸣》、《采薇》、《伐木》;“大雅”则更为庄重,多为颂扬先祖功德、记叙史实、陈述政治主张之作,如《生民》、《公羊》、《板》。 政治理想与现实: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文王》)赞颂周文王的德政,展现了对理想君主的崇敬;而《桑扈》则流露出对统治者奢靡享乐的忧虑和批判。 士人的情怀: 《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描绘了征战归来的士人,饱经风霜,思念家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 历史的回顾与警示: 《大雅·抑》通过对商朝灭亡的分析,警示后人“民之不易,惟风俗之厚。”强调了德行与民心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颂》:祭祀的庄严,祖先的荣光 “颂”的部分,如《周颂》、《鲁颂》、《商颂》,是古代祭祀祖先、歌颂神灵的乐歌。它们节奏舒缓,内容庄重,充满了对祖先功德的崇敬和对神灵的祈求。 祭祀的仪式感: “猗于祖庙, ka ka 穆穆。 ka ka 赫赫, ka ka 穆穆。”(《鲁颂·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的虔诚与肃穆。 祖先的功业: 《周颂·维天之命》歌颂周朝的开国君主,强调其“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顺天应时,德配天地)的政治理念。 三、 艺术的价值:语言的瑰宝,情感的共鸣 《诗经》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质朴自然的语言: 《诗经》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生动,多用叠字、双声、叠韵等手法,富有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简单的词语,却营造出朦胧而优美的意境。 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滥觞。“赋”即铺陈直叙;“比”即比喻;“兴”即起兴,即借景物来引起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诗经》的表达更加丰富、含蓄、形象。 真挚的情感表达: 《诗经》中的情感真挚而朴实,无论是喜悦、忧伤、思念、愤慨,都直接而有力地表达出来,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它歌唱爱情,也批判压迫;它赞颂美德,也描绘苦难。 四、 影响的深远:文化的血脉,民族的根源 《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可谓“渊源流长,泽被千古”。 文学的源头: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后来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无不从中汲取养分。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对《诗经》的推崇,也奠定了其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思想的启迪: 《诗经》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鼓励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民生疾苦。 语言的滋养: 《诗经》的语言,成为后代汉语词汇和表达方式的重要来源。许多成语、典故,都出自《诗经》。 民族精神的体现: 《诗经》所展现的中华民族早期人民的精神风貌,如勤劳、淳朴、勇敢、热爱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诗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一部饱含生命力和智慧的伟大作品。它如同一面古老的镜子,映照出先民的生活,诉说着他们的情感,传递着他们的思想。时至今日,当我们捧读《诗经》,依然能感受到那跨越时空的生命律动,依然能从中获得启迪和感动。深入了解《诗经》,就是走近华夏文明的根源,就是感受中华民族千载不变的精神脉搏。这不仅仅是一部古老的诗歌集,更是我们理解自己、理解民族、理解历史的一把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二段 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想用来辅助孩子进行国学启蒙,但没想到我自己也成了它的忠实粉丝。这套书的选篇角度非常巧妙,它不像市面上很多版本那样堆砌晦涩难懂的篇章,而是精选了那些蕴含着朴素哲理和优美意境的段落,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理解力。注释部分的处理尤其到位,它没有那种冷冰冰的学术腔调,而是用现代的语言将古人的生活情景和情感脉络描摹得栩栩如生,让那些遥远的先贤仿佛站在我们面前娓娓道来。我发现,孩子对那些关于田园风光、君子品行的描述特别感兴趣,这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我们一家人偶尔会一起读上几段,分享彼此的感悟,这已经成为我们周末固定的家庭活动了。这本书真的做到了雅俗共赏,既能满足专业人士的考据需求,也能让初学者爱不释手。

评分

第五段 当我看到这套书可以“搭配”其他经典诗词著作时,我立刻明白了出版方的用心。这套书本身就是一个坚实的基石,它提供了最本源、最扎实的根基。这种设计思路非常科学,它鼓励读者不要孤立地看待某一类文学体裁,而是将其置于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的脉络中去理解和欣赏。这意味着,学完这套书的精髓后,再去阅读那些唐诗宋词,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先理解不了的典故和意境,都能在先前建立的认知框架下得到印证和深化。这种相互参照、互相印证的学习路径,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对于希望构建完整古典文学知识体系的学习者而言,这套书无疑是那个不可或缺的“第一块砖”。

评分

第一段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让人眼前一亮!硬壳精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典藏之作。内页的纸张质地也相当考究,那种温润的触感,读起来让人心情都跟着平静下来。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字体排版,那大字印刷真的是太友好了,即便是光线不太好的时候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丝毫疲惫,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查阅古籍、又不太想戴老花镜的朋友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清晰的拼音标注,让那些不常接触古文的读者也能毫无障碍地跟上节奏,这对于我们推广传统文化绝对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我特地把它放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每次翻开,都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简直是提升家居格调的一件利器。我真心觉得,这样的用心打磨出来的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评分

第三段 坦白说,我对“全集无删减”的版本总是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总担心内容过于庞杂,反而失去了重点。然而,这套书的处理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号称是“全集”,但编排的逻辑性极强,知识点的组织层次分明,使得宏大的篇幅结构变得井井有条,阅读体验丝毫没有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每部分内容的过渡都设计得非常自然流畅,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在带领我们穿梭于历史的长廊中。我特别喜欢它在关键处的文化背景补充说明,那种穿插在文本中的小知识点,像是给晦涩的诗句镶嵌上了闪亮的宝石,瞬间点亮了整段文字的深意。对于想要系统性学习这方面内容的人来说,它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毋庸置疑的,这套书完全可以作为一本入门到进阶的完整教材来使用。

评分

第四段 这套书的实用性超乎我的预期。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工具书,它们要么是注释过于简略,要么是版式设计极差,让人提不起兴趣来。但这套书在细节上简直做到了极致。它不仅适合安静的独处阅读,还非常适合作为公共场合的学习伴侣。例如,在通勤的地铁上,大字号的设计让我不需要费力去捕捉那些细小的文字,而且装帧坚固,不怕频繁拿取造成的磨损。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发音标注是如此准确和清晰,我甚至可以用它来练习自己的朗诵技巧,那种古朴的韵律感通过清晰的注音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可以说,它完美地弥补了传统古籍在现代生活场景中的应用不足,真正实现了“活化”经典的目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