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外交官群體的形成(1861—1911)

中國近代外交官群體的形成(1861—1911)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文傑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導言
一問題的提齣
二先行研究的迴顧與評述
三本書的側重與史料說明
四關於行文的一些說明
上編總理衙門時期(1861—1901)
第1章製度的淵源
一禮部與理藩院
二總督、巡撫與海關道
三總理衙門
四駐外使館
第2章總理衙門大臣
一權責與局限
二職能
三選任途徑
四任職緣由
五日常運作與權力更迭
六任期與離署
第3章總理衙門章京
一權責與職能
二考試與選拔
三仕途、生計與保奬
四升遷與去嚮
五任期與身份背景
六章京個案研究:楊宜治的故事
第4章總理衙門翻譯官與吏員
一總理衙門的翻譯官
二總理衙門的吏員
附總理衙門翻譯官題名考
第5章駐外公使(上)
一庚子前的使纔保舉與公使選任
二保舉之後各方權力的影響
三各國使差的內在特點
四庚子之前使臣的群體分析
五升遷與去嚮
第6章駐外外交人員(上)
一參贊(上)
附參贊題名考(上)
二領事官(上)
三翻譯官
四隨員、供事與學生
下編外務部時期(1901—1911)
第7章外務部設置與外交改革
一改革之議
二外務部的成立與製度改革
三外務部製度的完善
四1907年駐外使館的改革
第8章外務部官員
一外務部大臣
二丞與參議
三司員的來源
四司員的去嚮
第9章駐外公使(下)
一庚子後的保舉與選任
二保舉之外的人為因素
三庚子後使臣群體分析
四公使成長的個案:以汪大燮為例
第10章駐外外交人員(下)
一參贊(下)
附參贊題名考(下)
二領事官(下)
三通譯官
四書記官
結論
一兩類外交人員群體的分與閤
二外交界的傳統與近代因素
三製度建設下的緩進改革
四外交製度的延續
徵引文獻
人名索引
後記
齣版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近代從事西式外交的官員産生於科舉的道路,他們是如何“適應”外交這種全新的“職業”的?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機構的運作方式與特點?作者從清代檔案中鈎稽總理衙門、外務部及駐外官員的履曆資料,考察其齣身、選任、升遷、去嚮、群體演進等係列問題,構建並展現齣晚清外交人員從起源、發展到所謂“職業化”外交官群體形成的全過程。“外交官”是一個研究薄弱的群體,本書的研究為今後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瞭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喜歡李文傑老師!

評分

##窺一斑見全豹,職缺和差事之彆深有感觸。反專業化的傳統在這裏如此根深蒂固,以緻在現代化的衝擊之下,想要主動或被動地改變都是如此艱難。此書對這一過程的梳理真見功力,卻也使得文字稍顯枯燥。

評分

##在不瞭解之前太多的東西容易想當然。之前總是容易感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但卻對晚清的外交體係一無所知。很詳實的一本書

評分

##資料翔實,理據充實,但就是缺乏那種讓人耳目一新,卻又不落窠臼的結論與分析。

評分

##我喜歡李文傑老師!

評分

##佩服佩服,凡是本人稍微想瞭一秒的問題這本書都有詳細的闡述,哎。

評分

##窺一斑見全豹,職缺和差事之彆深有感觸。反專業化的傳統在這裏如此根深蒂固,以緻在現代化的衝擊之下,想要主動或被動地改變都是如此艱難。此書對這一過程的梳理真見功力,卻也使得文字稍顯枯燥。

評分

##佩服佩服,凡是本人稍微想瞭一秒的問題這本書都有詳細的闡述,哎。

評分

##功底紮實,敘事縝密,可謂沉潛者。不過似可從這一個案齣發,與更大的理論對話,而不僅限於近代外交史範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